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为四季之末、一年之尾,此时,天寒地冻,白雪皑皑。
古典诗词中,冬季的别称甚多,诗人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平仄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你知道这些独特的雅称吗?
三冬: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诗中即有: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九冬:
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诗中有句云:
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严冬:
“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如唐代僧贯休《塞下曲》中:
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
清冬:
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
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一诗中: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玄冬:
“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
如东晋张望《贫士诗》诗中:
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
穷冬:
“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
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诗中:
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穷阴:
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了,故称。
如白居易在《岁晚旅望》诗中就有: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北陆:
《隋书·志第十五·天文中·七曜》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北陆谓之冬。”
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如西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其二中: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玄英:
《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后人因用之代称冬天。
如唐代魏征《道观内柏树赋》:
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玄序:
玄,冬之色,序,季节。用“玄序”称冬季者。
如唐许敬宗《奉和守岁制》诗:
玉佩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严节:
如梁任石《赠徐征君》诗中:
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
岁馀:
古人读书有所谓“三馀”之说。三馀者: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而“岁之馀”的冬天读书效果最好。
如《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上书武帝自述: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同时也是孟冬的第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冬,终也,万物收藏也。”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趋向休养,以冬眠的状态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好充足的准备。
太阳运行至黄经225度时,即为立冬,属于农历十月节令。从公历11月7日前后开始,每五日为一候,立冬共有三候:
立冬初五日,一候水始冰。《周易·坤卦》爻辞:“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气温降低,水面开始凝结成冰,但寒气有限,冰面不至于坚不可摧。
立冬又五日,二候地始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土气凝寒,未至于坼。”寒气入土,土地也开始上冻,但积蓄的热量还在,土地不至于冻如石块。
立冬后五日,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蜃,即蚌类。《左传·昭公十七年》曰:“郯子曰:“丹鸟氏,司闭者也。······五雉,为五工正”,杜预注曰:“丹鸟,雉者。立秋来,立冬去,入水为蜃。五雉,雉有五种也。”天寒地冻,雉鸟蛰伏,天空中不见了鸟儿的影迹,水中的蚌类却在此时大量繁殖,所以古人以为是雉变成了蜃。《逸周书·时训解》有曰:“水不冰,是谓阴负。地不始冻,咎征之咎。雉不入大水,国多。”如果水面不开始结冰,就是阴气不足;如果地面没有开始封冻,是灾祸的征兆;如果野鸡不飞入大海化为大蛤,国中会出现大批。
补冬治其寒
立冬,万物收藏,以避寒冷。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却有进补的意识。《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保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热量供应。为了适应气候季节性的变化,调整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以抵御寒冬,全国各地在立冬纷纷进行“补冬”与“养冬”。
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南方人补冬爱吃鸡鸭鱼肉:鸡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鸭肉的营养价值与鸡肉相仿,肉性味甘寒,有养胃、补肾、止咳、化痰等作用。鱼肉则是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北方人补冬则更多爱吃牛羊肉: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的功能,为寒冬补益佳品;羊肉可以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寒冬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宋代诗人陆游有一首《今年立冬后菊方盛开小饮》诗曰:
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
野实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复如齑。
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擘蟹脐。
一醉又驱黄犊出,冬晴正要饱耕犁。
此外,立冬还有一样标志性食物—饺子。饺子是我国北方传统的节庆食品,几乎很多节日都能看到饺子的身影,同时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物,距今已有数千年。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了很多称呼,最早时被称为“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三国时期称“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儿”,明朝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开始称为“饺子”。有种说法认为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所以吃饺子,而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也要吃饺子。旧时京津地区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倭瓜是北方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起来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别有一番滋味。
甘蔗也可列人冬季进补的食物之一,事实上人们很早就将甘蔗视为补养之物了,《神异经》中记载:
南方山有邯蔗之林,其高百丈,围三尺八寸。促节多汁,甜如蜜,咋啮其汁,令人润泽,可以节就虫。人腹中蚘虫,其状如蚓,此消谷虫也,多则伤人,少则谷不消,是甘蔗能减多益少,凡蔗亦然。
《本草纲目》记载:“蔗,是脾之果也。其浆甘寒,能泻火热。”立冬之后,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不仅能起到滋补的功效,还可以保护牙齿。因为甘蔗的纤维含量很高,食用时反复咀嚼类似于刷牙,有助于提高牙齿的洁净和抗龋能力,福建、潮汕地区有民谚曰:“立冬食蔗齿不痛。”
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立冬的传统习俗。膏滋是用中药加水煎煮后滤渣,将药液浓缩再加蜂蜜等做成的膏状剂型。从唐宋时期开始,医家已重视膏滋的使用,并把它视为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好方法。旧时苏州,大户人家用红参、桂圆、核桃肉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如今每到立冬节气,苏州一些中医院以及部分老字号药房也会开设进补门诊,为老百姓煎熬膏滋。
古时,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并没有如今发达的科技进行辅佐,所以一且经过丰收的喜悦之后,便开始筹划储备物资以度过寒冬,等待来年春回大地,进人再一轮新的忙碌。进入冬季,万物萧条,很多地方便会在立冬这天将新鲜蔬菜收藏起来,以备过冬之需。《东京梦华录》记载了汴京人在立冬时,忙着准备冬菜的情景:
是月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上至宫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车载马驮,充塞道路。
腌制蔬菜是最古老、最普遍,也是冬季最常见的加工蔬菜的方法,旧时称为“菹”。“菹”字,汉代之前指将食物用刀子粗切,同时也指切过后做成的酸菜、泡菜或用肉酱汁调味的蔬菜,汉以后则泛称加食盐、加醋、加酱制品腌制成的蔬菜。
除了腌菜之外,很多地方的人也在这一天酿酒。清代陈芝诰有一首《怀城四季竹枝词》描写广西人们十月酿酒的习俗:
味备香甜胜四花,头冬美酒俗堪夸。
他年过礼迎新妇,十二坛应送女家。
立冬后,各家酿酒,名“头冬酒”。
有“三花”“四花”之目。
冬酒是广西全州东山瑶族乡等瑶族同胞的家常酒,他们常以冬酒代茶。每逢客人登门,主人更是以冬酒作为见面礼款待客人。冬酒制作的最大讲究之处是一定要用立冬后的泉水。酿制冬酒的原料很多,常见的有糯米、高粱、粟米、栗树籽等。立冬以后,瑶族人上山采摘栗树籽,将其去壳后,用竹箩装好浸入水中,将涩味全部泡出,洗涤干净,掺入糯米、小米,放置蒸笼中蒸熟,待其冷却,然后撒上自制的酒药,搅拌均匀,用手一捧一捧细心地放入瓷缸内封盖好,埋入谷糠中发酵成酒,而后将酒舀入腹大口小的海缸,舀酒兑泉水而饮。
冷霜送冬装
立冬时节,北半球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积蓄,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自秋入冬是季节的转折,也是一年中极为重要的时间点。人们在秋粮入仓之际要酬谢神灵、庆祝丰收,同时也要对即将来到的萧条光景进行准备和祈祷,以求健康、完满地度过冬季。
从个人的角度而言,人们为了过冬会准备好冬衣冬帽,并对自身进行清洁,有利于安然过冬。《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记载:“立冬日,以各式香草及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谓之扫疥。”古时冬日天冷,洗澡不便,疥虫、跳蚤等寄生虫便乘机在人身上繁殖起来,皮肤病也容易流行、传染。人们在立冬这天洗药草香汤浴,正是希望把身上的寄生虫全部杀死洗干净,整个冬天不得疥疮。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人们此时会举行一定的仪式酬谢并祈盼冬日时光的安稳过渡。古人以冬与五方之北、五色之黑相配,故皇帝有立冬日出郊迎冬的仪式。《礼记·月令》:“(孟冬、仲冬、季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据说冬神名叫禺强,字玄冥,人面鸟身,耳朵上挂着两条青蛇,唐代李白《大猎赋》:“若乃严冬惨切,寒气凛冽,不周来风,玄冥掌雪”。《后汉书·祭祀志中》:“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旗服饰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北郊祭冬神。祭祀冬神的场面十分宏大,《史记》记载,汉朝时祭祀冬神,要有七十个童男童女一起唱《玄冥》之歌。
除了祭祀冬神以外,立冬之日还会举行郊外迎冬的仪式,并赏群臣冬衣以抚恤孤寡。《吕氏春秋·孟冬》记曰:“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立冬这天,皇帝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皇帝要对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晋代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官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便是赐予百官过冬装备。
虽然民间并没有如此宏大的信仰仪式,但是严寒的季节即将来临,给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人带去问候与储备也是必要的,位于霜降到立冬时间段落内有“寒衣节”。
寒衣节,也称“十月朝”,除烧送纸钱外,传统的寒衣节还要烧送五色纸做的寒衣,以示过冬御寒。《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对当时寒衣节的详细描述:
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气候变冷,为了避免先人在另外一个世界难耐酷寒,十月初一晚上人们要在门外焚烧五色纸,算作寒衣,大意是天气冷了,给先人们送去御寒的衣物,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关于寒衣节,民间传说与孟姜女相关:
孟姜女的丈夫杞梁应官府征役去修筑长城,孟姜女在十月初一这天启程,给远在千里外的丈夫送衣御寒。等她来到筑城工地,获知丈夫已劳累而死并被埋进长城脚下后,孟姜女号啕痛哭,竟使长城城墙坍倒,得以收葬丈夫尸骨,然后投海自尽。百姓闻此深受感动,以后每到十月初一这天,便焚化寒衣,代孟姜女寄送给亡夫,从而逐渐形成了追悼亡灵的寒衣节。
旧时北京有句谚语叫“十月一,送寒衣”,每年到十月初一,人们总是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包袱”,在包袱外面写上地址和某某人收,然后焚化。晋南地区送寒衣时会在五色纸里夹一些棉花,意思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此外,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多余的五色纸,是为了给那些无人祭祖的孤魂野鬼,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衣物被抢。
此外,人们还会通过卜岁等习俗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古时,人们常在立冬这天预测未来的天气,并认为立冬晴天是个好兆头:
立冬晴即一冬晴,处处田家笑语声。
镇日鹿场铺竹簟,黄金色样晒香粳。
立冬无雨一日晴,且喜渠潭处处盈。
入腊更占来岁稔,居然三白见祥霙。
“立冬无雨一日晴”,谚语谓立冬节日无雨,可期久晴也。腊雪尤盼屡降,为来岁丰稔之兆。
以上两首竹枝词分别来自陕西和江苏,可见很多地区都以立冬晴好为愿,其中包含着人们对于来岁年景的期盼。福建霞浦将立冬卜岁称为“问苗”,这天人们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
作者: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艳(山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民俗学博士)
来源: 光明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中原地带的先民们就有了时间的观念,他们将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又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来划分月份,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还为每个月份都起了许多雅称,有的是按季节次序,有的是以植物为象征,有的根据日月交替规律,有的是来自美好的传说。(本文所涉及的月份和季节都是以农历排序来说的。)
以季节顺序为名
农历一年有四季,每季有三月。古时兄弟间的排行,以孟为大,仲为次,季为三,转而用作每季月份的次序。以正月为始,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尔雅》中的月名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解词义的书,保存了先秦时期的大量词汇和知识,是考证词义和中国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其中第八卷《释天》篇中,根据日月交替、阴阳变更的规律对十二个月进行了命名。
一月称陬月,二月称如月,三月称寎月,四月称余月,五月称皋月,六月称且月,七月称相月,八月称壮月,九月称玄月,十月称阳月,十一月称辜月,十二月称涂月。
夏历历法的别称
春秋战国时不同区域使用的有夏历、殷历和周历三种历法制度,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一年十二个月是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其中,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季冬之月)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为寅月,其余类推。
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与今农历正月相同)、殷历以丑月(相当于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子月(相当于今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在先秦古籍里,历法并不统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里边周历和夏历并用。
以古乐十二律为名
古乐十二律是古乐的十二调,是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是古代的定音方法。以黄钟为首,各律按半音关系从低向高排列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以律与历附合,十二律应十二月,又名十二月律。十二月律的对应关系以周历岁首为准:黄钟(十一月),大吕(十二月),太簇(一月),夹钟(二月),姑洗(三月),仲吕(四月),蕤宾(五月),林钟(六月),夷则(七月),南吕(八月),无射(九月),应钟(十月)。
十二个月份的其他别称
除了上面所说,根据动植物萌发活动的规律、重要节日、神话传说等不同依据,十二个月还有许多其他的别称。
正月也称端月,一年的开始为“正”,所以农历一月称正月,但据说后来秦始皇当政时,“正”与嬴政的“政”谐音,为避始皇的忌讳,所以秦朝把正月改为端月。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俗话说“正月银柳插瓶头”,所以正月也称柳月。《诗经·七月》中周夏两历并用,夏历正月,为周历三月,称一月“三之日”,十一月称“一之日”,十二月称“二之日”,二月称“四之日”。其他的称呼还有岁首、献岁、元月、孟阳、肇岁等。
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盛放,所以二月冠以杏月的美称。因为二月中有传统节日花朝节(百花生日),所以也称花朝月。作为春天的二月,还被称作竹秋,古代一般认为各种植物初生的时候为春,成熟的时候为秋。竹笋二月份从土里钻出来之后,就表示它已经长成了,所以二月就叫做竹秋,而竹春就在秋天的农历八月。二月的雅称还有丽月、酣春、竹秋、令月、四之日、春半、殷春等。
三月通常又称桃月、蚕月、绸月、莺月、末春、桐月、杪春、雩风、小清明等。“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三月暮春季节,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三月也是开始养蚕的月份,所以也叫蚕月。
四月万物繁茂,槐花挂满枝,所以称四月为槐月。四月也是麦子即将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麦秋至。”四月便称麦月。但此时“冬谷既尽,宿麦未登。”庄稼青黄不接,古人缺粮乏力,所以也叫乏月、荒月。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四月又称清和月、朱月等。
五月榴花盛开,因此又称榴月。端午节是五月最为重要的节日,旧时家家这天都要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挂在门口,用以驱邪,因此古人称五月为蒲月、端阳月。五月起天气开始热起来,所以郁蒸、郁月就成了五月的代名词,郁蒸用现代的话解释就是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此时体弱的人非常容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所以古人认为五月是一年中的毒月,又称恶月、小刑(《淮南子·天文训》:“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等。《诗经·七月》有“五月鸣啁”之语,呜蜩是蝉的一种,但比蝉的个头要小许多,叫声响亮,呜蜩也就成了五月的代名词。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进入初伏,三伏的时间主要在六月,故称六月为伏月。因伏天气候非常炎热,又称六月为暑月、焦月、溽暑等。六月赤日炎炎,只有荷花开放,亭亭玉立,在暑月为人们带来凉意,旧时民间就以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六月便称之荷月。此外,还把六月称为徂暑、遁月、精阳、荔月、天贶、玉绳、杪夏等。
七月七日是古代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所以,七月就叫巧月。瓜果成熟也在秋天,古人也把七月叫做瓜月。有许多品种的兰花都在初秋七月吐芳,馨香无比,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兰月。商为五音之一,属秋,所以七月又称初商、孟商。此外,七月还有肇秋、新秋、首秋、凉月、中元、火逝等。
八月时“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民歌也里唱:“八月里来桂花香”,八月美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实了。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又将八月称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获月、大清明、竹小春。
到了九月,万木萧瑟,落叶纷纷,独有菊花傲秋霜,给人们以活力和温暖,因而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称。《淮南子·天文训》中说:“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后以“青女月”借指秋月。而把九月称为朽月,虽无处考证,或许是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的原因。除了朽月外,九月的别称还有暮秋、杪秋、季商、授衣月、剥月、霜序、穷秋(秋尽之时)等。
十月因秋去冬来、露水多生而得名露月。十月又称小春月、小阳春(谓十月不寒,有如初春)、良月、孟冬、坤月、吉月、开冬、首冬、始冬。
古有“十冬腊月”之说,所以冬月是十一月。葭月也是十一月的美称,此外还有幸月、一之日、龙潜月(《抱朴子》:十一月为龙潜之月。)、畅月(《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之说。
古代把合祭众神叫做腊,以狩猎禽兽祭先祖。从周始,便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后世就沿袭了下来。自古以来,十二月即代表了冰天雪地的日子,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十二月时各星宿回复原位,一年将终,故用星回称十二月。十二月的别称还有清祀(腊祭的别称)、嘉平月、二之日、除月、殷正(殷历的正月)等。
古人基于长期的生活经验和对自然的观察,赋予了月份诸多别名。有了这些动听的名字,月份便不再是历法上枯燥无聊的数字,而变成了一幅幅展现自然和生活风貌的画卷。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须授权。
来源:新华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