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机谋巧算 机谋巧算的意思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4-12 17:17:56作者:谁为谁伤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中书侍郎》——权位之下的智慧与机谋

《中书侍郎》——权位之下的智慧与机谋

中书侍郎,作为古代官场上的重要角色,既承载着皇帝的信任,又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他们以才智和机敏,影响着王朝的命运。然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却是复杂多变的,既需要应对各种,又需在权力的游戏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中书侍郎的职责广泛而重要。他们负责传达皇帝的旨意,确保朝廷的各项政策能够有效实施。同时,他们还承担着制定法规、撰写诏书等重要任务。然而,这些职责并非简单的上传下达。他们需要在皇帝的意图和实际情况之间寻找平衡,这需要高超的智慧和技巧。

中书侍郎们还扮演着协调各种政治力量的角色。他们需要在朝廷中的不同势力之间进行调和,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保证朝廷的稳定。同时,他们还需在各种中保持冷静,用智慧化解危机。这种协调和平衡的能力,是中书侍郎们必备的政治素质。

然而,中书侍郎并非只是权力的执行者或协调者。他们也是思考者和创新者。在制定政策、处理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他们需对朝廷的未来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保持主动。

中书侍郎作为古代官场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智慧和机谋在权力的游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这些智慧和机谋,也将对朝廷的稳定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音变构词的运用:古代名篇中的这几个字,该读什么音

演讲人:孙玉文 演讲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日知”系列讲座 演讲时间:2020年10月

演讲人简介:孙玉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有《汉语变调构词考辨》《上古音丛论》《汉语变调构词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是,从“音变构词”的角度来解读几篇古诗文名篇中的语句。

音变构词及其分类

所谓的音变构词,是指利用语言中音素的改变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的一种构词手段。其中,构成新词的那个词叫原始词,由原始词滋生出来的那个词叫滋生词。原始词和滋生词合起来叫配对词。

判定一对词是否属于音变构词,有几个条件:1.语音上,两个词读音相近,或者属于可以通转的范围;2.语义上,两个词意义上必须有引申发展关系;3.能够找出其中一个词是基式,即原始词,另一个是派生形式,即滋生词。

根据原始词和滋生词语音上的变化,可以分四类:

1.变声构词,通过基础词音节中声母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例如“臭”,尺救切(上古昌母幽部去声),义为气味;许救切(上古晓母幽部去声),义为用鼻子嗅气味。又比如“畜”,丑六切(上古透母觉部短入),义为积蓄财物;许竹切(上古晓母觉部短入),义为用聚积的财物畜养人。“朝”,陟遥切(上古端母宵部平声),早晨;“潮”,直遥切(上古定母宵部平声),早上涨的潮水。以上这些配对词的韵母和声调都相同,只是声母有别。

2.变韵构词,通过基础词音节中韵母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例如“行”,户庚切(二等字,上古阳部平声),义为道路;胡郎切(一等字,上古阳部平声),义为行列。又例如“獲”,胡麦切(二等字,上古铎部短入),指猎获;“穫”,胡郭切(一等字,上古铎部短入),义为收割谷物。再比如“谋”,莫浮切(三等字,上古之部平声),指的是谋划、商量办法;“媒”,莫杯切(一等字,上古之部平声),义为说合婚姻的人。这些配对词的声母和声调都相同,只是韵母有别。

3.变调构词,通过基础词音节中声调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例如“文”,平声,义为花纹;去声,义为文饰。又例如“研”,平声,义为研磨;“砚”,去声,义为研磨的文具、砚台。再例如“好”,上声,义为善、美好;去声,则表达爱好之意。这些配对词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只是声调有别。

4.复杂式音变构词,通过音节中声韵调三要素的两种或三种要素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例如“长”,直良切(上古定母阳部平声),义为两端之间距离大;知丈切(上古端母阳部上声),则义为朝着成熟的方向长,长长了。这组配对词韵母相同,但声母和声调有别。又例如“食”,乘力切(上古船母职部短入),义为食物;详吏切(上古邪母之部去声),意思是饭。这些复杂式音变构词,配对词声韵调都有差别。

下面我们通过举例,谈一谈音变构词研究在古诗文解读中的重要意义。

“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胜”字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之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现在许多唐诗注释本都收有这首诗。关于此诗,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一是“胜”有平声和去声两种读法,在这首诗中它到底是读平声还是去声?二是如果读平声,诗中的“胜”字应该怎么理解?

首先,从律诗的平仄格式上讲,诗中最后一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所以此句中的“胜”字只能读平声,不能是去声。袁子让《字学元元》卷七《古人押用之例》中说:“后唐宋人祖此,皆有押用,或平押仄,或仄押平……‘胜’读如升,如‘见人忘却道胜常’,‘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也。”他明确指出,这个“胜”读平声,不读去声。

清《晚笑堂画传》中的韩愈像

我们再来看今天的唐诗注释对这首诗中的“胜”的处理情况。目前只有个别注释者注明这个“胜”字要读平声,绝大多数注释本都没有注音。为什么大部分都不注音呢?我推测其中原因,不外两种:一是知道“胜”在上下文中本来读平声,也知道“胜”不能作“超过,胜过”讲,只是为了照顾今天的读音习惯,把本该读平声的“胜”读成了去声;二是不知道“胜”在上下文中要读平声,误把“胜”理解为“超过,胜过”了。我们只要注意一下唐诗注释者们对“绝胜烟柳满皇都”所作的串讲,就知道许多注释者其实不知道诗中的“胜”字要读平声,而是误把它理解为“超过,胜过”了。

那么此句中的“胜”字该作何解?有人把“胜”理解为“胜过”,把这一句的意思解释为:“完全胜过那京城满是浓郁的烟柳的时节的景象。”这是不妥的,因为“胜”作“胜过”之义讲的时候要读去声,而不读平声。由此,“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完全能配得上那烟柳浓郁满皇都的景象”。

“胜”的基本涵义是“力能承受,能承担”,在上下文中可以理解为相称,相当。比如《国语·晋语四》:“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韦昭注:“胜,当为称。中不称貌,情貌相违。”又如《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注:“仍见其家挠角干也。挠角干者,其材宜调,调乃三体相胜,有似于为杨柳之箕。”音义:“相胜,音升,任也。一本作称,尺证反。”再比如《论衡·案书》:“薄厚不相胜,华实不相副,则怒而降祸。”“胜”有“相称,相当”和“胜过”的意思。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把“绝胜烟柳满皇都”理解为“完全胜过了那京城满是烟柳浓郁的景象”,比起理解为“完全配得上那京城满是烟柳时的景象”,更能凸显韩愈对初春时节雨中长安景色的赞美。我们认为,应该把文学作品中词句的语义和词句所反映的文学形象分辨开,文学形象的正确分析,理应建立于对文学作品的词句的正确理解之上。词句的语义具有客观性。“诗无达诂”不是一个科学命题,不能作为胡乱解释词句语义的护身符;至于文学形象,读者可以发挥想象,加深理解,但不要信马由缰,要不离其宗。从语言上讲,韩愈诗中“胜”读平声,作“配得上,比得上”讲;不读去声,不作“超过,胜过”讲,这是必须分辨清楚的。

也许还有人会辩解说,古代的诗歌押韵有这样一条规律:“读从平声,义从去声”。这是说,当一个字出现“两声各义”现象时,诗人既要表达思想感情,又要照顾到上下文中押韵的和谐,可以采用这个有异读的字的A声调,而取B声调的字义来押韵;或者采用B声调,而取A声调的字义来押韵。所以“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胜”可以取它的平声读法,而取去声的意义“超过,胜过”。

应该说,古代诗歌的押韵确实存在着“读从平声,义从去声”这样一条规律,但是更主要的押韵规律是:当一个字“两声各义”时,常常是读A调时取A调的字义,读B调时取B调的字义。这里有一个原则,理解上下文中某字的字义,首先应该音义结合。只有碰到上下文中押A调,而按照A调的字义讲不通时,才可以按B调的字义来理解;或者押B调,而按照B调的字义讲不通时,才可以按A调的字义来理解。也就是说,“读从平声,义从去声”这一条规律是在“读从平声,义从平声”或“读从去声,义从去声”的规律不起作用时,才发挥效能,是对例外的一种解释。目前看来,“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胜”字,按照它读平声时的字义“配得上,比得上”讲完全能讲通,何必要取读去声时的字义“超过,胜过”来理解呢?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顾炎武等学者认为“两声各义”的字,其破读音是六朝经师人为生出的分别。这并没有可靠的依据,就算破读音是经师人为的,也不妨碍唐代诗人采用这种人为的读音;因为唐诗的押韵常常跟六朝时“两声各义”的分别一致。因此阅读古代的诗歌,理解其字义,也必须音义结合。

“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教”字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是一首七言千古名篇,其中的每一句,要么有异文,要么有歧解。比如第一句的“遥遥”又作“迢迢”,第二句的“木”又作“未”,第三句的“二十四桥”到底是什么意思,等等。这里我们重点分析“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一句。

清《晚笑堂画传》中的杜牧像

此处的“玉人”是美人之意,古书中“玉人”既可以指男,也可以指女。因此对它的含义,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如果指男,就是指诗歌篇名中的韩绰;如果指女,就是指扬州的歌伎。这里我们采取后一说,因为如果“玉人”是指韩绰而不指歌伎,那么,这首诗中的韩绰又是在“教”何人吹箫呢?“玉人”如果是韩绰,却又说韩绰是在“教”美人吹箫,那么这句实际就成了“玉人教玉人吹箫”,从逻辑上来说,同一句中“玉人”不可能既指韩绰又指歌伎。从语义上说,如果“玉人”指韩绰,那么“玉人”就是“教”这个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就不可能再去用来指扬州的歌伎。

关于“教”的词义,目前有两说:一是把“教”注释为“使”,又取“玉人”指韩绰之说,把“玉人何处教吹箫”串讲为“韩绰你在哪里听歌女吹箫呢”?或者,取“玉人”指歌伎之说,把“玉人何处教吹箫”串讲为“你在哪里让美人吹起了玉箫呢”?另一种说法则把“教”理解为传授,又取“玉人”指韩绰之说,把“玉人何处教吹箫”串讲为“你韩绰在哪里教那些歌伎吹箫呢”?

其实,这里的“教”的词义两种说法的疑问,是可以解决的,解决的办法就是考虑“教”字在诗句中的读音问题。从韩愈这首近体诗的平仄格式上讲,这个“教”字在句中只能读仄声,如果读平声,就会成为近体诗明确禁止出现的“三平调”。

读音确定之后,就要注意到,“教”读平声和读去声时古代的词义是不同的。在现代汉语中,“教”作“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讲读平声,作“教导,教育”和“宗教”讲读去声。其中去声读法的词义古已如此,而平声读法的“教”字的词义,跟古代则不全同。当然,“教”作“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讲也是读平声,例如,《广韵》古肴切:“教,效也。”采用声训,应该理解为使人模仿,即传授知识技能。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第一章第十二节:“教,平声,使为也,任令也,俗云‘让’,动词。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仄声(去),教化也,名词。陈师道《游鹊山院》:‘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这里用近体诗的平仄格式验证了“教”的平去之别的词义差异。

“教”作“使,让”讲时,中古是读平声的。我们举几个“教”字作“使,让”讲读平声的用例。比如唐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首七绝诗,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中“将”作“将领,将军”讲,读去声,属仄;“龙城”“飞将”分别用汉将卫青、李广的典故。“教”作“使,让”讲,属平。又如五代欧阳炯的《渔父》:“摆脱尘机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这里“教”也是平声。还有宋柳永《小石调·法曲献仙音》下片:“早是乍清减,别后忍教愁寂。”欧阳修《鹊桥仙》下片:“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苏轼《西江月》下片:“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程过《满江红·梅》下片:“便好折来和血戴,莫教酒醒随风落。”周邦彦《法曲献仙音》下片:“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李清照《减字木兰花》下片:“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张炎《清平乐》下片:“暗教愁损兰成。”按:兰成,南朝诗人庾信小名。晏几道《虞美人》下片:“罗衣着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以上这些例子中,“教”字作“使,让”之意,中古均读平声,而“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教”只能是仄声,所以杜牧诗的这个“教”字就不能作“使,让”的意思讲。

二十四桥明月夜郭红松绘

有人把这个“教”理解为“使,让”,不但不能把杜牧跟友人韩绰戏谑、调侃的语气传达出来,也不符合上下文的音义,而且也不能作“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讲,因为在中古时代“教”表达这个意思,也应该读平声。

那么什么时候“教”字读去声呢?当它作“教育,教导,教诲”和名词义“教育,教化”等意思的时候读去声。例如《礼记·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郑玄注:“言为之善者,则后人乐仿效。”陆德明音义:“善教,如字。一本作学,胡孝反。”既然读如字,结合《玉篇》注音就可以知道,它应该读去声。

由此来看,全句中,“玉人”是指歌伎,是“教”的宾语,诗中提到了主语的位置上。施行“教”这个动作行为的人,当然是杜牧的朋友韩绰,杜牧给省略掉了,没有让他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而作去声读的“教”字,其意思是教导、教诲、指导。这里出现的“教”字,实际是个比较文雅、庄重的词语,它含有“教诲而使人感化”的意思。

杜牧的“玉人何处教吹箫”一句,我们可以理解为“韩绰你在哪里指教美人去吹箫呢”?考虑到韩绰在扬州当地的场合,作者却用“教”这个色彩比较文雅、庄重的词儿,明显带有戏谑、玩笑、调侃的语气,此诗句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既幽默诙谐又表达了朋友之间的亲昵、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彼此的宽慰。

“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思”字

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图1

图2

这是一首首句为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有人曾指出,此诗格律谨严。仔细分析一下,首联对句“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平仄格式是“(见图1)平(见图2)仄仄平平”(此处外加“〇”者,表示可平可仄)。而“思华年”中的“思”,就只能读成仄声。按近体诗的格律要求,“(见图1)平(见图2)仄仄平平”中,第五个字必须是仄声。如果改成平声,整句就成了“(见图1)平(见图2)仄平平平”。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即是“三平调”,这是在近体诗中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是只会在古风中出现的特有句式。因此,“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思”只能读去声,不能读平声。

清《晚笑堂画传》中的李商隐像

然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思”只读平声,不读去声;《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都只注为sī,而不是sì。人们很容易把这个“思”误读为平声,理解为“思念,追忆”,一些诗词注释本也出现过这一误会。

我们曾经查阅了二十来种收有《锦瑟》诗的注释本,对“思”字的处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不注释,大约是认为“思”字古今用法相同,读平声,意为“思念,追忆”。二是只释义,不注音。据其释义,也是理解为“思念,追忆”;不注音,则也是读成平声。例如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新选唐诗三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思华年:回忆青少年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柱’,弦的支柱,每弦有一柱。‘华年’,少年。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年近五十,因瑟的弦柱之数触起华年之思。”三是注成去声。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注小组《唐诗选注》(北京出版社):“柱:弦的支柱,每根弦有一个支柱。思:读sì(寺)。华年:盛年。”安徽师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选注《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柱:系弦的支柱。思:在此应变读去声,思念、追忆的意思。华年:盛年往事,这里犹说年华身世。”我们认为,把“思”注成去声是正确的,但是把它理解为“思念,追忆”则是不对的。因为“思”作“思念,追忆”讲的时候读平声,不读去声。

在古代,“思”的平声一读是常见读音。义为思考、考虑;引申为怀念、想念。《广韵》平声之韵:“思,思念也。息兹切。”可以为证。由这个“思”分别发展出三个意思,都读去声:

第一个意思是考虑问题既周密深入而又敏捷,这里“思”为形容词。比如《尚书·尧典》:“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陆德明《经典释文》:“思,息嗣反,又如字。下同。”孔颖达疏:“言昔日在于帝号尧之时也,此尧身智无不知聪也,神无不见明也。以此聪明之神智,足可以经纬天地,即文也;又神智之运,深敏于机谋,即思也。聪明文思,即其圣性行之于外,无不备知。”可见“思”指的是“神智之运,深敏于机谋”。《经典释文》注的“下同”,是说《尧典》下文“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的“思”也可以读去声。这个“思”也是形容词。旧题孔安国传:“钦,敬也。言尧放上世之功化,而以敬明文思之四德,安天下之当安者。”据此,“钦,明,文,思”是形容词性的并列结构,作“安安”的主语。《经典释文》:“钦明文思,马云: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经纬天地谓之文,道德纯备谓之思。”马融以“道德纯备”释“思”,是解释“思”的深层含义,“道德纯备”是“思”的结果。作为词义,还是指考虑问题既周密深入而又敏捷。孔颖达疏引郑玄:“敬事节用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经纬天地谓之文,虑深通敏谓之思。”揭示了读去声的“思”跟作“思考,考虑”讲、读平声的“思”词义上的关系。

第二个意思是对外界所作的考虑或考虑的结果,思想、想法、念头、意思等,这时候的“思”作名词。比如《诗经·唐风·蟋蟀·序》:“本其风俗,忧深思远。”《经典释文》:“思远,息嗣反。”孔颖达疏:“其忧念深,思虑远也。”又比如《元曲选·桃花女》二折:“如今桃花女甚有意思。”音释:“思,去声。”

第三个意思是因感于外界而内心哀愁,愁怨,这个意思的时候“思”是作动词。比如《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郑笺:“器之易盈而不盈者,志在辅佐君子,忧思深也。”《经典释文》:“忧思,息吏反。下‘忧思’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尔雅·释训》:“哀哀,凄凄,怀报德也。”郭璞注:“悲苦征役,思所生也。”《经典释文》:“思,息嗣反,郭音如字。”郭璞注中的“思”本是“怀念,想念”的意思,所以陆德明说“郭音如字”;但陆氏以为,据正文文义,“思”当训为愁思,所以注成息嗣反,“思所生”即为父母担忧,“所生”是作“思”的宾语。他是借郭注表达自己对经文的理解。这一例说明,读去声的“思”也可以带宾语。

回到《锦瑟》诗,根据以上分析,“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思”,显然应该取第三种意义,“华年”在这里是作“思(sì)”的宾语。“思华年”也就是为“华年”的流逝而悲愁,或为“华年”的流逝而愁怨。

其实,前人早已把这个“思(sì)”训为“愁思,怨思”,只是人们没有特别留意。比如金人元好问《论诗绝句》中就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他这里就是把“思华年”换成“怨华年”,将原文的“思”解为“愁思,怨思”。

这些例字都说明,我们要想将古诗文解读清楚,必须要运用汉语音变构词的一些知识进行推敲。以上内容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版演讲资料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供)(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09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东方智慧珍品——《围炉夜话》(原文和译文)全书

《围炉夜话》是一本相当深刻的人生教科书!被称作“东方人智慧珍品”。 它与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一起被后世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其作者是清代的王永彬,很可惜对他的历史记载很少,但仅凭《围炉夜话》一书我们就可以断定他绝不是一位等闲之辈。

围炉夜话它教给人们怎样超越自己达到心灵的净化。想一想,“鹅毛大雪天,夜深人静时。红泥小炉、一壶好茶、半坛清酒,情酣时,意浓处。”结束一天的喧嚣,围炉而坐,品品茶,饮饮酒,说说话。任门外大雪纷飞,屋内宁静温馨,“风平浪静中,见人生之真谛;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白昼里浊浊尘俗的种种烦闷,都会在这寂静的夜里、暖暖的炉边升华为对生活的洞察、对生命的感悟,这是多么的悠闲和惬意。

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夜里,清代王永彬先生写出了这样的《围炉夜话》,平淡而优美的话语,娓娓叙出琐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不偏激、不做作,就如夏日里的一杯清凉的薄荷水,让人从善如流,神清气爽。

原  文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译  文 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多替别人着想,看看是否会因自己的方便而使别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读书必须自己切实地用功,因为学问是自己的,别人不能代替。

原  文 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

译  文 天地将永远存在,无穷无尽,生命却是有限的,时间过去一天,人的寿命就要减去一天。人的荣华富贵是命运注定,不由人心所想,而学海是无边无际的,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只要用功一分,知识便会增长一分。

原  文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译  文 对于读书人来说,清高而贫穷才是顺遂的日子;对于种田人而言,做到省吃俭用,就是丰收的年头。

原  文 地无余利,人无余力,是种田两句要言;心不外驰,气不外浮,是读书人两句真廖。

译  文 田地要竭力所用,不能浪费;人要努力耕作,不要偷懒,这是种田人要记住的两句话。心不异想天开,气不向外散,这是读书人的两句诀窍。

原  文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译  文 有才能的人,一定勤于修养,不露锋芒。就像未经提炼、琢磨的金石一样,虽不令人注目,但天长地久,便知其实在价值。求学问的人,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要像流水与飘浮的行云,永远不停息地前进。

原  文 儒者多文为富,其文非时文也;君子疾名不称,其名非科名也。

译  文 读书的人以文章多为财富,但并不是指一些应付性的考试文章;有道德的人所担忧的是名声不能被人们称道,但这个名声不是科举之名。

原  文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生资之高的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

译  文 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名声和利益,当时庆幸,但终究会成为灾祸,若能咬紧牙关,忍耐度过,最后则会苦尽甜来。人的资质高低,在于对事情是否尽心,讲信用,并不在挖空心思,用尽机谋;书读得好的人,不仅在于文章之华美,还在于他的品德是否高尚。

原  文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译  文 贫穷到了极点,以至于难以生存之时,只要力求节俭,总是能够摆脱困境的。天生的愚笨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学习比别人勤奋,还是可以赶上甚至超过别人。

原  文 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而后世乃假以谋富贵矣。衣取其蔽体,食取其充饥,此衣食之实用也,而后世乃假以显荣华矣。

译  文 耕田种地是为了糊命,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这是耕种和读书的本意,然而它却被后世之人当作谋求富贵的手段。穿衣是为了遮羞,食物是为了充饥,衣食原本是为了实际上的需要,现在却被人们用来彰显豪华奢侈。

原  文 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

译  文 求学问不外乎“静”和“敬”两个字。要教导他人,首先要去掉“骄”和“惰”两个字。

原  文 富不肯读书,贵不肯积德,错过可惜也;少不肯事长,愚不肯亲贤,不祥莫大焉!

译  文 在富有的时候不愿全心读书,在显达的时候不愿多积阴德,一旦错过了这些良机实在可惜。年少的人不肯敬奉长辈,愚昧的人不肯向贤者请教,这是十分明显的不祥之兆!

原  文 何谓享福之人,能读书者便是;何谓创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

译  文 什么人才是能享福的人呢?就是懂得读书并能由书中得到喜悦的人。什么人才是善于建立家庭的人呢?就是能够教育出好子弟的人。

原  文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

译  文 看书必须心明眼亮,要能识辨并摒弃糟粕,吸取其中的精华。做人则要站稳立场,坚持正确的原则,才算一个有远见,不随波逐流的人。

原  文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译  文 读书不管天资的高下,只要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遇到疑难问题,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耻下问,遇事问个为什么,总有一天会通晓事理,无所滞碍。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不怕自己出身低微,只要为人忠实,做事稳重踏实、不三心二意,所作所为没有一丝马虎或违背道义之处,便足以能够得到家乡父老的尊敬,成为世人的楷模。

原  文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译  文 把读书当作终身事业的人,就该懂得读书会得到乐趣;抱着做善事之心的人,不必强求得“善人”的名声。

原  文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在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译  文 与朋友交往,必须仔细观察他的优点和长处,虚心学习,这样会终身受益;对于古圣先贤所留下的话,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逐渐做到,如此才算是真正体会了书中言语的含义。

原  文 川学海而至海,故谋道者不可有止心;莠非苗而似苗,故穷理者不可无真见。

译  文 河川学习大海的兼容并蓄,最终能汇入大海,所以,一个人追求学问与道德的心也应该如此,永不停息。田里的莠草长得很像禾苗,但它并不是禾苗,因此,深究事理的人,不能没有真知灼见,否则容易受蒙蔽。

原  文 耕读固是良谋,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仕宦虽称贵显,若官箴有玷,亦未见其荣。

译  文 做庄稼与读书并举固然是好办法,总要求学向上而不至于荒疏,才能成就功业。做官虽然富贵显达,但是如果为官而有错,也并不见得是光荣的。

原  文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

译  文 读书如果没有下功夫苦读,却妄想显达荣耀,天下哪里有这种道理呢?做人对他人毫无益处,却妄想获得福分和喜事,从哪里得来呢?

原  文 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富贵不能淫也。

译  文 对于意趣高雅、意志高尚的人来说,金钱和禄位是无法改变他们心志的。志向远大,胸怀坦荡的人,即使富贵也不会迷乱心志而陷入其中。

原  文 饱暖人所共羡,然使享一生饱暖,而气昏志惰,岂足有为?饥寒人所不甘,然必带几份饥寒,则神紧骨坚,乃能任事。

译  文 人人都羡慕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然而,纵使一生都享尽物质饱暖的生活,精神却昏昧怠惰,那又会有什么作为呢?忍受饥寒是人们最不愿意的事,但是,饥寒却能策励人的志气,使人精神抖擞,骨气坚强,这样才能使人承担重任。

原  文 无论作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

译  文 不管做哪一种人,最重要的是不可有嫌贫爱富、以财势来度量人的习气。不论从事哪一种职业,绝不可有粗俗浮躁之心。

原  文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讲大经纶,只是落落实实;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

译  文 贫穷和地位卑贱,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可耻的是因贫穷卑贱而去谄媚奉承他人,想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施舍。富贵并不就一定是十分光荣的事,光荣的是富贵而帮助他人,有利于社会。讲经世治国的学问,必须明白实在,真正有学问的人,决不会高谈无稽怪诞的言论的。

原  文 身不饥寒,天未曾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

译  文 自身没有受到饥饿寒冷的痛苦,这是上天不曾亏待我;如果我的学问无所进步,我哪有颜面对天呢?

原  文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稼穑艰辛。

译  文 纵使家境贫寒,也要让子孙读书;虽然身居尊位,是高贵之人,也不可忘记耕种收获的辛劳。

原  文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译  文 一个人的志气不能不高,如果志气不高,就容易为不良的环境所影响,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一个人的野心不可太大,太大就会舍弃眼前可行的事,而去追求遥远而又无法实现的目标,很难有什么成就。

原  文 郭林宗为人伦之鉴,多在细微处留心;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译  文 郭林宗审察日常的事务,往往在人们忽视的细节方面提高警惕;王彦方教导乡里的风气,总是以道德和正义作为基本。

原  文 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译  文 一个人能否被人称道,不在于他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的道德好坏。世人所相信的,是那些遇事能踏实去做的人,而不是那些夸夸其谈,只会吹牛的人。

原  文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

译  文 没有钱财不能算作贫穷,没有学问才是真正的贫穷;没有地位不能算作卑下,没有羞耻心才是真正的卑下;活不长久不算短命,没有做过值得称颂之事的人才算短命;没有儿子不算孤独,没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孤独。

原  文 有守虽无所展布,而其节不挠,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立言即未经起行,而于人有益,故与立功立德而并传。

译  文 能遵守道义而气节不变,虽对道义无发展之功,却有守节不屈之志,所以和有贡献有作为同等重要。在文学上宣扬道理,虽然并不以行动来加以表现,但是已使闻而有信者获得利益,因此这和直接建立事业与功德是同样不朽而为人所传颂。

原  文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则向善必笃也;听切实话,觉得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

译  文 碰到年龄大怀有德性的人,便诚恳地向他请求教诲,那么这追求修养之心必十分深重。听到实在的语言,便觉得十分有滋味,那么这个人德业的进步必是可以预料得到的。

原  文 观周公之不骄不吝,有才何可自矜?观颜子之若无若虚,为学岂容自足?门户之衰,总由于子孙之骄惰;风俗之坏,多起于富贵之奢淫。

译  文 周公制礼作乐,被人们推崇为周朝的圣人,但是,他却不因为自己有才德,就对他人持有傲慢和鄙夷的态度。有才能的人怎么能自以为了不起呢?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却“有才若无,有德若虚”,不断虚心地学习。求学问哪里可以自满呢?家庭的衰败,总是因为子孙的骄横与奢侈,而社会风气的败坏,多是因为人们过度的奢侈所致。

原  文 见人善行,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誉言,加以奋勉;闻人谤语,加以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译  文 见到别人好的言行,要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宣扬,赞颂;见到他人有过失的言行,应及时地提醒、规劝,这是年纪大的人为人处世的原则。听到他人对自己称颂的言语,就应该再接再厉,勤勉踏实地继续做下去;听见他人对自己的中伤之言,就要加以警惕,引以为戒,这是有道德的人修身养性的结果。

原  文 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

译  文 反省、检视自己,能认识到自己过去有许多做得不对的地方,那么,你的学问就会不断地增长;如果能发现并自觉地学习别人的优点,那么你的道德就会日益高尚。

原  文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

译  文 要有至真无妄的性情,必须先要有真正的修养;要做出不朽的文章,必须先要有远大的见识。

原  文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译  文 追求完美的理想,可以用在自身的修养上,却不可用在待人接物上。容易满足的心理,可以用在环境的适应上,却不能用在读书求知上。

原  文 自伐从戈,矜字从矛,自伐自矜者,可为大戒;仁字从人,义(羲)字从我,讲人讲义者,不必远求。

译  文 “伐”字的右边是“戈”,“矜”字的左边是“矛”,戈、矛都是的古代的兵器,有杀伤之意,从这两字的意思来看,自命清高的人应有所感受,加以警惕。“仁”字左边是“人”,“义”字的下边是“我”。可见,要讲仁义,并不在远处,只要有人有我就可以切实实行。

原  文 严近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

译  文 严肃庄重易造成的错觉是傲慢,可是严肃庄重是正直之气,傲慢却是一种怪僻的脾气,所以律己最好是严肃庄重,而不要傲慢。谦虚有时看起来象是谄媚,然而谦虚是待人有礼不自满,谄媚却是因为有所求而讨好对方,所以处世应该谦虚,绝不可谄媚。

原  文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

译  文 能知晓自己的过错而加以改正,那么便是圣人的门徒;攻击恶人太过于严厉,终会成为君子的过失。

原  文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译  文 人只要染上了随便的毛病,这个人便无法振作起来;一个人的心性只要流于世俗,就是用药物也无法医治了。

原  文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

译  文 如果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便会停止追求进步;而把自己评估得太低,便会失去振作的信心。

原  文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

译  文 没有执着滞碍的心,才是通达事理的人。怀着矫揉造作的习气,便无法认识真正的自我。

原  文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译  文 如果一个人不能心平气和地为人处事,过于情绪化,则断定他在学问和做事上,不会有什么值得效法之处;一个人的言语如果虚伪不诚实,喜欢欺骗别人,无论他在人品或是心性上装饰得多崇高,同样会令人怀疑。

原  文 多记先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闲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规箴。

译  文 多多记忆过去圣贤人的格言警句,心中才会有正确的主见。经常看看并分析他人做事的得失,便可当作我们处事的准则。

原  文 心能辨事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译  文 心中能辨别何为对的,何为错的,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能果断地做出决定;人能不忘记廉耻,有自尊心,在社会上为人处世,自然就会正直,不做任何卑鄙污秽的事。

原  文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功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译  文 广博地吸收学问,坚定志向,真诚地向他人请教,细心思考,这些是追求学问的重要功夫;心神安静,气不浮躁,拥有深刻的智慧和坚定的勇气,这些是做大事必须具备的能力。

原  文 世之言乐者,但曰读书乐,田家乐。可知务本业者,其境常安;古之言忧者,必曰天下忧,廊庙忧。可知当大任者,其心良苦。

译  文 人世间说到快乐之事,都只说读书的快乐和田园生活的快乐,由此可知只要努力地做好本身的工作,便是最安乐的境地;古人说到忧心之处,必定都是忧天下百姓的痛苦,忧朝廷中政事清明与否,由此可知身负重任的人,真是用心良苦。

原  文 莫之大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译  文 许多莫大的灾祸,往往都是由于一时冲动,不能控制自己而闯下的。所以做人凡事不可以不谨慎,必须学会容忍。

原  文 小心谨慎者,必善其后,畅则无咎也;高自位置者,难保其终,亢则有悔也。

译  文 凡事小心谨慎的人,必定先谋求好的结果,所以办事顺利,从而避免了过错和失败。凡是官居高位的人,很难维持长久,一旦达到顶点,就开始走向反面。

原  文 和平处世,勿矫俗以为高;正直居心,勿机关以为智。

译  文 为人处事要心平气和,不应故意违背习俗,自命清高;待人之心要公正刚直,不能居心叵测,耍花招,卖弄聪明。

原  文 泼妇之啼哭怒骂,伎俩耍亦无多;维静而镇之,则自止矣。谗人之簸弄挑唆,情形虽若甚迫;苟淡而置之,是自消矣。

译  文 蛮横而不讲理的妇人,任她哭闹,恶语伤人,也只不过那些伎俩。只要稳定情绪,不去理睬她,她自然没意思,逐渐地会终止吵闹。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的人,不断地用言语来伤害别人,自己似乎被他逼得走投无路。如果不把那些谗言诽语放在心上,听若不闻,那么他自然会停止说那些无益的言辞。

原  文 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可以养神也;祸出于口,而口则有唇,阖之可以防祸也。

译  文 人的精神往往经由眼睛来传达,而眼睛则有眼皮,合起来可以养神。祸事往往由说话造成,而嘴巴则有两片嘴唇,闭起来就可以避免招祸。

原  文 有生资,不加学习,气质究难化也;慎大德,不矜细行,形迹终可疑也。

译  文 天资虽然不错,但如果不加强学习,脾气性情还是很难有所改善的。只在大行为上面留心谨慎,却在小节上不加留心,最终,人们对他的言行还是难以信任。

原  文 守身必严谨,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

译  文 保持高尚节操,必须十分严谨,凡是足以损害自己节操的行为,都应该戒除。要用宁静寡欲涵养自己的心胸,凡是会使我们心灵疲惫不堪的事,都不要去做。

原  文 古人比父子为乔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敦伦者,当即物穷理也;今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译  文 古时代的人,把父子喻为乔木和梓木,把兄弟喻为花与萼,把朋友喻为芝兰香草。因此心想敦睦人伦的人,由万物的事理可推及人伦之理。现在的人称读书人为“秀才”,称各府、州、县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贡生)为“明经”,称举人为“孝廉”,读书人有这些美誉之称,因此应明白自己应具有的内涵。

原  文 和为祥气,骄为衰气,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

译  文 温和是吉祥的征兆,骄傲是衰败的使者,看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吉祥与衰败。善良就是吉星,狠毒就是煞星,算命的人又哪里必须按照五行才能论断吉凶?

原  文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惕也;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势成于因循也。

译  文 如果普通的人突然遭受灾祸忧患的打击,一定可以重整旗鼓,再次振兴,因为突然的祸患使他产生了警戒自励之心。如果是著名人物的声名、成就逐渐趋于消弥和衰败,其情势则成因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原  文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花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译  文 观赏红霞时,领悟到鲜艳而美丽的生命;观赏白云时,欣赏它卷舒自如的曼妙姿态;观赏山岳时,领悟到它雄伟、灵秀的气概;观赏大海时,欣赏到它的雄壮、宽阔。因此,只要我们认真地观察,细心体会,那么,天地之间无处不是好文章。面对翠竹,应该学习它的谦虚谨慎精神;面对黄花,能学习到身处乱世而应有的高风亮节;面对松柏,能学习到身处逆境而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芷兰香草,能获得优秀品格的幽香熏陶。那么在游玩与观赏之中,没有一个地方不值得我们学习,处处皆是良师益友。

原  文 一室闲居,必常怀振卓心,才有生气;同人聚处,须多切直话,方见古风。

译  文 闲散居处时,一定要时常怀着策励振奋的心志,才能显出活泼蓬勃的气象。和别人相处时,要多说诚实而正直的话,这样才具有古人处世的风范。

原  文 人虽无艰难之时,却不可忘艰难之境;世虽有侥幸之事,断不可存侥幸之心。

译  文 人即使处在顺境之中,也不可忘却人生还有逆境的存在;世上虽偶然会有些意外收获的例子,但是心中不可抱着不劳而获的想法。

原  文 忠实而无才,尚可立功,心志专一也;忠实而无识,必至偾事,意见多偏也。

译  文 如果一个人竭尽心力,即使没有什么才能,只要专心致志地工作,还是可以立下一些功劳。反之,如果这个人忠心尽力,却没有远见卓识,必定会出现一些偏见,将事情弄砸的。

原  文 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一吃饭本领;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

译  文 人生中的环境和遭遇是变化不定的,自己一定要具有谋求财富,足以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才不致于使自己受到困扰;人生光阴是很短暂的,且易于流逝,一定要及早确立远大的志向和奋斗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原  文 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

译  文 在义行之中会获得利益,这个利益是重义理的君子始料不及的;在谋利中也会有不利的事出现,这是一心求利的小人不愿得到却偏偏会得到的。

原  文 德泽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断不负苦心,行事者须当自信。

译  文 自己品德不高,恩泽太薄,即使家中出现了好事,未必就是幸运,得意的人还自以为了不起。上天是最公平的,人能尽心尽力,就不会白费力气,做大事的人尤其要有信心。

原  文 道本足于身,切实求来,则常若不足矣;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

译  文 真理本来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充实而无所缺乏,如果切切实实地追求,永远都难以满足。外在的事物很难使人心的欲念得到满足,倒不如全然放下,这样就不会有不满足感了。

原  文 伍子胥报父兄之仇,而郢都灭,申包胥救君上之难,而楚国存,可知人心足恃也;秦始皇灭东周之岁,而刘季生,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而知天道好还也。

译  文 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誓言灭楚,终于攻破了楚的都城郢,鞭仇人之尸。而当时的申包胥则发誓要保全楚国,终于获得秦军救援,使楚国不致灭亡。由此可见,人只要下决心去做,一定能办得到。秦始皇灭东周那一年,灭秦立汉的刘邦也出生了。梁武帝灭南齐的那一年,归降梁武帝的侯景,后来亦反叛梁朝。可见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原  文 夙夜所为,得毋抱惭于衾影;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

译  文 从早到晚的所做所为,暗中想来没有一件是有愧于心的。人生的光阴虽已经逝去,但是总还希望在晚年能看到自己一生的成就。

原  文 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心随处见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两眉为草,眼横鼻直而下承口,乃苦字也),知终身无安逸之时。

译  文 心统治着人的五官及全身,可以说是身体的主宰,一定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使言行不致出现差错。人的脸是合眉、眼、鼻、口而成形,若将两眉当作是部首的草字头,把两眼看成一横,鼻子为一竖,下面承接口,恰巧为一个“苦”字。由此可知,人的一生是苦多于乐,没有安逸享乐的时候。

原  文 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则细微宜防也。

译  文 如果不以水为镜,而用人为镜来对照自己,那么就能预知许多事情的吉凶祸福。在高山上不易摔倒,在小土堆上却容易跌倒,由此可知,愈是细微的小事,愈要谨慎小心。

原  文 自虞廷立五伦为教,然后天下有大经;自集四子成书,然后天下有正学。

译  文 自从舜帝令契为司徒,教百姓以五伦为纲常,从此后天下才有不可变易的人伦大道;自从朱熹集《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为四书,天下才确立了能够为一切学问奉为准则的中正之学。

原  文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

译  文 对于世界上种种事情不必样样知道得很清楚,但是一定要对古人的心意彻底了解,并且心领神会。

原  文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

译  文 有志气的人在处理事情时,不考虑这样做给自己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只考虑这样做是对还是错。读书人在著书立说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立论公正,论据确凿,如果还能做到精要详尽,那就更为可贵了。

原  文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

译  文 这小小的板凳,可以暂且坐着,人生许多美好的时光,不要让它偷偷溜走。

原  文 人皆欲贵也,请问一官到手,怎样施行?人皆欲富也,且问万贯缠腰,如何布置?

译  文 人人都想显贵,但是请问一旦做了官,要怎样去推行政策和事务,改善百姓的生活呢?人人都希望富有,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一旦腰缠万贯,又如何将这些钱用到有益之处呢?

原  文 山水是文章化境,烟云乃富贵幻形。

译  文 文章就如山水一样,只是幻化的境界;富贵好比过眼烟云,只是虚无的影像。

原  文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容也;以诚心待人,人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于求白也。

译  文 用正直的道理去教导他人,即使他人不听从,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千万不要委曲求全,于理有损;以一颗真诚之心对待他人,他人或者因为不能了解而有所误会,经过很长时间他自然会明白你的心意,不必急着去向他解释清楚。

原  文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

译  文 希望自己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自己时时不违背它。为别人留一些退路,让别人亦有容身之地。

原  文 宾入幕中,皆沥胆披肝之士;客登座上,无焦头烂额之人。

译  文 凡是被自己视为可信任的朋友而与之商量事情的人,一定是与自己能相互竭尽忠诚的人。能够被自己当作朋友,在心中有一定地位的人,必定不是一个言行有过失或行为不正的人。

原  文 何者为益友?凡事肯规我之过者是也;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译  文 什么样的朋友才算是益友呢?凡遇到我做事有错误的地方,肯规劝我的便是益友。什么样的人算是小人呢?凡遇到自己做错事,只会一味地因私利而偏袒自己过失的,便是小人。

原  文 能结交直道朋友,其人必有令名;肯亲近耆德老成,其家必多善事。

译  文 能与正直的人交朋友,自己也会获得很好的名声;虚心向德高望重的老者亲近求教,这样的人家必然常有善事,有助于家庭兴旺。

原  文 人得一知己,须对知己而无惭;士既多读书,必求读书而有用。

译  文 人生难得一知已,在面对知己时应该毫无惭愧之处;读书的人既然读了很多书,总要把学问用到现实中去,才不枉然。

原  文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译  文 经常卖弄聪明,还不如一辈子谨守愚拙,这样至少不会出差错。不加选择地交朋友,倒不如闭门读书。

原  文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

译  文 出自真心结交的朋友,往往能将友情维持长久。在平静中度日,能延年益寿。

原  文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译  文 不去计较与他人争夺名利的成败,只求自己做事时增长了智慧和能力。

原  文 治术必本儒术者,念念皆仁厚也;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虚浮也。

译  文 治理国家之所以一定要以儒家的方法为本,主要原因在于儒家的治国之道都出于仁爱宽厚之心。而今人之所以不如古人,在于今人所做的事情都十分虚浮。

原  文 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为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译  文 孔夫子为什么厌恶“乡愿”呢?因为这种乡愿只是表面上看来忠厚廉洁,实际内心里并不是如此,可见得这种人虚伪矫饰,以假面孔待人;孔夫子为什么厌弃“鄙夫”呢?因为他们遇事不顾集体利益,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心重,是个不懂人生精神内涵的俗物。

原  文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

译  文 “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基,所以人不可不讲信用。一个“恕”字,是与他人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因此值得终身奉行。

原  文 但患我不肯济人,休患我不能济人;须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

译  文 只怕自己不愿去帮助别人,不怕自己因能力不够不能去帮助别人。应该使人们不忍心欺侮我,而不是因为畏惧我而不敢欺侮我。

原  文 王者不令人放生,而无故却不杀生,则物命可惜也。圣人不责人无过,惟多方诱之改过,遮人心可回也。

译  文 作为一个君王,虽然不下令使人多多放生,但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滥杀生灵,因为这样至少可以叫人爱惜有生命的物质。圣人不会过分要求一个人不犯错误,只是用各种方式,引导人们勇于改过自新。因为这样,才能使众人改恶从善,由邪道转变为正道。

原  文 权势之徒,虽至亲亦作威福,岂知烟云过眼,已立见其消亡;奸邪之辈,即平地亦起风波,岂知神鬼有灵,不肯听其颠倒。

译  文 有权有势的人,即使在至亲好友的面前,也要显示出他作福作威的权势,哪知道权势也是不能长久的,如烟消云散一般的容易。奸恶邪佞之辈,即使在太平无事的日子中,也要为非作歹,哪晓得天地间终是有鬼神在暗中监视,奸险邪恶的行为总要归于失败。

原  文 与其使乡党有誉言,不如令乡党无怨言;与其为子孙谋产业,不如教子孙习恒业。

译  文 与其令乡亲对你称赞有加,不如让乡亲对你毫无怨言。与其替子孙谋求财富与田产,不如让他们学习长久谋生的事业。

原  文 耳目口鼻,皆无知识之辈,全靠着(俗作这)心作主人;身体发肤,总有毁坏之时,要留个名称后世。

译  文 眼耳鼻口,都是不能形成思想的器官,完全依赖心来作为它们的主宰。身体肌肤,在我们死后都会毁损的,总要留下一个好名声让后人来称颂。

原  文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尖刻,终为薄福之人。

译  文 脾气暴躁,性格怪僻、执拗的人,多半是短命鬼;说话、处事过于尖酸刻薄的人,可以断定他并非有福之人。

原  文 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逞奸谋事,事难必其稳便,可惜他徒自坏心。

译  文 做好事,帮助别人,他人因此得到保全或安逸,自己也会感到十分快乐。为了图谋私利,即使费尽心机,耍尽奸计,事情也未必如想象的那样进行的稳当便利。值得感叹的是这种人奸计不成,徒有一付坏心肠。

原  文 齐家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读书在明理,识见不可不高。

译  文 治理家庭首先要将自己治理好,在说话和做事方面,一定要谨慎小心;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事理,一定要使自己的见识高超而不低劣。

原  文 善谋生者,但令长幼内外,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译  文 善于维持生计的人,并不是因为有什么新奇的花招,只是能够使家中年纪无论大小,事情无分内外,每个人都能就其本分,有恒地将分内的事完成,这样做虽不一定能使家道大富,却能在稳定中成长;善于办理事务的人,不一定有特殊的才能,只是就事情如何才能完成,在可行与不可行处加以判断,订立一个合理的计划,而且,并不一定要对自已有利益的事才去做。

原  文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译  文 心甘情愿受人欺侮的人,一定不是懦弱之人;自认为聪明的人,终究是糊涂之人。

原  文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译  文 

在忧愁、烦恼的时候,要有豁达而洒脱的胸怀,那么心里就会有春天般的温暖之感;在昏暗不明的环境里,要能保持就如见到光明时的心境,内心就能像青天白日般明亮无染。

原  文 家人长幼,皆倚赖于我,我亦尝体其情否也?士之衣食,皆取资于人,人亦曾受其益否也?

译  文 家中的老小都依靠自己生活,自己是否曾经体会过他们心中的情感和需要呢?读书人在衣食上完全凭着他人的生产来维持,是否曾让他人也由他那里得到些益处呢?

原  文 但作里中不可少之人,便为于世有济;必使身后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

译  文 成为乡里不可或缺的人,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了。在死后有足以为人称道的事,这一生才算没有虚度。

原  文 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是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译  文 世俗的风气越来越流于狡猾欺诈,但是,忠厚的人诚恳踏实,他们为人淳朴稳重,永远是众人学习的楷模。近代的习俗愈来愈崇尚奢侈浮华,不过,终究还是恬静平淡的日子,更加值得人回味。

原  文 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其去禽兽不远矣。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之中矣。

译  文 人生世间,都有天赋的良心,如果失去了它,就和禽兽无异。圣贤教导众人,总会指出一条平坦的大道,如果放弃这条路,就会陷入困难的境地中。

原  文 君子存心,但凭忠信,而妇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落得为君子;小人处世,尽设机关,而乡党皆避之若鬼,所以小人枉做了小人。

译  文 君子做事,尽心尽力,力求忠诚信实,连妇人小孩都对他极为尊重,所以,君子的称呼并不枉然。小人为人处事狡诈,玩花招、耍欺骗,使得人人都对他避之不及,因此,名不虚传为小人。

原  文 肯救人于坑坎中,便是活菩萨;能脱身于牢笼外,便是大英雄。

译  文 尽心尽力地去救助陷于苦难中的人,胜于菩萨。能不受社会上的束缚,超脱于世俗的人,便可称为最杰出的人。

原  文 性情执拗之人,不可与谋事也;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

译  文 性情十分固执的人,往往无法和他一起讨论事情。性格开朗活泼乐观有知识的人,才可以和他谈论文学之道。

原  文 事若观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人必尽其当然,乃可听其自然。

译  文 事情如果看它已然的样子,就可推之它未来的发展;人要尽力做到他的本分,其余的则听其自然地发展。

原  文 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浮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

译  文 想要有所成就,任何时候都不嫌晚,因为羊虽跑掉了,及时修补羊圈,事情还是可以补救的。羡慕是无作用的,希望得到水中的鱼,还不如赶快去织网。

原  文 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译  文 做任何事,无论是好是坏,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只要求一点,问心无愧;创业不管是大是小,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

原  文 为人循矩变,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译  文 有些人只知道按规矩做事,而不知道规矩的精神所在,那么就与戏台上的木偶没有区别;做事如果只知因循守旧,而不知通权达变,那么只不过是照葫芦画瓢罢了。

原  文 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

译  文 运数虽有限定,但是君子只求所做的事合乎道理,若能合理,运数也不会违背理数。遇事应该防止意外,君子如果能持守常道,只要常道不变,再多的变化也能够防御。

原  文 势利人装腔做调,都只在体面上铺张,可知其百为皆假;虚浮人指东画西,全不向身心内打算,定卜其一事无成。

译  文 势利之人爱装模作样,喜欢表面上的铺张,由此可透视他的所作所为都为虚假。不合实际的人言不合乎义,东扯西拉,完全不从自己的内心上下工夫,可以断定他什么事也做不成。

原  文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正直。高而入于虚,华而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译  文 为人太过方正则容易不通世故,行事太过直率则显得有些笨拙,但这种人还不失为正直的人。理想过于高大会成为空想,重视华美有时会成为不实,这两种人终究不能成为真正高明美好的人。

原  文 聪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纩以塞耳,旒以蔽目睹矣;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

译  文 聪明的人要懂得收敛,古代曾经有人用棉花塞住耳朵,用帽饰遮住眼睛来掩盖自己的聪明之举。耕种和读书可以兼顾,古代曾有人日出扛着农具去耕作,日落就手执经书来夜读。

原  文 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

译  文 一心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很难享受到琴棋书画的乐趣;讲求生命的学者,不能没有经世济民的本领。

原  文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则不敢虚骄矣;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译  文 明白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本领有限,就不致妄自尊大。眼看不发愤图强的后果如此惨重,就该振作精神,努力进取。

原  文 事当难处之时,只让退一步,便容易处矣;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译  文 做事遭遇困难的时候,只要能够退一步,便不难处理了。一件事将要成功的时候,只要稍有懈怠疏忽,便不能成功。

原  文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于父母;创业还须深虑,恐贻害于子孙。

译  文 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不胡作非为,不违法乱纪,是害怕自己做了不好的事,使父母遭受羞辱。开始创立事业时,更要深思熟虑,仔细选择,否则,将会贻害子孙,其祸无穷。

原  文 念祖考创家基,不知栉风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译  文 祖先创立家业,不知道经过多少的风风雨雨,受过多少的艰辛,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够衣食饱暖,遗留下财产给子孙后代。若要想为子孙做长远的打算,除了读书和耕种田地外,恐怕没有其它的了,长辈总是希望他们能勤俭生活,不要辜负祖先的辛劳。

原  文 成大事功,全仗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是铁面铜头。

译  文 能够成大事,立大功的人,必须有勇敢的胆识,冒险的心境。真正有气节的人,才可能铁面无私,不畏权势。

原  文 济世虽乏资财,而存心方便,即称长者;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

译  文 虽然没有金钱与财物来资助别人,但是,只要处处方便他人,也是一位德高的长者。虽然天生的资质不够聪明,但是只要考虑事情时能做到周密、详细,也不失为一个能干的人。

原  文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译  文 以温和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用平静的心情来处理事情,用平等的态度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守住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利用的时机。

原  文 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噎废食也;明识有过当规,却讳言有过,是讳疾忌医也。

译  文 偶尔做了好事,受到劳累或连累,就不再行善了,这就好比被食物梗住了喉咙,从此再不吃东西一样。明明知道是自己的错误,却讳忌不肯承认,这就如同生病怕人知道而又不肯医治一样。

原  文 富家惯习骄奢,最难教子;寒士欲谋生活,还是读书。

译  文 有财有势的人家弟子习惯了奢华自大,要想教导他们往往是很困难的;贫穷的人家想要过生活,还是苦读书成才的好。

原  文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人也,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爱之能勿劳乎),勿溺爱以长其自肆之心。子弟习气已坏,教难行也,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勿轻弃以绝其自新之路。

译  文 当子弟的天性尚未受到社会恶习感染时,教导他是容易的,因此应以孔子“爱之能勿劳乎”的方式去教导他,而不要过分溺爱,从而增长了他自我放纵的心。当子弟习性已经败坏,不易教导时,要依孟子“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的方式教导他,不要轻易放弃,使他失去自新的机会。

原  文 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处乱世,其累尤深。

译  文 我们常常看见,对子孙要求严格的,子孙比较容易成为才德兼备的人;姑息、溺爱子孙的,子孙的德行大多败坏。这完全是父亲或兄弟教育的关系。又常见到,有些后辈本来十分聪明,却突然做出品性低下的事;有些后辈本来平庸、愚鲁,反倒成为品德很好的人。这就在于父母兄嫂的培养和教育。一个人之所以不清高,总之是因为一个“利”字无法看破;而学问之所以没有长进,就是因为懒惰而不勤奋。能以道德感化他人的人,若身在高位而有权势,那么,要感化众人趋于正道就很迅速了。财富多到足以拖累自己的人,若处于不太平的时代,钱财的拖累就会更加严重。

原  文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无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译  文 父辈兄长有好的行为,晚辈学不好,也比不上;父辈兄长有不好的行为,晚辈则一学就会,没有不像的。由此可知,长辈教育晚辈,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来作出表率,这样他们才能学得好,而不是只在言辞上白费工夫。有道德的人行为只要稍有超越或偏失之处,一些无道德的人因为嫉妒,一定会无法容忍而群起攻击。有道德的人即使不犯过失,小人也不见得能容纳他。因而,有道德的君子和无道德的小人相处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不可过于急切地责骂他们。

原  文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

译  文 教育孩子自幼年开始,便要培养他们遇事应有宽厚正直、光明磊落的气概;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经常反省自己,要有自我督促,自我砥砺的修养。

原  文 待人宜宽,惟待子孙不可宽;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译  文 对待别人应宽大,只有对待子孙不可宽大。礼节要周到,惟有办婚事时不必铺张。

原  文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

译  文 教育孩子应持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他,这样就可使他们的焦躁之心受到限制,从而安下心来学习。对心术不正的小人,最好以尊重的谨慎的态度待他,尊敬而谨慎的心可以化解邪僻的心。

原  文 奢侈足以败家,悭吝亦足以败家。奢侈之败家,犹出常情;而悭吝之败家,必遭奇祸。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庸愚之覆事,犹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见大凶。

译  文 生活奢侈足以使家庭衰败,吝啬也同样如此。奢侈而败家,有常理可循,往往可以预料;而处事吝啬的人败家,却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灾祸。愚笨足以使事情失败,而过分聪明的人,也会使事情失败。愚笨的人失败,只是小小的过失,精明能干的人失败,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原  文 谨守父兄教条,诚实谦恭,便是醇潜子弟;不改祖宗成法,忠厚勤俭,定为悠久人家。

译  文 认真地遵守父兄的教诲,待人笃实谦虚,就是一个敦厚淳朴的好子弟。不擅自删改祖宗留下来的家训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能够勤劳俭朴地持家,家道必能日益振兴。

原  文 桃实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食之而种其核,犹饶生气焉,此可见积善者有余庆也。栗实之肉秘于内,深自防防,人乃剖而食之;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译  文 桃子的果肉暴露在外,毫不吝啬地给人食,因此人们在取食之后,会将果核种入土中,使其生生不息,由此可见多做善事的人,自然会有遗及子孙的德泽。栗子的果肉深藏在壳内,好像尽力在保护一般,人们必须用刀剖开才能吃到它,吃完了再将壳丢弃,因此无法生根发芽,由此亦可明白凡是吝于付出的人,往往自取灭亡。

原  文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见尘世之间,已分于天堂地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辈,不隔圣域贤关。

译  文 做好事得到的是好报,做坏事得到的是恶报,由此可见,不用等到来世,在人间就能见到天堂与地狱之分了。人心是相同的,心中的理性也是相通的,由此可见,愚笨平庸的人,并不被拒绝于圣贤的境地之外。

原  文 为乡邻解纷争,使得和好如初,即化人之事也;为世俗谈因果,使知报应不爽,亦劝善之方也。

译  文 替乡里的邻居调解纷争,使他们和最初一样友好,这便是感化他人的事了。向世人解说因果报应的事,使他们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也是一种劝人为善的方法。

原  文 钱能福人,亦能祸人,有钱者不可不知;药能生人,亦能杀人。用药者不可不慎。

译  文 钱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祸害,有钱的人一定要明白这一点。药能治病救人,也能杀人,用药的人不能不谨慎行事。

原  文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译  文 只责怪自己,不责备他人,是远离怨恨的良方;过分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是做事情失败的主要原因。

原  文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然败祖父之声者,必此人也;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译  文 遇事斤斤计较,不吃一点亏的人,自以为得意,可是败坏祖宗名声的一定是这种人;诚实敦厚,以礼待人的人,开始不会给人什么奇特的印象,可是能使子孙有纯朴的品质,经久不衰的就是这种人。

原  文 凡遇事如突来,必熟思审处,恐贻后悔;不幸家庭寡起,须忍让曲全,勿失旧欢。

译  文 遇到突然发生的事情,一定要仔细地思考,慎重地处理,以免事后反悔;家中不幸产生了矛盾,必须尽量忍让,委曲求全,不要使过去的情感被破坏无遗。

原  文 莫之大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诸般大错,缘于平日之疏放,不可不警。

译  文 再大的祸事,起因都是由于一时的不能忍耐,所以凡事不可不谨慎;所有大错误的铸成,都缘于平时的疏忽和放纵,所以不可不自律。

原  文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话而杀身;人皆欲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财而丧命。

译  文 哪个人不希望自己能言善辩,有出色的口才呢?但是战国时的苏秦就是因为口才太好,才会招致齐国大夫的。人们都希望自己成为百万富翁,然而晋朝石崇就是因为聚积财富太多,遭人嫉妒,才招至杀身之祸。

原  文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好。

译  文 对人来说没有耐心,做事怕麻烦,是最大的缺点。做任何事情都能抱着吃亏的态度,便是处理事情的好方法。

原  文 一言足以召大祸,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坠也;一行足以玷终身,故古人饬躬若壁,惟恐有瑕症也。

译  文 一句话说错了就可以招来大祸,所以古代人言谈十分谨慎,不敢轻易说话,以免招来杀身毁家的大祸。一件事做错了足以使一生清白受到玷污,所以古人守身如玉,行事异常小心,害怕做错了事,会使自己遗憾终身。

原  文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德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译  文 行善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讲一个“让”字,人人都可能办到。处世的方法没有穷尽,只要做到一个“敬”字,就能使所有的事情整顿好。

原  文 自奉必减几分方好,处世能退一步为高。

译  文 每个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标准,放低一点为好;与世人相处,最好遇事能退一步想,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原  文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古人已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论己。

译  文 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对是错,尚且不能确实知道,哪里还希望知道他人的对错呢?过去古人所做的事是得是失,暂且不要讨论,重要的是先要明白自己的得失。

原  文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译  文 凡是做很多好事的人家,必然遗留给子孙许多德泽;而损人利己,行为不善的人家,遗留子孙的却只是祸害。由此可见,为子孙谋福,要多做好事,这才是为子孙作深远的打算。贤能而有许多财富,容易使人不求上进,耽于享乐,消磨意志;愚笨而怀有许多财富,容易使人增加更多的过失。由此而知,将金钱财富留给子孙,不论子孙贤与不贤,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原  文 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功夫。

译  文 由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不陷害他人,不贪财谋利的处世态度,可以知晓一个人是否光明磊落。在培养正气的问题上,既不要忘记聚集道义来培养浩然正气,也不要因正气不足,就处心积虑地想办法来促使它生长。

原  文 读论语公子荆一章,富者可以为法;读论语齐景公一章贫者可以自兴。舍不得钱,不能为义士;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

译  文 读《论语·子路篇》公子荆那一章,可以让富有的人效法;读《论语·季氏篇》有关齐景公那一章,贫穷的人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从而奋发向上,不断自勉。如果舍不得金钱,不可能成为义士;舍不得性命,就不可能成忠臣。

原  文 颜子之不较,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穷之法。

译  文 遇到人家冒犯的时候,颜渊不计较、指责,孟子则自我反省。这是君子在贫穷时仍能保守自尊的生活之道。在贫贱时,子贡不去谄媚于富贵者,原思依然弹琴自娱,完全不把贫穷放在心上。这是君子在贫穷时仍能持有自尊的生活之道。

原  文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嵇阮之逾闲;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译  文 读书人应该以钻研圣人的“礼数”为快乐,不能像嵇康、阮籍等人,渝越规范,恣意放荡。圣人应该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关心人民的疾苦,不能效法长沮、桀溺的避世独居,不理世事。

原  文 守分安贫,何等清闲,而好事者,偏自寻烦恼;持盈保泰,总须忍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

译  文 能持守本分而安贫乐道,这是多么清闲自在的事,可是有些人异想天开,偏偏自找烦恼。在家境兴隆,事业如意的时候,要持盈保泰,遇事忍让,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衰败,恃强好胜、欺寡凌弱必然会自取灭亡。

原  文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自足矣;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译  文 如果每个人都能经常想到有些人的生活环境还不如自己,有些人的命运也比自己差,便可以感到满足。如果经常想到某人的品德比我高尚,某人的学问也比我渊博,心中便会感到惭愧而努力奋发。

原  文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译  文 安稳而妥当的言语,经常是既不吸引人,也不使人感到惊奇的,所以喜欢听这种话的人并不多。一个人安分守己,不做超越本分的事,便是最愉快的人了。只可惜能够安分守纪不妄为的人,也是很少的。

原  文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富贵而无收敛者,尚其鉴之。草春荣而冬枯,至于极枯,则又生矣;困穷而有振兴志者,亦如是也。

译  文 莲花,早晨开放而傍晚时便收合起来,到了不能再合起来时,就要枯萎凋落;富贵而不知收敛的人,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从而知道收敛。春天时,草木长得很茂盛,到冬天就干枯了,等到完全枯萎的时候,就又迎来了春天,草木再度发芽;身处贫困而有志奋起的人,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