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生肖

做梦梦见龙是什么意思女性(做梦梦见龙)

发布时间:2024-04-15 20:26:33作者:稳走感情路来源:网友分享

做梦梦见龙是什么意思女性(做梦梦见龙)

本文目录一览:

叙诡笔记︱看古代笔记,摸准龙王爷的“脾气”

虽然都是龙的传人,但一说起龙,脑海中难免浮现出的是那个头角峥嵘、张牙舞爪的形象。事实上在古代笔记中,提及此君,也多半让人头疼,好斗是肯定的,仗着自己能呼风唤雨,十分傲娇,不是消极怠工,就是神通使过头。

然而晚清学者薛福成在《庸盦笔记》中的一番总结,算是客观公允,“龙与蛟之为利害,相去悬殊矣,蛟有害无利者也,龙降泽于民,为利甚溥,有时激之亦能为害,然非其本意也。”说白了就是龙绝对是人类的好朋友,就是喜怒无常,一旦惹急眼了它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但甭管闹出多大的乱子,却并无主观恶意。

一、出海鸣鼓乐,在山一局棋

正如薛福成所言,龙对于人们最大的帮助,就是降雨。清代学者王椷在《秋灯丛话》中记乾隆年间西安太守王嘉会事,当时西安大旱,王嘉会到太白山龙潭祈雨。他徒步入山,行走数里,先是看到巨蟒挡道,后来又见水牛拦路,他都采取恭敬的态度,“俯伏再拜”,于是阴云四起,神物腾空而逝。等到了龙潭,“有幅巾道袍者二人对弈,貌奇古,有出尘概”。王嘉会想他们一定是神仙,便长跪于前,祈求降雨。那二人初始只埋头下棋,不予理会,后来看他真诚,便说你没看见东北方向黑云渐起,飓风将至吗?王嘉会抬头一看,果然见到“风雷交作,大雨沾溉,槁禾复苏”,再寻那二人,已经不见,才明白他们就是龙王。

龙王以人的面目出现,在古代笔记中并不多见,学者马小星在他的名作《龙,一种未明的动物》中,曾经列举过中华各民族对龙的形象的不同阐释,基本大同小异:头长九叉角,长长的胡须,浑身布满鳞片。闻一多在《伏羲考》中则认为龙的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即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至于龙王出行,绝不是只穿一身道袍、带一副棋盘那么简单,清代汤用中在《翼駉稗编》中写登莱滨海,每年春秋时龙王出巡,“先期夜叉持牌行水面,大虾长数十丈逐队而来,继之以蟹龟约千数,又有夜叉持旗幡数百事,排列徐行,随后白雾一团,隐隐闻鼓乐声,则龙王至矣”。

《翼駉稗编》

可能是海面广博,没点儿排场镇不住那些虾兵蟹将吧,相比之下,内地河湖里的龙显得仙风道骨。清人慵讷居士在《咫闻录》里写云南大理的一位龙王,化成一位老人,在月光如霁的夏夜,策杖来到山寺,与在这里读书的书生清谈娓娓,议论风生,“必至三更”,真是优雅之至。而清凉道人在《听雨轩笔记》中写的龙王则更加彬彬有礼。绍兴山阴人张元忭,年轻时在稽山香炉峰的僧舍读书,有一天晚上梦见一老叟向他施礼说,自己是稽山的龙王,潜修已经一千多年,本来去年的某月某日就可以出山了,奈何那时你读书所坐之处,正好压在我上面,我要是猛冲出来,对你不利,所以只好忍耐。后天的午时,又是我可以出山的时间,一旦耽误了,就得再迟三百年,所以,能不能麻烦你辍学半日,“俾吾得以冲霄昂壑乎”?张元忭同意了。龙王非常感谢,说一定给你厚报,张元忭说报不报的就免了,只是此地缺水,还请你赐一泉,以解干渴,只是施展法术时,千万不要“水涌山崩,损坏禾麦田庐”。等到那天午时,“阴云四合,雷电交驰,公视向所坐处,有清水如线,自地而上……甫至阶下,忽霹雳大震,急雨如倾”。龙王飞到空中,“头角鳞甲,光焰赫然”,向张元忭点点头,便不见了,“雷雨亦止,屋宇树木,无一损者,而龙尾下注之处,遂成一泉,水甘而冽”。

二、只因“贴地气”,另类“求关照”

动画片《哪吒闹海》中,龙王要求老百姓献上童男童女,不然就不给下雨,这在古代笔记中比较罕见。一般来说,如果有事求龙王,好好说就是,若是真胡乱献上什么,很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前面提到的《庸盦笔记》就写到,兴国之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凡有泉水之地,其下皆有伏龙”,如果能在山间或平地挖到一股泉水,可以致富,“其水或溉数百亩,或溉千余亩,凡泉水经行之地,其两旁田皆可沽善价,夏秋苗长之时,则有泉者,尤得居奇”。有个人嫉妒邻居家有一眼好泉,就给人家使坏。恰好当年闹旱灾,他便以求雨为名“杀黑犬滴其血入泉中”。这一下龙王大怒,“挟风雷而出,骤降大雨,四乡沾足,视其泉则已为平地矣”。

动画片《哪吒闹海》

在古代笔记中,我所见过的最奇特的求雨方式,莫过于“偷龙王”。据《翼駉稗编》记载,会稽地方有一座龙池,“在山北龙王庙外,方广二尺余,一泓莹然,水清见底”,即便是大旱的时节也不干涸。“相传龙神最灵”,祈雨的方法就在一个“偷”字:先派年轻的小伙子三更半夜溜进龙王庙,把里面供奉的神像偷下山,“其像旃檀雕成,长尺余”,将它盛在一个新的布袋子里,“略浸池中”,然后背上就跑,跑进社庙里,放置在其中,“五日内必雨”。雨后,当地的老人们择选吉日,备好祭礼,围绕池子下跪,僧人道士十余人各执乐器,念经诵咒。稍后,便见池面“起小泡”,接着就有一条龙浮起,只是龙很小,长三寸许——比动画片《花木兰》里的木须龙还要小——脑袋上长着两只角,腰上围着一圈金线,在池面游来游去。然后,人们用一个盆子盛出池子里的水,将龙“请”到盆里,上面盖上红纱,鼓吹前导,巡游各村,“旋有黑云一片随至,须臾,浓阴四合,大雨如注”……

汤用中说:“龙神行雨,必须偷至,此理不可解者。”其实这样的风俗在各地都有,比如北京的门头沟区,据《门头沟文物志》统计,旧时有龙王庙37座,每逢旱季,各村之间就偷彼此庙里的龙王爷神像求雨,渐渐成为一种充满着喜气的民俗活动。想来龙王爷跟土地爷一样,是最“贴地气”的神祗,所以老百姓也喜欢用这种略带戏谑的方式“求关照”吧。

三、科场助夺魁,善人皆无恙

鲜为人知的一点是,在我国古代,除了旱季,龙王爷显灵往往意味着有人要科场夺魁了。比如前面所提及的张元忭,龙王请托之时,说要给他厚报,出山后并没有食言,“不数年,公大魁天下”——据史书记载,张元忭在隆庆辛未末年高中状元。

清代学者曾衍东在《小豆棚》中写即墨人宋海月事,此君在一天雷霆暴雨过后,于地上捡到了两片龙鳞,“金色坚厚,大如蛤壳,底面有肉丝如条筋,周如锦缯”。后来宋海月到济南参加考试,有人作诗云:

里选先居第一人,解名应缀榜头频。

山东弟子终童妙,世上文章宋玉真。

驿路槐花联桂萼,㟙湖秋水接天津。

君行知作龙门客,昨日攀龙得二鳞。

结果大家猜到了——“是秋果捷”。

长此以往,人们便愈发将龙与科举联系起来。《秋灯丛话》写嘉兴小西门是漕运航船的停泊之所,有一天忽然起了暴风雨,“樯拆落水失其踪”。从此以后,“每逢乡会期,夜间水声澎湃,樯隐现波际,必有中式者”,人们便因这吉兆,将之称为“木龙”。

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秋灯丛话》

虽说龙王爷保佑农人风调雨顺,保佑文人金榜题名,但面对坏人,它也绝不手软。清代笔记《集异新抄》写嘉靖初年苏州之事,“夏日,群龙见于云际,一龙直下,去地丈许,其首端坐绯衣神,长可二尺,控而安行”。龙的脑袋很像牛头,双眼暴突,脖子下面的鳞片烨烨飞动,被太阳一照,明光闪闪,其所飞舞之处,云雾缭绕,弥漫出硫磺气味。“自太仓门迤逦而北至三家市”,路上的人们见了,无不震惊,伏地磕头。当地有一家姓夏的,父子三人,无恶不作,见到龙王来了,也跪在田间,被霹雳击死。“夏氏房舍百余间,皆拔起空中,木石砖瓦若飞蝗,屋前后大树修竹以千计,散舞不知所之。”最奇怪的是,有些路人在他家墙下躲避雷暴时,被倒塌的围墙压住,被救出来的时候“皆无恙”——可见这是一次龙王对恶人的“精准打击”,绝不伤及无辜。

从古代笔记中不难看出,龙王爷真的有点儿中二少年的气质,虽然性格有些冲动,却是正直磊落,尽职尽责。所以,在它为生肖的年份里,只要谨慎行事,多行好事,那就一定能够成为它的朋友,得到它的护佑。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