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星座

李开芳简介 李开芳凌迟还能踢死清军吗

发布时间:2024-04-15 07:29:18作者:旧事重提来源:用户分享

李开芳简介 李开芳凌迟还能踢死清军吗

本文目录一览:

李开芳和林凤祥的北伐有意义吗?2万人就想灭清朝?杨秀清在豪赌

本文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分析了太平天国的北伐行动,探讨了李开芳和林凤祥的北伐有没有意义,为什么只有2万人,杨秀清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以及北伐的结果和影响。本文认为,李开芳和林凤祥的北伐虽然失败了,但是对太平天国和清朝都有重要的意义,它展示了太平军的勇武和威慑,转移了清军的注意力和火力,给南京和西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给清朝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危机。北伐之所以只有2万人,是因为太平天国的总体战略和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太平天国本来就没有打算真的攻占北京,而是用北伐作为一个忽悠和牵制的手段,而且太平天国的兵力也不允许安排更多的军队去北伐。杨秀清安排李开芳和林凤祥去北伐,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私心和野心,他想借此消除肖朝贵的残余势力,巩固自己的军政大权,也想借此建立自己的功勋和声望,为日后夺取天国的领导权做准备。北伐的结果是太平军全军覆没,清军重兵围剿,李开芳和林凤祥被擒被杀,北伐的影响是太平天国失去了一支精锐的军队,清朝得到了一次喘息的机会,但是也暴露了自己的和无能,为后来的太平天国的复兴和清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正文

太平天国的北伐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它发生在1840年至1864年,是一场持续了14年的反清革命战争,它的领导者是洪秀全,他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了一个以教为国教的太平天国,他的目标是推翻清朝,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新中国。

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它的军队被称为太平军,它的士兵大多是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的农民,他们有着强烈的反清情绪和宗教信仰,他们的战斗力和士气都很高,他们的武器和装备也不比清军差,他们的作战方式是灵活多变的,他们的指挥官是有着丰富经验和卓越才能的,他们的战绩是辉煌的。

太平军从1851年在广西金田起义开始,就一路高歌猛进,攻占了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的大部分地区,1853年,太平军攻克了南京,定都于此,改名为天京,建立了太平天国的中央政府,洪秀全被尊为天王,他的几个亲信被封为东王、南王、西王、北王等,他们分别掌管了太平天国的不同方面的事务,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领导集团。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那就是如何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如何对付清朝的和围剿,如何实现最终的反清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论,最终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战略方案,分别是北伐、西征和固守。

北伐:这是一个以杨秀清为代表的战略方案,它的主要内容是派出一支精锐的军队,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直取清朝的国都北京,一举摧毁清朝的统治中心,迫使清朝投降或灭亡,从而结束战争,实现反清的最终目的。

西征:这是一个以石达开为代表的战略方案,它的主要内容是派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沿着长江西进,攻占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与西北的回民起义和西南的苗族起义相呼应,切断清朝的后方补给,扩大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为最后的总攻做准备。

固守:这是一个以韦昌辉为代表的战略方案,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南京为中心,巩固和发展太平天国已经控制的地区,加强城防和农业,提高人口和财政,抵御清朝的进攻和围困,等待时机和条件成熟,再进行有利的战略转移或突围。

杨秀清的动机和目的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东王,他是洪秀全的亲信和左膀右臂,他是太平天国的军事总指挥,他是太平天国的实际掌权者,他是一个有着极高智慧和野心的人物。

杨秀清安排李开芳和林凤祥去北伐,表面上是为了实现太平天国的反清目标,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和利益。他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消除肖朝贵的残余势力。肖朝贵是太平天国的翼王,他是太平天国的第二号人物,他是太平天国的军事奇才,他是太平天国的西征总司令,他是一个有着极高威望和影响力的人物。 肖朝贵和杨秀清曾经是亲密的战友,但后来因为争权而不和,肖朝贵甚至想要篡夺天王之位,杨秀清则想要除掉肖朝贵,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了肖朝贵在长沙的战死。 肖朝贵死后,他的部下和势力并没有完全消失,李开芳和林凤祥就是肖朝贵的心腹,他们掌管了肖朝贵的原部队,他们对杨秀清并不服气,他们对太平天国的中央政府也不满意,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杨秀清为了消除肖朝贵的残余势力,为了巩固自己的军政大权,为了避免出现新的内乱,就想方设法地安排李开芳和林凤祥去北伐,让他们去送死,从而削弱他们的影响力和威胁。

建立自己的功勋和声望。杨秀清是一个有着极高野心的人物,他不满足于做太平天国的东王,他想要做太平天国的天王,他想要取代洪秀全,成为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者,成为中国的新皇帝。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有足够的功勋和声望,他需要有足够的支持和拥护,他需要有足够的理由和借口。 杨秀清安排李开芳和林凤祥去北伐,就是为了给自己创造这样的条件,他想要借助北伐的名义,来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来赢得太平军和太平天国的信任和敬仰,来为自己的未来夺权做准备。

转移清军的注意力和火力。杨秀清虽然有着自己的私心和野心,但他也不是一个不顾大局的人物,他也清楚地知道,太平天国的最大敌人是清朝,太平天国的最大危机是清军的围剿,太平天国的最大目标是反清。 杨秀清安排李开芳和林凤祥去北伐,也是为了转移清军的注意力和火力,为太平天国的其他战线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太平天国的最终胜利做出贡献。 杨秀清并不指望李开芳和林凤祥能够真的攻占北京,他只是想要用北伐作为一个忽悠和牵制的手段,让清朝分兵应对,让清朝陷入恐慌,让清朝动摇,从而给太平天国争取时间和空间。

北伐的结果和影响

李开芳和林凤祥的北伐,虽然失败了,但是对太平天国和清朝都有重要的结果和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太平天国的结果和影响:

失去了一支精锐的军队。李开芳和林凤祥的北伐军,虽然只有2万人,但是都是太平军中的精锐,他们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他们有着强烈的信仰和忠诚,他们有着勇敢和智慧,他们在北伐的过程中,打败了无数的清军,攻占了无数的城池,展示了太平军的勇武和威慑。 但是,这支军队最终全军覆没,李开芳和林凤祥被擒被杀,太平天国失去了一支重要的战斗力,也失去了一批有能力的将领,这对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和士气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为后来的太平天国的衰败和灭亡埋下了伏笔。

转移了清军的注意力和火力。李开芳和林凤祥的北伐军,虽然失败了,但是也达到了转移清军的注意力和火力的目的,他们的北伐行动,让清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危机,让清朝不得不分兵应对,让清朝不得不调动大量的兵力和物资,让清朝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战略部署,让清朝不得不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 这样一来,太平天国的其他战线就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太平天国的南京就得到了很大的安全,太平天国的西征就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太平天国的总体战局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太平天国的最终胜利就得到了很大的希望。

太平天国五虎上将中 李开芳林凤祥被俘遭杀 其余三人如何结局

太平天国后期封王泛滥,两千多位各类王让人记得云里雾里。但初期有五位地位仅次于首次封王的人物还是较出名,他们五人以作战勇猛在太平军中享有声誉,被称作太平天国五虎上将

这几位分别是请王李开芳,求王林凤祥,豫王胡以晃,堵王黄文金,奋王罗大纲。从后人熟知情况来说,这五人中,林凤祥、李开芳可能因被清军俘获并在京城遭凌迟而知名度比较高。其实,如果论资历,罗大纲是最深的,他早期的身价完全可与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平起平坐。

本篇与大家一起看看这五人的经历和结局。

罗大纲。不曾参加洪秀全“上帝教”的罗大纲,是一位从初期就对太平军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将领。罗大纲原名亚旺,广东揭阳人。他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曾游侠江湖,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岭南大饥荒,罗大纲以“三合会”首领的身份率饥民暴动,第二年因官兵追捕而进入广西。他参加反清秘密组织“天地会”,在永安一带组织信徒攻城略邑,突袭清军。据《太平天国战纪》所载,洪秀全起兵时,派冯云山晓以大义对罗大纲进行争取。罗大纲接受了太平军开创新朝的纲领,于咸丰元年(1851年)初率所部2000多人从桂平江口投入太平军,被任为左二军军帅。

从此,罗大纲这支2000多人的“水寇”就成了太平军的水师骨干队伍。是年9月,罗大纲随前军主将萧朝贵攻打永安,担任先锋。他用声东击西战术,攻下了永安,斩清军平乐协副将阿尔精阿和知州吴江,为太平军占领第一座州城立下大功。咸丰二年,他奉洪秀全之命率2000死士乘夜冒雨,一举攻破清军重兵防守的号称“铁打天下第一闸”的古苏冲,捣毁了清军的兵营、关卡20多处,再为太平军永安突围立下了头功。

此后,罗大纲随太平军入湖南,一往无前,12月中旬,在岳州升任金官正将军。第二年1月,在湖北升殿左一指挥。3月19日,林凤祥、赖汉英、吉文元等攻破南京。罗大纲、秦日纲率水师随至,共卫已占领的南京城。

太平军定都南京之后,派遣林凤祥、李开芳等统率大军东下,再折而北伐,直取燕京。罗大纲率水军配合作战。3月31口,罗大纲和副将吴如孝奉命从水路攻取镇江。攻占镇江之后,他依北固山,傍长江、运河,新筑城墙6里,建炮台6座,并广积资粮,备战不懈。于五六月间,连败来犯清军,“升殿左五检点”。7月,罗大纲奇袭北门外敌营,旋又飞袭东门外敌营,直使清军“环城七营皆尽”,稳定了镇江局势,被提升为“冬官正丞相”。

咸丰三年(1853年)10月,为配合太平军西征,罗大纲和吴如孝督师突出江南、江北两门声援。咸丰五年(1855年)初,曾国藩的湘军逼近九江,罗大纲率军与翼王石达开的大军配合,以诱敌深入,分割聚歼的策略,把湘军水师引入鄱阳湖。石达开自九江,罗大纲自小池口共乘轻舟百余只奇袭湘军水师,焚烧湘军战船百余艘,俘曾国藩座船。曾国藩乘小舟逃入罗泽南军营,想投水自杀未遂。这一役,大灭湘军气焰,对西征军三克武昌,稳定皖赣基地起了积极作用。此后,罗大纲虽曾偶返南京,但基本坚持在皖赣一带作战,1855年8月,在芜湖战役中受伤,10月撤兵到天京,因伤势恶化于当月病逝,年51岁。死后被洪秀全追封为“奋王”。

关于罗大纲之死,史载不一,但作战受伤阵亡,是无庸置疑的。

李开芳。李开芳1811年出生于广西武缘,是壮族人。金田起义爆发,他就加入了当时的太平军。太平天国初期授戊监军,隔年升为金一总制,带右一军。他跟随西王萧朝贵攻打长沙,连下桂阳、嘉禾、攸县等地。以战功在长沙擢升金官正将军。随后三个月,他一鼓作气,率军连克岳州、汉阳、武昌,升任地官正丞相。

1853年,李开芳与林凤祥一起率领陆路军进攻南京,一路所向披靡。攻占南京后,洪秀全要彻底推翻清朝的统治,决定北伐。李开芳是太平军虎将,又对太平天国忠心耿耿,于是就被洪秀全选派为北伐军的统帅之一。

当时太平天国上下都认为有李开芳等人前去进攻清廷首都北京,北伐一定会大胜。但是谁也没想到,这次北伐不仅没有胜利,还丧失了李开芳、林凤祥两员悍将。

史料介绍,李开芳等率太平天国北伐军打到天津一带时,进入了冬季。太平军官兵大部分来自南方,北方的严寒及饮食习惯使他们无法承受。在与清军相持的阶段时,太平军补给供应不上,逐渐陷入困境。李开芳与林凤祥商议决定,兵分两路抵抗清军,实现突围。林凤祥在连镇,李开芳在高唐。清廷派出八旗名将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指挥围剿。僧格林沁先是在连镇,与天津知县一起大败林凤祥,林凤祥重伤之后被擒获。接着马上转向高唐围剿李开芳。

因双方兵马实力悬殊,僧格林沁假意劝说李开芳来投降。而李开芳想将计就计,要利用诈降突围来扭转局势。李开芳选派勇士130人诈降入清营,准备里应外合突围,不料被僧格林沁识破,全部惨遭杀害。后李开芳率部百余,泅水突围被俘。李开芳在押解路上绝食,槛送官员屡次婉劝,均拒不食。6月11日,他在京受凌迟之刑而死。

林凤祥。林凤祥与李开芳同被称为太平军北伐名将,出生于广西南宁武鸣,也是农民出身的壮族人。他1851年在广西永安参加太平军。洪秀全在永安建制时,林凤祥被授为御林侍卫。太平天囯壬子二年,林凤祥随军从永安北上,6月进入湖南,占道州,连克江华、永明、桂阳州、郴州等。9月11日,太平军进抵长沙城下,林凤祥抢占城南高峰,踞高发炮轰击,清军大溃。由于骁勇善战,他被提为土官正将军。12月2日,太平军攻克益阳,杨秀清命令林凤翔与李开芳率领先锋部队攻打岳州和汉阳,仅

10天时间,就占领了湖北重镇汉阳。因卓著战功,林凤祥升为殿左一指挥。任御林侍卫。1853年初,太平军克武昌,林凤祥因率先登城,升任天官副丞相。太平军北伐,他作为主将,率精兵两万余人在扬州誓师杀敌。之后率军经安徽、河南、山西,攻入直隶,在临洺关击溃清直隶总督纳尔经额部万余人,被封靖胡侯。尔后,林凤祥继续率军由深州下沧州,抵杨柳青,直逼天津,攻克静海。因孤军深入,陷入困境。1854年3月南撤途中于连镇受伤被俘,后被解至北京凌迟处死。

胡以晃。胡以晃是太平天国官员中唯一的武秀才出身,也是家庭出身最富的一个。他是广西平南罗文村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胡家先代在江西临江府,属于仕宦富有者,迁到广西后,成为广西山区罕见的巨富。胡以晃少年读书不成,改学武艺。他曾上省应武举考试,武艺出众,因尾场考弓箭时,用力过猛,致硬弓折断,手臂扭伤,名落孙山。

胡以晃于道光二十九年冬天间加入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冯云山同谋起义。这年十月,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要胡以晃认可洪秀全为真命天子,同时让他与冯云山、杨秀清等相识,共同“顶天报国”。

因初期征杀有功在身,在永安州论功行赏时,胡以晃被封春官正丞相。清军来攻永安州,要从内部攻破太平天国,曾派胡以晃弟弟胡以旸到军营劝诱哥哥反叛。胡以晃大怒,把劝降信奏呈洪秀全,回信痛斥其弟,宣布和家庭的关系一刀两断。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这年八月,太平军西征部队从南昌撤出长江后,其东归一路,即取安庆,进攻庐州。胡以晃被任命为攻庐州统帅。他率部从安庆出发,九月攻克集贤关,十月攻克桐城,随后攻克舒城。

清廷派江忠源做安徽巡抚,企图抗拒太平军。江忠源是湘军悍将。他先赶入庐州,胡以晃率太平军追到,就把庐州围困起来。

胡以晃以计谋把援兵打败,使庐州清军日益饥困。同时秘密安排在城水西门外挖地道,埋火药用地雷攻城。十二月初十夜。地道炸崩城墙。胡以晃指挥将士们从缺口登城,克复庐州。清安徽巡抚江忠源逃命时溺水淹死。

胡以晃以克复庐州功封护国侯,改护天侯,不久进封豫王。旋因在皖北战败,革去王爵,降为护天豫,调到皖南。胡以晃将功赎罪,指挥军队克复太平郡、繁昌、芜湖等处,留镇西凉山,守卫天京近畿的要塞,曾与石达开、罗大纲等在九江大破敌军水师,后病死于临江。

黄文金。黄文金也是早年参加金田起义的将领,是五虎上将中死的最晚的一位。他是广西博白文地人,博白地区拜上帝会的主要头领。道光三十年(1850),他率领教徒两千余人奔赴金田入伙。因英勇善战,在定都天京前已屡建战功。1855被授东殿左三十一承宣使,同年,他奉命镇守战略要地湖口,屡次击退清军,常以少胜多,曾击毙清将萧捷三等。为曾国藩、彭玉麟所畏忌。清军承认他骁勇善战,送其绰号“黄老虎”。

黄文金在湖口驻守三年之久。期间先后配合友邻部队消灭清“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咸丰十年(1860)当李秀成为解天京之围,用“围魏救赵”之计,远袭杭州,引诱清“江南大营”分兵援救时,黄文金与杨辅清由建平北上,占高淳、东坝、淋水,克秣林关,突破清军在天京西南所筑防线。为大破江南大营的天京之战创造胜得条件。同年冬,他攻克建德、鄱阳等地,一度包围曾国藩于祁门。咸丰十一年,黄文金与谭绍光攻克湖州城,当年受封为堵王。

1864年天京陷落,黄文金迎幼天王洪天贵福至湖州。黄文金所部算是太平军后期精锐,清军不敢小视。他们七月从湖州撤退,保护幼天王入江西拟与侍王李世贤军同去湖北会合。不料,黄文金带军队离开湖州、广德,走到江西宁国突发急病猝亡。

黄文金一死,跟随幼天王入赣的军心涣散,遂致全军覆灭。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太平军北伐主将李开芳,为何向清军投降?并非诈降计

1853年5月,洪秀全、杨秀清在占领南京后,派大将林凤祥、李开芳率领两万多太平军进行北伐。经过两年的辗转作战,林凤祥在连镇被俘,之后被清朝凌迟处死。而太平军北伐的另一员主将李开芳却没有血战到底,而是向清军投降!长期以来,有人认为这是李开芳的诈降计,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连镇分兵

李开芳是太平军的骁将之一,金田起义后就一直冲锋在前,在攻克武昌后被封为地官正丞相,成为太平天国的高级官员。北伐开始后,李开芳与林凤祥率军转战安徽、河南、山西、河北等地,极大地震动了清朝的统治者。咸丰帝调集重兵来对付太平军,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只好放弃天津的静海、独流镇,率军南下。

可是清军依然穷追不舍,先后在束城、阜城等地将太平军包围。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太平军突围南下,抵达了东光县境内的连镇,并在此地立木栅,掘深壕,想在此地进行坚守。此时李开芳、林凤祥已经得知援军进入山东的消息。为了与北上的援军会合,两人商量后决定分兵,林凤祥继续坚守连镇,而李开芳率领600多名骑兵南下打探消息。

二、被困冯官屯

李开芳成功突围后,疾驰三百里,占领了山东的高唐县。此时他也探听到消息,得知援军已经彻底败亡。李开芳于是派出信使,通知林凤祥突围南下,两人会师后迅速南下。可是信使被清军抓获,与此同时,清军大队人马追至高唐城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855年3月17日,李开芳意识到林凤祥部可能已经覆灭,于是他决定突围。

围困高唐的清军主将是僧格林沁,他并没有合围强攻,而是决定“纵而擒之”。李开芳抵达冯官屯后下令在此休整,可是清军随即到来,将其包围。别看李开芳手中只有几百人,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清军多次发起进攻,都没有取胜。于是僧格林沁改变策略,采用“以水为兵”的方法,挖开河渠,利用运河来水淹冯官屯。

三、李开芳出降

进入五月后,运河水灌入了冯官屯,太平军已经难以为继了,火药、粮食尽湿,“遍地皆水”,只有两三丈大小的干地,这里是“李开芳支床处”。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的军心彻底散了,许多人纷纷出降。李开芳还没有放弃,他在5月28日,采用了一个诈降计,想趁机突围,结果被僧格林沁识破。此时,僧格林沁一方面不断诱降,另一方面不断炮击。

到了5月31日,僧格林沁接到了李开芳的投降信,当天中午,李开芳率领残部88人放下武器,向清军投降。李开芳这次投降不是什么诈降计,而是被僧格林沁骗了。在见到僧格林沁后,李开芳跪在地上,口称“小的”。僧格林沁则安慰道:“我既准汝降,我断不杀汝,将来江南,我还要带汝同去立功。”由此可见,僧格林沁曾向李开芳许诺投降后不杀的。

三、命丧菜市口

之后,僧格林沁就派人押送李开芳前往北京。可是当坐上囚车后,李开芳就知道他可能被骗了,一路上不吃不喝,说自己有病,还说自己晕车。6月7日,李开芳被押到北京,随即受到了刑部的审讯。在供词里,李开芳强调僧格林沁许诺过“免罪不杀”,还说自己可以使用计策,“入南京城内诱动秦日纲等”。

清朝没有听信李开芳的话,因为他的“级别”太高,并且投降也是被迫的,和后来的韦俊不一样。6月11日,李开芳等人被押到菜市口,最终被凌迟处死。同样是太平军北伐的主将,李开芳最后的表现,明显逊色于林凤祥。李开芳听信了僧格林沁“投降不杀”的谎言,最终还是没有摆脱被杀的命运。

参考资料:1.《太平天国史》;2.《道咸宦海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