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春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时节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来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春分风俗
吃春菜
岭南风俗“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祭日
《礼记》收录:“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诗词赏析
《春分》
司马相如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END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春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时节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来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春分风俗
吃春菜
岭南风俗“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祭日
《礼记》收录:“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诗词赏析
《春分》
司马相如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END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
春分节的含义是什么?
春分是什么意思?春分步入春天第二个重要节气,也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时刻,此刻大自然生机勃勃,万物复苏。
春分节究竟意味着什么?春分寓意着气温逐渐升高,阳光开始充沛,代表阴阳平衡的春分也意味着农事活动逐渐展开。在我国古代春分这一天是有特殊含义的,被认为是阴阳两界的分界线,因此有春分、秋分阴阳平衡;秋分、春分阴阳分明的说法。
在春分这一天会看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这意味着气温逐渐升高,万物复苏,这时候正是踏青的好时机,大家可以适当地增加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春天的美好。
同时春分也是民间习俗的"踏青"之时,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祭拜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在食用甜腻的糯米饭的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甜蜜美满。
总之春分是一个特殊的节气,寓意着阴阳平衡,也代表着新的开始,让我们一起珍惜这美好的时光,享受春天的美好。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惊蛰气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一响,沉眠在土里的虫子都醒了过来,所以这个节气叫做惊蛰。
惊蛰风俗
惊蛰吃梨
接寿习俗意思是祝家中长辈长命百岁。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儿女养育成人的家中长辈表示感谢和敬意。
诗词赏析
《东坡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唐·孟浩然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坡。
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
予意在耕稼,因君问土宜。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天气回暖较快。“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南方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北方地区也渐渐入春,春耕由南向北渐次展开。
END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
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
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清明时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
清明三候
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驽;三候,虹始见
一候,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
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春日里的草长莺飞之景象,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
三候,虹始见;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说明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候,虹始见。
清明习俗
祭祀扫墓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踏青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吃艾叶糍粑
广西大部分地区有清明节吃艾叶糍粑的习惯。据说吃艾草,可以驱寒避邪。把艾草清洗、碾碎、熬汁,再将艾叶糊混入糯米粉中,制作成艾糍坯,包入花生芝麻馅,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团子,垫上芭蕉叶,便可放进锅里蒸熟。艾叶糍粑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
吃五色糯米饭每年清明节或农历三月三,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资料图
吃发糕
发糕寓意“年年发”,是南方传统的清明食品,清明节去扫墓,人们不仅要拿其作为供品祭祀祖先,祭拜之后,自己也要食用,据说可以沾染福气。
清明养生
清明时节,天气回暖,是各种病毒活跃的时期。除了预防春季流行病,还要注意各种炎症、预防呼吸道疾病等。
1、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
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多食养肝之品,如枸杞、大枣、豆制品、动物血、银耳等对肝脏有益的食物,不宜食用过多笋、鸡、海鱼等“发物”。
2、“动”宜适度
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动”,忌“静”,适当外出有助于调理身体焕发阳气。但外出踏青,“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强登山。
农事建议
清明期间,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抓好了春耕生产,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就有了扎实基础。期间应注意备好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注意施好、施足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且抓紧时间移栽秧苗。
清明过后正是水稻播种的最佳季节。要根据天气回暖情况适时进行水稻浸种催芽,掌握好浸种催芽温度和时间,同时要注意适期播种。
清明时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排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也要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防寒防冻工作。
资料图
“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芒果、莲雾、蜜柚等果树处于花期,要注意做好保花保果,提高座果率。已成熟的枇杷、香蕉等果树也应利用周中、后期的多云天气安排采收。
(来源:网络综合/文,广西农业信息中心/图)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