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5月7日晚八点左右,浙江舟山的天空出现了异象,整个天空都是鲜红色的。一时间众说纷纭,很多市民担心会出现自然灾害。其实天空变成红色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据记载,三百年前在乾隆时期,东北的天空就出现过一次“红色天空”。那时候的人们也觉得这是异象,当时的钦天监知道后十分紧张,怕会发生灾难。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吉兆,表示清王朝会变好。后来经现代天文学家研究发现,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地磁暴。
地磁暴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这一天的天气有了更多的认识,“红色天空”主要是因为太阳的剧烈变动,让地球的磁场发生了变化。经过不断的研究,我们发现太阳表面有许多新奇的事物,比如太阳黑子、日冕物质喷发、耀斑喷发等等,在太阳爆发的过程中,太阳的能量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而太阳内部也会产生大量的质子。
当电磁和带电粒子从太阳内部喷涌而出,撞击在地球上的时候,地球的磁场就会发生变化,产生一种强烈的红色。因为强烈的太阳运动,所以产生了乾隆三十五年的“红色天空”。当时的这一天之后,很是焦急,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这只是因为太阳的剧烈运动。
但浙江舟山的红色天空没有像乾隆时期的红色天空持续近十天,仅持续了一段时间就消失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真是自然灾害的前兆?关于民众的猜测主要有以下几点:
1.火山喷发
火山如果喷发确实会出现红色天空的现象。丽日今年一月汤加火山喷发后,天空就会出现天赤红色。这主要是气溶胶的导致的,1815年印度火山喷发后,当地的气溶胶飘了几个月最终飘到英国,导致英国就出现了红色天空的现象。但汤加火山灰根本没有影响到我国及周边区域。
2.森林大火
持续四个月的澳大利亚的大型山火也使一些小镇出现了血色天空,灰烬弥漫宛如某日降临。通过视频就能看出当时的恐怖。如果这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没有视频,只有类似文字记载“某一天整个天空都是红的,陆地全是大火”那菌菌肯定是不会信的。
美国旧金山也因为山火出现红色天空。主要是由于山火的烟霾和大雾聚集,形成一道非常厚的屏障,挡住了阳光,导致短波光无法散射。但舟山附近并没有出现大型山火,所以这个原因也被排除了。
3.地震
地震前夕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奇怪的现象出现。比如动物的不寻常活动,地震云等等,但地震前会看到红色天空确实是没有过。虽说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在震前进行准确的预测,但地震局的设备能够感知到震后的区域。红色天空出现后,当地依旧地磁平静,不可能是地磁异常或极光。
舟山当地并没有发生自然灾害,所以以上情况导致的红色天空也不存在。最有可能的主要是以下两种说法。
4.大型船舶的灯光。
有网友说是船舶发出的灯光所致。该网友称前年就见过这样的景象,还去当了个“追光者”,才发现神秘红光的制造者是鱿鱼船。因为鱿鱼船作业主要在夜间进行,鱿鱼具有趋光性,当没有阳光照射它们的时候,灯光就会吸引它们,夜晚船上的灯光可以使鱿鱼蔓延不断地上钩,虽说是没有灵魂的钓鱼,但却可以每晚捕鱼数吨。带有红光的渔船有很多不止鱿鱼船一种。
据悉,当晚码头上停靠着许多渔船,其中包括秋刀鱼的渔船,这种船上也有强烈的红光,当天的“异象”也很可能是这艘船在试光的时候导致的。外加当晚海面虽空气质量不错,但有大量的海雾,船舶发出的灯光经海雾作用,呈现出漫天红光;关闭船上的红灯后,红光就不见了。
这好似可以解释,为何红光会在夜里出现,而又很快消失。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一艘船的灯光能将整个天空覆盖,会不会有些夸张了?
光的散射和折射气温和局部大气层含水率造成的空气密度不同,太阳光的折射和漫反射也就加剧。当地气象局给出的回应是由于光的散射和折射导致的“血色天空”,但光源目前并不清楚。
瑞利散射定律也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太阳光呢是有七种颜色的,赤橙黄绿蓝靛紫,光还有长短之分,简单地说就是红橙黄属于常波光,然后蓝靛紫属于短波光波,长波光比短波光的穿透力要强。通过空气的时候,波长较长的光,它能通过大气中的一些威力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就很容易被空气中悬浮着的威力散射开,这也是为什么晴天的时候天空是蓝色的原因。
阴天或者重度污染的时候,各种波长的光它都会被散射,所以这时候我们看到天空就成了灰白色,而那一天的烟霾和大雾的结合已经厚到了就短波光都没法散射进来那种状态,只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啊,橙光啊,能很微弱的散射下来,所以那天天空就形成了我们所到的非常昏暗的橙红色的样子,看起来很诡异,很不正常,一副污染非常严重的样子,但是当时的空气质量其实并没有很差。
这次浙江舟山部分地区见到的“血红天空”,其实就是超级彩虹的最外圈的红色。类似于常见的朝霞或者晚霞,通常都呈现红色。歌曲有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之所以认为人工光源不太可能,原因在于如此规模的单波长可见光,出自于人工光源的几率是比较低的,除非是某种超级规模的核聚变或者核裂变,才有可能保持这个时长。
舟山的“血色天空”看起来确实是异常现象,在网友的各种猜测中也被附上了一些玄幻成分。但可以肯定的是附近并没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也不是末日前的预告,大家可以放宽心好好生活。
毕竟在大自然面前,我们还过于渺小,还有许多自然现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面前的你有没有见过更奇特的现象呢?
5月7日晚八点左右,浙江舟山的天空出现了异象,整个天空都是鲜红色的。一时间众说纷纭,很多市民担心会出现自然灾害。其实天空变成红色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据记载,三百年前在乾隆时期,东北的天空就出现过一次“红色天空”。那时候的人们也觉得这是异象,当时的钦天监知道后十分紧张,怕会发生灾难。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吉兆,表示清王朝会变好。后来经现代天文学家研究发现,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地磁暴。
地磁暴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这一天的天气有了更多的认识,“红色天空”主要是因为太阳的剧烈变动,让地球的磁场发生了变化。经过不断的研究,我们发现太阳表面有许多新奇的事物,比如太阳黑子、日冕物质喷发、耀斑喷发等等,在太阳爆发的过程中,太阳的能量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而太阳内部也会产生大量的质子。
当电磁和带电粒子从太阳内部喷涌而出,撞击在地球上的时候,地球的磁场就会发生变化,产生一种强烈的红色。因为强烈的太阳运动,所以产生了乾隆三十五年的“红色天空”。当时的这一天之后,很是焦急,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这只是因为太阳的剧烈运动。
但浙江舟山的红色天空没有像乾隆时期的红色天空持续近十天,仅持续了一段时间就消失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真是自然灾害的前兆?关于民众的猜测主要有以下几点:
1.火山喷发
火山如果喷发确实会出现红色天空的现象。丽日今年一月汤加火山喷发后,天空就会出现天赤红色。这主要是气溶胶的导致的,1815年印度火山喷发后,当地的气溶胶飘了几个月最终飘到英国,导致英国就出现了红色天空的现象。但汤加火山灰根本没有影响到我国及周边区域。
2.森林大火
持续四个月的澳大利亚的大型山火也使一些小镇出现了血色天空,灰烬弥漫宛如某日降临。通过视频就能看出当时的恐怖。如果这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没有视频,只有类似文字记载“某一天整个天空都是红的,陆地全是大火”那菌菌肯定是不会信的。
美国旧金山也因为山火出现红色天空。主要是由于山火的烟霾和大雾聚集,形成一道非常厚的屏障,挡住了阳光,导致短波光无法散射。但舟山附近并没有出现大型山火,所以这个原因也被排除了。
3.地震
地震前夕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奇怪的现象出现。比如动物的不寻常活动,地震云等等,但地震前会看到红色天空确实是没有过。虽说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在震前进行准确的预测,但地震局的设备能够感知到震后的区域。红色天空出现后,当地依旧地磁平静,不可能是地磁异常或极光。
舟山当地并没有发生自然灾害,所以以上情况导致的红色天空也不存在。最有可能的主要是以下两种说法。
4.大型船舶的灯光。
有网友说是船舶发出的灯光所致。该网友称前年就见过这样的景象,还去当了个“追光者”,才发现神秘红光的制造者是鱿鱼船。因为鱿鱼船作业主要在夜间进行,鱿鱼具有趋光性,当没有阳光照射它们的时候,灯光就会吸引它们,夜晚船上的灯光可以使鱿鱼蔓延不断地上钩,虽说是没有灵魂的钓鱼,但却可以每晚捕鱼数吨。带有红光的渔船有很多不止鱿鱼船一种。
据悉,当晚码头上停靠着许多渔船,其中包括秋刀鱼的渔船,这种船上也有强烈的红光,当天的“异象”也很可能是这艘船在试光的时候导致的。外加当晚海面虽空气质量不错,但有大量的海雾,船舶发出的灯光经海雾作用,呈现出漫天红光;关闭船上的红灯后,红光就不见了。
这好似可以解释,为何红光会在夜里出现,而又很快消失。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一艘船的灯光能将整个天空覆盖,会不会有些夸张了?
光的散射和折射气温和局部大气层含水率造成的空气密度不同,太阳光的折射和漫反射也就加剧。当地气象局给出的回应是由于光的散射和折射导致的“血色天空”,但光源目前并不清楚。
瑞利散射定律也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太阳光呢是有七种颜色的,赤橙黄绿蓝靛紫,光还有长短之分,简单地说就是红橙黄属于常波光,然后蓝靛紫属于短波光波,长波光比短波光的穿透力要强。通过空气的时候,波长较长的光,它能通过大气中的一些威力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就很容易被空气中悬浮着的威力散射开,这也是为什么晴天的时候天空是蓝色的原因。
阴天或者重度污染的时候,各种波长的光它都会被散射,所以这时候我们看到天空就成了灰白色,而那一天的烟霾和大雾的结合已经厚到了就短波光都没法散射进来那种状态,只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啊,橙光啊,能很微弱的散射下来,所以那天天空就形成了我们所到的非常昏暗的橙红色的样子,看起来很诡异,很不正常,一副污染非常严重的样子,但是当时的空气质量其实并没有很差。
这次浙江舟山部分地区见到的“血红天空”,其实就是超级彩虹的最外圈的红色。类似于常见的朝霞或者晚霞,通常都呈现红色。歌曲有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之所以认为人工光源不太可能,原因在于如此规模的单波长可见光,出自于人工光源的几率是比较低的,除非是某种超级规模的核聚变或者核裂变,才有可能保持这个时长。
舟山的“血色天空”看起来确实是异常现象,在网友的各种猜测中也被附上了一些玄幻成分。但可以肯定的是附近并没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也不是末日前的预告,大家可以放宽心好好生活。
毕竟在大自然面前,我们还过于渺小,还有许多自然现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面前的你有没有见过更奇特的现象呢?
#影视我来评# #娱乐影视大赏##图文作者打造计划#
作者:斯凯
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作品在最近悉数放出,口碑爆炸的A24新作《过往人生》于8月22日上线流媒体。
不久后,同样获得金熊奖提名,更拿下银熊奖评审团大奖的《红色天空》也放出了资源。
没有A24这个当下最火热的电影厂牌的加持,《红色天空》的关注度天然逊色于同期的《过往人生》。
截至目前,《过往人生》有2.6万人看过,豆瓣评分7.7分;而《红色天空》仅有3952人看过,豆瓣评分7.8分。
(《过往人生》&《红色天空》)
同样是对爱情的抒写,《过往人生》强调青梅竹马之间的羁绊,是男女的纯爱故事。《红色天空》则探讨了更多,有关人与自然、有关男女之间的混乱关系、有关男子气概......
故事讲述了在波罗的海度假屋里相遇的四个年轻人,在四人关系不断交错变化时,殊不知熊熊山火已经逼近了他们。
如果你也觉得《过往人生》过于单调,那这部《红色天空》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红色天空》
Roter Himmel
里昂(托马斯·舒伯特 饰)是一名作家,这个夏天,他跟随好友菲利克斯(兰斯顿·伊贝尔 饰)来到了他家位于阿伦斯霍普不远的波罗的海度假屋。
不幸的是,红色的小汽车进入树林不久后就报废了,两人只好背着大包小包徒步前进。
雪上加霜的是,菲利克斯的母亲忘记告诉他,度假屋不仅会有他俩,还有另外一个女生娜佳(葆拉·贝尔 饰)。
这意味着里昂和菲利克斯要挤在一个房间,无疑对需要独处环境的里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更为夸张的是,半夜隔壁房间传来了娇喘的声音,里昂说:“我已经开始恨这个女的了。”
第二天天亮,起床吃早餐的里昂看见了正在晾晒衣物的娜佳,金色短发、红色连衣长裙、红色皮鞋,她肆意的在阳光下舒展生命力,那么的耀眼,不敢直视又无法移开目光。
昨夜的噪音毫无意外在今晚继续响起,透过薄薄的墙壁传入里昂的耳朵里,经过白天的一瞥,他再也无法平静的忍受这份勾人心魂的娇喘。
里昂起身,喷上驱蚊药水,走向院子里的凉亭准备今夜安睡于此。
噪音的男主角此时正要离开,望着衣裳不整的他远去,里昂终于自顾自的沉沉睡去。
又一个白日,菲利克斯终于劝服里昂和他一起去海边游泳,指着路过的救生员,里昂对菲利克斯说:“他就是娜佳的爱人。”
相比于里昂这个无趣的朋友,菲利克斯果断跑去和救生员德卫(恩诺·特雷布斯 饰)攀谈,并邀请他前来今晚的晚餐。
餐桌上,德卫给大家讲述着自己以前的趣事,引导菲利克斯闻自己上衣残留的味道,却直接掠过菲利克斯伸来的鼻子,进而吻上了他的嘴唇。
菲利克斯震惊于德卫的动作,尴尬的笑笑缓解气氛,娜佳看见菲利克斯害羞的模样,与德卫对视一眼,发出了计划得逞般的大笑。
里昂不屑的看着三人荷尔蒙的弥散,最终在这个亲吻发生后,用一个个极具审视意味的问题打断了这场气氛欢快的聚餐。
他在嫉妒吗?他又是在嫉妒谁呢?
晚上,隔壁房间娇喘的主角换了人,娜佳和他挤在了小房间。
里昂无法理解这快速变化的一切,德卫不是娜佳的情人吗?为什么又和菲利克斯搞在了一起?为什么娜佳如此平静接受了这一切?
自尊心受挫的里昂开始将重心放到了娜佳身上,他对娜佳说:“从看见你的第一眼,我就爱上了你。”
此时他的小说也有了雏形,不料娜佳看过之后,却将里昂的小说批判的一无是处。
企图从这个卖冰淇淋的女孩身上找寻优越感,从爱慕到被否认,他对娜佳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殊不知,四人微妙关系的背后,熊熊山火已经逼近他们,故事迎来了惊人的反转。
影片的主角一直都是里昂,多次拒绝菲利克斯游泳邀请的他一直拿工作搪塞,扮演着遗世独立的旁观者的身份。
这种视角带有天然的层级,“作家““工作”等关键词也不停的在旁人口中被提及,继而固化里昂身份的优越感。
当德卫用有趣的故事将旁人关注的重点转移时,失去叙事主体性的里昂便开始以傲慢的口气抢夺话语。
继而我们来到故事的高潮部分,里昂的编辑也来到了度假小屋,编辑不仅不喜欢里昂交出的终稿,反而对娜佳的毕业论文十分感兴趣。
娜佳的真实身份也得到了揭露,她并不是一个卖冰淇淋的暑假工,而是马尔堡文学研究的博士。
里昂后悔自己把作品给一个”卖冰淇淋的暑假工“看,此刻他更后悔自己把作品给一个文学博士看。
女性获得权力是那么的让他恐惧,以至于他要一直思索是不是因为娜佳影响了编辑对他的评价。
从情感到工作,《红色天空》无不展示着里昂有毒的男子气概,毫无才华的他凭借顺白直男的主体优势抢占资源和话语权。
尽管面临外部攻击和内部调整,尽管有才华横溢的娜佳和逼近的熊熊山火,里昂依旧在体系的庇护下侥幸存活。
他的傲慢、他的愚蠢、他的自我、他的伪装,在不加遮掩的影片里,我们以上帝视角观看了一部小丑戏剧。
还有比这更让人身心愉悦的吗?
#头号周刊#
导读:5月7日傍晚,浙江舟山天降异象,整个天空突然变成了暗红色,不少人将异象拍照转发,瞬间引发网上热议。对于这一异象的出现一时间众说纷纭,那么在古人眼中这一现象代表着什么呢?又有何预兆呢?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古代有个叫司天监的机构,是专门负责观测天象、占卜吉凶的部门,像“红色天空”这样罕见的天象是必须要记录在册的。
经过多番查找,小编找到了几处古人关于“红色天空”现象的记载。
其一《开元占经》有载:洛书曰“赤帝气如象火光覆薁状立于日下;四时王相时日相生之日其国大昌”。
“赤气上与天连军中必有良将”。
其二《明实录》“及产,红光满室,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輒奔救。其夕赤光烛天,里中人竞呼“朱家火”,及至,无有”。(明太祖朱元璋出生。)
隋炀帝杨广出生“有红光竟天,宫中甚惊,是时牛马皆鸣”。
其三《汉南续郡志》“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
从上面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古人认为“天空如血”一兆,大人物降生;二兆,粮荒。
那么这些预兆如今还准确吗?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种现象因其罕见,以至于古人将它过于神话,且不说古代帝王出生时是否真的有异象出现,单从巩固统治、稳定地位的需求出发,就需要有这么一回事,至于其中真假有几分如今就不得而知了。
粮荒,古代生产力低下,全靠老天爷来种地,一个小范围的自然灾害就能让一地全部的粮食绝收,人民挨饿;搁现在科学技术的发达,各种防灾减灾措施的出现,除非全球有超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同时发生,才可能出现一时的粮荒。
小编观点:事实上,去掉那些古人赋予异象的神秘色彩,从现代的科学角度来分析,红色天空其实是一种光的折射和散射现象,在太阳发射出来的所有光线当中,红光穿透空气层的能力最强,当云层较厚时,其它光线被云层所阻,只有红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空染成红色。这就和下过雨后,蓝光会在大气分子的散射作用下充满整个天空,天空呈现出来蓝色一样。
只不过,这种现象相对于比较罕见,加上古人赋予其的神秘色彩,才让人们觉得非常奇怪罢了。
【星期五言】:德国电影《红色天空》的表层故事不难看懂,比如说剧中那三男两女的暧昧、情欲与友谊关系,比如说男主角里昂自负、脱离实际、情商匮乏的性格……可电影光是靠这点东西可不足以满足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乃至观众的品味,更别说拿下银熊奖了,它需要我们在其语言及“反故事”框架中探需更深层的象征与隐喻。
至于如何找到那些象征隐喻,进而搞懂导演意图,不妨先从电影的“开放式结局”入手,或许它会成为我们解读电影的突破口。
(注:1.未看片先读此文会严重影响您的观影乐趣及自我思考空间;2.文末附电影资源链接,有效期七天;本文字数在五千字以上,请酌情酌时阅读)
文:虚不太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一、开放式结局
许多人不习惯或看不懂欧式艺术片,各种原因或许要归咎于这个“开放式结局”。
开放式结局不同于封闭式结局(即大团圆)的根本在于:前者没给出一个故事层面的明确答案或结果,比如说有爱恋关系的人是否走到一起了,比如说正反派是否善恶有报,再比如悬案是否找到了真凶……
可问题是:这类欧式反类型片从来就不是以“故事”和“结局”为首要目的,其正反面通常也是模糊不清的。比起理清善恶对错,创作者更倾向于通过电影向观众传递某种情绪、对立观点与实验效果。在这种观念引导下搞出的电影,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观众记不住“结局”。
看过《红色天空》的朋友可以试着回忆此片的结尾。如果记不住,或者对结尾发生的事情不知所以然,那可能你内心期望的仅仅是个一目了然的被创作者强加的答案而已。而开放式结局不会给你具体的答案或结果,它可能仅仅是个象征性的东西。
我们回头来看此片结尾(在此用剧本的形式复述如下,后跟截图)——
1.主观视角
一个女人从房前长廊一段走到另一端,进屋,随即从里面拿出一台轮椅。(中远景,看不清脸)
*插入:里昂表情。
2.更宽的景别(中近景)
女人在走廊中部停下轮椅,敲门进屋,随即走出来,过程露出半边脸。
*插入:数次插入里昂好奇的表情。
3.更近的景别:
女人坐上轮椅沿着走廊滑动。
4.分别拍摄两人看向屏幕
5、分别拍摄两人看向屏幕的微笑表情
(切至黑屏,电影结束)
(*注意这段镜头的三个重点:一个是镜头逐渐拉近人物;二是结尾的微笑;三是男主藏身树后的类似越轴的处理。截图如下)
单看这个结局着实让人匪夷所思,但若能结合全片来看效果就另当别论了——这个结局似乎与另一段戏份的相似相识,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那正是男主里昂初在朋友家中见到这个女人时的情境——同样的景别,同样的主观窥视视角,同样好奇的表情……
[星期五文艺]在过往文章中经常提到“反复出现”这个概念——但凡同一元素(包括道具、台词、镜头甚至音乐、色彩等)在一部电影中出现两次以上,它就有可能是创作者在有意提示大家某些东西,因此它可能成为我们解读电影的一个突破口。带着这个概念我们再来看两段戏(即 [里昂初见娜塔莎] 和 [里昂末尾见娜塔莎] 情形)的不同之处——
*注意初见娜塔莎后里昂朋友跟他的一句对话:
-菲利克斯:你这是在监视她吗?
-里昂:别犯傻了。(一脸不耐烦的样子)
显然,这时里昂的态度跟结尾那个与娜塔莎互看微笑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初见并没有镜头的拉近(始终保持着距离);再者,初见娜塔莎,里昂仅仅是看了个背影和侧脸,而结尾的窥视,则是以面部近景告终。
如此我们可以从两段戏的对比总结里提炼出这样三组关键词:【态度转变】、【反(侧)正脸转变】、【视角转变】。
如果大家对总结出来的这三组词有些敏感,那绝不是空穴来风,显然这个态度、正反脸、视角在剧情中都有被导演强化,而且是显而易见的强化,在哪里,我们来看——
二、菲利克斯的家庭作业与故事隐线
大家还记得里昂朋友菲利克斯要完成的摄影作业吗?
这看似是个花边情节,却前后通过角色台词提出不下三五遍(如果本人没记错的话),从刚开始入住乡村别墅男主提醒菲利克斯还有任务在身,到两人房子漏了男主再次提醒对方要完成作业,再到俩人游泳回来的路上聊作业的主题……
如此密集的提示,显然菲利克斯的“作业”可没那么简单,可不仅仅服务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它或许跟电影的主题及导演要展现的观点有关。什么观点,我们来继续深入探讨这个“作业”——
游完泳回家的路上,菲利克斯向里昂阐述了自己作业的主题:他不拍大海了,他要拍看大海的人。
为了把这个主题解释清楚,菲利克斯不惜驻足拿出相机当场给里昂展示。进而,“正反脸的概念”正式出现——菲利克斯要先从看海人的背后拍,再拍看海人的正脸。
*注意:在这个摄影作业的主题及想法被提出来的时候,里昂予以了坚决的否定:他认为从正面拍人绝对会干扰到看海的人,落于摆拍的虚假中。可见两人对生活态度的截然不同。
至此,不知大家是否觉察到那条隐喻线的浮现。即隐藏在菲利克斯作业里的关于“正反面观点”的线。为铺这条线,导演不惜数次通过男主的提问做出伏笔,甚至设置悬念以吸引大家意识到这条线。
这条线当然没有终止于两个人的争吵,它进而被放到了编辑与作家的台面上(记得编辑来访谈出书事宜吗?他竟在吃饭的时候跟菲利克斯聊起了他的摄影作业)。而这个作业又一直贯穿到电影结尾作家出书(编辑和作家里昂商量用菲利克斯的摄影作品做封面)。
意识到这条“作业”隐线后我们再回头看那个“反正面”的概念。
三、角色的视角即电影提出的观点
其实“正反面”的概念也基本贯穿了全片,它通过里昂和菲利克斯这两个人的视角(即看待事物的态度)展现出来——记得里昂第一次看到娜塔莎那个“”光着屁股离开时的镜头应用吗,记得菲利克斯修房子的戏份与里昂无所事事的对着墙壁扔球的对比吗……
正反面即是两人看到事物及对待生活的两个不同观点。
如此,电影的开放式结局以及隐线都在暗示“正反面”这一主题争论点,可见其在这部电影中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把“作业”当成这部电影的隐藏故事线,把“正反面”当成隐藏主题的话,你会发现这其中的矛盾冲突与戏剧张力绝不亚于表层故事。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男主角里昂态度(即视角)的转变。
四、隐藏在角色身份里的视角
在我们被告知那位娜塔莎的真正身份(五人同桌吃饭那场戏)后,这部电影也变的越来越有意思了。娜塔莎的真实身份不仅承载着故事叙述及人物性格刻画的职能,也宣布了另一个视角的存在。
*这个视角即是作家的视角。
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个视角的存在,或许会对男主角里昂另眼相看。来看“停尸房看尸体”那场戏——
这段戏处理手法很意思:戏内没有任何台词,整场画面以及剪辑是由旁白串接起来的。旁白是什么,看过前后文不难猜到,这大概是男主写的“下一本书”,如果你听的足够仔细,还可以判断出声音出自那位编辑。
再看旁白的内容(截取其中一段):
“他看见她站在自己身边,看着下方的两具尸体,两具因为紧紧缠绕而无法被分开的尸体,然后他看见她在哭,他看向下方,感觉到她在看向自己,这让他也想哭了,不过他没有哭,而是想起了庞贝古城爱人们的照片……”
如果你陷到故事里了,一定会觉得这个男人很无情,很冷漠。
但如果你意识到作家、戏外这些概念,便会捕捉到“另一个视角”,没错,正是【作家全知视角】。这个视角若能做到客观,便也是冷酷甚至残酷的。
至此,另一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从戏内故事角度而言,男主里昂如此自私冷漠、缺乏浪漫,甚至在文学创作上也很自负,可为什么女主角以及那位文学编辑偏偏对这位男主角这么青睐,这么容忍包容?这个问题可以从戏外角度来解释:显然里昂这个角色除了承担戏内角色外,还承担了“作家视角”这一职能。你可以讨厌这种人,但某些作家视角或多或少也就是如此了——客观且残酷。
然而里昂在电影中不是自始至终都具备这种“职能”的,有一个过程及转折点,我指的是从一个自私自负的男孩转变成“真正作家”的转折。这个转折点的标志再清晰不过了,正是从那场五人用餐娜塔莎身份曝光后开始的。
五、视角的过度与转变
这里指的当然是男主里昂。他视角的转变是由态度的转变引发的,而态度转变体现在了电影中角色的行为表演上,来看“五人用餐”整场戏——
在用餐前,男主由懒惰的作家变成了娜塔莎的备餐助理;用餐后,男主竟开始刷开盘子了(注意与之前菲利克斯刷盘子的对应);
在编辑病发送医后,男主甚至能自己步行跑去医院了……
另外在这些戏份之前,也就是编辑刚来别墅跟里昂见面,两人聊作品稿子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编辑跟里昂说“这次由我来读,你听就好”。这也是一个转变,要知道里昂之前可绝不是个善于聆听的人(记得里昂吃饭时听大卫讲喷成gay段子时厌倦的反应吗)。
所有这一切行为上的转变,都是伴随着里昂在得知女主是个文学研究者这一信息前后发生的。
至此我们再把前面所说的开放式结局、隐线、视角、视角转变这些概念综合来看,便知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了,总结如下:
导演用一条“四人生活关系”的故事线和一条“完成作业”的故事隐线演绎出了一个角色从男孩到作家的转变,进而用一个开放式结局阐释了“看待问题的视角”这一概念。
总结到这,这部电影可说的有意思的事情还没完,要知道高明的艺术电影通常是用“电影语言”展现开来的。
带着以上结构分析再来看这部《红色天空》的语言手法,可以说几乎处处都是隐喻,处处都是蒙太奇,处处都是对称与对比。我们先从那场山火说起——
六、山火、红色、危险
这三样东西导演从电影开始就在对观众强化并进行捆绑植入了——
从刚开始汽车抛锚,男主独处山林,画外传来野兽叫声以及直升机噪声,危险意识便开始植入了;
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红色”,包括女主穿的红色连衣裙,包括景区的红色火警宣传车,包括菲利克斯和男友拖车用的红色拖拉机等等。
你当然可以把这些红色解读成青春热情,但要知道这种热情是跟“危险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甚至电影最后那两具被山火烧焦了的尸体,都是热恋与危险捆在一起的;
山火在这里自成了一条“背景线”,贯穿电影始终,从开始灭火的直升机,到之后火警车的出现,再到后来火势蔓延……
我们与其说这是表层故事的环境背景,不如说那是一条悲剧的导火线。这条线自始至终提醒着观众热情与危险性的并存,它有节奏且递进式地通向角色最终的死亡。
七、海、蓝色与角色
如果你只看到红色这一条色彩隐喻线,那就未免落于片面与单一。要知道在这之外还有一条赋予此片“忧郁”之感的蓝色线,它通过大海、沙滩、菲利克斯的摄影主题引导开来。
那么这条线又跟电影人物及主题有着怎样的关系?来看“五人用餐”编辑跟菲利克斯讨论“作业(作品)”那场对话——
-编辑:你决定如何排列它们了吗?先是人像后世背影吗?
-菲利克斯:你想怎么做?
……
-编辑:我能提个建议吗……第三层
-菲利克斯:大海……就是大海,没错……完全平静,完全空旷。
*注意:谈话时菲利克斯穿着那件蓝色上衣。此时,大海、忧郁、平静这些元素被与菲利克斯的性格紧紧捆绑到了一起。
那么被捆绑的仅仅就这一个人吗?或者说从色彩植入的角度,仅仅就菲利克斯一个人穿着蓝色衣服吗?当然还有菲利克斯的男友,甚至还有男主里昂。我们来看里昂在叙述完娜塔莎离去后的那场海边哭戏——好大的一片蓝!
要知道,这场哭戏后(即通向结尾的戏),里昂穿上了开端那件蓝色上衣,再也没有脱下来。
我们与其说蓝色赋予了人物某些性格上的特点,不如说它赋予了这部电影红色外的另一面:忧郁、浪漫、伤感。
八、看见的与看不见的
片中男主在从医院出来后抱怨娜塔莎与编辑合伙耍他的时候,娜塔莎这样回应:你是什么都意识不到吗?你看得见你身边发生的事吗?
这像是在点题,点题之下几乎全片都在围绕“里昂的看不见”做文章——从汽车发动机熄火了他看不见,到房子漏水了他看不见,甚至都站在肿瘤科室外了,他还是看不见。更别说菲利克斯的性取向了。
我们这里想要着重强调导演表现“看不见”所用到的电影手法——显然这些手法都具有一定的隐藏性,都是通过一些生活琐事不经意表达出来的,因此容易被观者忽略。但这就是欧式艺术片惯用的手法,或者说这是一种“隐藏的艺术”。一旦这些看不见的东西表达过于直白,必然会落入说教与表面化的境地。
我们来拿大卫讲述“被蚊子喷成gay(同性恋)”那场戏做例。
这场戏看似个不经意的笑话,但 演员用到的“spray me gay”这句话却跟之前里昂跟菲利克斯索要蚊子喷雾(insect spray)形成了呼应。显然这里在暗示里昂根本没有洞察到身边的男人是个gay,更别说洞察到对方的爱意了(请留意海边菲利克斯给里昂盖被子那场戏)。
当然纠结里昂和菲利克斯的潜在关系意义不大,重在导演用这种极其隐晦的手法衬托出了“里昂的看不见”,进而展现出了一个让人信服的人物性格。
当然这个“看不见”也可以用作家视角来评判——连身边发生的事都无法洞察的人,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劣质的(导演通过娜塔莎对里昂作品批评展现开来)。而当里昂真正写出让人折服的作品时,他的视角与态度也改变了。
九、极简与象征
纵观这部德国电影的风格与手法,不得不说它是“极简”的,这个简体现在电影表层的人物与环境设置上——四五个人+封闭海滨小镇+一场山火即构成故事框架。
表层的简衬托出了深层的复杂——每一个人、每一个环境,每一件琐事甚至每件服装道具,每句台词都有其象征性意义与隐喻。这让我想起去年那部《依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同样是点对点的极简人物设置,同样是封闭的小岛空间,同样尽是隐喻手法……
显然,极简与隐喻手在成为艺术电影的一个趋势,它增加了创作者在有限资源与资金环境下进行创作的可能性。分析借鉴此类电影无疑对我们的电影发展百利无害。
(本文结束)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