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薄是什么意思?也就是,微薄,浅薄,淡薄,不富足,也形容人心凉意切。凉薄的反义词就是“温暖”。
凉薄的人,其实是人心歹毒,尖酸刻薄,见不得别人好,总是嫉妒别人,算计别人,仇视别人。他和谁交往,大多是有目的的,动机不纯。
有这三个特征,一定是凉薄之人,千万不要交往,请“敬而远之”。
1、喜欢幸灾乐祸,暗地里搞鬼。曾国藩说,“闻人有恶德败行,听之娓娓不倦,妒功而忌名,幸灾而乐祸,此凉德之一端也。”
有的人,就是见不得别人过得好,他总是要背后“捣鬼”。如果别人过得不好,他不仅不帮忙,还要幸灾乐祸,感觉“捡了便宜”。他的心是歹毒的,不安好心。
这样的人,你交往了,在你失意的时候,他会狠狠打击你,根本不会扶你一把。他也许会假惺惺讨好你,和你交往,其实是为了占有一些利益,然后慢慢搞垮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凉薄的人,处处算计你,嘲笑你,就别交往了,一辈子就当从来没有认识。
2、做事“违背天命”,常常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做人,要“尽人事,听天命!”凡事要尽力而为,但也不能违抗天命,做注定不会成功的事情。“天命”就是规矩,是自然法则,只有顺着规矩来,人生才会越走越顺。
“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事要有章法,成事要有把握,该放弃的时候放弃,别做无畏的挣扎。有的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但最后,多半是“身败名裂”。
其实,“违背天命”的人,同样要受到处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总是要被绳之以法,即便跳脱了,也会良心不安,被自己的良心谴责。
你和“违背天命”的人交往,多半是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或者是违法了,而你还自以为是。到头来,你的人生也会“凉薄”,没有人看得起,“自作孽,不可活”。
3、说话“妄加议论”,把一些不好的东西强加于人。有的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弄得人心惶惶,造成不稳定因素,制造社会混乱局面。这样的人,其实是“祸从口出”。比方说,我曾经工作过的企业里,有一个叫大柳的人,嗓门很大,也口无遮拦。有一次企业的一个主管对另一个女同事比较关照,于是他就到处囔囔,说他们搞婚外情。这样的话,一来二去就传到了这个主管的老婆耳朵里,信以为真,就到企业来大吵大闹,最后这个主管被开除了,大柳也因为这件事,被同事排挤,最后他自己也感觉很无趣,辞工了。
真正靠得住的人,往往“守嘴”,说得少,但中肯,并且“说到做到”。而不是胡乱猜想,背后说三道四。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见人品,那些“妄加议论”的人,多半人品不好,不值得深交,否则你的一切,都会被别人说穿,毫无秘密,也可能被人利用起来,反过来攻击你,诋毁你。
人生一生,要做一个“温暖”的人,而不是“凉薄”的人。远离“凉薄”最好的方法是“真诚待人”,人心真了,就温暖了。
凉薄的人,也许还有很多特征,比方说,背后算计别人;挑拨离间人与人的关系;说话很虚伪;没有诚信......反正不要交往,免得招惹是非,被“带坏”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如懿传》刚上映时,我差点儿被剧中的服饰妆容劝退,随着剧情推进,越看越觉得有味道。一部剧看完以后,给我的感觉却很压抑。为何会这样呢?
年少情深,却落得个相看两相厌,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兰因絮果,花开花落自由时”如懿释怀了,我却哭了。年少时的两情相悦终是抵不过宫廷的算计吗?也许,归根结底只是因为“凉薄之人,如何偕老”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有多少夫妻在日子贫苦时可以相互扶持,等到不用再为柴米油盐辛苦奔波时反而失去了往日的恩爱。有人说,有钱男人就变坏,而我却觉得不是因为钱,或许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了解过这个人。
年少相识,夫妻恩爱,日子虽然不富裕却也和和美美。结婚多年,偶有争执却从来没有红过脸。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不吵不闹不到头,吵吵闹闹过一生。
到城里做生意以后,经济条件变好,虽没有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可好景不长,不过半年的时间,我的世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得知丈夫背叛的瞬间,我觉得就像一道雷劈中了我,脑子一片空白,随着而来的难以平复的悲伤。我伤心欲绝,痛哭流涕,而我的丈夫却只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无动于衷。之后他便开始经常不着家,生意也不管。我逼迫自己振作,因为我身后还有老人和孩子,还有房贷车贷,我必须坚强。老人生病需要照看,孩子要上学,店里也需要经营,我分身乏术,打电话让他照顾老人,他却一句没时间,就草草挂了电话,那可是他的父母啊!房贷车贷迫在眉睫,他也是一句不关他的事打发了我。我在他给的泥沼中苦苦挣扎,心力交瘁,而他却在岸边看着我无动于衷。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或许从来就没有变过,只是我从来没有了解过他。
我突然间明白了如懿的那句话“兰因絮果,子非良人,凉薄之人,如何偕老”我无法释怀他的狠心和绝情,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对他抱有希望,忘了他,忘了曾经的美好,虽然要承受剜心之痛。
我的心情影响不了日月更替,生活仍在继续。我给自己的祝语是: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你的努力终会被看见,愿你的余生无波澜,不悲欢。
#甄嬛传#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
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作者:花语迟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
十年后才懂:
玉娆的那番妻子论里,藏着皇帝根本不爱纯元的真相。
有些事儿,看着真,反倒是假,有些事儿,看着假,反倒是真。
终不过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罢了。
典型的符号纯元的存在,更像是封建制度下贤妻的一个典型符号,而非一个活生生的人。
许多观众都有这样一种猜测:
皇帝未必真正爱纯元,他所爱的,仅仅是巍巍皇权之下所依赖一种型性“信仰。”
换言之:
甄嬛也好,纯元也罢,都不过是皇帝为了掩饰自己虚伪自私薄情的借口而已。
对于一个异常维护封建统治的君王而言:
爱情,更多只是华丽政坛上的附属品,而非必需品。
皇后宜修不爱皇帝吗?她是爱的,可这世间的爱有许多种,并非只有强求这一种。
在皇后的身上,我看到的,不光是囚于深宫妇人满腹算计的模样,更多的,还有被压抑的灵魂。
时代之殇下,她们饱受摧残。
而华妃呢?他对皇帝所持有的感情不够热烈吗?不够痴心吗?可她在临死前,对甄嬛所吐露的那句“你知道从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吗”,更是写尽了这位风光荣耀,盛宠一时的华妃娘娘,心中的酸楚与无言的恨意。
而皇帝对于华妃的爱,是真心里掺了算计的。
酒醉三分醒,演到最后,就连他自己都信了,人人都道皇帝对敦肃皇贵妃的情谊,可最终,却被甄嬛那句“凉薄之人施舍的所谓真情”而一举击溃。
拥有手握权势的娘家,并不是这位跋扈刚烈娘娘的错,错的,只是人心。
从不可揣测,从不可试探。
因为,这从来都是世间最难猜的地方。
而甄嬛呢?从殿选那句“紫禁城的风水养人,必不会教你香消玉减”起,便注定了她宛宛类卿的悲剧,皇帝在意的,始终是她那张五分相似的脸,而非这些年的情与爱。
即便甄嬛离宫后,皇帝真正醒悟,感受到了他或许曾真正爱过甄嬛,可终究是回不去了。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又何尝不是对他们这段感情的写照?
他们曾如此深切地爱过,却从未相爱。
终究,他们之间所横亘的事情,不止这一桩,更有无数淋漓的鲜血,乃至活生生的人命。
不是回不去了,是再也回不去了。
残忍的真相真相是:
皇帝根本不爱纯元。
大家都说:
“纯元什么都好,就是不会活着。”
她似乎是那个时期,皇帝心中集天下贤能纯真美貌善良于一身完美妻子的代表。
但这样的人,大概也注定只能成为标点符号,成为众人心中的刻板印象。
纯元的存在,更像是皇帝所找的一个标杆和靶子,而在这其中,他甚至还夸大了爱情对于女性的作用。
放到现在也是:
女性对于爱情的需求被夸大,自身的需求和利益却被忽视,她们渴望的真的是爱情吗?我想,更多的,是未曾得到的爱。
而宜修的那句“你以为姐姐和熹贵妃真的爱你吗,凡是深爱丈夫的女子,又岂能容忍自己的丈夫与别的女人恩爱生子啊,”则彻底说明了她当下的困境,更说明了纯元皇后与甄嬛从前的困境。
本质上,皇帝与皇后是一样的人。
但可悲的是,以当时的大环境,她又无法逃离“必须爱上皇帝”这个宿命——毕竟在她的眼中,皇帝所代表的,不只是她从前所希冀的爱,还有的,是他所拥有的给予她权力地位的能力。
无论是从政治关系上,还是从利益关系上,皇后与皇帝都是最好的搭档。然而悲哀的是,掌握最终解释权的,始终是皇帝本人,而非他一时兴起所给予的权力。
毕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皇帝的选择都有着现实的政治考量。
何况,皇权的最终解释权,是在拥有权力的那个人手中,其他人只是受众,而非拥有权力的主体。
所以,皇后前期与后期如此恨纯元与甄嬛的理由便出现了:
她们的出现,夺走的不光是爱,还有更加实际的东西,动了谁的蛋糕,动了谁的奶酪,最终的源头,便要指向谁,这才是最残酷的现实。
而关于纯元的解读,太多人有太多的看法,有说她是绿茶的,还有说她是纯良的小白花的,但无论哪一种,都改变不了纯元身上的一种属性:
九子夺嫡利益争夺下,被赋予政治属性的家族指向性产品。
原著中的纯元更像是个被安排的木偶,即便处处有她的传闻,可她终究是个被描写为小白花的单向角色,可剧中从未出现的纯元,则更像是个必须要成为权势争夺下,被进行利益置换的政治附属品。
她近乎盲目地听从一切,却仍在得知自己死亡的真相时,尽力保全要害死自己的,那唯一的妹妹。
由此可见,她的命运,早在最初的时候便被安排好了,无论是活着还是死亡,她都必须要顶着家族的荣耀和压力,来保全家族的权势。
而这,也是这个从未出现的角色,在太后死亡之际,说出了她们,甚至是后宫所有女子所背负的悲哀命运:
背负家族荣誉,承担她们身上的责任。
而甄嬛的身上,带有的则是女主的光环,但同样的,她同纯元皇后与宜修一样,即便进宫的初衷是不同的,却也在成为皇帝妃子的那一刻,不可避免地承担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
这也正是宫中女子所背负的命运。
无力挣脱,无力改变,无处可去,无爱可依。
为什么皇帝在后期,对于得到玉娆的执念如此深重?
皇帝并不是因为所谓的收集癖而再次开始了收集“纯元周边”之路,而是急于用得到玉娆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手中的权势。
作为一个皇帝,他所表现出来的痴情,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多。
是以,欺骗的不光是后宫的嫔妃,还有的,是众多的观众。
而玉娆的那番“妻子论”,却也真真切切地击碎了这个帝王心中的执念,更令他在临终前回顾这一生时,有了“然而正如流沙逝于掌心,终于也都没有了”的感叹。
爱恨交织或许,从前他对纯元的爱很深。
但随着时间的消逝,随着前朝后宫利益风波争斗不断,随着他爱上甄嬛开始,一切便开始了此消彼长的局面,也正因如此,他在宛宛类卿事件后,才会如此纠结。
纯元的存在,近乎是皇帝所坚持的唯一“真爱”信仰,但当他发觉自己无数次动心的时候,他这才不得不面对现实:
即便皇权在握,成为了这天下的主人,他终究是个无力的普通人,无力改变纯元已逝的事实。
更无法接受自己的心志不坚,架不住娇妻美妾的诱惑,更架不住幼子女儿聪明可爱日日陪伴自己,自己爱上了这种生活的事实。
他或许坚持了许久,心却还是最终屈从了现实的温暖。
事实上:
皇帝对纯元的爱,更多像是狗熊在掰玉米的时候,掰到了一颗最大的,既不舍得轻易丢弃,但也不会放弃其他的森林。
纯元,仅仅是皇帝为了树立一个痴情的人设儿塑造的一个标点符号。她是一个人,但亦在皇帝最爱她的时候死去的时候,成为了一个标杆。
爱情只是一个幌子,皇帝找这个借口本质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让其成为一个幌子。
对位于高位的人而言,是否真爱,其实并不重要,这段从甄嬛与皇帝之间的爱情观就可以看得出来:
“我只告诉你,真心,真心是最要紧的。”
“娶亲娶贵,真心是最不要紧的。”
而这,也正是皇帝与甄嬛之间最不同的点。
是以,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皇帝其实一点儿都不冤枉。
爱恨交织,大抵是这个垂暮之人最后的心境。
病榻之上,这个苟延残喘的老人一边对着甄嬛说,怀念从前御花园的初遇,怀念从前在圆明园同她的闲来无事纳凉赏花的闺房之乐,一边又对甄嬛满心怨恨,可他却从不想想,事情如今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究竟是何缘由!
人心,终究不可试探,而即便能够破镜重圆,却也无法再和好如初了。
最终的一切,如崖边巨石,只需轻轻一推,便可跌入万丈深渊。
而皇帝最终得到这样的结局,终不过是咎由自取。
便如太后驾崩前对皇帝的诅咒一般:
皇帝,你幽禁皇亲,手足相残,连自己的弟弟都不肯放过,你会落得六亲不认,骨肉分离的地步!
如今看来,竟成了谶语了。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励志做一个努力写作,热爱阅读的女子。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