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民间风俗。民间的这些风俗,往往是为了追求一个吉祥的美好寓意,以及获得幸福生活的心理体现。这样的风俗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祖宗对大自然的认识不够全面。
很多的民间风俗,虽然在当代人看来是毫无道理的,但是这些规矩和讲究,却可以得到民间人们的普遍的认可。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吉祥生活的一种追求。
民间这样的风俗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方方面面,就比如说,老祖宗就有“戊日三不做,财丰福不落”的说法。那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三不做,指的又是哪三件事儿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什么是“戊日”。
我们都知道,今年是虎年,又被称为壬寅虎年。这个“壬寅”,就是老祖宗用天干和地支相配,形成的一种纪年方式,称之为“干支纪年法”,而明天,也就是公历的5月15日,农历的四月十五日,按照干支历的计算方式,明日便是戊辰日。也就是“戊日”。
而且,老祖宗将十天干都与五行相配,而“戊”在五行中便是属“土”。由于古代的老祖宗都是以农耕生活为主。并且,土又是万物生长之根基,作为依赖农耕的老祖宗,自然对“土日”也就是“戊日”十分看重。
所以,才有了“戊日三不做,财丰福不落”的民间风俗!
其中一不做,指的是“不耕田”!
老祖宗认为“戊日”为土日,到了这天,土神会出行。所以,民间的老百姓,便会在戊日的前一天,各个村庄的一些老人,便会敲锣打鼓的告诉大家,戊日不能够耕种,不然会触怒土神,从而影响到一年的收成。
据古籍记载,汉武帝向西王母问人间为什么会有饥荒之灾,西王母说,四季轮转,六戊之日,翻地锄田,会冒犯阴阳惊动土神,所以才会导致风不调雨不顺。
当然,这样的说法,也只是古代老祖宗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迷信,以及对自然灾害的畏惧。
二不做,指的是“不动土”!
上文提到“戊日”属土,而且老祖宗认为动土会冒犯土神,所以老祖宗在戊日之内,不仅不会锄田耕地,甚至都不会动土。
甚至不仅仅是戊日,“戊月”也属土,所以在很多地方,就连“戊月”也不会有老祖宗动土。
这些民间的禁忌风俗,其实都能看出老祖宗,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中,对大自然的认知,以及对丰收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其三,是指“不烧香”。
所谓的“戊不烧香”的讲究,其实是源自于道教。
老祖宗认为,戊日是诸位神灵朝奉真人的日子,所以在“戊日”这天,不仅不烧香,也不需要诵读经文,不需要礼敬神佛,更不能够做法事!
民间的这些风俗,往往渗透在了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这些民俗文化的产生,也都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老祖宗对生活的经验总结,以及民间智慧,才逐渐形成这样被当时老祖宗们所接受的民俗文化。
这些风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老祖宗的很多风俗都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但却依旧能够被人们普遍认同,这种老祖宗趋吉避凶的心理,是这样的风俗能够流传的最关键的因素。
新坟不过社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是很多以往的习俗还是要遵守。那么,新坟不过社2018哪一天?2018年新坟不过社是哪天?
新坟不过社2018哪一天
“新坟不过社”,指的是“春社”,也就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2018年03月17日星期六是第五个戊日,也就是今年的“春社日”。
新坟不过社的寓意
为什么“新坟不过社”,据说去世未久的人刚到阴曹地府举目无亲,孤独无依,势单力薄。阳世亲人捎去的祭品总会被别的野鬼抢夺。而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此时给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才能悉数收取。
什么叫“新坟不过社”
什么叫“新坟不过社”,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在春社前给新坟扫墓挂青,而不能到清明节与老坟一同祭祀:
一般祭祖多在三月清明和七月半鬼节,尤其是清明扫墓挂青,我国大部份地区都有此习俗。意在缅怀祖宗和先人,给他们献上祭品。而对于去世未久的人来说,则认为他们刚到阴曹地府举目无亲,孤独无依,势单力薄。阳世亲人捎去的祭品总会被别的野鬼抢夺。据说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在这段法定的时间,给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新亡人才能悉数收取。
新坟不过社的来源
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社神,相传为古代共工氏之子,名曰后土,掌土地与农业之事。其俗起于先秦。
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