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是生活在初唐年间的一位诗人,与其它唐诗大咖相比,他的光芒或许有些暗淡。
王绩出生在传统的书香之家,他的哥哥就是隋朝著名的教育家王通,而王通的孙子就是那个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公元600年,11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时,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的公卿称为“神童仙子”。
成年后的王绩虽有仕进之心,然生性嗜酒,又不喜束缚,所以当了几任小官之后,王绩干脆辞官隐居以终了。
《野望》就是王绩在归隐之后写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也是他广为流传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百无聊赖的王绩来到了东皋。他想躲开人群,一个人在这里,静静地欣赏自然的美丽,品味心中的孤独。
但是在东皋,王绩的内心并没有变得宁静,他来回地徘徊,有一点迷茫,有一点惆怅。他的心情,就像曹操《短歌行》中的那只乌鸦:“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独自信步了一会儿,王绩已不似刚才那般焦躁。因为他看到,东皋的秋景虽然稍显萧瑟,但却散发着一种别样的韵致。
那漫山遍野的树木,已经失去了夏日的生机和活力,有的树叶变成了浅黄,有的树叶变成了深红,东皋的这个秋天因此五彩缤纷。
此时,夕阳也要快落山了,它暖暖地照耀着,它的余晖洒满了天地,使万物笼罩在一种淡淡的金色之中。
王绩看到,在村边的那条小路上,放牧的人赶着牛犊回来了,牧人悠闲地唱着牧歌,那可爱的小牛还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好像在跟主人应和似的。
早上外出打猎的人更是满载而归,马的身上驮着不同的猎物,那猎人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满足和幸福。
王绩在回去的时候,和他们擦肩而过,他想和他们打招呼,但是他刚隐居不久,他和这里的人还不熟,因此他们“相顾无相识”,只好各自走各自的路。
离开了官场,王绩或许并不觉得遗憾,因为他对功名利禄本身就很淡泊,在“为五斗米折腰”和痛痛快快地喝酒之间,他宁可选择后者。
让他心中倍感怅惘的是,在隐居之后,他是那样落寞,他找不到和他有共同语言的人,可以让他们陪伴自己度过这个寂寥的黄昏。
王绩是多么地羡慕陶渊明啊,同样是隐居,陶公的田园生活可要比他热闹和有意思的多了。最起码人家陶潜不孤独,他有一大帮子各种各样的朋友。
在劳作之余,他们一起喝酒,聊天,无拘无束地谈笑,陶渊明自豪地说,这样的快乐实在是无价之宝。沐浴在那美好的友情之中,陶渊明忘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风雨。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王绩没有陶公那般有人气,他失落地想,既然在世俗之中找不到知音,那我就从古代的那些圣贤里面,寻找几个来做我“心灵的知己”吧。这样,至少我的余生,还有人与我同行,哪怕是在精神上。
那么,王绩选的偶像是谁呢?当然是伯夷叔齐了,他们是古代德行最高的人。《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记载:“巫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王绩也想和伯夷叔齐一样,在东皋之地,孤独而行吟,“长歌怀采薇”。因为只有这样,他的灵魂才能摆脱无形的羁绊,获得真正的安适与自在。
王绩一生个性散漫,热爱田园,他的山水田园诗亦如他本人,朴素自然,不事雕琢而又意境浑厚。
有人评论曰“其诗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
亦有人曰:“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
王绩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创作最早的实践者和奠基者,唐诗之所以后来无比兴盛,与王绩等人早期的开创,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王绩从不模仿古人,他坚持做自己,因此在初唐铺陈繁复的宫体诗中,他自成一格,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清新质朴、极具个性化的吟唱和抒写。
因为对生命真正的热爱,王绩的诗歌,文字恬淡却有一种内在的生气与感染力,那或许是一名诗人天生的风骨与气质吧。
-作者-
张风莉:笔名雨枫,中学语文教师,甘肃省白银市作协会员。
王绩是生活在初唐年间的一位诗人,与其它唐诗大咖相比,他的光芒或许有些暗淡。
王绩出生在传统的书香之家,他的哥哥就是隋朝著名的教育家王通,而王通的孙子就是那个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公元600年,11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时,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的公卿称为“神童仙子”。
成年后的王绩虽有仕进之心,然生性嗜酒,又不喜束缚,所以当了几任小官之后,王绩干脆辞官隐居以终了。
《野望》就是王绩在归隐之后写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也是他广为流传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百无聊赖的王绩来到了东皋。他想躲开人群,一个人在这里,静静地欣赏自然的美丽,品味心中的孤独。
但是在东皋,王绩的内心并没有变得宁静,他来回地徘徊,有一点迷茫,有一点惆怅。他的心情,就像曹操《短歌行》中的那只乌鸦:“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独自信步了一会儿,王绩已不似刚才那般焦躁。因为他看到,东皋的秋景虽然稍显萧瑟,但却散发着一种别样的韵致。
那漫山遍野的树木,已经失去了夏日的生机和活力,有的树叶变成了浅黄,有的树叶变成了深红,东皋的这个秋天因此五彩缤纷。
此时,夕阳也要快落山了,它暖暖地照耀着,它的余晖洒满了天地,使万物笼罩在一种淡淡的金色之中。
王绩看到,在村边的那条小路上,放牧的人赶着牛犊回来了,牧人悠闲地唱着牧歌,那可爱的小牛还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好像在跟主人应和似的。
早上外出打猎的人更是满载而归,马的身上驮着不同的猎物,那猎人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满足和幸福。
王绩在回去的时候,和他们擦肩而过,他想和他们打招呼,但是他刚隐居不久,他和这里的人还不熟,因此他们“相顾无相识”,只好各自走各自的路。
离开了官场,王绩或许并不觉得遗憾,因为他对功名利禄本身就很淡泊,在“为五斗米折腰”和痛痛快快地喝酒之间,他宁可选择后者。
让他心中倍感怅惘的是,在隐居之后,他是那样落寞,他找不到和他有共同语言的人,可以让他们陪伴自己度过这个寂寥的黄昏。
王绩是多么地羡慕陶渊明啊,同样是隐居,陶公的田园生活可要比他热闹和有意思的多了。最起码人家陶潜不孤独,他有一大帮子各种各样的朋友。
在劳作之余,他们一起喝酒,聊天,无拘无束地谈笑,陶渊明自豪地说,这样的快乐实在是无价之宝。沐浴在那美好的友情之中,陶渊明忘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风雨。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王绩没有陶公那般有人气,他失落地想,既然在世俗之中找不到知音,那我就从古代的那些圣贤里面,寻找几个来做我“心灵的知己”吧。这样,至少我的余生,还有人与我同行,哪怕是在精神上。
那么,王绩选的偶像是谁呢?当然是伯夷叔齐了,他们是古代德行最高的人。《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记载:“巫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王绩也想和伯夷叔齐一样,在东皋之地,孤独而行吟,“长歌怀采薇”。因为只有这样,他的灵魂才能摆脱无形的羁绊,获得真正的安适与自在。
王绩一生个性散漫,热爱田园,他的山水田园诗亦如他本人,朴素自然,不事雕琢而又意境浑厚。
有人评论曰“其诗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
亦有人曰:“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
王绩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创作最早的实践者和奠基者,唐诗之所以后来无比兴盛,与王绩等人早期的开创,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王绩从不模仿古人,他坚持做自己,因此在初唐铺陈繁复的宫体诗中,他自成一格,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清新质朴、极具个性化的吟唱和抒写。
因为对生命真正的热爱,王绩的诗歌,文字恬淡却有一种内在的生气与感染力,那或许是一名诗人天生的风骨与气质吧。
-作者-
张风莉:笔名雨枫,中学语文教师,甘肃省白银市作协会员。
古诗一直以凝练含蓄深受国人喜爱,属于文化传承的一部分。阅读古诗和阅读普通散文不一样,古诗不会像散文那样直白,同样一件事散文可能要写十句话,但是到诗歌里可能就三句话,甚至两三个短语。
古代诗人们是怎样做到让诗歌含蓄而丰富的呢?其中一种常用手法叫“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长歌怀采薇”一句出自王籍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伯夷、叔齐的故事《史记•伯夷列传》里面记载了伯夷、叔齐二人因反对周武王讨伐纣王,不食周粟,然后结伴在首阳山上采薇充饥,最后活活饿死的故事。
周武王伐纣本是顺民心遂民愿的事,为什么伯夷、叔齐会反对呢?
伯夷、叔齐本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孤竹君本欲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继位时,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坚辞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兄弟两人先后出国游历考察。
开始为了躲避残暴的纣王,伯夷和叔齐隐居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后来听说周文王兴起,他们很高兴,便决定从东夷回去。
但是在半途中,两人遇见了周武王伐纣的大军,这才得知文王已死。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牌位奔袭商纣。他们二人大失所望,叩马而谏说:“父死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作孝吗?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
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纣王阵前的十数万奴隶军临阵倒戈,周武王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做法太可耻了,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他们就一起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这便是“长歌怀采薇”的典故。
采薇,吃的什么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并作了《采薇歌》一首。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吾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采薇采薇,到底采食的是什么植物呢?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薇”就是野豌豆,因为总是能救济饥荒所以又有“救荒野豌豆”的别称。《中国植物志》就指出野豌豆全国各地均有出产。在华东地区,它们更是常见。房前屋后,田野路边,荒地草坪,几乎各种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薇”是蕨菜,蕨菜可食,它的根含淀粉,也可供食用。
不管是野豌豆,还是蕨菜,都不能保证一个人的正常热量和营养摄入,最后伯夷和叔齐双双饿死在首阳山。
后人就以“采薇”这一典故喻指隐居,尤指辞官后的归隐生活。
之前写到”柳”这个诗词意象的时候,引用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句子, 这句诗来自《诗经·小雅·采薇》,全诗的前三部分第一句分别是“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薇是一种野菜,也称“大巢菜”、“野豌豆”,“作”是指薇菜刚刚发芽,露出细小嫩尖的状态,“柔”是指薇菜慢慢生长,枝叶随风飞舞的样子、“刚”则是指薇菜渐渐失水,茎条坚硬老化的过程。全诗描写的是长年戍边作战的征士在退役还乡时,感怀往昔,思念家园,百感交集。
《诗经》里的“采薇”仅仅就是采摘薇菜的意思,我们今天要讲的是“采薇”的另一种含义。
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商末,孤竹国国君有三个儿子,本来父亲定下由老三叔齐继任,但是等父亲去世后,老三觉得应该遵守人伦规则,又让位给老大伯夷,老大觉得应该遵从父亲意愿,不然就是不孝,两个人互相谦让,都不肯继位,结果最后只能由老二当了国君。然后老大和老三两人前去投奔西伯侯姬昌,到了以后才知道姬昌已死,其子姬发(即武王)正准备攻打商纣,两人拉住姬发的战马,讲了一通父子君臣的仁义道德,但是姬发不听劝阻,两人只能离开。武王克殷以后,建立周朝,伯夷、叔齐两人隐居在首阳山,仍然坚持自己的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只采食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临死前还作了一首歌,其中有两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意思是:“登上首阳度余生,每日采薇对长空。以暴制暴一时利,一错再错害无穷。”后来就以“采薇”来比喻清风亮节、隐居山野。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环顾周围,找不到一个知音,独自一人寂寞惆怅,只能放声高歌来倾吐郁闷,在心里默默怀念像伯夷叔齐一样隐居采薇的高士,可惜空怀念想,却无法做到像他们那样。
唐•白居易《出山吟》:“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
清晨吟诵一首描写游仙的诗,晚来歌唱一曲关于采薇的歌,这样的生活真是随心所欲、无牵无挂,好不惬意!
北宋•黄庭坚《放言十首》:“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
清江上高歌一曲,寄情山水;南山边采摘野菜,志趣高远。追求内心平和、心无挂碍,向往着自由自在、神闲气静的生活。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有感》:“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
有谁知道孤竹国的伯夷和叔齐两个人,正在荒凉的首阳山上唱着采薇的歌曲呢?有些人热衷仕途,有些人淡泊名利;有些人沽名钓誉,有些人与世无争。每个人追求的生活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南宋•赵蕃《偶成》:“倚楼看镜徒增叹,散发采薇真是清。”
靠着楼台的栏杆,对着镜子左看右看,世事烦扰,徒增叹息,还是觉得散发避世、采薇隐居才是真正清新悠远、超凡脱尘。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