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冬至是几月几号(霜降是几月几号)

发布时间:2024-04-14 03:05:07作者:往事如风来源:互联网
一生祥批八字精批六道轮回紫微斗数

冬至是几月几号(霜降是几月几号)

本文目录一览:

23日“霜降”:天上繁霜降,人间秋色深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23日12时51分将迎来“霜降”节气。此时节,金风瑟瑟,衰草疏疏,长空雁鸣,云淡天高。

海报制作:方金洋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每年公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为“霜降”节气的开始。“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是一年中有霜期的开始,也是秋季向冬季的过渡。此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加剧,昼夜温差增大,夜间往往会降至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形成细微的白色冰针或六角形霜花。

海报制作:方金洋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意思是说,此时节豺狼捕猎频繁,草木凋零加快,百虫开始冬眠。然而“霜降”毕竟为人们带来了最后一抹秋色,枫叶经秋霜洗礼变为橘红,在阳光照射下,层林尽染,如霞似锦;塘中衰荷虽经霜打,片叶枯萎下垂,但茎秆挺立依然,成为深秋中的另外一种美景。正所谓“天上繁霜降,人间秋色深”。

海报制作:方金洋

“霜降”时节,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十分重要。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进入“霜降”,气温骤降,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及骨关节疾病复发的高峰期,除遵医嘱按时服药外,首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湿邪、寒邪侵入人体,而腰、背、膝、足的保暖尤为重要。户外锻炼应适时适量并持之以恒,以增强体质;老年人运动,应注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深秋最宜平补肝肾,多食经霜打的蔬菜和水果,不但味道鲜美,亦可健脾养胃,益气滋阴。秋燥伤津,宜常食梨子、苹果、柑橘、石榴、柿子、芥菜、萝卜、板栗等,以利养阴润燥,宣肺止咳。

起居方面要保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早睡,有利于秋季“”的收藏;早起,可顺应“阳气”的舒展。午间小憩十分有益,饭后轻眠半小时,不但精力充沛,而且可防秋郁,对人体保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记者周润健)

来源: 新华社

2021冬至是几月几号 今年冬至具体时间几点几分 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通常是几月几号?2021冬至的日期是?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1日23时59分将迎来“冬至”节气。也就是说,在12月21日便是冬至日。去年冬至也是12月21日,连续两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这种历法现象非常罕见。据统计,这种稀奇的历法现象,上一次出现在1896年和1897年,距今已有124年。

  2021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1日,和2020年一样,而2019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2022年的冬至日期则是12月22日,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说到传统节日,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查阅农历,不过你有发现每年的冬至日期通常都在国历12月21日或22日吗?其实,不只冬至,所有二十四节气都是以「阳历」来订,因为古人也是根据中午太阳的位置,观察仰角高定不同来订定节气,而由于地轴倾斜关系,所以阳历的节气日期会有1至2天的变动。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和今年的冬至日期有所不同了,不只是一天的差异,有时冬至的日期还可能晚至国历的12月23日;因为没有固定在哪一天是冬至,所以如同清明节一样被称为「活节」。

 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以上便是冬至是几月几号2021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具体时间 冬至是什么意思的相关信息介绍。

2023年霜降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 霜降饮食养生食物推荐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同样非常重视。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那么2023年霜降是什么时候?吃什么食物比较养生?

2023年霜降是什么时候?

2023年霜降是10月24日,星期二。

吃什么食物比较养生?

饮酒赏菊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中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吃鸭子

在闽南、台湾地区,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闽南有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充分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都会卖得非常火爆。

吃牛肉

广西玉林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送芋鬼

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登高远眺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扫墓祭祖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

来源:闽南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