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早晨”
“哦,快D(赶快)擦牙洗脸换衫吃早餐,唔喺(要不)返学就迟到啦!”
这是早上还在上学的儿子(女儿)和父亲的对话,“老豆早晨”即是爸爸早上好。
广东人把父亲叫“老豆”,外省人当然不能把这“老豆”拿来:煎、炒、烹、炸……
那为什么广东人把父亲叫“老豆”呢?可以说百分之九十的广东人都不知把父亲叫“老豆”的真正含义,大部分的人都是古老相传人叫我也叫。
那“老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广东人口中“老豆”原来的真正写法是“老窦”,在粤语中“豆”与“窦”是同音字,而“豆”字笔划少常见,人人提笔可写,“窦”字笔划多不常见;有些人不明白“老窦”的真正含义,把“老窦”写成“老豆”,因此我们不能怪外省人把“老豆”拿去煎、炒、烹、炸……
在旧版的《三字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这窦燕山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广东人都把父亲叫作“老窦”呢?
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人,他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但他为富不仁,以势压贫,穷人家借他粮食时,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 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
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彰著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因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他开始周济贫寒,资助做买卖维持生活者数十家,接济柴米而得活者不可数计,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
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建书房40间,买书数千卷,聘请名师授业教课。有穷人家,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
行善积德 福有攸归。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 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
窦燕山(老窦)教子有方,五个儿子先后登科及第,都很有成就,名扬四方。“老窦”也就成了好父亲的代称,把父亲叫做“老窦”,就是把自己的父亲比作“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的好父亲窦燕山。
“老窦”就是好父亲,千万不要再写成“老豆”,要不外省人问你“老豆”是用:煎、炒、烹、炸、酱、焖、炖……哪一种方法最好吃呢……
注:图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告知即删!
全球没有哪个国度像中国人这样重视姓氏文化。
只许生一孩的时代,小孩随父姓还是随母姓是争论非常大的话题。
因为传统文化观念里,“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姓氏是一族血脉延续的见证。大丈夫行走江湖,哪能随便就改名叫做“阿猫阿狗”,即便在实行“连坐”的旧时代,有族人犯罪可能会被牵连灭族,很多人也是不愿意改姓的。
可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千万人集中改姓,现在看来仍是咄咄怪事。
从二简字说起生活中同姓的两人初次见面,总是以“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来拉近关系。
以下这几个“不同”姓氏的人,大概都不用追溯到500年前,50年前就可能是一家。
典型的案例有萧和肖、傅和付、阎和闫、戴与代、樊和凡等。
二简字简化的姓氏用字(部分)
造成这个奇怪现象的原因的汉字简化运动。
1977年12月,咱们国家颁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试行版,方案中规定,“萧”字简化为“肖”、“阎” 简化为“闫”……
这版“二简字”在前后断断续续试行九年后,因为种种原因,1986年6月被废止,但是给涉及到的部分姓氏带来的问题影响至今。
因为在当时很多人就已经将户口本姓名改成简化字,这么一来往往导致一个家庭父子(女)不同姓,甚至一家几兄弟都存在姓氏混乱的情况。
如上图汇总的因简化字改姓的重点案例,目前人口数量大约1680万以上,占目前全国总人口为14亿的1.2%左右。
时光倒推到80年底初期二简字盛行时,全国人口大约10亿。
假设全国各姓氏人口增长率大约相等,折算一下,80年代初期以上“简化字改姓”的人口数量大概在1200万左右,去除一部分该“简化”姓氏原本就有的人口(如肖,萧简化前有此姓,极罕见),保守估计,批量改姓的人口也在千万左右。
二简字简化的姓氏用字(部分)
姓氏用字简化,在“二简字”表里大概分为两类。
一是字形简化,如“阎—闫”、“傅—付”,还有表里没提及的董姓简化为苳,檀姓简化为枟等。
二是同(近)音字代替,如“萧—肖”、“戴—代”“蓝—兰”等。
还有一些是二简字里面没有的,如“樊—凡”、“詹—占”等,这一类是老百姓长期使用,约定俗成的情况。
几个典型案例萧与肖
萧和肖是两个不同的姓,前文提及二简字之前,肖姓已有,不过古时萧是大姓,肖是稀姓。萧姓是殷民六族之一所建的萧国之后,载入二十四史的名人好几百,留下过“萧规曹随”这样的成语。肖姓虽然汉朝已有,但历代人丁稀少,直到二简字推行才迎来大规模爆发。
萧劲光大将
以开国大将萧劲光一家为例,萧将军六子三女是三四十年代出生的,自然姓萧,但是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这些子女都有被姓“肖”的情况,而三子萧卓能(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丈夫)的女儿,1977年出生,正好碰上简化字施行,所以姓“肖”名一,很典型的祖孙三代乱了姓。
傅与付
傅和付也是两个不同的姓, 不能相混。
傅姓始于商朝的傅说(悦),古代也有付姓,春秋时鲁有付乙,但付与傅不同宗。二简字之后大量“傅”姓被简化成“付”姓。
傅作义将军
如:“傅作义”将军的名字被写成了“付作义”。
阎与闫
阎和闫也是古时候就有的两个不同的姓氏,但“阎”不能简化成“闫”姓。
著名艺术家阎肃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收1840年至1888年期间历史人物10750 人,其中没有一位闫姓人物,据此来看,简化字运动之后“阎”错讹成“闫”的不在少数。
戴与代
戴姓和代姓也是古代就有, 只不过是发展到近现代,姓代的已经很少了,如果不是简化字造成的错写,代姓会更少。
中国远征军名将——戴安澜将军
樊与凡
大学有个同学姓“凡”,这是我首次接触到这个奇怪的姓,后来聊起来才知道他们家族谱和先人墓碑上的姓都是“樊”,又一个简化字简化了姓的典型案例。
充分说明,尽管凡姓虽然古代就有,但是个非常稀罕的姓氏,简化字运动 “成功”增加了凡姓人口。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看完上面的案例,我们明显感觉到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
传统的声音认为:
1、姓氏是家族的传统符号, 要敬畏先祖, 姓氏不可随便改。
改萧姓为肖,是为不“肖”,
改戴姓为代,不可乱“代”,
拒改樊为凡,不甘平“凡”!
2、二简字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那时候民众文化普遍不高,为了推广识字普及率可以理解。后来二简字方案都废除了,“肖”“付”等已不再是 “萧”“傅”的合法的简化字,国人文化素质也已大大提高,废除简化姓氏是顺理成章的。
3、有的简化字不尽合理,用来做姓氏更是荒唐。
如有“窦”姓简写为“豆”,原本对“窦”的印象是两汉望族之后,看到“豆”本能直呼“吃饭睡觉打豆豆”。另有,“董”姓简化为“苳”,“檀”姓简化为“枟”,简化字笔画是少了,可大家反而不认识了,这本来就与“简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而持有现代思维人士看来,已简化的姓氏不必强行恢复:
1、“将错就错”,习惯成自然,大家用得多了就成对的了。历史上各种原因改姓的不在少数,简化字只是其中一种,试问“司马”改成“冯”、“同”的需要改回去吗?
2、权威辞书已经接受了,如《新华字典》:“萧”(姓)俗作“肖”。
3、现在的“新新人类”都讲求自由、个性,凭啥非要改回去,只要我高兴,新换一个姓也不是不可以,现代公民有选择自己“姓”和“名”的权利。
在慕容君看来,姓氏是一代代薪火传承而来,有的已经走过了几千年,中华民族了不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能够传承历史文化五千年连绵不绝。姓氏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确系因为简化字造成改姓的,我赞成改回去!毕竟,改回祖姓合乎天理人伦,现在的法律也是有明文支持的,很多地方的简化姓氏,已经成功恢复为祖姓。
回到现实,现在国家繁荣,人民生活富足,故而各地修族谱之风盛行,不少人也削“简”姓回“本”姓,实现认祖归宗。但从目前现有“简化姓氏”数量来看,安于现状不愿折腾的不在少数,恢复祖姓的道路显得任重道远。
生活中您还碰到过哪些被“简化”不当的姓氏,您认为这些简化姓氏是否需要恢复祖姓呢?欢迎留言讨论。
一直想根据咸阳地区姓氏情况对关中内部居民结构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最近忙里偷闲,抽空略作小结。不少人总喜欢用西安附近人员流动、方言变异代表全关中,因为西安市区近千年来的居民结构剧变,妄言全关中盆地唐代以来已换血n次,早已失去汉唐风骨,这种言论实在经不起推敲,事实上,关中渭北很多地区,隋唐以来居民变动极为有限,除了之前说到的东府同、华二州,咸阳北五县亦保留诸多土著老民,笔者选择永寿着重分析。
前三大姓依次为李张王,唐代关中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皇室子嗣多聚于此,根据之前推算,京畿道唐代第一大姓很可能是李,而永寿恰好如此。在唐代关内道的进士姓氏分布中,李、王、李、杨、赵分列前五,与关中出土的秦简姓氏差异仅在五大姓的位次。介于李(陇西李)、杨(弘农杨)的郡望加成,唐代两姓实际人数可能并未达到进士姓氏所对应位次。
第四名赵姓是关中西部秦以来便偏高的特征姓氏,天水赵氏曾是本姓第二大郡望,永寿赵与之吻合。
第五名杨姓也是战国以来便在关中发迹的郡姓,华阴杨氏曾是关陇八大家族之一,而杨多于刘姓,也成为判断关中土著存留度的重要指标。虽然刘氏西汉建都关中,但刘作为后起的超级大姓,在隋唐及以前的关中并不多见。
第八名樊姓亦是关中早期爆发的土著大姓,其两大起源皆与长安南郊神禾塬畔的古樊国有关,至于樊哙封于樊川,实际上并非巧合,正是因为樊姓源于此地,汉高祖才将这片宝地授予他,大有认祖归根、荣归故土之意。
前十“守门员”豆姓有两种来源,两汉望族扶风窦氏讹写以及慕容鲜卑豆卢氏简化,复旦大学严实曾测过当地豆氏父系,据信第二种可能性更大,纵然是鲜卑南下汉化后裔 也是当地一千五百年以上土著,唐代宰相豆卢钦望便是京兆长安人,其死后陪葬乾陵,家族也有多人葬于今咸阳北部沿山,附近豆姓极可能同出一脉。
十三名严姓,在当地超三千人,整个北方地区严都是绝对小姓,只有关陇地区隋唐先后出现天水严、华阴严两大望族,也令关中成为北方严姓最高频区。严姓也成为关中区别于山西、河南等其它北方省份一大标杆姓氏。
第十六来姓,相信多数陕西人对来姓的大部分认知来自曾家喻户晓、风靡一时的咸阳505创始人来辉武先生。隋唐之际,关中来氏名人辈出,其中永寿来姓直系先祖便是唐代大将来曜、来瑱父子,来氏父子故里永寿马坊乡来家村,至今仍有始建于唐广德二年(764年)、歌颂其赫赫功绩的大照壁。虽然唐末关中来氏南下者众多,在杭州滨江区形成现今来氏第一大聚居区,但来曜父子后裔依旧坚守故土、不曾远离,成为传唱至今的佳话。
第十九长孙姓也是永寿一大特色姓氏,因为他们都是长孙无忌守墓者后裔,相传长孙无忌被刺杀后,其子载父尸体一路北上,行至永寿,以金头玉身下葬,从此隐居于此。该墓位于永寿县渠子乡永寿坊村,村内大多居民复姓长孙,坚信自己就是长孙无忌直系后裔。墓冢真伪待查,但村民始居本村至迟也在明代之前,世代为永寿老户。
除了以上列举姓氏外,蒙、白、苟、仇等姓,似乎也是当地早期定居土著后裔。其中蒙、苟、仇可能与东汉末年进入关中的氐羌民族密切相关,白则是秦国老姓,秦灭六国后,虽部分迁居太原形成望族,留居本地者也必然不在少数。
讲完永寿姓氏,顺道略提咸阳最北部、陕甘交界的重镇长武,长武与永寿前四名类似,李位居第一,赵居第四,唯一区别是张、王二姓换位。再往后看,会发现第七名尚姓颇为“扎眼”,这一姓氏在陇东平凉也高频分布,很可能是陇西望族上官氏简化而来。紧随尚姓位居第八的鱼则尤为神秘,鱼姓在全国也只有三万余人,且过半居于陕西,长武便能占七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长武鱼姓测出三例父系Y染色体单倍群皆为N-M1819,这一支系在关中地区仰韶遗址便有发现,极可能是关中豫西晋南地区六千年土著居民。
随着现代生物基因学分析的不断深入,彪炳千秋的永寿古邑定会绽放新的璀璨焰火。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