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浦姓的来源和历史 浦姓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4-05-08 17:24:23作者:趾高气扬来源:网友上传

浦姓的来源和历史 浦姓怎么读

本文目录一览:

浦姓的起源与传承 浦姓,一个源远流长的姓氏,其起源...

浦姓的起源与传承

浦姓,一个源远流长的姓氏,其起源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姜姓、己姓、姬姓、嬴姓和姚姓等。这些不同的起源不仅体现了浦姓的多元文化背景,也揭示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首先,浦姓有一支源于姜姓,是西周时期姜太公的后代。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人有奔于晋国的,做了晋国大夫。因为被封于浦,于是以浦作为姓氏,称为浦氏。这一支浦姓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为浦姓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另一支浦姓源于己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舜帝裔孙的封地。当地以盛产蒲草而闻名,其后人中有以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蒲氏,其后人中有简略去“艹”部首改称浦氏。这一支浦姓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此外,还有一支浦姓源于姬姓,出自少昊氏支裔皋陶的后代。在春秋时期,江淮一带有多个小诸侯国,这些国家都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其中舒鸠国灭亡之后,有王族子孙以及国人以国名、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荒浦氏,后荒浦氏省文简改为单姓浦氏。这一支浦姓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另外,还有一支浦姓源于嬴姓和姚姓,出自东晋时期氏羌西戎酋长苻洪。在苻洪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祭祀谶文为世传姓氏,称苻氏,亦有维持原家族姓氏者,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后亦有简略“艹”部首简称浦氏者,世代相传至今。这一支浦姓也有着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除了以上几个起源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民族汉化改姓的情况。例如,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中都有改为浦姓的情况。这些民族在融入汉族社会的过程中,逐渐采用了汉族的姓氏体系,其中一些人选择了浦姓作为自己的姓氏。

总的来说,浦姓的起源和传承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其发展历程中包含了多个历史时期和多种文化背景的影响。如今,浦姓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分布和众多人口的姓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浦姓人的身影。无论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在现代社会中,浦姓人都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卓越的才华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浦”的水边记忆

枫泾古镇,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就在平湖隔壁不远,傍晚时分去过好几次吃拉丝。那里虽然是一个小镇,但文化气息浓浓,小桥流水人家,名人辈出,养育了朱学范,丁聪等名人。

如今这次过来,已经看不到拉丝了,好多都变成了牛蛙。

看到枫泾的河,我就会想起去年参与点评的浦兴祖先生的文章来了——“浦”的水边记忆

“浦”的水边记忆

● 浦兴祖

互联网上,时常能见到不同版本的《家族起源》。关于"浦"氏,往往被归为姜太公(姜子牙)之后裔。并称"浦,即水边。"这,总会一次次地勾起我这浦氏传人对久远童年的回忆。

(一)

在枫泾古镇。上小学前的那阵子,我的弟妹还不多,父母也不像后来那样忙得不分昼夜。因此,每每晚饭后,早年读过四年小学,后又拜师研习过中医的妈妈,就会在"洋灯"(煤油灯)下教我识〝方字〞。

所谓"方字",就是由母亲事先将红纸裁成豆腐干那般大小那般方正的一张张纸片,她用毛笔工工整整的楷体在每张纸片上写下一个汉字,诸如〝一〞〝二〞〝大〞〝小〞"上""下"。对了,那个"水"字,还有我的姓一一"浦"字,是少不了的。

从"一",到"水",再到"浦",循序渐进。母亲总是先用她清柔的枫泾方言领读,然后,要我一遍遍地跟着唸。而且,还为我解释每个字的大致意思。如"水"字,便说"河里流的,我们喝的,那叫水"。后来,又让我一笔一划地抄写方字:上、水、边、浦⋯⋯。此时,妈妈反复叮咛道:字如人。写得工整的字,方能做工正的人!

日复一日,教了我百余方字。从妈妈满意的笑容里,我依稀感受到,她是盼我上小学后不至于跟不上。一一用今天的话来讲,那就是自家的"学前教育",充满母爱的"家教"!或许,还有一点点"切莫输在起跑线上"的意含,哈哈。

有趣的是,七十余个寒暑逝去,我的字迹中,仍旧留有母亲书写的"方字"一一那淡淡的烙印。虽称不上有多好,却是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是呀,什么叫"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什么叫"三岁看到老""习惯成自然"?我是有所体会的。

待我上了枫泾二小,妈妈又在"洋灯"下教我怎样查词典。那是一本没有了封面、书页全已泛黄变脆的小字典,一一很可能是父亲或母亲上学时用过的。记得初学查字典,我兴味特浓。那个晚上,母亲问,"今天查什么?""妈妈,我想查浦字,看看我的姓究竟是什么意思。""那好呀!"

经首肯,我便一笔一笔地数起了"浦"的笔划,"哦,十划!",据此一番查找,终于见到了这个"浦"字的释义:浦,即水边⋯⋯。哈哈,水边,水的旁边!一一这是对自己姓氏的开蒙,如获至宝!"记住,浦,即水边呵!所以是三点水的偏旁。"妈妈以此加深我的印象。而我则反复地诵读:"浦,即水边!浦,即水边!⋯⋯"

念了初中,知道了姜太公喜垂钓,且待"愿者上钩"。我想,近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吧!垂钓,显然离不开水边。现在看来,浦即水边,该是源于姜始祖的垂钓吧!那末,作为姜氏传人,姓浦的是否都喜好水边垂钓呢?

(二)

至今还清地记得,父亲年轻时,忙乎了一天下班后,总喜欢站在枫泾家门口的小桥流水边,静静地,静静地,垂钓。一一哦,浦姓人氏,莫非真是注定要和〝水边〞相伴,真的拥有〝姜太公钓鱼〞的基因?可以引为例证的,除了父亲外,还有我本人和我的儿子,更有我的二弟以及他的儿子一一我之二侄。

父亲那年代,当然没有今天二侄那套"长枪短炮"+光电器材,千余元呢!爸爸靠的是一根手指般粗的竹竿,其末梢上缚着一根长长细细的棉纱线,线上串着几节用半寸长的麦杆或用其他轻质材料制作的"浮子",线的另一头系上买来的,或者将大头针弯曲后自制的鱼钩。

为了垂钓,要在潮湿的泥土里挖来小蚯蚓,或者用单手捕捉到鲜活的苍蝇,以作鱼饵。一项基本功是,装鱼饵时,绝不可让钓钩剌破鱼饵而露出钩尖,否则,"图穷而匕首见",再笨的鱼儿也不会前来铤而走险的。用哪种鱼饵呢?这要判断水中多为何种鱼儿,再以不同鱼种的口味作出决定。比如,翠条魚爱吃苍蝇;鰟鮍鱼贪食蚯蚓。

垂钓前,我常常仔细观察父亲所做的一系列功课。然后,陪在他左右,一同注视水面上的浮子,期待〝愿者上钩〞。偶遇小雨,父子俩也乐于手撑雨伞,耐心静候。所不同的是,雨天可以眼见浮子周边及整个河面上,跳跃着无数由雨点激起的水花,耳听雨打纸伞的嘀嗒声。

每每陪伴父亲雨中垂钓,我总会忆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绝诗,而脑际即刻浮现起一幅素雅静谧的"独钓"水墨画,与眼前的"雨中垂钓"图,相映成趣。

〝动了!动了!〞父亲欣喜地发出低声,令我从古诗的朦胧中惊醒。借着月光,见河面上的浮子正微微颤抖着,我高兴得好像已经把魚儿抓到了手似的。然而,爸爸却用他的食指贴近嘴唇,示意我勿作声,再静候。继而,父子俩更加专注地盯着浮子的动向。

尽管我心中早已在催父亲〝赶快提竿呀!〞可是,他却明白,浮子短促地一抖一动,那是鱼儿在试探、犹豫,尚未〝下定决心〞吞食鱼饵。而当浮子刹那间往水下斜向沉去时,则表明鱼已吞下鱼饵和钓钩,心满意足地准备游走了。

只有到了此时,父亲才会果断而又从容地提竿。一一这套"垂钓经",自己已经听过多遍,可我总还是希望爸爸赶紧提竿,提竿,生怕遇上一条狡猾的鱼儿吞了鱼饵,吐出钓钩,扬长而去。

(三)

好啊!提竿了,父亲终于提竿了!一条鲜活的魚儿被嗖地一下钓上了岸,它挂在钓钩上使劲地甩动尾巴,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那是欢跃,还是挣扎?兴奋,还是悲哀呢?恐怕可以肯定,兴奋属于我们,悲哀留给了鱼儿。这能说,人是自私吗?

"上帝安排的!"二十余年后读了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才知道这位中世纪的神学大师曾说过,世间的一切秩序,都是上帝按照等级安排的。造物主之所以创造了植物和动物,就是为了供人类享用的。一一这与当今的动物保护主义,恐怕不符。

可初中时代的我,不知这些"主义",只为父亲钓到了一条不小的鱼儿而满心欢喜。此刻,我赶紧把魚儿从鱼钩上卸下,放入盛有河水的小水桶,看着它徐徐地游动起来。我为鱼儿重获自由而高兴,一一不过,那只是小水桶里的一点点自由。稍顷,我爸握着渔竿,也过来观察水桶里"我们的"鱼。

现在可以说,这里有着"劳动价值论"的含义呢!几分钟之前还在河中畅游的鱼儿,不属于任何人所有。而经过父亲的一番垂钓劳动,这鱼便变成了"我们的"。一一人的劳动,产生了价值!

尽管那时还没有学过什么"劳动价值论",但父子俩通过垂钓劳动,获得了富有价值的成果,心中是满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须知,钓上好多条鱼儿后,明天我家的餐桌上就会出现一道佳肴。一一谁能理会那个什么都凭证供应+多子女的年代 ,我们面对几条小鲜鱼烹饪而成的佳肴,将是何种心情吗?

水边钓鱼,和两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那就是"静心"与"耐心"。有时,水面上的浮子久久不动,就需要有足够、更足够的耐心,静候,再静候。而当这时,父亲会一边盯着浮子,一边轻声低语地跟我聊天。

好像是念初二那年,一个晚上。借着银色的月光,爸爸提着渔竿来到水边,又开始垂钓了。我,照例待在他的身旁。静候间,时任最基层最芝麻绿豆官的父亲,居然在低语交谈中向我说出了如下一句话:听说,现在中央最高领导人中,最年轻,⋯⋯。

?这个后来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林副主席"和"叛逃者",我一名初中生,竟然会在这么个钓鱼的场合,头一回得以听闻。对,就在那一夜,月光下,流水边,父亲旁。一一谁不觉得意外和离奇?

(四)

爱好钓鱼的父亲,后来又练就了另一番功夫,一一扳罾。这是从邻居"绍兴爷叔"那里学得的。先把四根竹竿较为粗壮的一端交叉紧扎起来,然后在每根竹竿的末梢系上渔网的一个角。这时,四根竹竿均呈弧形,正是利用这弧形的张力撑开了一方渔网。进而,用一根手臂粗的毛竹之一端,缚在四根竹竿的连结处。

然后,父亲举起毛竹和整个渔网走向河桥(供人提取河水的石板平台和台阶),并将渔网送往河的中心,并让其缓缓地沉入河底。又将毛竹的根部安置在水桥上两块大石板的夹缝间。他手中则拿着一根麻绳,麻绳的那一头早已系在了四根竹杆的连结处。

大约每十来分钟,即拉绳起网一次,石缝间的毛竹根部便是支点。有时,父亲见到渔网范围内频频冒着水泡,判定鱼已入网,便提前拉绳起网。嗨,网里真的活蹦乱跳着一条或几条大小不一、品种不同的杂牌鱼儿。这,比垂钓的效率真是高多了!当然,其劳动强度也比垂钓大得多。

记得那时候,枫泾的河道里还常有小木船驶过,包括夜间。扳罾的父亲一听到"吱介、吱介"的摇橹声从远处传来,便赶紧作好起网的准备。待到木船驶近时,爸爸就赶紧拉绳起网,让船只驶过。然后,再将渔网沉入河底。

几十年后的今天,镇区公交车已是"村村通",大多农户都以电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一些人家更是备有小骄车或摩托车。古镇的河道里,除了白天供旅游用的小舟外,已经见不到农家木船的影子了。父亲啊,假如您还在,还在月下扳罾,那就无需提早起网让木船驶过了。

扳罾这活儿很辛苦,但又很快乐。我曾提出要试试拉绳起网。父亲同意,并告诫我:开始拉绳时要慢要轻,别震动了鱼儿;漁网出水那一瞬间,要快,别让魚儿跳出网。我频频点头。但,知易行难。有几回就是在渔网出水时,鱼儿使劲一蹦,便跳到了网外。于是,父子俩直呼〝可惜呀!看这逃网之鱼,多大呀!〞

(五)

月光、小桥、流水;漁竿、渔网、水桶;父子、低语、静候⋯⋯,那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父子月下垂钓/扳罾图〞呵!如今在成堆作业里挣扎或在无尽电游中沉湎的孩子们,能享受到那种情趣和快乐吗?

呜呼!灯下识方字、查得"浦,即水边";月下陪垂钓,学着扳罾捕鱼,都已是六、七十年前的旧事了!恩深如海的慈母慈父早已驾鹤西逝,而跟随在他们身旁的孩子,走过少年、青年、壮年,也已变成了年逾古稀的老者!

幸有那童年的美好记忆,连同"浦,即水边"的释义,历久不变。更有那深深的母爱和父爱,已然用工工整整的大字铭刻在我的心间,历久弥深。

呜呼,"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每思及此,总让我无限伤感地渴望,渴望来生能再做父母亲的孩子,再跟着学方字、学垂钓,再向父母报告:我查到了,我家的"浦,即水边!"⋯⋯

品 读 评 鉴

浦,即水边。兴祖,属于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宋朝时期诗人释崇岳作的一首诗。看来浦先生的长辈也是文化人,给取了这么个文化名,预示着这位水边长大的文化人。

枫泾古镇,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就在平湖隔壁不远,傍晚时分去过好几次吃拉丝。那里虽然是一个小镇,但文化气息浓浓,小桥流水人家,名人辈出,养育了朱学范,丁聪,以及作者浦兴祖先生等。

浦先生学前灯下识字的故事,我也差不多经历过,我母亲也教我好多字,因此上小学一二年级时非常轻松。

通过水边的浦字这个主题,又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将文章引到了姜氏传人浦家,父亲也喜欢垂钓,浦先生跟着父亲钓,然后改革开放的发展,想象着如今如能有父亲再钓鱼的情景,也使我想起了去年过世的父亲。子欲养而亲不待,愿天下所有人都好好爱自己的父母吧。

文中还提到了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以及关注国家大事的父亲。这个浦家,“灯下识方字,月下陪垂钓”也让我想到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整篇文章充满了作者对父母深深的爱,读来感同身受。另外,这篇文章在三年里作了三稿,我想作者这种严谨治学和与时俱进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思与远方》评论员:钟峨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作者简介

浦兴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曾任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精品课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负责人,日本关西大学交换教授,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政协理论研究咨询组专家,中国理论研究会上海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干部培训基地特邀教授,上海交通大学MPA、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兼职教授;现兼任上海市政治学会顾问,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上海社院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转自《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登州府的浦氏家族在历史上很有名,蓬莱浦家洼为祖居地

(编者按:“边扈燕冀,郏浦尚农”,在宋版百家姓中,以上这八个姓氏,排在三百余位,相对而言,他们的规模不算大,在胶东地区的分布也不算广。这次要介绍的是其中的“浦”姓,在胶东地区,浦姓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堪称登州府历史上的“显姓”之一。本文作者浦鹤桥先生,为登州府浦氏后人,下面就听听他对登州府浦氏家族历史的介绍。)

时间回到2011年7月,当时,蓬莱市海港路在排水改造工程中,意外出土一方名人墓志铭。 墓志铭为汉白玉质地,长40厘米,残宽34厘米,厚14厘米,出土位置在来宾桥西北处,经查明残缺碑文中知,墓志主人为浦之浩。浦之浩为明代登州人,万历辛丑进士。在蓬莱阁景区三清殿外,由明代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陈其学撰文《重修三清殿碑记》即为其书。现存登州博物馆。

除了以上的文物之外,浦姓在蓬莱(登州府治)的地名当中,还留下了很多痕迹,比如水城附近的沙浦路、浦家洼等。那么,浦氏家族与登州府之间,究竟又什么历史渊源呢?

笔者为浦氏家族第23代传人,经过查考明清两代蓬莱县志以及对比山东登州府浦氏家族现存历史资料,同时对家族若干老人的走访,对登州府浦氏在山东蓬莱的历史进行了还原。

(配图均为蓬莱水城周边场景)

1、 登州府浦氏出处及居住地:

《浦氏宗谱》记载,始祖浦贵,幼名阿双,原名浦宗洪,明初苏州府嘉定娄塘人,明洪武十六年,因朱元璋采取军屯政策,戍边蓬莱,定居蓬莱阁下,创建浦家洼。

由明代即墨籍御史蓝田编写的《浙江道监察御史浦先生鋐墓志铭》,其中指出:“按许宗元氏所撰状志之先生讳鋐字汝器故苏州之嘉定人先世从戎于登州卫遂占籍。”上述显示, 浦氏祖先当年以军籍,从今天上海嘉定娄塘到登州卫参军,遂定居蓬莱,正如上图墓志铭显示:“陟北遂家登州”,以及“始祖贵”字样, 又如,《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中记载,浦之浩,贯山东登州卫军籍,直隶嘉定县人 。

通过翻阅历代《蓬莱县志》得知,浦氏从明代初期开始,一直居住在今天的蓬莱阁下,也就是几天水城浦家洼地区。

2、登州府浦氏历史名人

在历史上,登州府浦姓人才辈出,其代表性人物如下。

浦 鋐 字汝器、号竹塘,浦政之子。正德二年,乡试中举。正德十二年,登进士,授山西洪洞县知县。嘉靖初年,召为湖广道监察御史,后罢免武定侯郭勋奸贪,而得罪夺俸,因母丧丁忧,除服后,起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后因勘察罢免。嘉靖十九年,起用出按陕西,曾论救杨爵而连罪下狱,后死于于狱中。明穆宗即位后,恤典平反,赠光禄少卿入功业志。有子浦之珠、孙浦朝柱。

浦之浩 号北郭,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浦之浩考中丁酉科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 科金榜题名,名列三甲第六十七名,赐同进士出身。 浦之浩入仕后,初授中书舍人,后擢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上江(安徽)。复授四川道监察御史,巡按河南,都司井子田向其馈赠金币,浦之浩断然拒绝,曰:“不受人馈者,不受侮于人。”再巡按陕西,遇水灾毁坏民居,有恶少乘机为乱,浦之浩镇定自若,妥善处置,变乱为安。关中大饥,浦之浩连连上疏请赈,救活灾民无数。后出任江西南昌府知府又升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饶南九江道,驻饶州。卒后,祀登州府乡贤祠和忠烈祠。

浦之云 陕西伏羲知县兼庆都知县。

浦朝柱 浦鋐之孙,之珠子字少咎,受户部照磨升应天通判改六安州同知升凤阳通判泗州徽州知州,六安知府。

浦延佑,浦之浩之孙,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进士,直隶长埂知县。

浦益光,稷山县县丞升福建建宁知县。

浦国仁 广东三水知县。

此外,根据蓬莱县志记载,为了表扬浦氏忠义孝以及在科考为官方面的品德及功绩,明代建设了五座牌坊,以表彰浦氏的功绩!具体如下: 恩荣坊 为正德丁丑科进士浦鋐立, 恩荣坊 为嘉靖辛丑科进士浦之浩立,豸吏坊 为御史浦之浩立,敕命坊 为赠监察御史浦政立,恩光坊 为赠御史浦錀立。

3、 家族迁徙及分支

由于明代末年孔有德叛乱以及清代战乱,生活在浦家洼的浦氏后人逐渐迁移,一部分回到苏州老家,一部分分居在今天蓬莱潮水,徐家集,大狗李家村(小门家镇)以及龙山店,浦李张里,长岛地区,还有更多的浦氏,随着闯关东的进程,分布到今天东北的辽宁大连,吉林大安,农安,乾安,松原,以及黑龙江肇东,齐齐哈尔,呼兰等地区。

蓬莱阁僻在海澨,层峦叠嶂,藏宝怀珍,历史奔流不息,不忘历史,继往开来。

期待更多的浦氏后裔相聚蓬莱,团聚蓬莱阁下,回忆历史,展望未来。

福建十大名门姓氏排行榜!这些豪门是怎么来的?开枝散叶太惊人了

姓氏

是每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对我们每个人都意义非凡!

但你知道福建最新的姓氏排名吗?

相信福建的朋友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陈林半福建、黄郑排满街”

事实也的确如此

而在福建2000多个姓氏中

有10大姓氏人口占据最多

堪称福建十大名门姓氏

快看看有你的姓吗?

福建第一大姓

根据史料记载,

最早迁入福建的陈姓始祖

为历任散骑侍郎陈润于晋朝迁入

历今1600多年

居住在福州乌山石下

后其裔多聚居于福州、莆田等地

被称为开闽陈氏大始祖。

陈姓在福建留下的史迹很多

值得一说的

是位于福州螺洲古镇的“陈氏五楼”

它是溥仪皇帝的老师——陈宝琛的故居

堪称是福州“十八景”之一

也是福州最大的私人藏书楼

现在也是很多游客喜欢到访的地方

福建第二大姓

据记载东晋时期

林禄奉命出守晋安郡(福州一带)并在此定居

成为现在公认最大林姓支派“晋安林”的先祖

福建省内还有“阙下林”、“九牧林”、“游洋林”等

系衍全世界,素有“闽林遍天下”之称。

福州至今尚保留着大量

因林姓子裔活动而形成的文物

在仓山林铺村最为集中。

仓山林浦村

其中还有鼓楼澳门路的林文忠公祠

晋安厚浦林氏宗祠、闽侯尚干林氏宗祠等等

还包括林氏名人故居

有清文学家林纾故居、革命烈士林觉民等

林文忠公祠

位于三坊七巷的林觉民、冰心故居

福建第三大姓

作为中原士族南移入闽四大姓之一的黄氏

黄姓在福建可分为五个主要流派——

即禾坪派、紫云派、虎丘派、青山派、檗谷派

其中最早入闽的是紫云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曾任会稽令的黄道隆弃官入闽

隐居在福建仙游的平朋山(俗称双阳山)

成为迄今为止最早中原黄氏入闽始祖

东晋建国之初

其裔孙黄元方再次人闽

担任福建晋安太守

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

成为了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

福州三坊七巷中的黄巷

而在如今

黄氏留下的最为壮观的人文景观

当属福建虎丘黄氏六叶祠

前身为“护国积善院” 有上千年的历史

是福建省最大的祠堂,被称之为“万祠之首”

不但成为了海峡两岸虎丘黄氏后裔

纪念入闽始祖的圣殿

更成为了特色的旅游胜地

福建第四大姓

相传在新莽时期便有张氏入闽开基

在唐高宗总章年间

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

也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

后王潮、王审知入闽

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

而在福建漳州南靖有一个塔下村

这里张氏历史源远流长

S形的溪流从塔下村中穿过

张氏子孙沿溪建起一座座单院式吊脚楼

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还有村中的张氏家庙,又称“德远堂”

已有400多年历史

更是堪称设计精致、古朴典雅

福建第五大姓

吴氏在福建地区素以名门望族著称

据史料记载,入闽始祖祭公字孝先

唐代时候随着王审知入闽黄巢起义

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间,称吴氏六祖

西汉后期吴姓在闽已经聚集族亲6000多户

成为闽地的泱泱大族。

在吴氏中最具代表的人文景观

是位于福建龙岩的培田古村

这里全村人皆姓吴

是至今位置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代的古名居

素有福建民居第一村的美誉

培田古街

福建第六大姓

福建李氏起源于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

唐贞观十一年

唐高祖二十太子李元祥被封为封闽越江王

随后入闽,被称之为李氏入闽之太始祖

定居在永安

其后裔散居在古田、南平、长乐等地。

而位于福建上杭的火德宮李氏宗祠

是不少游客和祭祖的海内外李氏宗亲必来之处

每年前来祭祖的“李家人”多达数十万人次

它也堪称是中国最美的宗祠

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共有4座厅堂和个院落,布局严整对称

颇有“庭院深深”之感

福建第七大姓

王姓入闽最早是在东晋时期

但最重要的事件

是河南固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随王绪

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

王审知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

被尊为“王姓闽台祖”

如今

王审知在福建留下的城市名片那是数不胜数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福州的三山两塔

这是闽王王审知治闽近三十年

给福州留下特殊的文化载体

而闽王的故居——闽王祠

如今也成为福州市区内

不可获取的一个人文景观

福州市区的闽王祠

福建第八大姓

晋永嘉元年(307年)

南迁始祖郑庠的次子郑昭为东晋龙骧将军

封开国侯,率兵入闽

人称之为“入闽始祖”

到了唐末,中原南下福建移民

大批郑姓先民定居于福建

于是郑姓的中心开始在东南沿海形成

作为福建郑姓的代表人物

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而在福建厦门、泉州多地

这个“福建男神”的雕塑不仅成为城市地标

更寄托着人们希望平和安宁的美好愿景

郑成功雕塑

福建第九大姓

说起福建刘氏,要谈起最早入闽的刘存

刘存是汉高祖刘邦后裔

唐中和光启年间(公元885年)

他率子、侄从河南固始县来闽

公元893年来到福州

住在现在的金山街道刘宅村

在福州有着花果之乡之称的“凤岗”

相传是当年刘存看到一只凤凰落在小山岗上

觉得此处是一块宝地

遂取名“凤岗”

凤岗

如今,很多福州人只知金山

却不知道金山的前世是戴着“凤冠”的“凤岗”。

福建第十大姓

据《台湾省通志》记载

杨氏迁入福建,始于晋末,至唐末

最早是在晋永嘉年间

中原板荡,便有杨氏自中原入闽

而在杨氏留下的人文景观中

福建三明建宁县有个千年古村上坪村

大部分村民为杨姓

族谱记载是汉代太尉杨震的后人

上坪村以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还被评为福建省第三批的历史文化名村

如果你是以上这些姓氏

恭喜你

走在福建的大街上

遇到自家人的概率简直是大大的!

但是福建也有不少稀有姓氏

可能一生都遇不上一个

如果你曾经遇到过

那就好好珍惜吧!这是多难得的缘分啊!

福建罕见姓氏

海峡君查了查资料发现,福建的稀有姓氏还真不少。就拿福州来说,根据福建地方志出版的福州《姓名志》统计,福州常住人口有1357个姓氏,其中有1001个姓是不满10人的。

01

“动物”型

猪年快到了,你可能不知道,不但有人生肖是猪,有人还姓猪,据了解,“猪”姓起源于三国时代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等地区。

除了这个今年春节“最火姓氏”之外福建还有不少 姓氏都有动物的身影,比如猴,在福建省内就有四个!再比如狼、狐,在泉州分别有一个,此外,还有姓鸡、鱼等……

02

“高冷“型

宫斗剧中的爱新觉罗、钮钴禄、喜塔腊,这种清宫范的姓氏在福建竟然也有人拥有,福建厦门有一名男性就姓“爱新觉罗”

除此之外,福建还有上官、端木、司徒、诸葛皇甫、布尔、淳于、慕容、完颜、鲜于、主父……光听这些姓氏,就感觉从武侠小说里穿越过来武功盖世的大侠有木有

03

匪夷所思型

据不完全统计,在福建内姓“丑”(niǔ)、“黑” “色”各有10人左右,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福州常住人口中,有一名姓“操”的男子,名叫“操菊华”。

02

传奇型

在福建这些罕见姓氏中,有不少姓氏的来源极具传奇色彩——

比如泉州的浦姓,是来自南宋时泉州城首屈一指的富豪蒲寿庚,它是阿拉伯人的后裔。

再比如泉州的“世”姓,是明朝时锡兰王子远赴中国朝贡,返程时锡兰国内发生,被迫淹留泉州,遂取“世”为姓,如今在泉州地区,还有“世”姓的锡兰王子后裔。

至于福州的萨氏,也被考证是“由西域入居内地的伊斯兰教徒”

最后附上福建版本的百家姓

来看看你排在第几

福建版百家姓

1陈 2林 3黄 4张 5吴

6李 7王 8郑 9刘 10杨

11蔡 12叶 13许 14谢 15苏

16曾 17周 18洪 19郭 20朱

21罗 22赖 23何 24邱 25徐

26庄 27江 28沈 29余 30肖

31廖 32胡 33卢 34方 35魏

36潘 37高 38柯 39戴 40范

41邓 42傅 43施 44吕 45翁

46颜 47钟 48游 49梁 50孙

51彭 52詹 53汤 54邹 55赵

56连 57阮 58康 59蒋 60姚

61温 62卓 63马 64严 65冯

66曹 67杜 68唐 69龚 70章

71纪 72董 73汪 74陆 75宋

76俞 77程 78薛 79涂 80尤

81童 82丘 83 熊 84石 85兰

86丁 87韩 88池 89欧 90官

91饶 92柳 93白 94袁 95缪

96阙 97夏 98姜 99甘 100骆

中国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

每当你遇到同一姓氏的朋友

总会不自觉的想,在几百年前

或许我们也曾是兄弟姐妹呢!

你的姓在福建十大姓氏之中吗?

海峡网新媒体部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出品人:李艺

数据来源人民日报

部分综合自陈氏立天下、天下林氏宗亲、《福州姓名志》、黄氏家族宗亲网、天下吴氏等

海峡君说

涨知识了吗!

要是不看的话

还真不知道福建姓氏

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

喜欢的话记得点右下方的“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