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萍花发秋江碧。
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高历历。
这首词是唐代皇甫松的《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词的下阙讲的是刘晨遇仙故事中的一个片段。
刘晨是汉朝时期郯县人(今浙江省嵊州市新昌县),公元62年,他和同村人阮肇一起到天台山采构树皮,在山里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们两个在山里转了十三天,吃的东西早就没有了。
正当他们又饥又饿精疲力尽的时候,看到山上有一颗桃树,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可是桃树长的地方,山崖陡峭,没有上去的路。他俩就抓住垂下来的葛藤,爬了上去。每个人吃了几个桃子,肚子不饿了,体力也恢复了一些。
他们从山上下来,拿着杯子到河里取水准备洗漱,看见芜菁的叶子从山中漂下来,菜叶子还很新鲜,接着看到一只杯子漂来,上面还沾着芝麻和饭粒。他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这里应该与有人的地方不远。
他们就顺着河逆流而上,大约走了有二三里路,翻过山,顺着一条大河出来,看见河边有两个年轻的女子,十分美丽。女子看见刘、阮两个拿着杯子,笑着说:“刘晨和阮肇拿着我们以前丢失的杯子来了。”他俩不认识这两个女子,但是两个女子直接叫他们的名字,好像以前就认识一样,于是很高兴的和她们相见。
两个仙女问:“来的为什么这么晚?”接着就把刘晨和阮肇二人引回家。她们的家屋顶用的是铜瓦,南边和东边各有一个大床,床的四周围着红色的帐子,帐子的四角挂着铃铛,帐子上有金银交错的图案,床边各站着十名侍女。她们说:“刘、阮二郎,你们曾经爬涉过山里难走的地方,虽然吃过桃子,身体还很虚弱疲惫,还是快来吃饭吧”。他们吃的是胡麻饭、山羊脯、牛肉,饭菜的味道香甜可口。吃完饭后继续喝酒,又来了一群女子,拿来十几个桃子,笑着对两个仙女说:“祝贺你们的女婿来了。”
酒喝得畅快,很有乐趣,刘晨和阮肇既高兴又害怕。到了晚上,他们一人在一个帐子里,两个仙女也分别到了他们的帐子里去,说话的声音很好听,让他们忘记了忧愁。
这样过了十天,刘晨和阮肇想要回去,仙女说:“你已经来到这里,前生的福气把你们牵引到这儿来的,为什么还要回去呢?”就在这里停留了半年,以气候和草木判断已经到了春天,百鸟啼鸣,他俩更加悲伤,思念家里的人,求仙女让他们回去。仙女说。“一定要回尘世,叫我有什么办法呢?”就叫来以前来这里的仙女,有三四十人,聚集在一块儿演奏乐曲,一起送别刘晨和阮肇,并指点他们回家的路。
回到家乡,没有找到亲人,住的地方也变了,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刘晨经过打听,找到他的七世孙。七世孙子说:“传说先祖您到天台山去,迷路没有回来。”刘阮在山上半年,山下已经到了第七世即晋太元八年 (383年),过去了几百年时间,没了亲人,只得返回采药处寻仙女,结果怎么找也找不到了。
皇甫松的词《天仙子(其一)》的下阙,说刘晨与仙女分别返回人间,珠泪不停地落下,暮色中巫山十二峰历历在目。正是故事中刘晨与仙女辞别时的场景。第二首词巜天仙子(其二)》的下阙,说刘晨、阮肇二人,走了千万里路,过了一年多才回来。那天台山的仙女错误地误信了世俗之人,却不能白头偕老,这就是她懊恼刘郎的原因。从仙女的角度,表达了他们的幽怨之情。
在古代诗词中,多引用刘晨遇仙的故事,将去而重来者称为"前度刘郎"。如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宋辛弃疾《贺新郎》词:“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温见《香江席上示雪兄》诗:“故乡心事他乡梦,前度刘郎泪黯然”。
莫讶天台相见晚,刘朗还是老刘朗。
看到这两句诗一定会有很多人联想到金瓶梅,其实不然,今天要趣解一下刘阮遇仙的古典艳遇故事。
相传汉明帝永平年间,剡县(古地名在今天的浙江东部包括嵊州与新昌)青年刘晨、阮肇告白父母,戴上干粮入天台山采药。二人进山后翻山越岭只顾采药,不觉在天台山的崇山峻岭中迷失方向。
二人在山中东寻西找了数日也没找到归路,但是带的粮食却以吃尽。就这样二人又在山中挨了几日,依然还找不到出路,而且刘阮二人不会打猎,也难找到食物,饿的早以前胸贴后背,离死不远了。
又走了一段,忽然听见有流水声,刘阮二兄弟立即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条小溪,喝了些溪水,二人精神多了,但毕竟水不管饱,只靠喝水也不能活命。
这时刘晨突然发现从上游漂来一个木碑(应该是木碗)二人立即捞上来,原来碗里是一大碗胡麻饭,二人立即狼吞虎咽的吃光了。这时刘晨道:阮兄,这碗是从上游漂下来的,也许我们沿着溪流向上游走,定然能看到人家,也许那有人能告诉我们出山之路。
二人不在犹豫,迅速向小溪上游走去,绕过山湾,前面豁然开朗,简直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只见前面是一大片开阔地,地上建有三间茅屋,屋边仙花瑞早、争奇斗艳、如同仙境。茅屋前面铺着胡榻,榻上摆满瓜果蔬菜,各种美食,而且榻上还有两位美女打闹,发出来银铃般的笑声。
两位美女看到刘阮二人来了,起身施礼问道:二位公子为何而来?
俗话说温饱思淫欲,刘晨一看美女立即喜笑颜开,笑道:“我们兄弟二人这不还碗来了吗。”
两位美女闻言妩媚一笑道:“妾身二人恭候多时,二位郎君为何今日才到。”随后刘阮二人一人拉着一个美女走进屋内,二仙女早以备下各种美食,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等(还都是大补之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阮二人与两位美女双双结为夫妻,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日月轮转,岁月如梭。转眼半年过去,一日刘晨对阮肇说道:老阮,我快不行了,都要精进人亡了,吃六味地黄丸都补不回来了,要不咱们走吧!
阮肇底气不足的说道:是呀!这俩美女太厉害,我说话都提不上气了,时在是被榨干了,要不走吧!也想家了。
翌日清晨刘阮二人收拾行李向二位仙女告辞,二仙女知道缘分已尽,依依不舍的分手,并告诉出山的途径。
刘阮回到家乡剡县,发现早以是物是人非,找不到旧址,看不见熟人。四处打听后,一个年青人告诉他们,祖翁入山采药,因迷路至今未归,已有十代了,想不到刘阮入山半年,人间已过十世,此时此刻以到了晋太元八年,时间过了三百余年。
刘阮二人知道故人以死后,又进入天台山,但在也找不到那三间茅屋,看不到二位仙女了,最后刘阮二人不知所踪。
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勾起了许多人对那一处与世隔绝,闲适安逸的乌托邦;那一处无争无战,鸡犬相闻的理想国的向往与追寻。桃花源也因此被赋予了一种美好而又梦幻的含义。不过,今天我要讲的不是《桃花源记》,而是与之相近又相别的另一个桃花源的故事。
刘阮遇仙对美好生活有所向往的肯定不止陶渊明一个,世外桃源也不会仅存在于武陵之中。在“魏晋风流”的大背景下,刘阮遇仙的故事诞生了。
刘阮遇仙,也叫阮肇遇仙,刘晨遇仙,是关于刘晨与阮肇一起采药遇仙并与仙女结为姻缘的神话爱情故事。故事中的刘晨、阮肇都是会稽郡剡县人(今浙江省嵊州市),这个神话故事在天台山一带广泛传播。
2012年7月,“刘阮遇仙”被列入了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了2014年11月11日,刘阮传说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最早有这个神话故事记载的,应该是东晋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此后几经流传,演绎了多个情节相似的版本,比如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在志怪小说《幽明录》中记录的版本,北宋初年文学家李昉编撰的《太平广记》中的版本,还有元代末年王子一《刘晨阮肇误入桃花源》这样的元杂剧版本...
人与仙的爱情故事、丰足无忧的避世桃源、密林内外的时空变幻等等,刘阮遇仙的故事有着太多引人遐想的因素,也包含着太多人们内心的期许,他们的故事也由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文章里、在小说里、在杂剧里、更在诗词里频繁的出现。
刘阮遇仙的故事刘阮遇仙的故事说来并不复杂,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剧情甚至还显得有点老套。不过,在古代,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是有着很深的魔力的。在此,我就姑且献一回丑,当一个“说书人”,给大家讲一讲这个神话故事。
相传在东汉永平年间,也就是公元62年,剡县有两个人,分别叫刘晨和阮肇。有一天,两人相约前往天台山采集名叫谷皮的中药材。天台山西南连着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山域十分广阔,风光奇骏,林深树密,鲜有人的踪迹。
二人在找寻药材的过程中,由于太过于入神,几经兜转之后,走到了密林的深处,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然在这深山之中迷失了方向。二人多次尝试找寻出山的道路,均以失败告终,就这样到了迷路后的第十三天,眼看着干粮已经耗尽,体力、心力也快要到达极限,两人决定最后搏一回,再登一次山头找找出路。
结果,出山的道路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丝生机。二人在临近的山崖上,发现了几棵野桃树,树上挂着许多野桃,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存的本能驱使二人借着虬劲的葛藤攀援而上,到了近处,也不顾在崖壁上的危险,稳住身形后,就大快朵颐起来。二人吃饱后,见崖下有溪流,便将剩下的野桃摘下,到溪边饮水洗漱,暂作休整。
正自休息时,见溪流上飘来几片芜菁叶,颜色鲜嫩,有明显的人为择洗的痕迹,二人正惊疑的时候,又有一个竹筒杯飘了下来,捞起来一看,里面还有一些粗米饭,二人马上反应过来:“上游必有人家!”求生有望,二人顿时干劲十足,沿着溪流就找了过去。徒步走了将近两公里的路,终于在翻过一个小山坡后,看到了一个大池塘,而此时的池边正有两个风姿绰约的女子静立,似乎在等什么人。
刘、阮二人一出现,便被两位女子发觉,她们面带喜色,笑着问:“刘、阮两位郎君,是不是沿着竹筒杯飘来的方向找寻过来的?”刘晨与阮肇确信与两位女子是素未谋面,可两位女子的语气似乎和他们十分熟稔的样子,见到他们还很高兴,二人一时间惊怖交加,愣在了那里。两位女子倒是不介意,又问到:“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呢?”说完也不等他们二人回应,拉着二人向住处走去。
女子的住屋是筒瓦房,简单却很雅致,东、南两边各有一个房间,房间依着石壁,内里各有一张大床,装饰着大红色的罗织床帐,帐角悬挂着金铃,金玲上的雕纹纵横交错,流光溢彩,很是美艳。床的两侧各站着十位侍女。此时,两位女子吩咐道:“刘、阮两位郎君前来不易,走了许多山路,只吃了几枚野桃充饥,身体还十分虚弱,赶紧为他们准备些食物。”
于是,没一会儿,羊肉脯、牛肉、胡麻饭等各种美食纷纷呈上,刘、阮二人似在梦中一般,就此吃了个饱。席间,又有一群女子前来,手里各捧着三五个桃子,笑着说:“祝贺你们的郎君来了!”之后也加入酒宴之中,歌舞作伴,仙乐飘飘,好不热闹。刘、阮二人怀着欣喜与害怕的矛盾心情,一直呆到了酒宴结束。天色已晚,疲惫的二人各被安排了一个床帐安睡,睡下不久,两位女子各自前往共寝,刘晨、阮肇二人只觉得耳边的私语声,清丽婉转,令人忘却忧愁...
就这样,刘晨、阮肇二人在这温柔乡里呆了十天,期间也想过是不是应该回趟家,却被两位女子给劝了下来:“郎君来到此地,是前世注定的福分在冥冥之中做出的指引,为何还要回去呢?”二人便暂时打消了念头,又住了半年。
半年后,春天来临,百鸟啼鸣,勾人乡思,刘、阮二人耐不住思乡的情绪,再度表达了想回家看看的意愿,两位女子见二人思乡心切,只能感叹说:“你们被世俗牵累如此深,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于是,唤来三、四十个侍女,奏乐舞蹈为他们送行,并给他们指出了回家的路。
等刘、阮二人回到家乡,发现村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路上也没有见到一个相识的人,四处打听后,终于寻访到了他们一脉的后人,一番攀谈下来,才知道这位后人已经是第七世的子孙了,山上不足一年的生活,到此间竟然已经过了数百年,两人一阵恍惚,停留没几天后,再次返回天台山,从此不知所踪...
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仙女的居所还在不在?刘、阮二人是否回到了桃源?其他人有没有可能找到这一处桃源?答案都是未知的,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依着天台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这世外桃源或许真的就隐匿其中呢?这样的似真似假,最是撩人,或许这也是刘阮遇仙的魅力之一吧。
刘阮遇仙的衍用有意思的是,这个神话故事并不怪异,十分的纯粹。或许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影响,我在读这故事时,主观上总感觉这一众女子都是害人性命的妖精,无端的示好,锦衣玉食的伺候,形迹真的是十分可疑。
直到全部读完,再看些后世的演绎,才明白故事中的女子是再续前缘的真仙女,并非妖怪,桃源也是作者真心构建的理想国,是一处与爱人双宿双飞,令人心安忘忧的地方,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和勾心斗角,更多的是冥冥之中的因缘际会,以及对前世未了的情缘在今世得以延续的祝福,令人心生期许。
而这样的期许也带来了很多的衍用,比如:
前度刘郎这里的刘郎指的就是刘晨,前度刘郎一般多是暗指情郎归来,是一种对男子的美称。后来进一步代指离开了又回来的人。
“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南浦·春水》宋·王沂孙
“人生只有尊前乐,前度刘郎,莫负重来约。”——《醉落魄》宋·周紫芝
词牌名:阮郎归阮郎归又叫“碧桃春”、“宴桃源”、“濯缨曲”等,阮郎即阮肇,与刘郎待遇差不多,也有美男子的意思。入了词牌后,更多的是强调与女子结缘的情郎,阮郎归也有情郎归来的含义,带上了一些闺中女子思君盼君的情意。
“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阮郎归》宋·秦观
“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断肠时。”——《阮郎归》清·佟世南
有意思的是,另一个词牌“如梦令”也有别称叫“宴桃源”,而这个词牌的创调之作叫“忆仙姿”,出自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之手,在内容上也有着刘阮遇仙故事的影子: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忆仙姿》唐·李存勖
故事的借用当然,刘阮遇仙作为典故,更多的还是诗人们对故事的引用,或是闺怨,或是世事变幻,或是仙凡有别,都各自表达着诗人的情怀。
“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刘、阮妻二首》唐·元稹
“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浣溪沙》五代·阎选
姻缘占卜因为是广为传唱的爱情故事,刘阮遇仙的典故还被收录进了姻缘卜辞里面,意思是无需刻意去寻找情郎,缘分在,他自然会找过来,水到渠成。显然,在这里,求签的女子扮演了故事中仙女的角色,倒也有趣。
观音灵签(第五签):刘晨遇仙
诗曰:一锥凿地要求泉,努力求之得最难。无意偶然遇知己,相逢携手上青天。
诗意:此卦锥地求泉之象,凡事先难后易也。有缘自来,不必强求。
解曰:欲望心事,西方可求,不如莫动,立地可谋。
结语刘阮遇仙故事里的桃源,相比陶公的桃源温情许多,刘、阮二人不似武陵人那般只是一个误入桃源的过客,而是有着天定姻缘的指引,是可以再次回到桃源的归人。
谁又不想成为这样的归人呢?
“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或是一场绮梦,或在冥冥之中,是否也会存在那么一处桃源,等着你来叩问呢?
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勾起了许多人对那一处与世隔绝,闲适安逸的乌托邦;那一处无争无战,鸡犬相闻的理想国的向往与追寻。桃花源也因此被赋予了一种美好而又梦幻的含义。不过,今天我要讲的不是《桃花源记》,而是与之相近又相别的另一个桃花源的故事。
刘阮遇仙对美好生活有所向往的肯定不止陶渊明一个,世外桃源也不会仅存在于武陵之中。在“魏晋风流”的大背景下,刘阮遇仙的故事诞生了。
刘阮遇仙,也叫阮肇遇仙,刘晨遇仙,是关于刘晨与阮肇一起采药遇仙并与仙女结为姻缘的神话爱情故事。故事中的刘晨、阮肇都是会稽郡剡县人(今浙江省嵊州市),这个神话故事在天台山一带广泛传播。
2012年7月,“刘阮遇仙”被列入了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了2014年11月11日,刘阮传说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最早有这个神话故事记载的,应该是东晋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此后几经流传,演绎了多个情节相似的版本,比如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在志怪小说《幽明录》中记录的版本,北宋初年文学家李昉编撰的《太平广记》中的版本,还有元代末年王子一《刘晨阮肇误入桃花源》这样的元杂剧版本...
人与仙的爱情故事、丰足无忧的避世桃源、密林内外的时空变幻等等,刘阮遇仙的故事有着太多引人遐想的因素,也包含着太多人们内心的期许,他们的故事也由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文章里、在小说里、在杂剧里、更在诗词里频繁的出现。
刘阮遇仙的故事刘阮遇仙的故事说来并不复杂,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剧情甚至还显得有点老套。不过,在古代,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是有着很深的魔力的。在此,我就姑且献一回丑,当一个“说书人”,给大家讲一讲这个神话故事。
相传在东汉永平年间,也就是公元62年,剡县有两个人,分别叫刘晨和阮肇。有一天,两人相约前往天台山采集名叫谷皮的中药材。天台山西南连着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山域十分广阔,风光奇骏,林深树密,鲜有人的踪迹。
二人在找寻药材的过程中,由于太过于入神,几经兜转之后,走到了密林的深处,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然在这深山之中迷失了方向。二人多次尝试找寻出山的道路,均以失败告终,就这样到了迷路后的第十三天,眼看着干粮已经耗尽,体力、心力也快要到达极限,两人决定最后搏一回,再登一次山头找找出路。
结果,出山的道路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丝生机。二人在临近的山崖上,发现了几棵野桃树,树上挂着许多野桃,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存的本能驱使二人借着虬劲的葛藤攀援而上,到了近处,也不顾在崖壁上的危险,稳住身形后,就大快朵颐起来。二人吃饱后,见崖下有溪流,便将剩下的野桃摘下,到溪边饮水洗漱,暂作休整。
正自休息时,见溪流上飘来几片芜菁叶,颜色鲜嫩,有明显的人为择洗的痕迹,二人正惊疑的时候,又有一个竹筒杯飘了下来,捞起来一看,里面还有一些粗米饭,二人马上反应过来:“上游必有人家!”求生有望,二人顿时干劲十足,沿着溪流就找了过去。徒步走了将近两公里的路,终于在翻过一个小山坡后,看到了一个大池塘,而此时的池边正有两个风姿绰约的女子静立,似乎在等什么人。
刘、阮二人一出现,便被两位女子发觉,她们面带喜色,笑着问:“刘、阮两位郎君,是不是沿着竹筒杯飘来的方向找寻过来的?”刘晨与阮肇确信与两位女子是素未谋面,可两位女子的语气似乎和他们十分熟稔的样子,见到他们还很高兴,二人一时间惊怖交加,愣在了那里。两位女子倒是不介意,又问到:“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呢?”说完也不等他们二人回应,拉着二人向住处走去。
女子的住屋是筒瓦房,简单却很雅致,东、南两边各有一个房间,房间依着石壁,内里各有一张大床,装饰着大红色的罗织床帐,帐角悬挂着金铃,金玲上的雕纹纵横交错,流光溢彩,很是美艳。床的两侧各站着十位侍女。此时,两位女子吩咐道:“刘、阮两位郎君前来不易,走了许多山路,只吃了几枚野桃充饥,身体还十分虚弱,赶紧为他们准备些食物。”
于是,没一会儿,羊肉脯、牛肉、胡麻饭等各种美食纷纷呈上,刘、阮二人似在梦中一般,就此吃了个饱。席间,又有一群女子前来,手里各捧着三五个桃子,笑着说:“祝贺你们的郎君来了!”之后也加入酒宴之中,歌舞作伴,仙乐飘飘,好不热闹。刘、阮二人怀着欣喜与害怕的矛盾心情,一直呆到了酒宴结束。天色已晚,疲惫的二人各被安排了一个床帐安睡,睡下不久,两位女子各自前往共寝,刘晨、阮肇二人只觉得耳边的私语声,清丽婉转,令人忘却忧愁...
就这样,刘晨、阮肇二人在这温柔乡里呆了十天,期间也想过是不是应该回趟家,却被两位女子给劝了下来:“郎君来到此地,是前世注定的福分在冥冥之中做出的指引,为何还要回去呢?”二人便暂时打消了念头,又住了半年。
半年后,春天来临,百鸟啼鸣,勾人乡思,刘、阮二人耐不住思乡的情绪,再度表达了想回家看看的意愿,两位女子见二人思乡心切,只能感叹说:“你们被世俗牵累如此深,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于是,唤来三、四十个侍女,奏乐舞蹈为他们送行,并给他们指出了回家的路。
等刘、阮二人回到家乡,发现村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路上也没有见到一个相识的人,四处打听后,终于寻访到了他们一脉的后人,一番攀谈下来,才知道这位后人已经是第七世的子孙了,山上不足一年的生活,到此间竟然已经过了数百年,两人一阵恍惚,停留没几天后,再次返回天台山,从此不知所踪...
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仙女的居所还在不在?刘、阮二人是否回到了桃源?其他人有没有可能找到这一处桃源?答案都是未知的,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依着天台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这世外桃源或许真的就隐匿其中呢?这样的似真似假,最是撩人,或许这也是刘阮遇仙的魅力之一吧。
刘阮遇仙的衍用有意思的是,这个神话故事并不怪异,十分的纯粹。或许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影响,我在读这故事时,主观上总感觉这一众女子都是害人性命的妖精,无端的示好,锦衣玉食的伺候,形迹真的是十分可疑。
直到全部读完,再看些后世的演绎,才明白故事中的女子是再续前缘的真仙女,并非妖怪,桃源也是作者真心构建的理想国,是一处与爱人双宿双飞,令人心安忘忧的地方,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和勾心斗角,更多的是冥冥之中的因缘际会,以及对前世未了的情缘在今世得以延续的祝福,令人心生期许。
而这样的期许也带来了很多的衍用,比如:
前度刘郎这里的刘郎指的就是刘晨,前度刘郎一般多是暗指情郎归来,是一种对男子的美称。后来进一步代指离开了又回来的人。
“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南浦·春水》宋·王沂孙
“人生只有尊前乐,前度刘郎,莫负重来约。”——《醉落魄》宋·周紫芝
词牌名:阮郎归阮郎归又叫“碧桃春”、“宴桃源”、“濯缨曲”等,阮郎即阮肇,与刘郎待遇差不多,也有美男子的意思。入了词牌后,更多的是强调与女子结缘的情郎,阮郎归也有情郎归来的含义,带上了一些闺中女子思君盼君的情意。
“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阮郎归》宋·秦观
“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断肠时。”——《阮郎归》清·佟世南
有意思的是,另一个词牌“如梦令”也有别称叫“宴桃源”,而这个词牌的创调之作叫“忆仙姿”,出自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之手,在内容上也有着刘阮遇仙故事的影子: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忆仙姿》唐·李存勖
故事的借用当然,刘阮遇仙作为典故,更多的还是诗人们对故事的引用,或是闺怨,或是世事变幻,或是仙凡有别,都各自表达着诗人的情怀。
“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刘、阮妻二首》唐·元稹
“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浣溪沙》五代·阎选
姻缘占卜因为是广为传唱的爱情故事,刘阮遇仙的典故还被收录进了姻缘卜辞里面,意思是无需刻意去寻找情郎,缘分在,他自然会找过来,水到渠成。显然,在这里,求签的女子扮演了故事中仙女的角色,倒也有趣。
观音灵签(第五签):刘晨遇仙
诗曰:一锥凿地要求泉,努力求之得最难。无意偶然遇知己,相逢携手上青天。
诗意:此卦锥地求泉之象,凡事先难后易也。有缘自来,不必强求。
解曰:欲望心事,西方可求,不如莫动,立地可谋。
结语刘阮遇仙故事里的桃源,相比陶公的桃源温情许多,刘、阮二人不似武陵人那般只是一个误入桃源的过客,而是有着天定姻缘的指引,是可以再次回到桃源的归人。
谁又不想成为这样的归人呢?
“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或是一场绮梦,或在冥冥之中,是否也会存在那么一处桃源,等着你来叩问呢?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