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抄佛经回向怎么做 许愿回向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4-04-21 18:08:42作者:鹰视狼顾来源:用户分享

抄佛经回向怎么做 许愿回向怎么做

本文目录一览:

原来要这样回向,你做对了吗?

如果没有至高的回向

很多功德就会成为

人天小果,有漏之因

原来要这样回向,你做对了吗?来自济群法师00:0003:56

@点击音频聆听

我曾说过有三等人,下等人没想法,随大流;中等人虽有想法,但也只是想想,不敢迈出来做;只有上等人,真正对生命有了深层思考,能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和价值献身。但这种有清晰目标的,只是少部分。

学佛要确立人生目标,这样就能以愿力指导我们去生活,去修行。此外,我们还要不断发心,不断强化生命目标,每做一件事都和这个目标相应。

否则,心灵世界太复杂了,很可能做着做着就进入凡夫心,难以从狭隘的自我中跳出来。所以首先要发菩提心,有宏伟的目标,最后要回向,把所修功德指向一个目标。

就像世间的人,这段时间要买辆汽车,下个目标是买套房子,生个孩子。有了这些愿望后,他会不断攒钱,接近目标。如果没什么愿望,虽然赚了很多,但随便花得也多,可能一件事都没办成,钱就花光了。

修行也是同样,如果没有至高的回向,很多功德就会成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在生命延续过程中,零零碎碎地消耗掉了。所以要通过回向把所修功德固定下来,指向一个目标,帮助我们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

其次是因为错误观念,才把嗔心种子调动起来,产生加行,想要损害对方。在这个过程中,主谋就是烦恼。如果你有智慧的认识,嗔恨种子就不会被引发。

成佛离不开众生,无上菩提的成就,建立在一切众生的基础上。

正如《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众生像树根一样,诸佛菩萨像花果一样,只有对一切众生生起无限悲心,我们才能成就无上菩提,也就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所以我们要将积集的一切善根,都回向给法界众生,作为成就菩提之因。

我们说利益一切众生,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不是轻飘飘的,而要以猛利的心来回向,来祝愿。希望我所做的这一切,真正能利益众生。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哪怕是最微小的事,都能成就无限功德。

这是什么道理?任何一个再小的数字,只要乘以无穷大,就等于无穷大。相反,你做再大的事,只要没有跳出狭隘的我执,都是有限的。哪怕是把太阳系从银河系移出来这么大的工程,也是有限的。

感悟《了凡四训》12:许愿是感格,回向是感恩,都要心存敬畏

【原文】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庚辰(公元1580年)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公元1581年),生男天启。

译文:当时我刚随从李渐庵先生从关外回来,没来的及把所做得三千件善事回向。到了庚辰年回到南京,方才请性空、慧空诸位有道的大和尚,在东塔禅堂完成了这个回向的心愿。然后就生起了求生儿子的心愿,也许下了行三千件善事的大愿。到了辛巳年,生了儿子,名叫天启。

理解:回向,指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意独自享有,而回转归向众生各界,借此开拓胸怀,广布恩泽。许愿是感格天地,回向是感恩天地。二者都要心存敬畏。

回向一事,我们可以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回声”一事说起。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或受人之托,或是单位安排,做完这件事,不论办得如何,办成也好,办不成也罢,是需要一个回声的。意思是让相关的人知道,通报一下情况。我们去寺院、道观许愿,在愿望达成之后,我们也是需要回到许愿的寺院、道观还愿的,这就是回去回个话,也就是有个“回声”。“回声”里,包括自己如何做的,中间发生了什么,如何办成的或者遇到了什么困难等等。了凡先生做的“回向”,是佛家的一个术语。在我理解,是因为自己的愿望达成了后,为感谢天地,将自己的功德布施给天地万物众生,就是回谢。基本上是一个意思。

这段话里,了凡先生的命运发生了第二次大的变化。当了官之后,求儿子的愿望也达成了。上次求官的愿望,三千件善事用了十年才完成。而这次求生儿子的愿望,许的三千件差事,还没有完成,儿子便出生了。为什么这次会这么神速?根本原因在于了凡先生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纯熟高层次的境界,做善事不再有为难的情绪。

我们回想云谷禅师告诉了凡的话:在无思无虑处感格。也就是诚。许愿是诚心许愿,行善是诚心行善。因为心诚,所以,后边的这三千件善事,就做的快,而且圆满,因此,三千件善事没有完成,一年的时间,就达成了心愿,生了儿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原文】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馀者。至癸未(公元1583年)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 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公元1586年)登第,授宝坻知县。

译文:我每做一件善事,随时都用笔记下来;你母亲不会写字,每做一件善事,都用鹅毛管,印一个红圈在日历上。或是送食物给穷人,或买活的东西放生,有时一天多到十几件善事。到了癸未年的八月,三千善事的愿得以圆满。又请了性空和尚等,在家里做回向。同年的九月十三日,又生起求中进士的愿,许下做一万条善事的大愿。到了丙戌年,居然中了进士,吏部就补了我宝坻县县长的缺。

理解: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第一个三千善事,十年方才圆满。这次的三千件善事,三年即圆满。可见功德渐行渐快,见效也更快了。生儿子不等愿望圆满,即实现了。中进士愿望,不待一万善事圆满,三年即授知县。之所以如此神速,根本在于了凡先生此时的内心修为、外在行为都已经达到了一种“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的境界。

神!因果即是。

对于做善事,比如放生,比如施舍,还有其它,是需要机缘的。不是念头一起,就可以做善事。现在社会上很多人,一时兴起,便去菜市场买条鱼,找条河放进去了。或者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跑去某个养老院、福利院就送过去了。至少在我所观察到的,这样做的很多并不是善事。

胶州有一个AAA湿地公园,叫少海湖,原来是胶州市的泄洪坝。前些年重建了一个寺院慈云寺。很多社会上信佛的居士,买了鱼就放进去,美其名曰“放生”。结果,那些淡水鱼过不多时就死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少海湖里的水,含有海水。这种放生,其实是杀生。它只是满足了自己以为的“放生”,成就了自己以为的“功德”。曾经有一次去那里散步,看见寺里的大师带着一众和尚做法事,一个公司的几十名员工去许愿,放生。用卡车拉着若干的泥鳅,一箱箱地往少海湖里倾倒。我当时就想:这是放生吗?这是给泥鳅们搬家吧。

做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善事,其实是不容易的。具体如何才是放生、不杀生,欢迎回头查看以前发的一个《不杀生》的文章。

【待续】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如何正确诵经和回向(附常诵经典合集)

一、心态

诵经心态上应该明确,诵经不仅仅是为了增长佛学知识,又或者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要从经典中反观自己的言行,从而修正我们的行为。

二、方式

诵经的方法有许多。有默读,不出声心里默念;有出声念诵,恭恭敬敬照着经本一字一句念诵;有唱诵,敲打法器有节奏有韵律唱诵出来;

有持诵,经年累月持之以恒反复读诵同一本经典,在家诵经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

不管选择哪一种方式,一般习惯在诵经前先念一段净口业真言和开经偈,全经读完后,念一段补阙真言、回向偈。

三、姿势在家诵经,可以根据诵经时间的长短,选择自己的姿势。短时间的诵经可以是站着或者跪着,如果所诵的经需要较长的时间,可以坐着诵经或者盘坐均可四、地点在家诵经前,先要洗漱好,整肃衣容后,在佛堂供佛像设经桌,有条件的就奉上香花灯烛果等供品。因为佛经是经书法宝,佛经在即如佛在,若是家中没有佛堂,则选一处安静的处所,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让自己静下心来诵经。

五、时间佛陀说人生难得,只要心存正念,时时都能诵经。至于每部经诵读的时间,譬如较短的《心经》《大悲咒》《普门品》等可以一次读完整部。如果读较长的经,譬如《地藏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可以分品依次读诵。

读哪一部佛经好呢?

三藏十二部那么多的经典,到底哪一本好呢?说实话佛经每一部都很好,关键是在于您自己。

读了哪一部佛经后让你受益匪浅,内心安稳清净,那就可以多读诵。

诵经后,千万不要忘了做“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不论是寺院僧众做早晚课、活动,还是善信居士在家拜佛、诵经、持咒,结束后都要进行这样的回向。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障碍,有想要回向的特定方向,也可以在回向偈后再加上一段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例如,“也将此功德,回向给某某的家人,祈愿三宝加持他们身体健康,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