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测算

骡马运输队(骡马)

发布时间:2024-04-13 15:25:39作者:往事如风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陕西丹凤村民用骡马运物资是作秀?网友:这是“行侠仗义的21世纪马帮”

(观察者网讯)近日,一段“陕西丹凤县用骡马运输物资”的视频引发热议,此事被质疑成当地在“作秀”,最后“反转”,证实是丹凤县的马帮成员自发筹集物资捐给社区防疫点,接着,“为什么不用车”成了很多人的疑问。

面对质疑,马帮合伙人何军长回应称,他们是马帮没有车,选择用骡子运送是最方便的方式,这次献爱心是回馈社会,“我们是真金白银买物资捐赠,问心无愧。”

其实,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丹凤,当地马帮用看起来“原始”的马驮方法,将建筑、通信等材料化整为零,运输到大山深处的基建工地,他们传承了祖辈留下来的“马帮精神”,用马背“驮”出了一条致富之路。1月6日,有博主发文感叹,这就是“行侠仗义的21世纪马帮”。

1月2日起,一支骡马队在丹凤县城街头运送抗疫物资的视频在多个平台传播。视频中,有人赶着骡马在街上行进,马背上还驮着不少物资。

部分短视频账号给视频配上字幕称:“商洛市丹凤县因疫情防控限行车辆,用骡马队运输物资。”

相关片段随后引发热议,不仅一些微博大V转发视频质疑称当地在“作秀”,很多网民看到后也留言表示不解,“让早已淘汰的马队拖着繁重的物资在马路上行走是想告诉人们什么”,还有人称,这其实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宣传”。

面对争议,丹凤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月3日发布情况说明称,视频中的骡马队为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凤麓社区十组居民赵某的8匹骡马,平时承担移动和电信设施、水利工程等高坡运输。2022年1月2曰,赵某等3人自发为龙驹寨街道办凤麓社区疫情防控检查站捐赠5600元爱心物资。

此外,丹凤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称,丹凤县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设立检查站点加强防疫检查,保障车辆正常通行,各类生活物资运输和群众生产生活出行不受影响。

观察者网发现,为有效减少车辆流动、人员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丹凤县日前决定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制,除了军警车、消防救援车、医疗救护车不受限行措施限制,民生保障车辆、抗疫物资运输车辆、公务用车持通行证是可以通行的。

但到这里,舆情还未完全结束,很多不了解当地情况的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不用汽车运呢?展现精神也不用这样呐。”

很多人不了解,这可不是为了“展现精神”。

先从卫星地图看下丹凤县的地貌:

再看一眼赵户岭到凤麓社区的大致步行路线:

据丹凤县人民政府网站介绍,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总人口3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1万人。

作为陕西省曾经的深度贫困县(区)之一,丹凤县过去有扶贫任务的行政村就有148个,其中贫困村89个(深度贫困村2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036户83546人,贫困发生率为43.74%,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县。

据商洛新闻网报道,直到2019年底,丹凤8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1%,历史性地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致富的路上,丹凤县努力让有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有一到两个产业增收项目,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截至2020年10月,全县累计投资19.15亿元,所有行政村和农村常住人口安全饮水、通村公路、生活用电、村卫生室、通信网络等全部达标。

在大山深处完成基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之中,凤冠山里的马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马帮翻山越岭。(图源:陕西农村网)

据陕西农村网报道,何军长和赵书亮是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凤鹿社区赵户岭村村民,他俩组建的马帮已经有15年的历史了。

2007年,何军长和赵书亮买了两匹马;2008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开始修基站和铁塔,他俩赶着马儿,帮工地驮沙子、砖头、水泥、螺丝等。一匹马一次驮140公斤至150公斤,距离近的,驮一袋水泥2元,距离远的7、8元。

2009年7月23日,竹林关发生水灾,整个桃花谷遭遇泥石流滑坡,需要修渠修路,他们也加入其中。

渐渐地,马帮的口碑远扬,山阳、镇安等地有工程就联系,名气也越来越大,活都找上门来。后来当地林业部门在山坡上搞绿化工程,也在他们这下了订单。

2020年8月4日,何军长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光是2019年,就靠赶马挣了10万元。马多的时候有34匹,现在他们年纪大了,经常跑山路受不了,所以2020年马匹减少到10匹了。

“巧”的是,此次用骡马给防疫点捐赠物资的正是何军长和赵书亮的马帮,他们和另一个合伙人自愿购买了5600多元的物资。

据北京青年报1月3日报道,何军长表示,此前在县里看到防疫人员执勤很辛苦,他们就自发献一些爱心。对于“作秀”的质疑,何军长回应称,他们是马帮没有车,选择用骡子运送是最方便的方式,2公里路走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我们是真金白银买物资捐赠,问心无愧。”

何军长说,他们做马帮前些年也赚了一些钱,而且马帮经常在县城里走,一路上骡马的粪便也给环卫工人添了不少麻烦,这次献爱心也是回馈社会。

赵书亮则称,三个人捐献5600余元,对他们来说压力不算太大,“干几天活就挣回来了。”何军长还补充道,如果防疫人员有需要,他们还会继续捐赠。

1月3日,在凤麓社区帮忙接收物资的彭先生称,因疫情影响,附近饭店基本上都关门了,防疫人员吃饭成了难题。马帮团队捐赠了方便面、矿泉水、八宝粥等食品,解决了防疫人员的吃饭难题。

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后,1月6日,博主@BshTTT 在微博发文称赞,这是“行侠仗义的21世纪马帮”。

回馈社会的“马帮精神”也感动了不少网友,有人感叹:“这就是淳朴的中国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后,用自己的力量尽最大可能回馈社会。”

还有网友分享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以此来让更多人了解脱贫致富的故事,并理解山区运输的不易。

1965年,162团骡马运输队成立。关于它的故事,我会慢慢讲述…

骡马运输队

(本文素材提供:杨生元、邓永高)

刘光福

第一节

162团从昌都移防至吉隆县驻防。吉隆县至贡当区不通公路(1965年部队入驻吉隆后,由部队从吉隆开始向贡当修公路),为解决1营所属分队指战员后勤军需物质保障供给,团里组建了骡马运输队,代号为7896部队228分队。成立骡马运输队的目的(以下简称运输队):主要就是面向贡当方向的部队运送军需物资。

运输队还有一项职责,就是为全团训练“新征入伍”的骡马。每过几年,团里就指派运输队的人员,到甘肃省山丹军马场接一批新骡马,在那里编号立卡建档后,用汽车运送至吉隆运输队住地~吉隆托当。经过严格训练达标后,骡马就被分配到团直和贡当一营。

1965年成立运输队编制:队长1人,指导员1人,副队长、副指导员各1人。四个运输班,在编40至50人左右,骡馬50匹左右。1974年独立六团移防至定日县长所区,运输队缩编为运输排。大约是1975年运输队被撤编,干部战士分到其他单位任职、服役。所有军马移交当地政府…。

杨生元同志于1968年从四川邻水县应征入伍分配在运输队工作,于1969年初调离运输队,在团要害岗位上工作。邓永高同志于1969年11从湖北钟祥湖集镇应征入伍分配在运输队工作(邓于1973年7月由何国益、苏可耀介绍入党。曾任二班班长,1974年在长所骡马队时,常到警侦排来耍。老乡都叫他邓胖娃),于1976年退伍。依据杨生元、邓永高二位同志先后分别讲述运输队相关的事宜。现综合整理出本文,分享予诸君。旨在不能淹没原独立六团运输队干部战士1965年至1975年期间为贡当1营指战员生存而奉献青春洒热血,两名战士活活冻死在骡马栈道上,几十匹军马失蹄和雪崩冲撞下河谷摔死、冻死的悲惨场景。

运输队第一任队长是王泽周(藏族),1958年入伍,第一任指导员是潘会丰,四川人,1955年入伍。运输队驻地距二营营部比较近,运输队沒有配备电台和机要人员,每周星期二到二营部阅办电报一次,获取上级有关指令(特殊情况例外)。

王泽周,生于1942年,籍贯:西藏那曲(黑河)地区人、小时候生活过得极其苦寒。是部队收留了他,原名本藏族名字(泽周)。因收留他的首长姓王,就给泽周重新取了一个名字,加上王姓,就叫王泽周。后来,部队送王泽周到咸阳民族学院学习,毕业后于1958年参军。他妻子是那曲(黑河)一医院的护士。后随军安排在日咯则县医院工作。正因为如此,他的三个小孩全取名为汉族名字为王姓。三个小孩都是男孩,老大叫王魏红,生于1967年;老二老三是双胞胎,生于1969年,因出生于党的九大召开期间,为表示纪念党的九大胜利召开,老二叫王庆九,老三叫王团胜(党的九大路线是团结胜利)。不知后来三个小孩改了姓和名字沒有(2023年5月8日,楊生元同志与笔者电话联系:托笔者查询王泽周同志现居日喀则市住址。当天,经笔者与曾在日喀则市公安处工作过的老战友查寻:一位老刑警队长说:“王泽周同志是在日喀则地区公安处工作过,他于2002年以前就逝世多年了)。

第二任队长戴兴才;第二任指导员何国益;副队长登巴。1969年运输队队长王泽周(藏族),指导员潘慧丰,副队长戴兴财,副指导员唐云才,司务长卢世帮。1970年底王泽周调到日喀则县人民武装部任部长,潘慧丰转业回四川乐山工作。戴兴财晋升为运输队队长职务,何国益由吉隆民警队指导员调任运输队任指导员,唐云才晋升二连指导员,司务长卢世帮晋升副指导员。

运输队驻吉隆沟托当。从托当到团部驻地荣哈约五十多公里,从荣啥到樟村大约六、七十公里。从托当到樟村单边行程约一百多公里(这是根据人和骡马常年行走的时间计算出来的),从樟村到贡当营部大约三十公里左右,这段路程要翻越两座大雪山,其中一座海拔6300多米,翻越途中相当吃力,这三十公里左右的路程要起早摸黑走一天。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刘光福:籍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972年12月入伍,在西藏日喀则边防服役16个春秋,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职干事,连政治指导员,驻岗巴县56206部队副部队长转业返渝。转业就职于重庆市石柱县建设银行支行至光荣退休。“青春无悔、赋闲怀旧”,律诗、随笔等“思念战友,追忆边防”的真情流露,被军地友人广泛称赞……

作者:刘光福

陕西婚姻风俗

订婚

请介绍人。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女子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

见面

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见面,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负面时,男方要简单招待,双方主要亲戚要参加,参与意见,谈话后,两人要互赠礼品(男给女一身衣服和四样礼,女给男方礼品稍轻)。如对方收礼,就表示同意,否则就有问题。

看屋

近年来兴起了女方到男方家年看屋的规矩。看屋时,女方的主要亲属要陪同,男方要设像样的宴席,要给女方比见面时更重的礼物,至少一身好衣料。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将看屋的花费折成现金给女主,纯属一种礼之举。

扯衣服

扯衣服

看屋之后,介绍人即与双方协定给女方扯衣服的数量、花色、时间、地点、以及动什么人行。这天,男方主婚人与介绍人同女方去的人进县城,一般扯四至六身(每身2件。每件7-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千二八百。解放初多买布料,现在以毛料、绸料为主。除衣料外,还的鞋、袜、围巾、毛线、提包等。扯衣服完毕,一行人还要到饭馆进餐,叫上十个八个菜,花上百元。农村人常为扯衣服犯难。

坐喝

渭河北人叫“吃酒席”,渭河南人叫“过礼”,民间人贬之为“抄,抄,抄”,意谓“吃,吃,吃”,坐喝之礼仪非常隆重。这天,男方要杀猪、宰羊,备齐鸡、鸭、鱼、肉,请厨做菜,搭棚待客,房上架高音喇叭等搞得排排场场,以示富有。男方亲属应邀带礼品赴宴,女方通知族门、乡党、亲戚扶老携幼来坐吃媒席,以表示赞同,普通坐喝,待客七八桌,多者竟达二十多桌,上菜二三十道,其程序是:

1、进门先喝茶,佐以糕点,干果,有四碟九盘者,亦有十一花(九大盘上架四小碟)。2、吃先饭,以吃臊子面居多数,专请村中巧妇操作,要达到:“溥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臊子有猪肉、羊肉、鸡丝等。3、两顿饭:先喝酒,再吃饭。喝酒时,开始出盘摆八个或四个菜,然后边饮酒边上菜,山珍海味、五花八门。饮中,男对象由女家一人领上女方客人逐一敬酒,叫认女婿,女对象则由男方一人领上给男家人敬酒,让其认媳妇。酒过三巡。介绍人将男方为媳妇所备衣物和客人所赠之礼品,入在大盘内,呈于女家主婚人面前(包括事先约定的婚礼现金,用红纸封好)当面交付,如无意见,即完成订婚(过礼)任务,酒后吃饭,一般是一盘端,九个菜带馍。现行订婚礼,大体分为“仁义亲”240元,“ 普通亲”360元,多于以上者为“高价亲、。过礼后,每逢四时八节,末婚男女要互送礼,男方之礼重于女方,女方来男家送节礼叫回门,男家盛情接待。

择吉

即选择吉期结婚,乡下叫合日子。男方欲娶,经媒人说通女方后,请先生推算吉期。首先看男、女属相的“利月”、“败月”,有一首合婚“利月”谣:“ 五、七迎鸡免,二、八虎与猴,三、九蛇共猪,四、七龙与狗。牛羊五、十、一,六、腊鼠马走。”其次,选择吉日、吉时,除一述讲究之外,还忌讳择吉时寡妇和四只眼(孕妇)的人接近,怕冲了“喜”等。今天此种陋习逐渐减少了。

完婚

也叫嫁娶,乡下人称娶媳妇,旧的婚礼很复杂、很讲究,其主要项目有:

1、迎新准备请执事:即请主持婚社仪式的人。请礼笔:即请收礼先生,于前一日书写喜联(在门、洞房门),结婚之是收写礼品名单。请“宾相”:乡下人叫请相客。男方请宾相,女家请扶女(或称侍女)。“宾相”要选年龄与新郎相当,关系好,且家庭条件好(谓有福的人)的已婚者2人提任,任务是陪伴新郎参加婚礼仪式。请厨师(包括做菜的红案师傅和蒸馍的白案师傅)。请跑乱:即请族人、亲友专司勤杂工作,如借家具、搭棚、买东西、烧水、招待等。请乐人;即叫“龟子”(民间乐队),有三口、五口、八口之分。钟鼓乐之,奏乐助兴。凭轿:轿分红轿(花轿)、绿轿(蓝轿)两种,皆木制,长方形,双杆,顶如方盖,厢长5尺,宽3.5 尺,高5尺,上有顶,底有平板,开前门有帘,轿内设一坐,两轿杆长1.2丈,四人抬。红轿用红布作帷,花轿为雕花彩帷,绿轿以绿布或蓝布作帷。顶呈锥形,上雕“麒鳞送子”,四角吊红色绣球,四臂刻八仙人物。

迎亲

迎亲的队伍

作为男家为“合婚”仪程序幕;而女家则是“送女”仪式。此日一早,新娘女由梳头侍女(伴娘)梳妆打扮,等待男家迎娶。新郎身穿长袍礼服(蓝色绸缎做),头带礼帽,披红插花,由本家叔(伯)、迎姑、宾相、轿夫、乐人等陪件,骑马或坐轿(旧时世家、富户亦有新郎坐绿轿伴红轿迎亲的),携带“凤冠霞帔” 及一面照娇镜、一把遮阳伞等礼品来到岳丈家。在奏乐中,新郎为岳父行叩头礼,入宴席。女方伴娘为新娘戴冠披霞,穿红绣鞋,蒙红绸盖头,向祖先神位告别,向父母兄嫂行礼辞午。此时新娘离别之情油然而生,哭声感人,叫“哭轿”或“哭嫁”。还有哭词叫《哭轿歌》:“娘呀娘您养我身,今日出嫁成客人,丢下弟妹谁照看,好比钢刀挖我心……”。在乐声中由梳头侍女扶入轿中。轿门垂帘。照娇镜悬于轿杆,选二童扶轿护送叫“押轿”。乐人前头吹奏,“衣架”(摆新娘的妆奁行镇线活的木架)随后,紧跟“什罗”(专门放新娘装饰及生活用品的要抬箱),新郎骑马于轿前,梳头侍女之车随后,再后是娘家客人的乘车,形成一列长长的队伍,名为“吃筵席的”。凡轿过之村,皆鸣炮停歇,村女皆争观品评新娘的手艺。轿过轿头、十字路品、街道,必要鸣炮,有的还要贴红纸表示以喜驱邪(送女仪式的隆重与否,因贫富而异)。若途中撞亲(两家花轿相遇),以互换礼物让道,表示互不干扰,各自平安。若遇丧棺。则要改道,或以红绸遮轿,在炮声中前行。

婚仪

也叫“拜堂”、“拜天地”,由执事主持,执事身着礼服(礼帽、长袍)。从迎轿开始,“执事”手提一只斗,内装甘草(表示金)、麸皮(表示银),口唱《草料歌》,在鞭炮声中将新娘迎下轿来,穿门入庭,至花堂前,命新郎上前揭去新娘的盖头,象征夫妻相认。堂前桌上摆香、烛、献品及供奉“天、地、君、亲、师”之牌位;地铺红毯为新郎新娘叩首之用;另外桌上不放置六物:斗、秤、尺、剪、算盘(象征传说中“三媒六证”之“六证”),表示“公平合理,心明如镜”。

附中叶流传的一首《草料歌》及拜堂仪程:

《草料歌》由执事唱迎轿词:“花轿到门前,宾主站两边,鼓乐迎淑女,鞭炮庆家宴。鸾凤鸣双喜,蓝田种美玉,聚乐生祥瑞,佳女配佳婿”。下轿词(新娘下轿时,由执事先生边撒边念):“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了门”。进堂词:“花堂设置多辉煌,五色云彩呈吉祥,青鸾对舞千秋会,鸾凤合鸣进世昌”。

拜堂词:“寻得桃园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桃园仙鱼逐水流,只等渔郎来问津。一拜天地是月星,二拜东方甲乙火,四拜西方庚辛金,五拜北方壬癸水,六拜中央戊已土,七拜三代老祖宗,八拜父、母、伯、叔、婶、娘众兄弟(依次为高祖父、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兄、姐、妹、弟),九拜师长情意重,十拜新友一礼行(依次为师父、师母、师兄、师弟、舅父、舅母、姑父、姑母以及所有亲属、宾客、媒人、村老……)”。

夫妻交拜词:“天上织女会牛郎,才子佳人配成双,今日两家结,富贵荣华万年长”。谢仪词:“再拜:吆车的,抬轿的,扶女的,扮相客的。知已的;看客的,收礼的,四面八方贺喜的;铺席的,夹毡的,还有的人窝胡钻的;切菜的,揉面的,烧锅揽柴砸炭的;摘葱的,剥蒜的,剥蒜的,担水吆驴矶面的;扫地的,看院的,提茶的倒水抹案的;抱娃的,收蛋的,买烟灌酒上县的;还有停到门口立站的,扒到窗口偷看的;没有事情发干的,出来进去转游的;端盘和,拾馍的,专门招呼看坐的;还的吲下巴狗沿到粪堆害的……”一并行礼,拜毕礼成。

入洞

新郎新娘拜堂后,互饮一杯酒叫“交杯酒”,由姑婆唱道:“新娘见盆,骡马成群”。让人专意给锅上扣个瓷盆,姑婆唱道:“新娘见盆。骡马成群”。让新娘拿铁勺在锅里搅一下,姑婆唱道:“新娘搅锅,越搅越多”。有人在锅内丢一双筷子,姑婆唱道:“新娘见筷子,明年抱太子”。看热闹的人向新房内丢一片瓷瓦片,姑婆又唱:“洞房摞瓷片,明年生谋娃”。有人给炕上四角放木头墩子,姑婆又唱道:“坑头放墩墩,后年抱孙孙”。有人给炕上四角放四种干果:核桃(谐白头到老)、红枣(见红有喜)、花生、栗子(落花生子之意),观热闹者抢食时,姑婆又唱道:“七个核桃八个枣,娃子多来女子少,媳妇吃了核桃枣,两口子和气永不恼”等等。新娘入洞房后,刹时,必有年青小伙子前来以挂门帘、窗帘为名向新娘索要红封(红纸内包钱币),讲揳一个钉子见个封,以此耍逗笑,开宴时,端盘的人故意不拿筷子,又向新娘讨个封;而娘家的女客们也在不注意时,将酒壶茶杯碗碟等藏起来,以至带回家,等女婿到岳父家赴宴时,用手帕、糖果等礼物换回,这样耍闹,民间以为趣。

宴客

叫“待客”,也叫“坐席”。一般是两顿饭,首席:一盘九碗(四角凉菜,五碗热菜)带馍。第二顿开始先喝酒,盘里四碟或六碟,边喝上菜,酒毕再出一盘菜带馍。饭前饭后,以茶点招待。坐席的座位有尊卑长幼之分,即将家贵宾让至上席(如岳父母、舅、姑等)。饮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向宾客敬酒,主要亲属接酒时还要回赠一件礼物,这种礼叫“认亲”,所赠之物叫“见面礼”。宴客中,猜拳行令为亦乐乎。

耍房

也叫“耍媳妇”,“闹新房”。在婚后有三晚上,都有人耍房,其内容丰富多彩,有说曲儿(猜谜)、绕口令、唱歌,有双方亲嘴、双吃糖、摘樱桃、鸳鸯送枕等,节目都很有趣,但也有些不健康的内容,如给纸烟内装上小炮,新娘点烟时炮响被吓。有的茶水中放上辣椒面或芥末粉,新娘一喝就咳嗽不止,另外还有些低级趣味的不文明节目往往出现。

送饭

结婚后第二天一早,娘家及主要亲属要给女儿饭。有饺子、面条,一家摆一盘。意指女儿勿望娘家的养肓之恩,婆家则要盛情款待亲家客人。

回门

婚后第三天(如逢单日推后一天,意取双吉),由宾相带上一对新人,抬上什罗动女方赴宴叫“回门”,也叫“请女婿”,岳丈家设宴招待,女婿要给岳丈家里门族的长辈行叩头礼,受礼者以礼口回赠,以表示认亲。在回门之日,女家村院中人,还要戏耍女婿,女婿必须和气嘴乖,的时给耍闹者以红封等,一直热闹到天嘿,才回家中。

贺礼

也叫行礼。结婚之喜,亲戚要行礼,舅、姑、姨、干父家必行重礼--蒸花老虎一对,给新郎披一条红绸子等四样礼,舅父要买一灯、一个脸盆,其他亲戚按其远近以定礼物之轻重,远亲虽不必蒸老虎,也要行礼一般是现金。叫:“干礼”。德高望重之人之子完婚时,乡友多联名怎“喜幛”(也叫“条子”,好红绸、缎料),上写恭贺的联语,如“天成良缘”、“喜渡鹊轿”等字,主人对乡亲贺礼者,同时宴请接待。

西安东大街骡马市:一半繁华,一半萧条

你有多久没去过东大街了呢?

作为曾经的西北第一金街,东大街承载了很多西安人的回忆,可如今提起东大街,留给大部分人的只有两个字——“围挡”。

细数东大街背后的围挡,竟然长达十多年之久。从2010年开始,东大街就开始了漫长的“缝缝补补”。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东大街的逐渐没落也是跟围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如今,东大街的围挡已拆除,但繁华早已不复当年。

那么,东大街上的骡马市呢?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骡马市也落寞了不少,但真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东大街骡马市 图源陕光灯

1

东大街——骡马市

从名字大概就能猜到,骡马市曾和骡子马匹贸易有关,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骡马市位于东大街西段路南,南北走向,南起东木头市,北至东大街。原为唐长安城少府监所在地,唐末以后渐为居民坊巷,名“耳窝坊”。到了明朝时,这里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牲畜交易中心,“骡马市”这一名称便产生了。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骡马市被称为西北时尚服装前沿阵地。那会儿流行一句话,“吃有炭市街,穿有骡马市,用有康复路”。

▲上世纪80年代后,繁华的骡马市服装市场 图源碑林发布

老西安人的记忆里,提到骡马市,就会想起熙熙攘攘、人流如织的的热闹场景。可以说,曾经的骡马市,是来钟楼附近必逛的地方之一。骡马市商业步行街,也是西安为数不多的步行街之一,这里周末更是年轻人逛街购物的天堂。

后来的情况想必大多数人都清楚,随着东大街的不间断围挡,再加上西安城市商圈的快速发展已经疏散了钟楼附近原有的商业功能,以及其他主客观的原因,东大街落寞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而作为东大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骡马市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骡马市步行街上的商店 图源陕光灯

2

如今的骡马市——繁华与落寞并存

如今的骡马市,已经有两个地铁口串联,地铁2号线和6号线的出口直接就能到达。而在骡马市商业步行街,却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景象。

走在骡马市步行街的正街,即便是在周内,街道上依然有很多游客,品牌服饰店、特色商品店、美食店铺等等,人流居多,俨然一片繁华的景象。可以看出,这里跟东大街相比,显然要热闹不少。

▲从东大街这个入口看过去,骡马市步行街还算热闹 图源陕光灯

旁边的夜市摊,一到晚上更是聚集了不少美食爱好者,这里依旧人流如织,也算得上是西安有名的夜市之一了。

可以看出,在这里丝毫感觉不出骡马市衰败的迹象。恍然一种东大街还兴盛,骡马市繁华依旧的景象。

▲骡马市夜市摊一到晚上很热闹 图源陕光灯

然而在骡马市的另一端,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地铁口旁边的民生百货,几乎没什么人。而早在前几年,这里的很多店铺就已经撤离。沿着骡马市商业步行街一直往里面走,这里曾经是售卖宠物的集聚地,当年提到买宠物,这里一定少不了,而如今也仅剩寥寥几家。附近广场以前卖衣服的地方,大量店铺更是闲置。

▲商场看起来比较冷清 图源陕光灯

而骡马市的地下商场兴正元购物广场,十几年前这里的客流量算是很大的了,服饰、包包、鞋子、各色首饰等等,里面的各色小商店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去过很多次,但依然还会在里面迷路,因为东西太多了,大都是格子间,密密麻麻。而且在这里买东西,不会讲价的可就要吃亏了,因为这里的东西几乎可以对半砍价。

▲骡马市地下商场兴正元购物广场曾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图源陕光灯

▲店铺大多生意清淡 图源陕光灯

而如今,客流量是减少了许多。曾经一铺难求,现在一些店铺也显示闭店或者转让的迹象。

纵观整个骡马市,可以说是一半繁华,一半萧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3

繁华与萧条的背后

细想其中的原因,也许跟很多因素相关吧。东大街沿街的商铺毫无疑问是无人问津了,围挡了十多年,也严重影响了客流量,再加上当年东大街的商铺动辄百万的租金,以及后来商业的不景气,街边上的商铺也就逐渐萧条了。这也是即便东大街后来有了易俗社文化街区,骡马市有些地方的繁华依旧还在,可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东大街还是没有人气了。

▲有点冷清的骡马市商业街 图源陕光灯

而反过头来看骡马市的商业步行街,作为西安为数不多的商业步行街,逛起街来相对来说也比东大街沿街的商铺更加方便,而且离钟楼不过百米的距离,即便是东大街没落了,但是钟楼作为外地游客必去的地方之一,依然有很多人气,而钟楼附近不远的骡马市繁华依旧也不难理解。

且骡马市商业步行街后来又发展了一条美食街区,更是吸引了很多人。

在如今商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无论何时何地,美食街区还是能聚集不少人气。毕竟,衣服商品等可以网购,但是美食只有现场体验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人间烟火气。所以骡马市的美食街区也为骡马市聚集了不少人气。

▲美食还能聚集一些人气 图源陕光灯

而反过来看骡马市其他萧条的地方,比如宠物集中售卖的地方,现在很多都选择在网上购买或者专门的猫舍狗舍之类的,再加上这里出售的猫狗问题比较多,时间长了,也就很少有人再去光顾了。而骡马市的兴正元购物广场,随着这些年网购的兴起,以及西安各大商圈的崛起也就迅速没落了。据了解,西安目前已初步建成500亿级商圈2个,百亿级商圈10个。所以,骡马市在这么多新型的商圈中显然就黯然失色了。

▲与夜晚夜市的热闹相比,这里的白天冷冷清清 图源陕光灯

总的来说,骡马市跟以前相比,客流量是少了,但也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东大街萧条了、骡马市也没人去了。所以,你有多久没去过骡马市了呢?

作者:陈默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