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星座

加倍奉还是贬义词吗 半泽直树以牙还牙加倍奉还

发布时间:2024-04-18 10:11:53作者:依稀久忆来源:互联网

加倍奉还是贬义词吗 半泽直树以牙还牙加倍奉还

本文目录一览:

官场潜规则-县官的隐身份是驿丞,负责迎来送往各路官员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明朝著名清官。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

  (明)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写下了一项重大发现。如果套用孟子的比喻,“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那么,海瑞发现的就是那一车柴火。奈何人们习焉不察,日用而不知,无人继续阐发,竟使这项发现埋没至今。

  为了这车“柴火”免遭轻视,请恕我绕个圈子,先从这项发现的来历说起。

  一、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海瑞在福建省南平县当教谕,写了了《驿传申文》和《驿传论》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海瑞在福建省南平县当教谕,写了《驿传申文》和《驿传论》。驿传近似现在的招待所兼邮政局,与教育并无关系,但是海瑞见那些往来的官员及其亲友在招待所横吃横喝,用夫用马,巨额负担竟逼得百姓投河上吊,实在不忍不说话。他上纲上线地写道,地方官为了献媚于人,而使小民投河上吊,这是为媚人而杀人。

海瑞见那些往来的官员及其亲友在招待所横吃横喝,用夫用马,巨额负担竟逼得百姓投河上吊,实在不忍不说话

  海瑞说,从正式规定和建国初期的实践看来,百姓负担根本不至于那么重。他呼吁复古,严格照章办事。他说,地方官认为照章办事就会“不安于位”,就要丢乌纱帽,这是不正确的。他还举出两个例子,证明削减一些招待费未必影响仕途升迁。

海瑞出任浙江省淳安县知县,他有机会躬行自己的主张,严格照章办事了。

  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海瑞43岁,进入官场不过两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深切全面,甚至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三年后,海瑞出任浙江省淳安县知县,他有机会躬行自己的主张,严格照章办事了。

海瑞遵循的章程,一般官员的伙食费、下程路上的伙食费、下程用船用夫,合计不过五六钱银子,约一百四五十元

  照章办事是什么意思?譬如,按照当时流行的常规,显要官员路过淳安,大概要用接待费二三十两银子,以粮价折算,在人民币六七千元上下。如果巡抚路过淳安,接待费要用去银子三四百两,将近十万人民币。而按照海瑞遵循的章程,一般官员的伙食费、下程路上的伙食费、下程用船用夫,合计不过五六钱银子,约一百四五十元人民币。如果上司驾到,另加一只鹅、一只火腿,市价二钱银子,再补充五六分银子的蔬菜,合计不过二百元人民币。中央的部级离退休干部路过,也按这二百元的标准办理。海瑞说,这个标准足以保证客人吃得可口了。后来海瑞自己当了巡抚,以身作则,只接受一般官员一百四五十元人民币的接待标准。

海瑞在淳安当知县的四年里频频惹事,其中还有两个故事上了官修《明史》。

  从六七千元砍到一百四五十元,从十万元砍到二百元,将上司的既得利益砍得只剩一个零头,这就是海瑞的照章办事。这种章程,谁看了都知道要惹是生非,果然,海瑞在淳安当知县的四年里频频惹事,其中还有两个故事上了官修《明史》。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钦,一字汝贞,号梅林,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人。明代名臣

  第一年。总督胡宗宪的公子路过淳安,被淳安驿丞(近似招待所所长)的接待方式激怒,将所长倒吊了起来。

总督胡宗宪的公子路过淳安,被淳安驿丞的接待方式激怒,将所长倒吊了起来

  这个故事在《明史·海瑞列传》中写得很简略,《海瑞集》的正文中又不见记载,我也闹不清楚胡公子究竟指望着什么,又遭遇了什么。按照海瑞坚持的章程,官员的公子根本就没有资格享受公家的驿传服务,不过淳安驿丞未必有胆量拒绝服务,他很可能按照一百四五十元的标准接待了胡公子。二百元的标准是给总督巡抚一级的,胡公子恐怕享受不到,即使享受到了也难免动怒。

据说胡公子载着地方官一路孝敬的数千两银子,从数量和路程推断,各地是按照副省级一二百两银子的老规矩接待的,依照这种旧规,当地长官还要出面宴请和出城迎送。到了淳安,海瑞这个七品芝麻官不但不迎送不宴请,期待中的一二百两银子也降格为五六钱,叫有自尊心的人如何不怒?

公子大怒,海瑞也大怒,下令将胡公子关押起来,银子没收,上报督有人冒充您的公子招摇撞骗

  公子大怒,海瑞也大怒,下令将胡公子关押起来,银子没收,上报督,说您在通知中明确指示不许大操大办地搞接待,现在却有人冒充您的公子招摇撞骗。海瑞请示如何处理,闹得督有苦说不出。

直接领导海瑞的严州知府批转了邻县的申请,要求淳安协助分担一些驿站费用,海瑞拒不领命。

  第二年。直接领导海瑞的严州知府批转了邻县的申请,要求淳安协助分担一些驿站费用,海瑞拒不领命。

海瑞说,建德县的驿传负担确实比我们淳安重,我们县每丁负担四五两银子,建德县每丁负担九两,他们想“分害

  海瑞说,建德县的驿传负担确实比我们淳安重,我们县每丁负担四五两银子,建德县每丁负担九两,他们想“分害”是有道理的。但是,海瑞说,我已经把淳安原来的每丁四五两压到了每丁二钱五,这是上司和过客的非分所得,我们能减,建德为什么不能减?建德县想减轻负担,应该先从这里下手,而不应该自己不做努力,先向我们伸手。拒绝了邻居之后,海瑞又把上司的常规摊派顶了回去。

海瑞说,我已经把淳安原来的每丁四五两压到了每丁二钱五,这是上司和过客的非分所得,我们能减

  淳安县属严州府管辖,府里接待过客,馈赠人情,最终都出在各县,其数字自然远远超出明文规定的标准。但是,海瑞偏偏和上级领导较真,不折不扣地按正规标准执行。解送至府后,韩知府拒收这笔不足惯例之数的银两,同时引用孟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的教导劝海瑞让步。

海瑞将这笔打回来的银子再次解送至府,不肯增加一丝一毫。

  海瑞将这笔打回来的银子再次解送至府,不肯增加一丝一毫。他说,孟子讲的屈从权势,那是战国时代的情况,如今圣明在上,我辈又都是知礼义的读书人,你的权力和才干也足以砥柱中流,为什么还要行此“非礼之礼、非义之义”?难道想制造一个“无道之天”么?

凭良心说,海瑞以“圣明在上”诘难韩知府,很有些强词夺理。当时嘉靖皇帝已经十余年不上朝,著名奸臣严嵩

  凭良心说,海瑞以“圣明在上”诘难韩知府,很有些强词夺理。当时嘉靖皇帝已经十余年不上朝,著名奸臣严嵩当政,贿赂狼藉,哪里有什么“圣明在上”?数年后海瑞上疏骂皇帝,说天下人早就不认为陛下正确了,还劝皇帝痛改前非,可见他并不是不知道。知道还要装傻,用赞颂最高领导的话堵知府的嘴,这就不是切磋讨论的态度,很难让人家心服口服。当然,不与知府切磋讨论也是可以理解的,争论输了就应该多交钱,海瑞不肯多交。

数年后海瑞上疏骂皇帝,说天下人早就不认为陛下正确了,还劝皇帝痛改前非,可见他并不是不知道

  顺便再提一句,海瑞所谓的“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正是我努力描绘的潜规则。此时的海瑞已经明白了,他抵制和对抗的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犯罪行径,而是另外一套规范着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且获得双方认可的义礼体系。海瑞强调了这套规则与正式规则的不同,但是他还没有找到一个简明概念。

鄢懋卿由行人擢御史,累进左副都御史。附严嵩,得为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四盐运司盐政

  第三年。嘉靖三十九年三月(1560年),鄢懋卿以都御史总理盐政的身份南巡,将要路过淳安。当地很少见到这等中央首长,但人人都明白这既是升迁的机会又是倒霉的关口,于是,一场巴结讨好的竞争开始了。

鄢首长出巡之前,特地向前方各站发了通知,说自己“素性简朴,不喜承迎。凡饮食供帐,俱宜俭朴为尚。

  鄢首长出巡之前,特地向前方各站发了通知,说自己“素性简朴,不喜承迎。凡饮食供帐,俱宜俭朴为尚。毋得过为华侈,糜费里甲。”还说:“方今民穷财尽,宽一分受一分之赐,务宜体谅。”话说得很是恳切。然而,我们祖先私下办事,总以潜规则的标准揣度人,并不信赖仁义道德。地方官好像根本就没有听见鄢首长的圣贤话,到处大摆酒席,山禽野兽,每席都价值三四百两银子(约十万人民币),供帐之华丽,连尿壶都是银的。而鄢首长也不负众望,好像根本就没说过那些圣贤话,十万元一席地一路吃将过来。地方官员的消息极是灵通,早派人打探清楚了各地的接待标准和菜品,自己这边则先从什么地方垫出一笔款子,花样翻新的策划讨好办法。

海瑞向鄢首长禀报,说首长的指示非常好,而我们得到的探报却完全相反。现在府县都怕因供应不周而得罪

  这时候,海瑞向鄢首长禀报,说首长的指示非常好,而我们得到的探报却完全相反。现在府县都怕因供应不周而得罪,极力买办,整得百姓嗷嗷叫,我怕您因不了解情况而后悔,特此汇报。

  鄢首长接到海瑞的信,临时决定绕开淳安,严州府诸位领导见首长去向突变,连忙打听,知道原委后大恐,将海瑞召来骂道:“不大点的官,好大胆子!”后来,中央首长似乎倒没说什么,但是首长的部下,巡盐御史袁淳看不下去了,表示要替领导出这口气,便找茬参了海瑞一本。按照常规,被御史揭发的官员要避位待罪,临时下台,但是海瑞偏不下台,他写了一份请示报告,说自己上对得起君,下对得起民,没什么罪,如果需要我离职听候处理,请派人来办正式交接手续。——如果不是厚着脸皮不让位,海瑞也算下过一回台了。

海瑞偏不下台,他写了一份请示报告,说自己上对得起君,下对得起民,没什么罪,如果需要我离职听候处理

  嘉靖四十年(1561年),海瑞49岁,到了一个任满升迁的关口。这年七月,他因为迎送不远,供应不丰,有吩咐不唯唯应,再次得罪了巡盐御史袁淳。袁御史讨厌海瑞对领导缺乏热情的那股劲,啐骂道:“你现在就想学府官的派头,还早!还早!”袁御史在海瑞的《给由申文》上批驳说,刚刚呈上给由,便摆出了一副升官的架势,“倨傲不恭,不守安分”。考察不予通过。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民变

  本来,已经内定海瑞升任浙江省嘉兴府通判,官阶从正七品升为正六品,经袁御史这么一闹,海瑞平调江西兴国,到一个更穷的地方继续当知县。

已经内定海瑞升任浙江省嘉兴府通判,官阶从正七品升为正六品,经袁御史这么一闹,海瑞平调江西兴国当知县

  二、

  我不厌其烦地叙述这些陈年旧事,因为这些故事从不同方面体现出过客权利的真实边界。过客的权益不仅可以直接表现为他们的要求和勒索,间接地表现为同级或同事的讨好竞争,还可以表现为上级机关的财政提取,表现为兄弟单位的协助申请,表现为部下挨打犯难,甚至可以表现为关于儒家经典的哲学争论。

  在这些一对一的具体关系中,任何一点不合作,任何一点冷淡和逃避,任何一点冒犯,都可能得罪某个权势者,都可能招致记恨和报复。反过来,让人喜出望外的恭敬和恭应,则可能带来更好的官运。这才是真正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县官与农民之间就不存在如此密切而多方位的报应关系。

县官不是县官又是什么呢?海瑞的结论是:“县官真做了一个驿丞(招待所所长)”

  于是,形格势禁之中,县官的真实身份也势必改变,成为他本来不应该是的东西。那么县官不是县官又是什么呢?海瑞的结论是:“县官真做了一个驿丞(招待所所长)”。

  这就是我生怕遭人轻视,绕了半天不肯直说的那句大实话。

  自从秦朝普设郡县,谁不知道县官是什么?所谓亲民官,父母官,县太爷,县领导等等,可是,又有谁扎扎实实地说过一句“县官真做了一个驿丞”?海瑞的这句话说破真身,因而推翻了一个常识,截断了一种思维定势:连县官这种恒定的身份,都会依据利害关系网中的真实位置改变涵义,我们还能不假思索地接受什么?在我听来,这句话犹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海瑞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突兀的感慨,而是对制度变迁所伴随的身份变迁的完整描述。在继续阐发先贤的发现之前,特将海瑞《督抚条约》中的这段原文恭录如下:

  “州县理民事,驿递管过客,祖宗制也。阿谀作俑,流弊至今,县官真做了一个驿丞,知府之身亦当驿丞之半,殊失初制。”

  三、

  当招待所所长不是说着玩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些东西从何而来?

  先说时间。海瑞在私人信件中说,今人身居官位,舍弃职分之内的事不做,日日奔走迎送那些过客。在《被论自陈不职疏》中,海瑞直接向皇上报告说,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路当冲要,府县官每日以迎送过客为事。小民有了冤屈,虽然也想替他们分理,却“日无暇时,往往弃之不理。”结果案子大量积压。

首创“百官志”描述官员职责县令的钦定任务只有两方面。在与上级官府的关系方面,主要是缴纳赋税,输送人才

  可见,县官用来伺候过客的时间,是从百姓那里挖来的。从《后汉书》首创“百官志”描述官员职责,到《明史·职官志》,县令的钦定任务只有两方面。在与上级官府的关系方面,主要是缴纳赋税,输送人才。在与百姓关系方面,则是从汉朝就确定的老四项:一、宣传倡导道德法令,二、维持社会治安,三、养老扶贫,四、听讼断狱。

在与百姓关系方面县官四项任务:一、宣传倡导道德法令,二、维持社会治安,三、养老扶贫,四、听讼断狱

  这就是说,一千多年来,县官并无接待过客的任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如此多的工作时间用得不明不白,非公非私。无以名之,姑且称之为“灰色时段”。

海瑞说,淳安县支应过往、支应上司、支应本县各项用度的银两,从前每丁出银少则三两,多则四两

  再说金钱。海瑞说,淳安县支应过往、支应上司、支应本县各项用度的银两,从前每丁出银少则三两,多则四两。本职到任以来,每丁只征银二钱五分,大约每年征银九百两上下。其中县里的用度少,支应过往和上司的用度多。如果上司怜悯百姓穷困,不拿穷人接济富人,留意节省,每丁征收二分五厘银子也就足够了,奈何并无留意之人。我身当一县之任,上不能请领导裁减长夫贺礼,中不能严格执法削减接待费用,不能不继续征收那二钱五分银子,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尽到父母官的责任。

海瑞给出了三条标准:过去每丁征收三四两银子,现在每丁征收二钱五分银子,理想状态是每丁征收二分五厘银子

  海瑞给出了三条标准:过去每丁征收三四两银子,现在每丁征收二钱五分银子,理想状态是每丁征收二分五厘银子。淳安县的丁额在3700——4000上下波动,以3700丁计算,海瑞上任后每年征收925两,过去竟要征收12950两,而理想的数字只需要92.5两,高低之间相差140倍。这三条标准中的哪一条算是正当的?

保安

私人贴身保镖

究竟是看家护院的,还是大家劫舍的?如果是打家劫舍的,那么,又从哪一点开始,我从一个保安转变成一个强盗

  假如我为你看家护院,每天领50元工资,月薪一千五,按照现在保安每月3000元,私人贴身保镖每月5000元的行情,三千元是少要了,这可以说是亲戚关系。如果增加十倍,月薪15000元,也在公平交易的范围之内。如果增加140倍呢?每天7000元,月薪二十一万?这时候就很有理由怀疑,我究竟是看家护院的,还是大家劫舍的?如果是打家劫舍的,那么,又从哪一点开始,我从一个保安转变成一个强盗呢?从月薪四千?五千?一万?我说不清楚。不过海瑞说了,他实行居中标准的感觉是没有尽到父母官的责任,我们不妨把居中标准以上的部分看作不义之财。

海瑞上任后征收的银两作为正当标准的边界,不义的分额约占93%,正当的分额不过7%

  如果把海瑞上任后征收的银两作为正当标准的边界,从前每年征收的12950两银子,只有925两是应该的,其余12025两都属于不义之财,不义的分额约占93%,正当的分额不过7%,实际征收额竟然是正当征收额的14倍。这一大笔不义之财,主要部分用于支应过客和孝敬上司了。

实际征收额竟然是正当征收额的14倍。这一大笔不义之财,主要部分用于支应过客和孝敬上司了

孝敬上司的那部分,又有一大笔转为上级政府支应过客的费用。那么,瓜分这笔不义之财的过客集团又应该叫什么呢?不义集团?分赃集团?黑帮集团?同样,搜刮并参与瓜分这笔不义之财的知府和知县又应该叫什么呢?仅仅是招待所所长吗?是否应该算黑帮分子?

从前每年征收的12950两银子,只有925两是应该的,其余12025两都属于不义之财,不义的分额约占93%

  我有点意外之感。为了追究和定义一种身份,又拿出来一笔没有正面命名的巨额费用,牵扯出一个不知如何称呼的“过客”集团。为了一个确切的命名,扯出来两个需要命名的东西。

依据“非义之义、非礼之礼”的潜规则标准,这笔银子符合官吏集团内部的“义”,得到了合乎潜规则的分配

  仔细分辨起来,海瑞的前任多征的一万多两银子,虽然违反了中央规定,虽然有点黑,却不是独吞的赃款,也不是纯粹的不义之财。依据“非义之义、非礼之礼”的潜规则标准,这笔银子符合官吏集团内部的“义”,得到了合乎潜规则的分配。因此,这笔钱不是“黑钱”,而是“灰钱”。于是,搜刮和瓜分这笔黑钱的人也不应该被打成黑帮,只能算“灰帮”。

海瑞在淳安的前任知县们,作为灰帮分子的成色达到93%,作为知县的成色不足7%。不足7%并不意味着接近7%

  倘若以灰色税费在全部徭役中的比例计算县官的灰度,那么,海瑞在淳安的前任知县们,作为灰帮分子的成色达到93%,作为知县的成色不足7%。不足7%并不意味着接近7%,我估计,其实际成色还要打个对折,折到3.5%上下——我们需要折掉“灰色时段”。

每天八小时的上班时间,他用三四个小时陪过路的公仆喝酒打麻将,工资一分不少拿,该他打扫的垃圾却堆积如山

  假如我们雇了一位公仆,每天八小时的上班时间,他用三四个小时陪过路的公仆喝酒打麻将,工资一分不少拿,该他打扫的垃圾却堆积如山,这位先生的公仆成色有多少呢?打个对折似乎并不苛刻。在打对折的时候,我们毕竟承认公仆做了一些公益方面的事。如果算得苛刻一些,考虑到过客的酒钱和赌资都摊到我们头上,考虑到百姓与过客集团在时间和金钱方面的冲突——在过客那边越热越红,在百姓这边就越冷越黑,两者之间存在反比关系,那么,公仆提供的那点“公益”应该被“公害”冲销干净才对。

在过客那边越热越红,在百姓这边就越冷越黑,两者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总之,“县官真做了一个驿丞”,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县官真成了一个“灰帮分子”。

海瑞凭借一己之力与灰帮对抗,在长期的阶级斗争实践中,对灰帮的优势和灰帮化的实现机制也有独到发现

  海瑞凭借一己之力与灰帮对抗,在长期的阶级斗争实践中,对灰帮的优势和灰帮化的实现机制也有独到发现。

 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出任“右佥都御史总督粮储巡抚应天十府”(近似江苏省委书记)

  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出任“右佥都御史总督粮储巡抚应天十府”。在《督抚条约》中写下了“流弊至今,县官真做了一个驿丞”的结论之后,他针锋相对地发布了一系列禁令,并严格照章办事。海瑞甚至动用刑具,亲自审讯借用工部勘合(建设部驿传使用介绍信)的人,逼他交代介绍信的来历。很快,官僚集团的抱怨和议论便弥漫开来。

在众人的攻击之下,海瑞不得不向内阁诸公(近似政治局委员)写信诉苦求援

  在众人的攻击之下,海瑞不得不向内阁诸公写信诉苦求援。他说,我所做的事情,并不是不可行的,也不是行不通的,“纷纷口舌,何自而来哉?何自而来哉?”他说,看看想想如今这些事情,真叫人百念俱灰。

海瑞“日与群小较量是非”,感觉到“窝蜂难犯”,不过一年就被迫辞职,验证了苏辙阐发的“君子斗不过小人

  海瑞“日与群小较量是非”,感觉到“窝蜂难犯”,不过一年就被迫辞职,再次验证了苏辙阐发的“君子斗不过小人”的历史规律。在辞职之后的私人信件中,海瑞叹道:“事与心背,奈之何,奈之何!百凡经理,垂成中止,可惜,可恨!”

在写给皇帝的辞职申请上,海瑞将这些感慨和疑问提升到理论

  在写给皇帝的辞职申请上,海瑞将这些感慨和疑问提升到理论高度。他呼吁:伏愿皇上,饬令我的继任者,不要因为我受到诽谤而轻易改变我制订的政策,“勿谓乡官过客口大难犯,不可不厚;小民口小,口碑不得上闻,而不恤小民。”

海瑞上书皇帝辞呈:“勿谓乡官过客口大难犯,不可不厚;小民口小,口碑不得上闻,而不恤小民。”

  这又是标准的海瑞风格:透彻地了解症结所在,却不肯承认“形势比人强”的道理,指望以个人的道德力量抵抗大势所趋。

海瑞风格:透彻地了解症结所在,却不肯承认“形势比人强”的道理,指望以个人的道德力量抵抗大势所趋

  海瑞所谓的“口大口小”,说透了灰帮化的体制根源。早在十年前,在《淳安政事·兴革条例》里,海瑞就如此描述了官僚集团或过客集团的信息优势。他说:大家都说应该怜惜百姓,节省民力,又说接待过客决不可薄。然而,“百姓口小,有公议不能自致于上,过客口大,稍不如意则颠倒是非,谤言行焉。”

海瑞说透了灰帮化的体制根源:百姓口小,有公议不能自致于上,过客口大,稍不如意则颠倒是非

  这就是说,欺负百姓无妨,上边听不见;得罪了过客却要招致诽谤。这叫广大追求进步的干部如何选择呢?他们的权力虽说是领导给的,但大家都懂得“三人成虎”和“曾参杀人”的道理,明白自己的权力其实也是信息传递集团给的。为了进步,县官不能不巴结“口大”集团,牺牲“口小”集团。在这个意义上,灰帮化乃是领导说了算的体制和官僚集团的信息垄断地位的自然结果。灰帮身份虽然并非钦定,却是“势定”的,更准确地说,是政局中互动各方依仗各自实力“局定”的,个人道德的优劣已经无关大局。

为了进步,县官不能不巴结“口大”集团,牺牲“口小”集团

  更何况,厚待过客又不用自己掏钱,完全是“取之百姓”。这又很简单,“不过一开口而已,不过一发牌而已”。走这条路的成本如此低,风险如此小,再指望其他结果,未免就有点天真浪漫。海瑞下台时似乎也有所觉悟,骂道:“这等世界,做得成甚事业!”

厚待过客又不用自己掏钱,完全是“取之百姓”。这又很简单,“不过一开口而已,不过一发牌而已”

  四、

  明朝的灰帮化或黑帮化,走过了一个和平演变的历程。

陆仲亨(1336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吉安侯。

陆仲亨以侯爵之尊,违规用了公家驿站的马,便被朱元璋罚往雁门捕盗。这位将军终于被逼加入了谋反团伙

  明初驿递管理甚严,只有很少的军务和钦差人员可以使用公家的驿站。陆仲亨以侯爵之尊,违规用了公家驿站的马,便被朱元璋罚往雁门捕盗。这位将军终于被逼加入了谋反团伙。这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之前的事。

海瑞出任淳安知县后,在当地老人中进行过调查,据老人说,近二十年民间比前二十年苦,负担重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海瑞出任淳安知县后,在当地老人中进行过调查,据老人说,近二十年民间比前二十年苦,负担重。近四五十年又比前四五十年负担重,这就是因为官员的招待费用越来越丰厚了。

明)陈全之《蓬窗日录》卷四中的一则记载,更加精确地支持了这种民间感觉

  (明)陈全之《蓬窗日录》卷四中的一则记载,更加精确地支持了这种民间感觉。他说,驿传之弊,到如今可以说走到了极端。官员无“关”(使用驿传系统的证明信)而借关,关可以借,便滥借起来。地方官员又乘待客之机自肥自便。例如淮扬驿递,嘉靖初年,每年接的证明信大约三千。不过二十年,如今上万了。所用的船也比过去大,需要三倍于前的纤夫才能拉动。由此可见灰帮化进程的速度:二十年间灰度加重三倍以上。

(明)胡缵宗《愿学编》(下)说:“法当入驿者,十无二三。法不当入驿者,十每八九。陆行皆非,水行尤甚

  这一年上万的过客,究竟有多例是真的呢?(明)胡缵宗《愿学编》(下)说:“法当入驿者,十无二三。法不当入驿者,十每八九。陆行皆非,水行尤甚。……即今海内民穷财尽,日不聊生,大抵驿传之致之也。”

毛羽健向崇祯皇帝汇报说:“驿递一事,最为民害。”他说,证明信的发放范围更宽了,不仅互相借用,还转手买

  海瑞的抵抗努力失败后,又过了六十多年,毛羽健向崇祯皇帝汇报说:“驿递一事,最为民害。”他说,证明信的发放范围更宽了,不仅互相借用,还转手买卖了。“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纸。敲骨吸髓,见闻心惨。”他呼吁皇帝悬赏捉拿使用明信的人。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徐霞客游记

  证明信泛滥,实质是敲诈勒索权的扩大。以大名鼎鼎的徐霞客为例。崇祯十年(1637)秋,徐霞客在广西游历,他无权免费使用公家的驿传系统。但是,凭着地方官赠送的马牌(使用驿传的证明信),徐霞客却支使村民为他和仆人抬轿赶路。主仆加上行李,动辄要用七八个夫役。村里人手不够时,还用“二妇人代舆”——让妇女为他抬轿。此外还要供他吃喝,有鱼有肉,“煮蛋献浆”。

  在《粤西游日记三》中,徐霞客记载了崇祯十年十一月下旬的经历。这位有马牌的先生驱赶着夫役整天赶路,傍晚时分看到了下一站的村子,众夫役开始逃散,徐霞客赶紧抓住一个捆上,牵着进了村。村中男子已逃遁入山,徐霞客便领着仆人挨家挨户搜,搜出两位妇女,命令她们去找人搬行李做饭。被捆的人质和他的同伴们也大呼大叫,让村里人接班。过一会,负责驿传事务的老人来了,徐霞客说,老人怕我拿鞭子抽他的子孙,不得不来。这老人的儿子是个瘸子。

  吃过饭,上了老人和妇人为他铺好的床,“予叱令速觅夫,遂卧(我喝令快去给我找抬轿子扛行李的夫役,然后躺下)。”

《徐霞客游记》也难免凝结着我们潜规则的文化传统。他旅游的许多费用,就是凭借捆绑和鞭挞的官府之威

凭借捆绑和鞭挞的官府之威,违反中央规定,转嫁到了农民身上。在躲避逃亡的农民眼里,这等横吃横喝的过客无

  徐霞客是我们的文化精英,但《徐霞客游记》也难免凝结着我们潜规则的文化传统。他旅游的许多费用,就是凭借捆绑和鞭挞的官府之威,违反中央规定,转嫁到了农民身上。在躲避逃亡的农民眼里,这等横吃横喝的过客无异于黑帮。

崇祯皇帝当然愿意整顿,崇祯来了个一刀切,砍掉驿站三分之一,没有驿站了看你们到哪里去敲骨吸髓

  崇祯皇帝当然愿意整顿,但多次下令都不见效,终于意识到有驿站就有这些问题,根本无法解决。于是,他来了个一刀切,砍掉驿站三分之一,没有驿站了看你们到哪里去敲骨吸髓。在这次裁员中有大批驿卒下岗,其中一位就是李自成。

崇祯裁撤驿站,在这次裁员中有大批驿卒下岗,其中一位就是李自成。

  在李自成对明朝开战的檄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皇上并不太坏,但总是被蒙蔽着。臣下全部结党营私,绝少有公正忠诚的。于是贿赂和利益都进入官僚集团的腰包,百姓的脂膏都被榨干了。

李自成对明朝开战的檄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皇上并不太坏,但总是被蒙蔽着。臣下全部结党营私,绝少有公正忠诚

  李自成指控的结党营私,正是我们所说的灰帮化。在古汉语中,“党”是一个贬义词,“私党”更有加倍的贬义,因此就有了灰得发黑的意思。我的疑惑是:在灰色和黑色之间,在灰帮和黑帮之间,是否存在一道清晰的分界呢?譬如,多收了一万两是灰钱,两万呢?一亿呢?把全县百姓都榨干了也凑不够一亿,全体榨干还不算黑帮吗?那么,在一万和一亿之间的哪一点上,在榨干一个人和榨干全县人之间的那个数上,灰钱转变成为黑钱,灰帮转变为黑帮呢?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创建的明朝和朱元璋推翻的元朝一样,其统治集团最后都被百姓看作黑帮

  我找不准这个转折点的位置,但我知道,朱元璋创建的明朝和朱元璋推翻的元朝一样,其统治集团最后都被百姓看作黑帮。元人小令中的名篇《醉太平·无题》说得很清楚:“堂堂大元,奸佞专权,……贼做官,官做贼,……”直把官和贼混为一谈。

远远望去,县官的身份始终处于变迁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为黑白之间的不同灰度

  远远望去,县官的身份始终处于变迁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为黑白之间的不同灰度。至于灰到什么程度可以叫黑,灰在什么程度之前仍可算白,那是有命名权的人贴的标签,体现了他们的利弊权衡,与现实利害格局所“局定”的真实身份是两码事。

  

致自己最霸气有范的句子,对我好的坏的我都双倍奉还!

1.你不要挥霍爱情,爱是会耗尽的。

2.你别回来了,没有你,我是那么多人的宝贝,我才不要做个委屈鬼。

3.掏心掏肺对一个人,要么得到一生的知己,要么换来一生的教训。

4.我能遇见你,也能送走你。

5.你能不能借我一毛钱给我,以免我们之间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6.谁都有一技之长,你擅长撒谎,我擅长原谅。

7.感情是一天一天积累出来的,离开也是。

8.那个费劲心思逗你笑的人,终究比不上你一见面就开心的人。

9.我有极端的坏,和极端的可爱。

10.对我好的坏的我都双倍奉还。

11.那些让我发火的人,你永远不会知道我忍了你多少次。

12.走错了路记得拐弯,爱错了人记得放手。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而且是加倍奉还。 近两年关于“...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而且是加倍奉还。

近两年关于“职业教育”的问题一直有很高的关注度,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完善,有人建议取消中考,让所有学生都能上普高。

此前还有加大普职分流,让一半人上不了普高的相关消息。

后教育部确定“取消普职分流”,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上普高,职业本科也和普通本科同级别,让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今后越来越多的初中生有机会上普高了,即使考上职高也不像以前那么焦虑了,毕竟今后有机会考大专考本科,职业本科的发展也不会太差。

不过当前职高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很难快速发展起来。

职高课堂就像是大型“摆烂现场”

一位网友在个人社交平台发了一则关于职高课堂的视频,视频中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的讲课,下面的学生不是在玩手机,就是在睡觉,还有更过分的,几个人在一起说小话的。

面对这样的上课气氛,没有一个老师能忍受,但是讲台上的老师好像已经习以为常,表情和讲课语速丝毫不受影响。

看到视频中老师自言自语的上课状态,很多网友表示很心疼老师,这种无奈、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好窒息。

还有同行评价:“突然感觉这个老师好可怜啊!”。

但笔者并没有觉得老师可怜,更可怜的反而下面坐着的学生,这样的课堂就像是大型摆烂现场,老师混工资,每天混45分钟,将工资挣到手。

学生在混日子,日子混着混着就没了。

虽然从2022年5月1日起,职高生也能考大学了,但是这样的学习状态能考上什么大学?无外乎是混完三年后进入社会,职高的学历最好的归宿也就是进工厂当流水线工人。

一辈子3万多天,这么长、这么久,但是混日子的职高生的一辈子,好像一眼就望到头了,没希望没未来,只有混出来的好身板。

除职高外,这些课堂也存在混日子的情况

普高也分为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一些普通高中的平行班里,很多学生也不爱学习,但是他们不像职高生那么理所当然,还有一些廉耻心。

怕被老师发现不学习,经常把书摞得很高,将头埋进自己搭建的乌托邦里,以为老师看不见,其实老师看得一清二楚。

你以为书桌上堆起来的书挡住了老师的视线,其实是挡住了自己的未来。

除了普通高中平行班有混日子的情况外,还有农村初中。

曾在网上有一张很流行的照片,照片中老师在讲台上飞扬地讲课,下面的学生七歪八扭地睡觉、玩手机。

这仅仅是初中生,就已经对老师没有敬畏之情了,这样的学生无论是上普高还是职高都不会有太好的出路。

农村初中越来越没落,有心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城市去读书了,没心思读书的学生,也无外乎是在课堂上混日子。

职高、普高平行班、农村高中三大混日子课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混,当然了,老师是被动“混”。

曾经也热血过,也想过改变,最终无济于事,不仅没效果反而惹了一身腥,学生讨厌、学校不待见,反倒不如躺平。

自言自语的课堂看上去很窒息,老师很可怜,但最可怜的还是学生。

解决“混日子”课堂,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

职高仍是最常见的混日子课堂,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不放心把孩子放进职高的原因,想要发展职高,这种氛围的课堂,一定要杜绝。

学校管理制度是着手点,加大管理制度,调动起老师的上课积极性,可以将工资与成绩挂钩,这样能激励,老师去管教学生。

老师动起来,影响学生动起来,当然了,学习这事还是要靠自觉,光靠老师看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家长跟老师给学生渲染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告诉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打心里重视学习,端正学习态度,不再出现玩手机、睡觉的情况。

这种摆烂课堂正式得到解决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去到职高,职业教育也会发展地越来越好。

#升入高中难吗# #上高中还是职校# #高中升学压力# #读高中有用吗# #上高中难吗# #中考到底有多难# 对于你看到这种自言自语的课堂有什么感慨?欢迎留言评论。

别人对自己一分好,定十倍奉还,懂得感恩的三个生肖!

我们口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是非常多的,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别人给自己指明方向俳优解难,使得自己能够快速摆脱困难,对别人的帮助自己铭记于心,他日也会倾力相助,那今天我们就从生肖角度出发,一起来看一下在十二生肖里面,懂得回报对方的三个生肖。

第一名,生肖牛。

生肖牛的人在对待朋友,十分的友善,所以他们也是广交天下友,人缘也非常的好,绝对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去伤害任何人,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也会两肋插刀倾力相助,生肖牛是十二生肖里面人品最好的生肖,他们不仅聪明,还懂得人情世故,做事情有分寸,不会使什么坏心眼,而别人对自己好,自己也会加倍的奉还,人品绝对的没话说。

第二名,生肖虎。

生肖虎的人性格单一,不会有什么多面性,对谁都是知心知底,有什么说什么,敢做敢当,而在工作生活上,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充满正义感的生肖虎,他们不会玩什么小心思,更不会故意去伤害别人,他们觉得人生本身就很苦短,应该开心快乐的过每一天,生活就应该落落大方,不去算计别人,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第三名,生肖羊。

生肖羊的人讲究实事求是,没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会对任何人轻易的许下承诺,一旦答应了对方的任何事情,都会去做的,虽然有时候在自己的事情方面有些优柔寡断,但是对于朋友的事情,绝对是当机立断,答应了就一定做到,所以很多人都愿意跟生肖羊的人交朋友,也愿意帮助他们,而生肖羊的人觉得世间万物都是公平的,别人对自己的好,自己也会去回报对方,所以生肖羊的人品也是非常好的,讲求公平公正,你敬我一分,我还你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