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美姑县在子威乡举办美姑2019年诺苏文化旅游节暨第六届‘尼姆·纱茨’”民俗活动的赛马中,人们能看见中国著名的矮马——建昌马的赛场身影,虽然它娇小玲珑,但非常灵活,速度与耐力都非同一般。许多人还不知道,这种马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抗日军马。今天的建昌马越来越少,在美姑、布拖、普格等地的民俗赛马比赛中常能看见其风采。
我国大部地区均产马,中国马种可分蒙古、河曲、西南和哈萨克四大系。西南马种分布川、滇、黔、桂等省。凉山所产建昌马为西南马种之冠,是我国优良地方山地马种之一。
在西南地区,在八百多年里有一个地方一直被称作“建昌”,当地产的马被称作建昌马。这种马短小精干、温驯、 灵敏、体质结实、吃苦耐劳、抗病力强、善走山路。建昌马以矮著称,一般仅一米多一点,今天也被称为中国矮马。
有一本文献上说,1944 年,军队在滇西对日军大,政府紧急征购民马,仅西昌、冕宁、越西等地不完全统计征集建昌马一万多匹。有的建昌马还从西昌空运印度 ,为战斗在缅北的中国远征军服务。翻开《西昌县志》得到了证实,上面记载:“抗日战争中,西昌曾捐献千余匹马为滇西大驮运军需物资。”
建昌马作抗日并非偶然,而是此前政府投入不少精力致力于建昌马的军马改良。在今天西昌市郊区有个地方称作袁家山,尽管现在早没了军马场的影儿,可还是有老人知道当地有军马场的事儿。
长期以来建昌马一直是群体内饲养繁殖未加改良,马体高仅115厘米左右。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者入侵,产马区仅剩下西北、西南两区,马匹仅有百余万匹。除老幼、母马外,可作西南山地作战的军马更少。为增加军马马源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活需要,军政部期望改良建昌马作军用。
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有关部门召集牧政会议研究布置行动,一等兽医井文棠参加会议,后被派来西康省雅安、越西、冕宁、西昌和盐源等地勘查,7至9月完毕。 经选择盐源县山门口坝和西昌县袁家山(包括镇南寺和老友湾) 为场地上报,于三十年 (1941年)4月1日在重庆成立“军政部西昌种马所”。委井文棠任筹备处主任,9月22日率官兵20余人抵达西昌,选莲花寺为办公地址,并选购本地优良公马暂作种马,同时自贵州、云南拨领良种公马。
1943年种马所会同省、 县勘定袁家山和大山南为驻地,划该处荒山荒地归种马所,并 征购附近半荒地数百亩作饲料种植地。西昌种马所即正式建成。此后于1942、1944、1945、1947年分别自贵州省清镇种马场,云南省嵩明军牧种马场,甘肃省永登、岷县种马牧场,山丹军马牧场等调拨阿蒙一代、二代杂交种、阿奥一代、二代杂交种、伊犁马、蒙古马及少数青海马、河曲马等种公马,于1942年起开始无偿为民间本地马杂交改良。1948年各种种公马共有60余匹,除种马所饲养40余匹配种,并开展人工授精外,在马匹较多的冕宁县泸沽,西昌县河西成立第一、第二分所,各有种公马10余匹。配种季节还选派种公马前往西昌县川兴、礼州、西宁、新村,德昌县麻栗、六所,冕宁县马房沟,会理县城区开展游动配种。自1942年至1948年约配种四五千匹,据报1948年效果最好约配千余匹,且有一代杂交马和少量二代杂交马驹出现,改良马一般体高均在125厘米以上,能保持建昌马特点, 体尺外貌均有改变提高。除蒙古马、青海马所配后代表现粗犷稍差外,其他马种改良效果均较优良。1947年井文棠奉令退休复员,由二等兽医正刘雯接任,1948年种马所人员达141人,其中畜牧兽医等军官24人。1949年军队败退、南京解放,种马所经济断绝。1950年元月胡宗南部队退至西昌,为运军需物资,接管西昌种马所,随即携种马逃散。种马散失,改良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建昌马作为农村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后来由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渐渐普及,建昌马越来越少。2005年凉山州曾对建昌马品种资源进行调查,经查当时全州共有建昌马25.78万匹,17个县市均有分布。2012年凉山州畜牧兽医研究所从阿坝藏族自治州引进2匹河曲公马与建昌马进行杂交,在安宁河畔进行试验,目的是培育赛马新品种,以作商品马出售。
此后凉山州畜科所启动《建昌马改良技术推广与应用》项目,全面开展建昌马改良示范推广工作。通过杂交改良与推广示范,对提高建昌马后代生产性能、建昌马优良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促进和带动广大牧民科学养马、推进凉山现代养马业发展、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增收步伐都具有重要作用。
(宋 明)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