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是一个历史学者用星占数术破除迷信的小系列。
如果在网页检索“堪舆”一词,出现的解释大多和风水有关。将“堪舆”等同风水,是目前学术界及民间数术的主流观点。不过,一些著作还有其他意见,如徐振韬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将之解释为“星占术语”。学界对“堪舆”的不同解释,反映了其含义的复杂,其复杂的背后是“堪舆”含义渐变。
自《汉书·艺文志》开始,就有目录学著作记载堪舆相关书籍,《魏书·殷绍传》中还记载了殷绍献《四序堪舆》史事。然而,史志目录中关于堪舆的书籍数量是逐渐减少的,至明代“堪舆”已成为风水的别称。
“堪舆”和风水发生联系,最早见于《汉书·扬雄传上》的颜师古引孟康注:“堪舆,神名,造图宅书者。”其实,“堪舆”早期是指另外一种数术门类。古时堪舆家和其他数术家一起出现在重要场合中,要数《史记》褚少孙补记汉武帝娶亲择日故事较早,文曰:
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
从汉武帝娶妇聚集的占家性质可以看出,此时堪舆家和择日术是紧密联系的。在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堪舆”(如“《堪舆金匮》十四卷”)被归到了《数术略》“五行类”之下。“五行”是由式占,或由式占派生的择日术。同类含义“五行”还见于胡家草场汉简。编号145的简上写有“五行日书”字样。(图一)此简当时此类内容的总名。换言之,“五行”是择日术,而“堪舆”收入此类之下,说明至少在班固时,“堪舆”仍是一种择日术而非风水术。
自明清时,学者就开始考辨“堪舆”之本义。钱大昕《恒言录》说:“古堪舆家即今选择家,近世乃以相宅图墓者当之。”其后《四库提要》数术类“相宅相墓”案语也说:“而《史记·日者列传》有五帝聚会占家,问某日可娶妇否,堪舆家言不可之文。《隋志》作堪余,亦皆日辰之书,则堪輿占家也。”这些意见结合简帛材料看,无疑是正确的。因此,“堪舆”本是择日术,这里暂称“古堪舆术”。
图一 胡家草场汉简,右图为完整简,左图为截图
出土简帛为我们了解古堪舆术原貌提供了重要线索,“堪舆”原为择日术的观点,也可在简帛数术文献中得到印证。北大汉简(伍)中有一篇自题名为“揕舆”的篇目,(图二)“揕”和“堪”均从“甚”得音,可通假,故揕舆即堪舆。与北大汉简《揕舆》相近内容,亦见于长沙马王堆帛书《阴阳五行》甲篇《堪舆》。北大汉简《揕舆》、马王堆帛书《堪舆》所用“大罗图”的式盘实物在考古发掘也有出现,见于江苏仪征10号汉墓。(图三)古堪舆术在后世仍有发展,北魏殷绍著《四序堪舆》,唐代有《堪舆经》一书,然其仍逐渐衰落,一些片段孑遗于后世选择通书中,此可参看陈侃理先生的辑佚成果《<堪舆经>辑校》。(《版本目录学研究》第5辑,2014年,第591-602页)
图二 北大汉简《揕舆》“揕舆第一”
图三 北大汉简《揕舆》“大罗图”(左上);北大汉简《揕舆》“大罗图”复原图(右上);马王堆帛书《大罗图》,程少轩绘制(左下);江苏仪征堪舆式盘(右下)
古堪舆术重要的神煞有阳建(北斗雄神)、太阴(北斗雌神、阴建)、厌(太阴所在)、冲、无尧、陷等,除阳建外,其余均由太阴衍生而来。它以北斗雌雄二神的运行和相互关系为占,据《淮南子·天文》记载,北斗雄神左行十二辰,月徙一辰;雌神右行十二辰,月徙一辰,二者五月合于地支午,十一月合于地支子。古堪舆术判断吉凶的依据是“阴阳大会”与北斗雄神的位置关系。阴阳相会又细分为“阴阳大会”和“阴阳小会”,其数各有八,不过在北大汉简《揕舆》却有十二个“会”,包含“阴阳大会”和四个无大会之月的“会”,无“阴阳小会”。
阴阳大会是阴阳理论的运用,与干支的阴阳属性关系很大,《协纪辨方书》卷四“阴阳大会”条所引《堪舆经》保存了具体推求方法:“如正月阳建在寅,阴建在戌,阳主干,阴主支也。阳建在寅,近于甲,阳甲阴戌,交干相和会,故甲戌为正月大会也。”其中三、四、九、十诸月,由于干支阴阳不调故无大会。
表一 阴阳大会速查表
北大汉简《揕舆》保存的占验事例,用到了“阴阳大会”的理论,这样的会日有八个,在简文中的式图上,每个大会日间有互相连接的短线。(图三北大汉简《大罗图》)但是北大汉简《揕舆》中没有关于“阴阳小会”理论的记录,只有另一种“会”:三、四、九、十诸月,即《堪舆经》中几个没有大会的几个月,“申会于三月,未会于四月”“寅会于九月,丑会于十月”。
从堪舆“大罗图”上可以发现,“阴阳大会”的每个大会日自东方开始左行,按照分野理论分别与燕、齐、越、楚、秦、戎、代、胡等国相配。据此,《淮南子·天文》中的一段记载是关于“阴阳大会”“阴阳小会”的:
甲戌,燕也;乙酉,齐也;丙午,越也;丁巳,楚也;庚申<辰>,秦也;辛卯,戎;壬子,代也;癸亥,胡也。戊戌、己亥,韩也;己酉、己卯,魏也。戊午、戊子,八合天下也。
钱大昕认为:“《淮南》所列甲戌至癸亥,盖大会之日,其下又有戊戌、己亥、己酉、己卯、戊午、戊子,当是小会之日,而尚缺其二,以例推之,当是戊辰、己巳也。”
将北大汉简《揕舆》、马王堆帛书《堪舆》中的图式与六壬式盘图式对比可以发现堪舆式图和六壬式盘的地盘有很多共同点,二者主要区别是前者有右行的地支。程少轩先生指出:“堪舆的占盘较之六壬,要早许多。地支逆行,其实模拟的是岁星的运动。占盘上的地支由模拟岁星改为模拟太阴,是较晚起的。因为毕竟岁星是实际运行,而太阴是虚拟的”,所以“堪舆术的地支逆行观念应早于建除术的地支顺行观念”。
从目前的资料看,堪舆术可能是南方楚地较为流行的一种选择术,如九店楚简《日书》的记载:
凡春三月,甲、乙、丙、丁不吉,壬、癸吉,庚、辛成日。凡夏三月,丙、丁、庚、辛不吉,甲、乙吉,壬癸成日。凡秋三月,庚、辛、壬、癸不吉,丙、丁吉,甲、乙成日。凡冬三月,壬、癸、甲、乙不吉,庚、辛吉,丙、丁成日。
从日干的配伍规律甲、乙属东方,为春;丙、丁属南方,为夏;庚、辛属西方,为秋;壬、癸属北方,为冬;其规律也是岁位、岁前凶,岁对、岁后吉,简文中的成日是岁对。
在《吴越春秋》中也可以见到关于堪舆术的记载:
今年七月,辛亥平旦,大王以首事。辛,岁位也,亥,阴前之辰也。合壬子岁前合也,利以行武,武决胜矣。
今年十二月,戊寅之日,时加日出。戊,囚日也;寅,阴后之辰也。合庚辰岁后会也。
这两段占文便运用了阴阳大会的概念,“辛亥是十一月大会壬子所领日”,“戊寅是七月大会庚辰所领日”。我们运用堪舆相关理论对上面提到的占文进行检验,发现它们是吻合古堪舆术理论的。
从楚、秦文字转写看,也可以发现古堪舆术与楚国有很大关系,如马王堆帛书《堪舆》中“危阳”“危阴”之“危”字,帛书抄写者受楚文字影响而将其转写为“坐”字,不仅如此,秦汉简帛的多将“危”转写成“坐”。通过对比马王堆帛书《堪舆》和北大汉简《揕舆》,我们发现古堪舆术很可能存在不同的数术系统,二者应该有着共同的源头。后来由于不同地域因素使二者发生演变,产生差异。随着秦的大一统,以及秦文化在政治上的优势,又经过汉的承继,于是便产生了以北大汉简《揕舆》为代表的堪舆术。
北大汉简伍《揕舆》中包含很多和楚国相关的内容,如简文中出现的官职名称、占验事例,这提示我们古堪舆术或许与楚国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占验事例中,简文把古堪舆术称为“帝颛顼之法”,而楚人是颛顼后裔,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楚之先亦颛顼后,始起在汉水流域丹、淅水入汉水处,曰丹阳。”颛顼又被视为智慧、神圣的化身,如《史记》就说颛顼也叫高阳,性格文静深沉而有谋略。种植作物能够发挥土地的作用,按照四时规律行事以效法天道,依照神灵来制定义理,研究四季五行规律来教化民众,洁诚己心来祭祀鬼神。北大汉简伍《揕舆》中楚人将堪舆术视为颛顼创造可能就和其神圣的传说地位有关。
总之,“堪舆”本是择日术,而非风水术,以北斗雌雄二神作为主要神煞,根据二者相会与雄神的位置关系,判断吉凶。从文献所记占例及文本抄写等情况看,其在楚地较为流行,并将颛顼视为创造者。
按:这是一个历史学者用星占数术破除迷信的小系列。
如果在网页检索“堪舆”一词,出现的解释大多和风水有关。将“堪舆”等同风水,是目前学术界及民间数术的主流观点。不过,一些著作还有其他意见,如徐振韬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将之解释为“星占术语”。学界对“堪舆”的不同解释,反映了其含义的复杂,其复杂的背后是“堪舆”含义渐变。
自《汉书·艺文志》开始,就有目录学著作记载堪舆相关书籍,《魏书·殷绍传》中还记载了殷绍献《四序堪舆》史事。然而,史志目录中关于堪舆的书籍数量是逐渐减少的,至明代“堪舆”已成为风水的别称。
“堪舆”和风水发生联系,最早见于《汉书·扬雄传上》的颜师古引孟康注:“堪舆,神名,造图宅书者。”其实,“堪舆”早期是指另外一种数术门类。古时堪舆家和其他数术家一起出现在重要场合中,要数《史记》褚少孙补记汉武帝娶亲择日故事较早,文曰:
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
从汉武帝娶妇聚集的占家性质可以看出,此时堪舆家和择日术是紧密联系的。在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堪舆”(如“《堪舆金匮》十四卷”)被归到了《数术略》“五行类”之下。“五行”是由式占,或由式占派生的择日术。同类含义“五行”还见于胡家草场汉简。编号145的简上写有“五行日书”字样。(图一)此简当时此类内容的总名。换言之,“五行”是择日术,而“堪舆”收入此类之下,说明至少在班固时,“堪舆”仍是一种择日术而非风水术。
自明清时,学者就开始考辨“堪舆”之本义。钱大昕《恒言录》说:“古堪舆家即今选择家,近世乃以相宅图墓者当之。”其后《四库提要》数术类“相宅相墓”案语也说:“而《史记·日者列传》有五帝聚会占家,问某日可娶妇否,堪舆家言不可之文。《隋志》作堪余,亦皆日辰之书,则堪輿占家也。”这些意见结合简帛材料看,无疑是正确的。因此,“堪舆”本是择日术,这里暂称“古堪舆术”。
图一 胡家草场汉简,右图为完整简,左图为截图
出土简帛为我们了解古堪舆术原貌提供了重要线索,“堪舆”原为择日术的观点,也可在简帛数术文献中得到印证。北大汉简(伍)中有一篇自题名为“揕舆”的篇目,(图二)“揕”和“堪”均从“甚”得音,可通假,故揕舆即堪舆。与北大汉简《揕舆》相近内容,亦见于长沙马王堆帛书《阴阳五行》甲篇《堪舆》。北大汉简《揕舆》、马王堆帛书《堪舆》所用“大罗图”的式盘实物在考古发掘也有出现,见于江苏仪征10号汉墓。(图三)古堪舆术在后世仍有发展,北魏殷绍著《四序堪舆》,唐代有《堪舆经》一书,然其仍逐渐衰落,一些片段孑遗于后世选择通书中,此可参看陈侃理先生的辑佚成果《<堪舆经>辑校》。(《版本目录学研究》第5辑,2014年,第591-602页)
图二 北大汉简《揕舆》“揕舆第一”
图三 北大汉简《揕舆》“大罗图”(左上);北大汉简《揕舆》“大罗图”复原图(右上);马王堆帛书《大罗图》,程少轩绘制(左下);江苏仪征堪舆式盘(右下)
古堪舆术重要的神煞有阳建(北斗雄神)、太阴(北斗雌神、阴建)、厌(太阴所在)、冲、无尧、陷等,除阳建外,其余均由太阴衍生而来。它以北斗雌雄二神的运行和相互关系为占,据《淮南子·天文》记载,北斗雄神左行十二辰,月徙一辰;雌神右行十二辰,月徙一辰,二者五月合于地支午,十一月合于地支子。古堪舆术判断吉凶的依据是“阴阳大会”与北斗雄神的位置关系。阴阳相会又细分为“阴阳大会”和“阴阳小会”,其数各有八,不过在北大汉简《揕舆》却有十二个“会”,包含“阴阳大会”和四个无大会之月的“会”,无“阴阳小会”。
阴阳大会是阴阳理论的运用,与干支的阴阳属性关系很大,《协纪辨方书》卷四“阴阳大会”条所引《堪舆经》保存了具体推求方法:“如正月阳建在寅,阴建在戌,阳主干,阴主支也。阳建在寅,近于甲,阳甲阴戌,交干相和会,故甲戌为正月大会也。”其中三、四、九、十诸月,由于干支阴阳不调故无大会。
表一 阴阳大会速查表
北大汉简《揕舆》保存的占验事例,用到了“阴阳大会”的理论,这样的会日有八个,在简文中的式图上,每个大会日间有互相连接的短线。(图三北大汉简《大罗图》)但是北大汉简《揕舆》中没有关于“阴阳小会”理论的记录,只有另一种“会”:三、四、九、十诸月,即《堪舆经》中几个没有大会的几个月,“申会于三月,未会于四月”“寅会于九月,丑会于十月”。
从堪舆“大罗图”上可以发现,“阴阳大会”的每个大会日自东方开始左行,按照分野理论分别与燕、齐、越、楚、秦、戎、代、胡等国相配。据此,《淮南子·天文》中的一段记载是关于“阴阳大会”“阴阳小会”的:
甲戌,燕也;乙酉,齐也;丙午,越也;丁巳,楚也;庚申<辰>,秦也;辛卯,戎;壬子,代也;癸亥,胡也。戊戌、己亥,韩也;己酉、己卯,魏也。戊午、戊子,八合天下也。
钱大昕认为:“《淮南》所列甲戌至癸亥,盖大会之日,其下又有戊戌、己亥、己酉、己卯、戊午、戊子,当是小会之日,而尚缺其二,以例推之,当是戊辰、己巳也。”
将北大汉简《揕舆》、马王堆帛书《堪舆》中的图式与六壬式盘图式对比可以发现堪舆式图和六壬式盘的地盘有很多共同点,二者主要区别是前者有右行的地支。程少轩先生指出:“堪舆的占盘较之六壬,要早许多。地支逆行,其实模拟的是岁星的运动。占盘上的地支由模拟岁星改为模拟太阴,是较晚起的。因为毕竟岁星是实际运行,而太阴是虚拟的”,所以“堪舆术的地支逆行观念应早于建除术的地支顺行观念”。
从目前的资料看,堪舆术可能是南方楚地较为流行的一种选择术,如九店楚简《日书》的记载:
凡春三月,甲、乙、丙、丁不吉,壬、癸吉,庚、辛成日。凡夏三月,丙、丁、庚、辛不吉,甲、乙吉,壬癸成日。凡秋三月,庚、辛、壬、癸不吉,丙、丁吉,甲、乙成日。凡冬三月,壬、癸、甲、乙不吉,庚、辛吉,丙、丁成日。
从日干的配伍规律甲、乙属东方,为春;丙、丁属南方,为夏;庚、辛属西方,为秋;壬、癸属北方,为冬;其规律也是岁位、岁前凶,岁对、岁后吉,简文中的成日是岁对。
在《吴越春秋》中也可以见到关于堪舆术的记载:
今年七月,辛亥平旦,大王以首事。辛,岁位也,亥,阴前之辰也。合壬子岁前合也,利以行武,武决胜矣。
今年十二月,戊寅之日,时加日出。戊,囚日也;寅,阴后之辰也。合庚辰岁后会也。
这两段占文便运用了阴阳大会的概念,“辛亥是十一月大会壬子所领日”,“戊寅是七月大会庚辰所领日”。我们运用堪舆相关理论对上面提到的占文进行检验,发现它们是吻合古堪舆术理论的。
从楚、秦文字转写看,也可以发现古堪舆术与楚国有很大关系,如马王堆帛书《堪舆》中“危阳”“危阴”之“危”字,帛书抄写者受楚文字影响而将其转写为“坐”字,不仅如此,秦汉简帛的多将“危”转写成“坐”。通过对比马王堆帛书《堪舆》和北大汉简《揕舆》,我们发现古堪舆术很可能存在不同的数术系统,二者应该有着共同的源头。后来由于不同地域因素使二者发生演变,产生差异。随着秦的大一统,以及秦文化在政治上的优势,又经过汉的承继,于是便产生了以北大汉简《揕舆》为代表的堪舆术。
北大汉简伍《揕舆》中包含很多和楚国相关的内容,如简文中出现的官职名称、占验事例,这提示我们古堪舆术或许与楚国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占验事例中,简文把古堪舆术称为“帝颛顼之法”,而楚人是颛顼后裔,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楚之先亦颛顼后,始起在汉水流域丹、淅水入汉水处,曰丹阳。”颛顼又被视为智慧、神圣的化身,如《史记》就说颛顼也叫高阳,性格文静深沉而有谋略。种植作物能够发挥土地的作用,按照四时规律行事以效法天道,依照神灵来制定义理,研究四季五行规律来教化民众,洁诚己心来祭祀鬼神。北大汉简伍《揕舆》中楚人将堪舆术视为颛顼创造可能就和其神圣的传说地位有关。
总之,“堪舆”本是择日术,而非风水术,以北斗雌雄二神作为主要神煞,根据二者相会与雄神的位置关系,判断吉凶。从文献所记占例及文本抄写等情况看,其在楚地较为流行,并将颛顼视为创造者。
#秋日生活打卡季#
赖布衣,原名赖凤岗,字文俊,道号“布衣子”,故称为“赖布衣”,江西省定南县凤山岗人,生于宋徽宗年间,(大约在公元1101~1126年间)。他曾担任国师,因受秦桧的陷害而流落民间。
网络图片侵删
他的足迹踏遍全国,以风水术扶危济困,帮助弱者得到富贵,留下了众多神奇的传说。赖布衣被尊称为四大堪舆祖师之一。
赖布衣在中国风水演变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一大贡献是发明了罗盘的中针。
据记载,唐朝中期罗盘的二十四向以地磁南北极为基准,磁针指向“午”位,就是“正针”方位。
唐朝末期,风水大师杨筠松发现地磁子午线与以日影确定的南北极(地理子午线)之间存在一个夹角,因此他便在罗盘上加了一层方位圈,此时的磁偏角为北偏东,这一方位圈被称为“缝针”。
到了宋代,赖布衣又发现磁偏角变为北偏西,于是又加了一层方位圈,被称为“中针”。
最终形成了具有正针、中针和缝针三个层次的中国罗盘,
他的另一大贡献是创立了以天星理论为依据进行理气的天星风水学。在这个理论中,他将五行、四大星垣、北斗九星、廿四天星、廿八星宿等整个星空体系贯通于龙穴砂水向中。
在杨公天、地二盘的基础上,他引入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设了人盘专用于消砂,地盘格龙、立向,天盘双山纳水。传世有“催官篇”等。
赖布衣的传说
传说在赖布衣十一岁那年,他的祖父不幸离世,赖澄山在服丧期满之际,对儿子赖文俊说:“你要用心读书,日后你祖父葬在风水宝地,凭借风水的助力,你定能有所成就。”随后便离家而去,追踪龙脉,沿着九峰山一直往南,抵达广东北部的乐昌。
九峰山是广东北部龙脉的起点,也被世人视为南蛮之地,很少有地理师会来到这里。然而赖澄山却沿着九峰山,穿山越岭,追寻龙脉的踪迹。来到了乐昌,看到这里的山清水秀,草木茂盛,天地之间洋溢着浩然之气,他深信这附近一定有宝地。
有一天,赖澄山正在山中堪察,突然来了一阵狂风骤雨,势头迅猛,他慌乱中急忙奔入附近的一个山洞躲避。然而衣服已经被雨水淋透,他正想脱下湿漉漉的衣服时,却看到一只巨大的鸠鸟,从北面飞来,在对面山洼间消失了影子。他很惊讶:“哪有身长二丈、翅膀宽达八九尺的斑鸠?,不禁心内暗惊“莫非这斑鸠已成精了不成?”。
待雨停之后,赖澄山快步走向对面的山洼,但那儿并没有发现什么山洞或者大树可以藏匿那只大斑鸠。他环顾四周,只见一片平坦,了无踪影。正疑惑间,他一抬头,随即恍然大悟。
原来这座山的形状就像一只大斑鸠。山的形状前面尖而短,后面瘦且稍长,中间凸起,两旁各突出一块尖地,形似鸟翼,简直活脱脱的就是一只斑鸠的形状。而且后面连接着丰江,前面则是一块秀美的田地,恰似一幅“斑鸠落田阳”的景象。这实在是绝佳的风水宝地。
赖澄山仔细推测后,发现将先人葬在此地,三年后必定会出一个宰相、一个太师,并会出现数量如同一斗芝麻的状元。这一斗芝麻有数万粒之多,象征着这个家族将会百世不衰。
赖澄山正琢磨端详的时候,天色已晚,正准备下山之际,忽然看到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月光正照在那“斑鸠落田阳”的山穴上。看到此景,他不禁叹息道:“原来这穴地是‘犯师地’。”
风水学中言:“犯师地”是指凡是山中龙真穴地,如果朝向正东方的方向,那这座山会先感受到日月的精华。这样的山穴就叫做“犯师地”。如果将先祖的遗骸葬在这里,这个家族定会发迹。然而点穴的人却必定在三年之内发生不幸,重则夭亡,轻则残废。
赖澄山明知此地是“犯师地”,心里寻思:到处寻龙觅穴为的是让自己的后代显贵。虽然这个地方是“犯师地”,但如果将老父葬下后自己儿子即可发迹,虽然对自己不利,但儿孙后代可以显贵,所以他决定将父亲葬在此处。
赖澄山返回家后,与儿子赖布衣说道:“凤岗,我已然寻得一处极佳的风水宝地,这座山名为“斑鸠落田阳”,你祖父葬在此后三年,赖家必会大发。”赖布衣那时对风水之学并不了解,对此感到十分不解。
赖澄山未向赖布衣说明那是“犯师地”,因为赖布衣那时仅有十一二岁。他担心一旦说破,赖文俊可能不愿让祖父葬在那里。何况做父亲的也不忍心让儿子幼年丧父。此时的赖布衣只能带着疑惑点头同意,但内心仍不相信风水的奥秘。
时间飞逝,五年转瞬即到,赖布衣已经十七岁了。他在一次乡试中,竟然考中举人。赖澄山暗自欣喜,心想此时可放心下葬了。因为儿子已经能够自立,无须担忧了。
且三年之后便是秋闱试期,今年下葬恰好符合“斑鸠落田阳”的吉穴应发之期。
于是,他选择良辰吉日,招集家人与赖布衣,将父亲的骨骸取出,备齐香烛纸帛,与众仆人一同前往乐昌。抵达乐昌后,赖澄山便指点众人登山。走到结穴的地方,调整了子午线,准备将棺椁葬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正当下葬时,一个仆人突然内急,去了后山地方方便。至赖澄山发现为时已晚,只能叹息:“天意啊!真是天意!”真是“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
原来所选的穴位正好在斑鸠的颈部,需待斑鸠睡觉时才能下葬。谁料到仆人在后山地方方便,无异于惊醒了斑鸠。而尿为污秽之物,一经喷射,斑鸠即刻醒来,随既冲天高飞。令人称奇的是,在仆人方便之后,全山震动,飞沙走石,下了一个时辰的风雨。赖澄山急忙命众人收拾物件,匆忙下山返回江西老家。
回到家中,赖布衣见父亲整日愁眉不展,便询问原因。赖澄山叹息道:“凤岗,这次点葬斑鸠落田阳,原本可以成功,却没想到下葬之时因仆人方便而将斑鸠惊醒。此山失去了不少灵气,原本此山葬后三年可出一状元、太师,现经此一变,灵气损半,状元已不复存在,连太师也难以出现了。我看这山,将来顶多出一个大师了。”
赖布衣闻言问到:“难道没有补救的办法了吗?”父亲叹息道:“无法补救了,你已失去了状元之望,只能成为一个天下知名的大师了。虽然葬时失灵,但此山很好,仍可以出一个名人。将来你的名声也可如状元、太师一样传遍天下,只是不能大富大贵而已。况且我不久于人世,依我想来,你不妨从今日起,努力研究堪舆之术,日后成为天下知名之师,那我的心也可告慰了。”
先天八卦图
赖布衣听到父亲这番话后感到十分纳闷。之前父亲常常嘱咐他要努力学习即可,对堪舆之术不必染指。而如今他已中举人,眼见前程似锦,金榜题名指日可待,不料因一次偶然的殡葬,父亲要他学习风水术,还说将来必无功名。赖布衣表面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
此后,赖澄山将毕生所学尽传于儿子,赖布衣亦觉此术或可助前程,故未有异议。就这样,赖布衣精心学起了堪舆地理之术。
三载后,赖布衣赴京应试,果如父所言,名落孙山。于是赖布衣便游历名山大川,潜心研究寻龙觅穴之法,终成一代名师,名扬天下。#易经#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