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元节!中元节,是一个“缅怀先祖,珍惜当下”的特殊传统节日。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今天,我们与先祖对话,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生活需要新信念、新旅程、新生机,愿天上人间共安好。
与友人中元作别九月十日复会中间节物不得共
宋-陈宓
两逢佳节独登楼,一醉樽前拟并酬。
昨日黄华今更好,此宵明月胜中秋。
中元连宿竹园刘叔嘉宅
宋-陈藻
朝朝风雨过中元,已熟之禾未易存。
正是忙时人却暇,且偷佳节倒芳尊。
中元节过长寿庵感怀
明-李之世
捣衣惊此月,乡梦起秋砧。
况值盂兰节,谁无寸草心。
金钱资佛曾,香钵趁禅林。
复想家堂荐,遥遥泪满襟。
望月婆罗门引-中元步月
清-顾太清
海棠花底,乱蛩啼遍小阑干。
月阴云净天宽。立尽梧桐影里,深草露华寒。
听哀音几处,痛哭中元。
蒿灯细然。荡万点、小金丸。
看到香消火灭,过眼浮烟。
秋风庭院,破尘梦、清磬一声圆。
南窗下、剪烛更阑。
酹江月-京城中元
清-查慎行
如弓沙月,正秋轮乍满,映来粉堞。
冰盏拍残人影乱,散作六街凉蝶。
卖过荷花,一番夜市,又卖青荷叶。
碧云万柄,星星点点的的。
回忆昨岁今宵,故人相唤,并放西湖楫。
水面楼台天上下,镜里倒窥红颊。
经眼风光,转头情事,鸥梦无多霎。
秋丝添鬓,孤灯照影愁镊。
满庭芳-中元感赋
清-苏穆
几日新秋,西风向晚,又吹新月团圆。
画楼人静,衣袖觉轻寒。
漫道萦帘细雨,良宵也、别样辛酸。
平池上,流萤露草,何处接荒原。
凭栏。
看弱柳,丝丝都是,飞絮芳年。
奈纤影而今,不到莺边。
此际魂销灞岸,归期早、尚隔霜天。
伤心处,一声梧叶,和露坠窗前。
水调歌头-中元夜偕子彰踏
清-杨葆光
明月客中好,云气洗长天。
他乡风景依旧,圆缺数频年。
秋草染成深绿,但见流萤闪火,清极不知寒。
傍水更零乱,倒影碧波间。
泥良夜,携俊侣,不须眠。
人间好事,但愿修到月长圆。
删尽悲思惊恐,铲尽繁华尘俗,清福此身全。
问月月无语,相对更娟娟。
贺新郎-中元感怀仍次前韵
清-陈维崧
节届中元矣。九门边、冷云新画,明罗叠水。
朝罢千官纷笑语,知我凝情有几。
悄背著、红墙流涕。
惨不成行西苑柳,奈秋来、是物犹如此。
能禁得,几场雨。
总调姜橘徒然耳。
想珊珊、魂来也怯,路三千里。
亟倩兰陀张净馔,抛作贝多罗子。
早勘破、人间生死。
觉路莲灯飘万盏,尽胭脂、倾向银塘里。
化一片,彩霞起。
七月十五夜登海上最高楼看月
清-陈曾寿
弹指虚空不夜城,市烟海气漫纵横。
更无灯火阑珊处,却与何人共月明。
七月十五夜过慈仁寺成周卜寓斋看月
清-宋荦
入寺寻明月,高空过雨时。
湿烟开古阁,静影踏疏枝。
清兴秋来发,深杯老不辞。
归途灯万点,荷叶碧参差。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
道教中的“中元节”
佛教中的“盂兰盆节”
而民间,称之为“鬼节”!
有句俗语叫“七有半,鬼乱窜”
人们会在这天
烧纸钱、冥币、放河灯、做法事……
而在这一天,禁忌之事就更多了:
1、不能披头散发睡觉。
2、不能说“鬼”字。
3、不能半夜庆生。
4、不能乱拍他人的肩膀。
5、不能半夜晾衣服。
6、不能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
......
想到这些,是不是有点心跳加速?不敢出门?
别怕!!!
无邪君(微信公众号:中国反邪教)
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鬼节”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是儒家、道家、佛家都有的节日,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有多种不同的传说。
版本一道教中的中元节,与土地祭祖有关。
相传有个名叫陈子祷的人,与龙王的女儿结婚后,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和“水官”三个孩子。这“三官”主管人间的“赐福”、“赦罪”、“解厄”三大任务。
天官的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
地官的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
水官的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每年的“中元节”,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地官”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于是民间在“中元节”这天举行祭祀活动,目的是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希望“地官”赦免他们的罪行。
版本二民间的“鬼节”,与鬼神祭拜有关。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阎罗王会打开地狱的“鬼门关”,让地府中的鬼魂出来活动。人们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它们的需要,以免它们在人间为非作歹。
各家也会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家中,让它们饱餐祭品。到了七月十五这天,“鬼门关”会再度关闭,鬼魂们就要再次回到地府中去。
版本三在佛教文化里,七月十五又称为“盂兰节”、“盂兰盆节”、 “盂兰”等。起源于一个叫做“目连救母”的故事。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弟子,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道眼视察,看到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便想送饭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
(“目连救母”插图)
目连向佛祖求救,佛祖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并要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斋,供养十方僧众。目连按照指示,终于使母亲得以解脱痛苦,为了感激佛祖,他年年举办施食会,以解那些孤魂饿鬼倒悬之厄运。
从此,七月十五这天佛教徒都要举行“盂兰盆”,济度六道苦难,报谢父母的长养慈爱之恩。
中元节的习俗
其实,无论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还是民间的鬼月俗信,在精神上都有相通之处,皆是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教育人们要多做善事。
渐渐的,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变得世俗化,与民间的鬼月俗信融为一体。从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华夏节日。而中元节的习俗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比如说——
放河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目的是普渡与祈祷。
面塑:七月十五之前,妇女们盛行面塑活动,给家里每个人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羊型,称为面羊,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吃鸭:中元节这天,很多地方都会吃鸭子。为什么呢?因为“鸭”同“压”,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
祈丰收: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常联系在一起。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在地上,叫做“布田”。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当然,中元节最重要的活动还是祭祖。如今,不少市民仍会在中元节来临前购买香蜡纸钱,找一处合适的空地焚烧,以此来寄托对逝去亲友的思念。
(图为市民江边烧纸祭祖)
中元节的意义
一幕幕鬼神之说,赋予了中元节以神秘的色彩,久久流传下来的民俗,又让我们有了一种怀念逝去亲人的仪式感。如今的我们当然知道,这一天并不会真的有鬼神出没,也不会有神仙来人间大赦天下,它更多的意义在于,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百善孝为先”,事实上,“中元节”不应只是让我们怀念已逝亲人有了一个理由,更应该是对我们要在生前就多尽孝心的一种提醒。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有时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也可能就是他们期盼已久的牵挂。
毕竟,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作者:南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反邪教』
投稿邮箱:kaiwindwuxie@sina
一经采用支付丰厚稿酬
我们在这里 · 静静等着你
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并且中元节是一个有深远历史的节日,那么中元节的来历是什么呢?中元节是什么意思呢?中元节祭祀的含义是什么呢?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介绍
中元节释义: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俗有烧衣包、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少数地区也叫亡人节。是古代节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
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相传,农历的七月初一鬼门大开,阎罗王特许阴间的鬼魂会回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而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会飘荡在人间寻找食物。民间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节期间祖先会返回阳间的家中看望子孙后代。因此,民间会在中元节,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这一天同时也是佛 教 的 盂 兰 盆 节 ,盂 兰 盆 节 的由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目莲救母」的故事:
目莲是佛祖的弟子,他的母亲因为生性贪婪恶毒,死后被打入轮回中的饿鬼道,永不得超生。目莲为了解救母亲,就在农历 7/15时广造「盂兰盆会」,让地狱里的孤魂野鬼享用盆里的食物,为母亲赎罪,使母亲能够超渡。后来每到7/15这一天,佛家们就会做「盂兰盆会」,以五果供奉佛、僧,解救在阴间受苦的祖先。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