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梁灏)

发布时间:2024-04-17 19:38:15作者:谁为谁伤来源:互联网

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梁灏)

本文目录一览:

浅谈《三字经》里的错误,梁灏并非八十二岁中状元,系讹传

《三字经》作为一本儿时的启蒙读物,自成书以来,已经对无数的学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三字经》作为一本民间学者自发编撰的书籍,它在史料的采集上其实是不严谨的。比如今天要说的这句“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文中说这个叫梁灏的人,曾在八十二岁高龄时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对皇帝提出的问题从容作答,将在场的所有人都比了下去,最终被钦点为状元。由此,这个故事开始流传至今,很多人也一直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可是,这个叫梁灏的人,他真的是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时候考中状元的吗?其实,这完全是讹传,下面我将通过真实的史料来揭示原因。

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的由来

首先,在考证梁灏中状元这件事情上,我们必须先回到《三字经》的创作背景上。根据史料记载,《三字经》的作者是王应麟,此人比较特殊,他历经南宋亡国,后隐居著书,《三字经》便是在这个期间完成的。《宋史》上说他:“九岁通《六经》,淳祐元年举进士,从王野受学。”此人在朝为官时刚正不阿,多次得罪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等人,因此他在自己所著的书籍中多用正面励志的人物来鼓励后世学者。

关于“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这个故事的来历,我认为王应麟极有可能就是借鉴了孔平仲在《谈苑》卷二中记述的话:

梁灏八十二岁,雍熙二年状元及第。谢启云:“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终秘书监。

孔平仲是北宋人,于宋英宗年间考中进士,在时间上早于王应麟,不过他在《谈苑》中的这段叙述实则是引述了陈正敏的《遁斋闲览》,只可惜该书已经失传,因此《谈苑》成了我们能找到的关于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最关键证明。根据上文的记述,梁灏是在雍熙二年被钦点为状元的。因此,梁灏还写了一首对联来勉励自己,对联中引用了伏生和姜太公的典故,意思就是说伏生和姜太公都是在年纪很大的时候才得到重用的,自己虽然考了一辈子科举才在八十二岁中了状元,但跟这两位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啊。

王应麟认为孔平仲记述的这个故事对后世学者能起到警示意义,于是便以此为故事原型,写入到了《三字经》中。所以,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本身是非常美好的,王应麟作为一个学者他不可能不知道历史的真相,但是他不愿意去揭穿它。于是,梁灏八十二岁考中状元这件事俨然成了后世无数学子的精神支柱,哪怕他们知道这不是真实的历史,但没有人愿意去揭穿它。

梁灏到底是几岁中的状元?

那么,梁灏到底是几岁中的状元呢?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得不追根溯源,回到故事的起点——雍熙二年。雍熙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根据《谈苑》的记载,梁灏是在雍熙二年中的状元,而我们经过查阅正史史料《宋史》后发现,在《宋史》第二百九十六卷中确实记载了梁灏考中状元的事: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曾祖涓,成武主簿......雍熙二年,复举进士,廷试,方禹中献赋。太宗召升殿,询其门第,赐甲科,解褐大名府观察推官。

文中提到,在雍熙二年,梁灏第二次参加进士科考试,最终在殿试中被宋太宗选中,赐甲科进士出身。在宋代进士科延续了唐代的甲乙科制度,甲科进士高于乙科进士,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当年参加进士科考试就是赐乙科进士出身,我们一般认为宋代的甲科进士其实就是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如此看来的话,孔平仲在《谈苑》中所记述的与《宋史》中记载的似乎完全吻合。可是我们不能忽略最关键的一个点,时间。孔平仲说梁灏是八十二岁中的状元,可是《宋史》中记载的却不是这个时间:

景德元年,权知开封。颢美风姿,强力少疾,闺门雍睦。与人交久而无改,士大夫多之。六月,暴病卒,年九十二。

上文中虽然只是记载了梁灏去世的年龄,但我们根据景德元年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推出梁灏在雍熙二年中状元时是七十三岁。这与《谈苑》以及《三字经》中所说的八十二岁都不一样,那么,到底谁的记述有问题呢?

其实,我们只要对《宋史·梁灏传》的原文进行通读后就能发现,这梁灏九十二岁卒完全是一次错误的记载,试问一个七十三岁高中状元的人怎么会“颢美风姿,强力少疾,闺门雍睦”呢?因此,抛开《宋史》后,我们发现现今能查到的关于梁灏去世时间的史料记载均为四十二岁。其中,南宋王称在其所作的《东都事略·梁灏传》中就提到过这一点:

拜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卒年四十二。

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绝大多数史学家的认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洪迈就曾在《容斋四笔》一书中明确指出了《遁斋闲览》和《宋史》的错误:

陈正敏《遁斋闲览》:“梁灏八十二岁,雍熙二年状元及第。其谢启云:‘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终秘书监,卒年九十余。”此语既著,士大夫亦以为口实。予以国史考之,梁公字太素,雍熙二年,廷试甲科,景德元年,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子固亦进士甲科,至直史馆,卒年三十三。史臣谓:“梁方当委遇,中途夭谢。”又云:“梁之秀颖,中道而摧。”明白如此,遁斋之妄,不待攻也。

由此可知,梁灏其实在四十二岁就已经去世了,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八十二岁考中状元的。而他真正考中状元的年龄实则是二十三岁,我们根据洪迈在《容斋四笔》中的记载可知,梁灏是在景德元年去世的,当时他四十二岁,景德元年是公元1004年,而梁灏考中状元的雍熙二年是公元985年,两者相去十九年,也就是说梁灏考中状元的那一年才二十三岁。

结语

本文通过史料的翻阅及考证后发现,《三字经》中所记述的宋人梁灏于八十二岁考中状元一事是完全失实的。根据《宋史》的描述以及王称,洪迈等人的考证,我们得以知道,梁灏考中状元的雍熙二年,他实际上才二十三岁,与八十二岁相去甚远。并且,梁灏四十二岁就已经去世了,他怎么都不可能在八十二岁去参加科举考试的。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史实的错误而去否定《三字经》。几百年来,这段美好的误会早已在千千万万的学子脑中根深蒂固。相信在无数个寒冷的夜晚,那些行将放弃的寒门学子们在想起梁灏八十二岁考中状元的故事后,一定会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这便是它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三字经》

《宋史》

《谈苑》

《容斋四笔》

《东都事略》

百度百科

齐鲁以及与齐鲁有关的状元们(之十·梁灏)

十、梁灏上了“三字经”

在山东省泰安市辖区内,有个东平县。作为县治,东平的历史比较悠久。东平县这个县名,始于唐代。北宋年间的东平府治所,也位于现今东平县境内。

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去过几次东平县,感觉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浩瀚清澈的东平湖,就在东平县境内。东平湖,是八百里梁山泊的仅存水域。梁山好汉的故事,有不少便发生在东平,比如双枪将董平。

东平也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出过不少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文化名人,比如本篇所要介绍的这位状元。老一辈革命家、已故国家领导人万里,故里也在东平。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大宋雍熙二年(985年)乙酉科状元,乃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县)人氏梁灏。北宋早期,东平一带曾设须城县治,归郓州府管辖,郓州府、须城县治所,同处一地。宋真宗年间,黄河在郓州决口,府县城池被淹,两级政府搬迁到五陵山前重建(故址在今东平县州城镇)。此后,郓州府改为东平府。《水浒传》中双枪将董平这个人物,身份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大致相当于军分区司令。《水浒传》虽然是文学作品,很多人物故事都是虚构的,但东平百姓看到自己家乡的真实地名出现在其中,想必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人说江浙多才子,那应当是南宋以后的事情了。在北宋,山东考生的科举考试成绩,要比江浙好很多。北宋年间生了69位状元,山东考生就占了10位。笔者以为,在金兵进逼下,大宋朝廷南迁,许多士人学子跟随前往,为江南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在后来超越北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方说,赵明诚、李清照、辛弃疾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是由山东迁往江南的。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经典启蒙教材,它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做人处事基本道理。自它问世以来,无数少儿都受过它的启蒙教育。说它家喻户晓,应不为过。正因为《三字经》的影响太大,如今有人在做某些宣传普及工作的时候,还不时编些所谓“新三字经”出来。殊不知,如今的语法规范、生活语境等方面,与古代相比已经完全不同。所以,那些所谓“新三字经”,读来只能让人感到不伦不类、啼笑皆非。

梁灏状元的一大看点,就是被写进了《三字经》。其中“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几句,说的就是梁灏以八十二岁高龄,还能苦学不止、赶考不休,从而一举高中状元。《三字经》中提到的人物,以历代著名帝王先贤、传说人物居多。像梁灏这样,跟《三字经》作者同处一个朝代、历史知名度并不高的人物,能够被写进古代最为普及畅销的书籍《三字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很不幸,《三字经》树立的这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励志典型,却摆了个大乌龙。据《宋史》、《续资治通鉴》等正规史料记载,人家梁灏中状元之时,还不满二十二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小青年。并且梁灏这一辈子,也没能活到八十二岁。他去世的时候,只有四十一岁。况且按照宋代的官员管理制度,政府中低级官员到了七十岁左右,基本就得退休回家养老(致仕),八十多岁中状元,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件事也说明,著书立说做学问,必须态度严谨、考证认真。一不小心,就会摆乌龙、闹笑话。但不管怎么说,《三字经》借梁灏这个典型,倡导的这种终身学习、永不放弃的理念,还是很有意义的,也激励了古往今来无数学子奋发向上、不懈求学。

有种说法称,五代时有个名叫梁灏的隐士,先后参加过三个小王朝的科举考试。考了很多次,却屡考屡败,始终未能金榜题名。赵匡胤建立大宋之后,科举考试政策很开放,也允许别的小国考生跨国报考。于是,梁灏又慕名跑去参加大宋的科举考试,并以八十二岁高龄一举夺魁。但根据正史资料记载,赵匡胤在做皇帝期间,从未录取过名叫梁灏的状元。有宋一代,名叫梁灏的状元,仅有本篇所介绍的这一位。因而,这样的说法,当做民间传说听听可以,不足以作为正规史料采信。

梁灏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但是少年丧父。少年丧父乃人生之一大不幸,很多人的人生轨迹,会因此而发生很大的改变。但是少年梁灏,却没有因此而走向平庸沉沦。虽然没有了父亲的关爱指教,但有志气的梁灏,小小年纪便好学上进。在刻苦自学的同时,梁灏还四处延师求教。比方说,他曾拜名家王禹偁为师。在名家的指点下,梁灏提高很快,为日后科举成名,奠定了良好基础。

年龄不大,梁灏便顺利通过了州郡试。在中状元之前,梁灏曾参加过一次省部试,但没被录取为进士。落榜之后,他没有收拾行李打道回府,而是留在京城做了个“京漂”。北宋的京城是开封不是北京,所以不能称他为“北漂”。“开漂”这个说法又不太好听,还是“京漂”比较响亮些。梁灏做“京漂”,不是为了打零工混碗饭吃,而是为了继续求学游历,以求提高充实自己,为再战科场做好准备。

在做“京漂”期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梁灏,根据参加科举考试的切身感受,以及自己的观察思考,曾给皇帝赵光义写了一封意见书。梁灏在意见书中提出,作为国家选拔人才重要途径的科举考试,不能只注重考察诗词歌赋水平,要重视对考生真才实学的测试,考试内容应当更加贴近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胜任政府管理工作。这个建议,还是很有远见的。

梁灏的意见,并未得到朝廷采纳。这也难怪,一个无名之辈、落榜考生的意见书,能不能送到皇帝和政府高层面前,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尽管所提意见没被采纳,但宋朝后来在科举制度方面进行的一些改革完善,同梁灏当初提出的意见建议,却不谋而合。这也说明,梁灏虽然年轻,但却善于观察思考,并且具有异于常人的超前眼光,以及从事政务管理工作的不凡潜质。

当了一段时间甘苦自知的“京漂”之后,梁灏终于得遂所愿,在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征途上,迈出了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不但金榜题名,并且在殿试中发挥出色,一举登顶,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状元郎。展现在这位二十二岁青年人面前的未来,应该说是一片光明。

中了状元以后,梁灏担任过大名府观察推官。宋仁宗年间,为加强边防、震慑契丹,将大名升格为京府,规格比一般的府要高。大名府的推官,是为中层官员,品级为从六品,级别也比其它州府的推官高。在任期间,梁灏曾与大宋首位状元杨砺以及朱台符等官员,一道组织过科举考试事务。在工作中,梁灏尽职尽责,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唯才是举,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好评。后来他被调入中央政府机关任职,但具体在哪个部门工作、担任什么职务,史料记载不详,笔者也不好乱编。

根据各方面情况推断,在中央政府机关任职期间,梁灏的工作岗位肯定是比较接近皇帝的,大约是中书舍人、给事中这类的职务。因为据有关史料称,梁灏很有工作能力,每次上朝接受皇帝的工作质询时,他都反应极为敏捷,不但出口成章,并且对相关事宜条分缕析,逻辑严密,见解独到,思虑深远。因而,梁灏很受宋真宗赵恒的赏识。以至于到了后来,朝中百官提交给皇帝的各种奏章文书,赵恒一般都先交给梁灏审核把关,提出修改处理意见,然后再送给自己批阅。从这一点上看,也足以证明梁灏的能力才学,以及皇帝对他的器重。

四十一岁那年,梁灏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开封府的一把手,称为府尹,而非知府。“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句唱词,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开封府,作为大宋的首都,其最高行政首脑,是北宋最为重要的地方官员,地位十分显赫。赵光义、赵恒在当皇帝之前,都曾担任过开封府尹。后来,宋代的太子亲王如果兼任开封府一把手,称之为“牧”。唐宋官场流行的术语“出使奉牧”,指的就是高官出任节度使、“牧”这样的封疆大吏。

宋代在开封府尹这个岗位上历练过的官员,日后大多受到重用,不少成为辅国之材。寇准、欧阳修、包拯、范仲淹、苏轼、司马光、宗泽等北宋著名政治家,都曾出任过这一职务。开封府尹是日后宰相的预备人选,几乎就是大宋官场的惯例。倘能假以时日,梁灏必堪大用。是否能做出一番名留青史的业绩,也未可知。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不幸的是,在走上开封府尹这个重要岗位的当年,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梁灏便暴病而亡。

不但自己的人生篇章书写精彩,梁灏在教子育子方面,也颇为成功。他有三个儿子,名字分别叫梁固、梁述、梁适。老大梁固后来也跟自己的老爸一样,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大宋状元郎。梁氏父子皆中状元,成就了一段科举佳话。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这是科举史上山东的第一对、也是唯一一对父子状元。老三梁适也是宋代名臣之一,后来位极人臣,官职相当于宰相级别。梁固、梁适的有关情况,以后还要进行介绍,此刻暂且按下不表。

有一种说法称,在梁灏中状元的当天,他的大儿子梁固呱呱坠地。何谓无巧不成书?请看梁家父子。但跟自己的老爹一样,梁固也是短寿之人,三十二岁便英年早逝。这可能与他们的家族遗传有关,因为梁灏、梁固,以及梁灏的父亲一家三代,都是壮年早亡。

作者简介:王离京,笔名谷荻,男,山东寿光人,195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知青、工人、教师、机关干部,曾任山东警察学院副院长,二级警监。散文作家,系中国作协会员,发表出版作品累计三百余万字,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选本。相关作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两度入选山东省中小学生寒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前十位重点推荐书目。

壹点号谷荻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宋朝梁灏82岁成状元,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在早上的时候得到了真理,即便在晚上的时候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孔子的这一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八章。

这一句话,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很简单,甚至简单得有些让人难以接受。毕竟,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对“死”之一字“讳莫如深”,能不提就尽量不提。其实,这是对孔子的话的误解,纵然从字面上来看,这样理解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若是深究下去,却会发现,原来孔子想要表达思想却是那么博大深奥。可以说,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句话,可以感悟出不同的内涵来。比如:对于那些正努力学习之人来说,孔子这句话便可以作为学习中的励志之语来理解。

众所周知,读书学习向来是一件“寒窗十载无人问”的事情,其中的艰辛对于任何来说,都没有轻松可言。特别是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无止境”更显得那样真实,即便是那些顶尖的科学家,终一生之力,也只能在某一个领域、甚至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取得一定的高度。几乎没有人能够跨领域、跨专业达到巅峰,更没有人能称得上真正的“全才”。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愈加显得学习的难能可贵。

“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这是五代时期的梁灏在考上状元之后,回答宋太宗问话时候所作的一副对联。短短两句话十八个字,其中包含了多少的艰苦和辛酸。其实,梁灏天资聪慧,但他的考学之途却是极为坎坷,他一共参加了四十场会试,时间跨度更是达到了四十七年,直到满头白发的时候,才终于中了状元。虽然,梁灏的艰辛历程,有当时社会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当时激烈的竞争环境所致。但对于这些,他却毫不在意,在自嘲之中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学识水平。

或许,有的人会觉得梁灏这样的做法有些太过于执着,已经近乎魔怔。在学习这条路上,虽然大家遇到的困难、挫折各不相同,也不是人人都能够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但是他那种对待学习不服输、不放弃的坚韧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借鉴的。试想一下,如果梁灏中途放弃,又或是压根就不努力参加考试,那么在千百年之后,又有谁还会记得五代之中还有这样一个令人钦佩的人物呢?

当然,学习并不是为了“名垂千古”,也不是为了“扬名万世”,而是为了不断地充实自己,增强自己认识世界、认知未知的本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学习不在乎年龄,也不在乎形式,更不在乎特定的内容,只要对自己有益的内容,都可以不断地去学习。只要能够朝着一个固定的目标,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也是一个励志学习,取得成功的典型。其实,苏洵小的时候很贪玩,非常不懂事,压根就没有认真进行过学习。直到他二十七岁的时候,才突然茅塞顿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从此他开始发奋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甚至曾经发生过因为读书太过专注,在吃粽子时把墨汁当作白糖蘸着吃的“笑话”。但,正是在这样用心用功之下,他才能取得后来的成就,成为了世人皆知的文学大家。

从古至今,这样发奋学习、不断努力读书的事例比比皆是。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等,无不向后世之人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揭示了读书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在农耕时代,一个人只需要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还不会过时;然而如今却是需要用一辈子来不停地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所以,当我们面对学习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在保持初心的同时,保持住和韧劲。不论工作、生活有多繁忙,不论应酬有多少,每天都应该抽出时间来学习。这样做,既能洗涤心灵,又能增长学识,还能丰富生活,让自己无虚度光阴之虞,更不会生出被时代抛弃之感。

总之,要像孔子所说那样:“朝闻道,夕死可矣。”只是这个“朝”,并非某一个特定的早晨,而是人生在世的每一个早晨;这个“夕”,也并非每一天的傍晚,而应该是生命最终的终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不枉探索人生真谛所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