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生肖

壬午年五行属什么(壬午年)

发布时间:2024-04-18 16:02:26作者:陪你演戏来源:用户分享

壬午年五行属什么(壬午年)

本文目录一览:

实证曹雪芹(三):“壬午除夕\"该怎样理解?此雪芹即彼雪芹

本人在实证曹雪芹(一):曹雪芹实有其人,他有三个好哥们可以作证中,提到敦诚、敦敏、张宜泉三人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姓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认为这个曹雪芹可能就是《红楼梦》第一回中那个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红楼梦》小说的“曹雪芹”。

有朋友留言,你得证明“此雪芹”即为“彼雪芹”。

下面,我就试着来完成这项证明“此雪芹”即为“彼雪芹”的工作。

大部分读《红楼梦》的人知道,在程伟元、高鹗合作刊印《红楼梦》之前,存在一些以手抄本形式传播的小说,这就是“红学界”所说的甲戌本《石头记》、己卯本《石头记》、庚辰本《石头记》、靖藏本《石头记》、戚序本《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列藏本《石头记》及甲辰本《红楼梦》、舒序本《红楼梦》、《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梦稿本),这些本子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批注,这些批注的作者是脂砚斋、畸笏叟、梅溪、松斋等人,因为脂砚斋的批语最多,所以它们被叫做“脂批”。

这些“脂批”对了解《红楼梦》小说谐音、伏脉、皴染等写作手法,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的评价及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背景,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证明“此雪芹”即为“彼雪芹”的工作必须借助于“脂批”方能完成。

1 “脂批”中多次提到“芹”“雪芹”和“芹溪”,他们实为同一个人

第一回对“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的批注:

甲戌本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第一回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批注:

甲戌本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靖藏本夹条: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申八月泪笔。

第13回回末

甲戌本回末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第22回,对“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一句的批注

庚辰本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注:应为寥寥)矣,不怨夫!

前批书(知)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乎!

靖藏本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注:应为寥寥)矣,不怨夫!

靖藏本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在所引的四处批注中,第一处出现的是“雪芹”,第二处出现的是“芹”,第三处、第四处出现的是“芹溪”,从文意看,“芹”“雪芹”“芹溪”都是小说的创作者。

有人提出说,“芹”不是“雪芹”,理由是它说“一芹一脂”,为什么不说“一雪一脂”。

我们从敦诚、敦敏、张宜泉的诗中知道,他们的朋友姓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雪芹”“芹圃”“芹溪”都是“曹霑”的号,里面都有一个“芹”字,他和朋友们看重的是这个“芹”字,所以自可单称“芹”,与“脂”字相对,说“一芹一脂”,而不是“一雪一脂”。

因此,脂砚斋(注:最后一处是畸笏叟)批语中所说的“芹”“雪芹”和“芹溪”是同一个人,和敦诚、敦敏、张宜泉诗中的“雪芹”“芹圃”“芹溪”为同一个人,曹雪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人,不是“化名”。

2 关于“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甲戌本《石头记》第一回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后,有这样一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一般认为,这里的“甲戌”指脂砚斋在抄录的本子上写批语的时间,这一年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再评”,说明不是第一次评点,在此之前至少评点过一次。

从脂批可知,曹雪芹和脂砚斋、梅溪、畸笏叟、松斋等评点者皆为同时代人。

我们来看一下“壬午除夕”,是什么时间?除夕,毫无疑问,指旧历年的最后一天,可能是十二月二十九,也可能是三十,有月有日,这样的话,“壬午”不可能是用来纪“月”和“日”的,而是用来纪“年”的。“壬午”年是哪一年呢,不可能与乾隆十九年(1754年)差得太远,而是在一个“甲子”之内,按理它应该是乾隆二十七年(公历1762年),但是壬午年太特殊了,两头立春,按中国干支纪年的习惯(上一年立春到下一年立春),这一年的除夕实际上是公历1763年2月12日,除夕前的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已经立春,按干支纪年已经是癸未年了,因此严格意义上说,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年)是没有“除夕”这一天的,但按生活习惯而言,又不能说某一年没有“除夕”,只能说成“壬午除夕”,因为说成“癸未除夕”也不对,"癸未"年另有一个除夕。

所以,曹雪芹应该是在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年(1763年)2月12日去世的。

但有人根据"壬午"年没有"除夕"的现象,说"壬午除夕"的说法有问题,甲戌本《石头记》是伪造的。

这种说法太武断了。

我来举一个旁证,明代曹学佺《壬午除夕》四首中的两首诗:

《壬午除夕·雒阳齐右与襄阳》

雒阳齐右与襄阳,生事萧条忆远方。

三大名藩俱荡尽,有何家计论消亡。

《壬午除夕·半月之前已立春》

半月之前已立春,春光犹自隔河津。

漫言今夜须牢守,放着年光已七旬。

曹学佺(1574-1646),字能始,一字尊生,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明代官员、学者、诗人、藏书家,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闽中十子之首。清兵入闽,自缢殉节。

请各位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曹学佺主要生活在明代,清初去世,与“曹雪芹”没有关系。

第二,第一首诗里的“三大名藩”指的是“雒阳齐右与襄阳”,这是明代的“三大名藩”,“雒阳”代指河南、“齐右”代指山东。跟康熙朝的“三藩之乱”和“平藩”没有关系。这一年是崇祯十五年(公历1642年),壬午年。

看一下历史:

崇祯十五年(1642)七月初一日,李自成率军进攻开封,后明军败于朱仙镇。

崇祯十五年(1642)闰十一月十四日李自成率诸将,连营五百里,进攻汝宁。

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初四日,李自成攻陷襄阳。

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初八日,清军攻兖州(山东兖州市)。

第三,“半月之前已立春”,说明立春也是在除夕之前,按古代干支的纪念方法,这一年的“除夕”也应该算作“癸未”年,但一般情况还是写作“壬午除夕”。

明人申佳胤(1603—1644)有题名《壬午除夕》的诗,钱谦益也有题名《壬午除夕》的诗,近现代人邱汝滨(1898—?)也有题名《壬午除夕》的诗。

这和脂批中的“壬午除夕”是同样的情况,说明“壬午除夕”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中国古代干支纪年和西方的公历纪年、皇帝年号纪年之间有冲突,中国的干支历的一年一般跨两个公历年,只有具体到月、日才能确定具体的公历年份。现在网上将古代干支年后注明公历年份的做法准确来讲是有问题的,但实在是没有办法的权宜之计。

回到曹雪芹的话题上来。

敦诚《四松堂诗钞》中《挽曹雪芹》诗标注[甲申]字样,是次年到曹雪芹墓地上祭吊时所写,其诗云:

四十年华付杳冥,

哀旌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应逐,

新妇飘零目岂瞑。[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

牛鬼遗文悲李贺,

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惟有青山泪,

絮酒生刍上旧垌。

也就是说,敦敏诗里显示的曹雪芹去世时间和甲戌本脂砚斋批语所说的曹雪芹去世时间是一致的。

我们再看一个证据,即上引第22回中的脂批:

庚辰本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注:应为寥寥)矣,不怨夫!

又 前批书(知)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乎!

靖藏本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这条批语的作者是“畸笏叟”,“丁亥”是指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批语的意思是到这一年的时候,写书和批书的人都已去世,只剩下““畸笏叟”自己了。

3 “孔梅溪”不是“恐没戏”,而是一位批书者

《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句话:“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有人用起了谐音大法,把“孔梅溪”说成“恐没戏”,很好笑。

其实孔梅溪是《石头记》的一位批书者,他和松斋的批语比较少。

《红楼梦》第十三回“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有批语:

甲戌本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

4 关于《红楼梦》的几个书名和其成书

甲戌本《脂砚斋评石头记》的《凡例》中有一段话:

《红楼梦》旨意。 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请注意“ 是书题名极多”这句话,其意思是《红楼梦》《风月宝鉴》《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只是这部小说的不同名字,不存在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的问题,这部书虽然没有完稿,但已经写出的部分是一个人写的,这个人就是曹雪芹。

这段话解释了命名为《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的原因,并指出书中与之相关的具体情节。

《红楼梦》:

命名原因:“是总其全部之名也”,也就是说是这部小说的总名。

书中情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指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听《红楼梦》十二支曲的情节。

《金陵十二钗》:

命名原因:钗指代女子,即第五回所说的“千红万艳”,作者一开始就说他写书的重要意图“为闺阁昭传”。

书中情节:“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指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薄命司”中正册、副册、又副册中的判词。

《风月宝鉴》:

命名原因:“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指贾瑞、秦钟、秦可卿等因“情孽”而死,望读者从中吸取教训。

书中直接相关情节:“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指书中第十一至第十三回关于贾瑞之死的情节。

《石头记》:

命名原因:“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顽石化身通灵宝玉在世间历劫的所见所闻。

因此,“补天弃石”只是一个叙述者,只具有象征意义,不是“贾宝玉”,也不是任何其他人。

书中情节:“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指第一回开头所说空空道人和石头对话,并把石头上文字抄下来的情节。

最后说一下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理解,“批阅”“增删”即为创作,不是对别人已有作品的整理和抄写,如果仅仅是整理和抄写,根本不用花上十年的时间,那实实在在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创作过程。

还有人说,“曹雪芹”为什么不是“化名”,上面我已做过论证。

我们再从情理的角度想一下,如果《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心血之作,他愿意他的名声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吗?如果《红楼梦》是别人的心血之作,曹雪芹仅仅是一个整理者和抄写者,他又有什么必要留下自己的名字,让后人嘲讽他为“抄写勤”呢?

还有,有人问,曹雪芹写上自己的真实身份,不怕有什么麻烦吗?

各位,大家读《红楼梦》的时候,读到的是一个大家族的家长里短,感到有什么危险的东西了吗?

还有一点,在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的地位很低,没法和诗文相比,也不大会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从现存的资料中看到,《红楼梦》曾被小范围地禁毁,主要原因是某些官员担心它里面写的“儿女情长”的内容,被人看了有伤风化。

生肖各有命,各个命不同,要想知你命进来看究竟(下)

【马】

庚午年生(1930、1990)五行属路傍土,堂里之马。

  庚午年出生的人,没有城府,心直口快,利官近贵,一生衣禄丰盈,男柄传家,性性较固执,是受人敬佩之命。女人则荣夫益子,有秀气之命格。  壬午年生(1942、2002)五行属杨柳木,军中之马。  壬午年出生的人,生活勤俭,父母刑伤,灾厄可折,早年即使有财,也难以积聚,晚景尚可,但一定要注意积蓄,以防旱乏,女人大都有兴家贤能之命。  甲午年生(1954、2014)五行属沙中金,云中之马。  为人和气,喜好春风,交朋结友,利官近贵,遇凶不为凶,可逢凶化吉,骨肉少靠,女人口快能言,多出风头。  丙午年生(1966、2026)五行属天河水,行路之马。  为人清闲,初处财帛耗散,宜作手艺功夫生意,不力求名,兄弟各自成家,后运发财兴旺,女人又清奇巧妙之命。  戊午年生(1978)五行属天上火,厩内之马。  为人志高气宽,一生衣禄自然,容貌端正,性格温良,少年多灾,骨肉有刑,女人姐妹少靠,由相夫兴旺之命。【羊】

辛未年生(1931、1991)五行属路傍土,得禄之羊。

  辛未年出生的人,非常有志气,性格宽厚,少年多灾,头见女吉,生男有刑,夫妻和顺,女人懂得持家之道,促进家业兴旺,男人则有建家立业,名显富贵之命。  癸未年生(1943、 2003)五行属杨柳木,群内之羊。  癸未年出生的人,心直口快,办事利索,虽善救人且不求回报,但却往往因此而招惹是非,最好莫管他人之事,有财无为,财来财会,应重物质,造基础。女人大都是贤德之人,善于持家,万年平安。

  乙午年生(1955、2015)五行属沙中金,敬重之羊。  为人容貌端庄,少年勤于从事,初年平顺,兄弟少靠,子息不孤,立家兴隆,晚年大有财聚,女人有持家相夫益子之命。  丁末年生(1967、2027)五行属天河水,失群之羊。  为人喜怒不常,一生口舌灵便,名利有分,衣禄尚足,骨肉疏远,子息见迟,女人晚景兴旺,有助夫益子之命。  己末年生(1979)五行属天上火,草野之羊。  为人口快舌硬,衣禄自来,前程贤达,得贵人所钦敬,则财款相旺,百事荣昌,强公胜祖,朋友尊重,乃旺相之命。【猴】

壬申年生(1932、1992)五行属剑锋金,清秀之猴。

  壬申年出生的人,聪明性巧,有机谋但善变,和气春风,功名有分,男人招贤德之妻,姿性英敏,多受不爱,女人则大多相貌艳丽,具有富贵之命。  甲申年生(1944、2004)五行属井泉水,过树之猴。  为人衣禄不少,心性温柔,出入压众,初年颠倒,晚年利达,邢家丰隆,夫妻和顺,儿女见迟,女人操持兴旺,有荣禄之命。  丙申年生(1956、2016)五行属山下火,山上之猴。  为人衣食足用,交易买卖,利路亨通,生财有道,牛田有分,早年劳碌,晚景兴旺,女人具持家旺相发达之命。  戊申年生(1968、2028)五行属大泽土,独立之猴。  为人性急,做事反复,一生劳碌辛苦,利官见贵,儿女刑伤,财帛足用,女人贤良晓事,具子息不孤之命。  庚申年生(1980)五行属石榴木,食果之猴。  为人一生手足不停,名行清高,利官近贵,明矾指背煞,做好不得好,救人无功劳,立志姓贾,六亲冷淡,女具晚景兴隆之命。【鸡】

癸酉年生(1933、1993)五行属剑锋金,楼宿之鸡。

  癸酉年出生的人,心直口快,为人公正,处事公平,一生口便去利,命藏衣禄,平稳足用,六亲冷淡,为人平和,不贪不取,晚景时会时运兴旺,女人大都有旺夫兴家立世之命。  乙酉年生(1945、2005)五行属井泉水,午唱之鸡。  为人心直口快,志气轩昂,衣禄足用,福寿双全,兄弟虽有,难为得利,六辛和睦,女人兴财绵远,平稳之命。  丁酉年生(1957、2017)五行属山下火,独立之鸡。  为人好春风,多情重恩,利官近贵,除年劳碌,身闲心苦,晚景家道兴隆,女人具清秀命格,伴夫伴财,老岁吉昌。  己酉年生(1969)五行属大泽土,报效之鸡。  为人心性聪明,衣禄有足,六亲难靠,儿女早见,做事如意,百事皆通,凡事宽量,女人计较多变,无灾厄之命。  辛酉年生(1981)五行属石榴木,笼藏之鸡。  为人一生伶俐,精神清爽,口舌能辩,高人敬重,财帛足用,六亲冷淡,骨肉情疏,女人贤德,有操持兴家之命。【狗】

甲戌年生(1934、1994)五行属山头火,守身之狗。

  甲戌年出生的人,心直口快,经常处于忙碌之中,不权柄智谋,名声远播,福禄有余。女人大都有旺夫和生财之命。  丙戌年生(1946、2006)五行属屋上土,自眠为狗。  为人豪杰和顺,招财得宝,自立家业,前运辛劳,晚年荣华,女人具血财旺相之命。  戊戌年生(1958、2018)五行属平地木,进山之狗。  为人和气,自营自立,早年颠倒,财谷耗散,晚景得财,宜拜师学艺术,方能业立而成功,财源广进,利路亨通,女人具养育中平之命。  庚戌年生(1970)五行属钗钏金,寺观之狗。  为人快活,丑年有灾,利官近贵,做事敏捷,百事如意,勤俭励业,福在晚年,只是犯之被杀,救人无功,女举贤能兴旺之命。  壬戌年生(1982)五行属大海水,顾家之犬。  为人一生好行善事,东来西去不住不停,多劳多管,衣食不缺,贵人提拔,谋事称意,早年平常,晚年兴旺,女性善良,具贤良之命。【猪】

乙亥年生(1935、1995)五行属山头火,过往之猪。

  乙亥年出生的人,性格温顺,然幼年多灾,父母有刑,但并无大害,夫妇和顺,可携手到老,存心中正,中年末岁会财谷兴旺,于女有克,应以见迟为好。  丁亥年生(1947、2007)五行属屋上土,过山之猪。  为人性巧聪明,自立自营,儿女有刑,见运方好,生平好做善事,财源旺相,女人衣禄平稳,主有天才之命。

  已亥年生(1959、2019)五行属平地木,道院之猪。  为人巧计伶俐,衣食安稳,骨肉少力,六亲冷淡,而女早见刑克,夫妻和顺,女人清闲,具晚年发达之命。  辛亥年生(1971)五行属钗钏金,圈养之猪。  为人不惹闲事,百事谋求皆顺,但早年不聚财物,晚景多遇良机,可谓荣华富贵之命。女人具发福立业之命。   癸亥生人(1983)五行属大海水,林下之猪。  为人刚直,不顺人情,财谷不缺,六亲疏远,自立权衡则晚景胜前,乃兴家创业之命。女人持家,牲畜兴旺,具福寿绵长之命。

书法作品落款到底能不能写作“戊戌年”?

单独使用干支纪年时,天干地支后可以加年,虽然古人用的比较少,但是用了不能算错。比如今年落款写戊戌年没问题!

早前看过一篇微信短文,说“书法作品落款时在干支后加年字是不正确的”,当时不以为意,微信公众号里经常有一些神头鬼脸的人写一些捕风捉影的文章搏取眼球骗骗点击量,倒也见怪不怪了。近来反复有人跟我说“你写戊戌年是不对的,书法落款干支后不能加年……”,并把那篇微信文章搬出来,看来此文流毒甚广。

“干支后不能加年”一说本不值得一驳,现在互联网这么强大,找几个关键词网上随便一搜便可了然于胸。我写此短文是感叹有太多的人心甘情愿将自己的大脑当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特别是一看到“我们大陆由于文化遭到破坏”,就不加思索的盲目信从。

如果证明一个结论不正确,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写了一本书叫《通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通典·礼十·祫禘下》载:

“今请以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四月禘,至辛巳年十月祫,至甲申年四月又禘,至丙戌年十月又祫,至己丑年四月又禘,至辛卯年十月又祫。自此五年再殷,周而复始。”

又如明代奇书《金瓶梅》第三十九回:

“信官西门庆,本命丙寅年七月廿八日子时建生,同妻吴氏,本命戊辰年八月十五日子时建生。”

再如《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一节,随手翻去,壬午年、庚辰年、丙寅年……都有用例。

好吧,以上这些都不是书画作品,下面这幅《溪阁读易图轴》,吴历1678年画的,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公认的吴氏真迹,署“戊午年嘉平廿七日拟古”,这应该是最好的例证了吧?

还有一个清光绪年间的碑文,此碑立于京西白云观,据说观内如此书写的碑有好多,我没有亲自去看过,各位有时间可去看看真假。

古人在年号后面加上干支多半是为了便于计算时间。汉武帝以后都用年号纪年了,这个是皇帝发起的“法定”纪年方式,不能不用。但是年号经常换来换去,情况非常复杂。有的皇帝有很多个年号,汉武帝自己有11个,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还有的皇帝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皇帝自己不建年号,而是沿用前朝或其他的年号;如果同一时期有并存,往往也各有各的年号。在年号后面加一个干支,计算起时间来就方便的多了。因为前面年号已经加过“年”了,干支后再加“年”字就重复了,文言文是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的,再没有水平的人也不会写“永和九年,癸丑年”、“维乾元元年,戊戌年,九月庚午朔”之类。

我个人认为落款还是要讲实用,齐白石作画总是题上自己的岁数,估计也是方便自己算。还是启功先生的“公元一九几几年”比较好,既符合史学家传统,又方便计算时间。现代人书画只写“戊戌”,似乎也不太好,毕竟六十一甲子,后人还得查你的生辰年代,直接写公元多少年多好?方便自己,方便别人,方便后人,何乐而不为呢?难道你书法作品上落款二零一八年就是没有文化吗?文化并不全体现在这里,写了一生的书法全是抄别人的诗文才是最大的悲哀。

说到这里再岔开一个话题,写字的朋友都知道,书法作品中繁简混用是大忌。原来我一直想不通,汉字的简化是历史大势,从甲骨文到篆再到隶,每一次都是历史的大进步,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家传世作品中也有简体字出现,到了我们这儿怎么就成了大忌了呢?后来想通了,这个事儿就跟我们书法落款写个“戊戌年”是一样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明确规定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几种情形中,书法是最接近人民大众的,如果我们都用了简体,那么繁体字的应用范围就会更加的狭窄,这不不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字法》的用意很明确,书法作品属于艺术创作范畴,应充分尊重作者的风格和习惯,允许书法家们书写包括繁体、异体在内的各种字体。同样,在书法落款的时候只要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写“戊戌”还是“戊戌年”还是“二零一八”也是书法家个人的自由,不必在这个小问题上评头品足卖弄学问。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