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测算

布匹的意思(马匹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4-04-16 14:32:16作者:樱花飘落来源:用户分享

布匹的意思(马匹的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别的动物都论“只”、“头”,为什么唯独是马,要说一匹马呢?

这回呢,咱们说说一“匹”马。咱们汉语当中呀,对这个不同的动物呀,用不同的量词,小一点的动物,比如猫呀,老鼠呀,鸡呀,鸭子呀,都论只,一只猫,一只鸡;大一点的呢,论头,一头猪,一头牛,一头大象,唉,可是唯独这马,不能说是一头马,只能说是一匹马。马它论匹,不能论头,那~这是为什么呢?

最早这个“匹”呀,呃,这种计量单位吧,仅限于用在布呀、帛呀,等等吧,唉,这些纺织品上,比如匹练,就是一匹白绢;还有匹帛和匹缎,这都是泛指纺织品。匹也是长度单位,四丈为一匹。白居易的《卖炭翁》咱都学过呀,“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红绡,就是两丈生丝织成的薄绸子。

那用“匹”来计量马呢,最早是出自《尚书 文侯之命》里边,原文是“马四匹。”《尚书》呢,翻译过来就是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那可见呢,用“匹”来计量马,这已经是非常的久远了。那在稍后的古籍-《周易》当中呢,也出现过“马匹”一词,“月几望,马匹亡。”但是这里边这个“马匹”呀,不是马的总称,匹是配偶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月亮快要圆了,唉,望,满月叫望月;“马匹亡”,马失去了配偶,不是马都死了。那后来为什么把马匹作为马的总称了呢?唉,这个孔子给他的学生颜回,做过详细的解释。

根据这个《韩诗外传》记载呀,说是有一次孔子带着颜回出门旅游,去哪儿了呢?俩人爬泰山去了。到了山顶,赫!这泰山高呀,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吗,那阵儿也没有雾霾,啊,这天儿也透亮,真是极目千里。这俩人呢,就往这东南方极目远眺。这时候孔子就问颜回,说,“徒弟呀,你能看见苏州的阊门吗?”这阊门呀,就是苏州古城的西门。

颜回使劲看了一会说,“我看到了。”

好家伙!从泰安都看到苏州去了,一千多里地,这真是千里眼!

孔子又问了,“那你看见什么了?”

颜回说,“我看见一关帝庙,上边挂块匾,义气千秋,蓝匾金字,上款是信之弟子某某某,下款是年月日。”啊,这是颜回吗?这是张寿臣,《三近视》这是,哈哈。

颜回说“呃,我看见城门外有一匹练,前面有一束生蓝。”这练呢,刚才咱说了,就是洁白的熟绢,生蓝呢,是草料。

孔子说,“哎呀,你这眼力还是不行呀,那不是一匹练,那是一匹白马在吃草呢。呃~子渊呀,那你知道为什么这马,要用匹来计量吗?为什么要说是一匹马呀?”

“呃,师父,弟子才疏学浅,这个还真不知道。”

“你看啊,这个马阳光下,它的影子是不是有一匹那么长呀,是不是能达到四丈呀,所以说这个马,得说一匹马,明白了吗?”

“得,师父,我记住了。”

唉,您现在去泰山,还有的景点,一个石牌坊,“望吴圣蹟”,啊,您站在那儿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看见苏州,哈。

那除了孔子的这种解释呢,东汉时期对这个“马匹”呀,还有很多别的解释,唉,也都挺有意思的。一种呢,说是良马和君子一样,都需要由具有慧眼的专业人士“相”过之后才能确定,唉,相马、相面,都得相。那这千里马能够和君子相匹敌,所以称马匹。那第二种说法呢,是马在深夜里跑,能够看到眼前四丈的距离,所以叫一匹。第三呢,说是这马向前腾跃的距离是四丈,所以称一匹。第四呢,说是这马死了之后的价格是一匹帛,所以叫一匹。第五呢,说是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互相馈赠的礼物,通常都是“乘马”和“束帛”,乘马是四匹马,束帛呢,是捆成一束的五匹帛,帛的单位呢,是一匹四丈,正好跟那乘马的四匹马的数量相匹敌,所以也就用匹来计量马了。唉,有点乱哈,没事儿,您要没记住呢,那您就再看一遍得了。

[中高考备考]文言文史传类高频词归类

1.表示等到的:逮、迨、比、及、比及、比至。

2.表示统率的:率、领、将、帅、引、以、带、勒、制。

3.表示假装的:阳、佯、诈、伪。

4.表示攻下、夺取的:下、拔、取、破、夺、举、掠、略。

5.表示交友、交往的:善、友、交接、交、与、知、游、结、故(旧交)。

6.表示一类的:伦、徒、辈、众、党、流、类、属、族、侪、俦。

7.表示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8.表示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适、之、造、至、徂。

9.表示离开某地的:去、迂、徙。

10.表示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存、候。

11.表示告别的:辞、别、谢。

12.表示暗中的:阴、间、密。

13.表示难道的:顾、岂、独、庸、其。

14.表示全、都的:毕、咸、皆、率、具、俱、举、尽、胜、一、悉、全、阖、合、并、胜、既、佥。

15.表示慰问的:存、吊、问、慰、省、循。

16.表示美好的:令、修、嘉、懿、盛、雅、善、好、巧。

17.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18.表社会状态的: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乱、兴、盛、衰、亡

19.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卓越的人或强横的人)

20.表人物个性的:鲠(骨鲠:正直,刚强)、耿(介)、厚、(仁)矜(矜,慎重,庄重。仁矜,

仁爱,善体恤人。)、悫(诚实,谨慎)、刚、毅(意志坚定,果断)、恺悌(平易近人)、鲠切(刚

正率直)、聪、慧、敏、木讷(不善辞令)、奸、佞(善辩,巧言谄媚) 、诈、谄(巴结,奉承)、

谲(欺诈,玩弄手段)、勤、恭、循吏(循礼守法之吏) 、俊杰、孤高(不趋时)

21.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贪、淫、靡、

22.表敬重的:恭、敬、重、尊

23.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说坏话诬陷别人)、诬

24.表赞扬的:多(称赞)、嘉、誉、与(赞许)、许、叹

25.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给予不好的评价)、怨、患(憎恶,讨厌,厌恶)、疾(恨,憎恶)

26.表责备的:过(责备)、责、咎、诛(责怪,谴责)、让、谴、尤、折(指责)

27.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28.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29.表哀怒的:怒、愤、忿恚(恼怒,发怒)、涕泣、切厉(严厉)、罹(忧患,苦难) 、诟(怒骂,辱骂)、恼

30.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折(驳斥,使对方屈服)、诘、诉、咨(后写作“谘”)

注意:告,诰,诏。“告”和“诰”原都是告诉的意思,后来用法不同,下告上叫“告”,上告下叫“诰”或“诏”。秦以后“诏”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宋以后“诰”只限于皇帝任命高级官吏或封爵时用。

注意:谕,喻。二字古代通用,后来逐渐有了分工,在比喻的意义上用“喻”,在告诉的意义上用“谕”。

31.表劝说的:说、劝、规、讽(用委婉的话暗示或劝告。)、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谏

32.表害怕的:畏、惧、惮、骇、遽(恐惧)

33.表揭发的:劾、讦( jié)、揭、擿(揭发)

34.表违背的:牾( wǔ)、忤、逆、倍(背)

35.表走的:步(行走,步行)、趋(快走)、走(跑,逃跑)、遁、亡、逃、匿

36.表饥饱的:饱、饥、饿、馁、馑

注意:“饥”“馑”。分开讲时,五谷没有收成叫“饥”;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叫“馑”。但连用时“饥”、“馑”无区别。

37.表食物的:糗(qiǔ炒熟的米、麦等干粮) 、馔(zhuàn) 、肴、膳、羞(馐)、蔬、 果

38.跟粮食有关的:粟(粮食的统称) 、黍(shǔ) 、禾(泛指庄稼)、稷(谷类) 、谷、稻、菽(豆类的总称)、稼穑(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耕耘、稔(rěn庄稼成熟 )、熟、刈、籴( dí买进粮食 ) 、粜(tiào卖出粮食) 、廪(lǐn米仓) 、荒、欠收、歉(年岁欠收,收成不好,与“丰”相对)丰、饶(富足,多)、赡(富足,充足;供给)、足、给(足,丰足)

注意:上古时“豆”是一种盛食品的器皿,与“菽”的意义完全不同。汉代以后,“豆”才逐渐代替“菽”,成为豆类的总称。五谷:稻黍稷麦菽或麻黍稷麦菽

39.表容器的:斛(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 、斗(十升为一斗)、觞、樽

40.表死亡的:(驾)崩、薨(hōng )、卒、不禄、死、山陵崩、没(殁)、终、圆寂

《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41.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jī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 、京、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注意:禁:皇帝居住的地方。禁内(宫内);禁外(宫外);禁宫(宫殿);禁闼(宫门。借指皇宫。闼:门);禁省(警卫森严的皇宫)。

42.跟皇帝有关的:上、帝、朕、孤、寡人、践祚(祚zuò (帝位);践祚:即位,登基)、登基、用事(执政,当权)、御、诏、诰、(驾)幸、膳、奏、表、疏

43.表刑罚的:髡(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黥(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劓(yì)、笞刑(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杖刑(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刖yuè刑、膑bìn刑、宫刑、大辟 pì 、炮烙、汤镬(huò)、车裂、凌迟、腰斩、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枭首、菹醢(zūhǎi把犯人剁成肉泥)、极刑(分割肢体、零割全身的酷刑)

44.与科考有关的:

贡举:古时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 、指科举考试

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

登第:登科 ,科举考中(进)进士

进士: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

中第:科举考试及格

落第、下第: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

状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会元:会试第一称会元

解元:乡试第一称解元

乡试:科举时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

45.表穿戴的

纨wán绔kù :古代贵族子弟穿的细绢裤。常用来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布衣:麻布衣服;平民,老百姓

履:鞋

屦jù :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绶:丝带,常用来拴玉或印

冠:①是帽子的总称;古代的一种礼仪。②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冕: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巾:扎在头上的织物

弁biàn :①古代用皮革做成的一种帽子;②男子成年加冠称弁。

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免冠:脱帽。常表示谢罪

跣xiǎn :赤脚

4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47.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xiāo 、缣jiān 、绸、罗、缎、绮、纱、绦tāo 、缟、缯

48.表桌床的:案、几、床(供坐卧的器具)、榻(床;几案)

49.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 马笼头 )、縻(缰绳,捆,拴 )mí 、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驭、御、驾、辕、辙、秣(喂马的饲料;喂养马匹)

50.与水利有关的:堤、决(疏通水道)、溃(水冲破堤坝)、溢(水漫出来)、涨、灌溉、涝(雨水过多,淹了庄稼)、旱、堰(挡水的低坝)、芜秽(荒废,杂草丛生)

51.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 )、太傅(辅导太子)。庠序泛指学校。

52.表年龄的:襁褓(婴儿的被子)、孩提(刚会笑而处于提抱之中)、黄口(幼儿)、黄发(老年人)、垂髫(儿童或童年)、弱冠(二十岁左右的男子)、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而立(三十岁)、不惑等。

53.表祭祀的: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牢(作祭品用的牛羊猪)、太牢(牛羊猪三样齐全)、少牢(只有羊猪)

54.表古代赋税的:赋、敛、课、调(征调)、庸(唐代代替劳役的一种赋税法;)、催科(催办缴纳赋税)

55.表军事行动的:讲武(训练军队)、将(率领)、部(率领)、总统(总领)、禽(捕捉,捉住;战胜,制服)

56.表丧事的:丁忧、忧、丁母忧、吊(慰问;悼念死者)、唁、縗絰(cuī dié) (用麻布做的丧服)、殓(给死人穿衣,装入棺内)、椁 (外棺,套在棺材外面的部分)、不豫(有病)、瘳( chōu病愈)、渐(病情加重)、大渐(病重

57.表主管的:知、典、主

58.表监狱的:囹圄、狱

59.表朝见的:朝、觐

60.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61.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62.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63.表官职变化的:选拔官吏是“纳新”;官吏的退休是“吐故”。

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 表恢复的:复、还

7) 表辞去的:辞、致政、致仕、休致、致事、退、告退、乞退、乞休、乞骸骨、乞身、归故里、移病、告老、解绶、挂冠、归田、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