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称命书算命表(称命书算命)

发布时间:2024-04-12 05:20:33作者:气宇轩昂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公安文学言说者张友文打开水失手

笔者是一个“苦命人”,心目中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小时候经常翻看家中一本发黄的“称命书”,就是为了给自己算命——预测自己的现在与未来。那本“称命书”算命还蛮“准”,正如书中所言说我的“命不好”,现在果然应验了,套用家乡松滋话来说,就是“叫花子碗里只有三颗米,走到哪儿都不满升”——生劳苦、无暇享福。

实录这个伟大的时代已成为我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自然费脑费时。本来不准备将此文公开推送,同事L老师说想看我的日记,因为这则日记中有关于她的故事,于是推出,旨在满足其心愿。

早上我们一起在湖北警官院北院“搭班子”监考,她拿试卷到考场,我帮她打开水。结果我把她茶杯中的茶叶给倒出来了,还准备进一步帮她洗茶杯,就在倒出来的那一瞬间,我才知自己错了。倾倒茶叶的那一刻,我以为杯中是陈茶叶(隔夜茶),那种茶是不能喝的,我这么想才毫不犹豫地给倒掉。原来我是以自己的生活习惯来打量他人,便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我把茶杯递给她时,一个劲地跟她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当时大脑短路了,把您的好茶叶给倒掉了。她说没事没事。如果我不提前道歉也没事,等她问起茶叶到哪去了,我再道歉也不迟,但那不是公安文学言说者张友文为人处事风格。我主动地提前跟人家道歉,愧疚之心就少一点,L老师心里也舒服一点。

连续两天的监考,还是觉得有些东西值得记录。譬如昨天有学生在考场翘二郎腿,我把他的肩膀轻轻地拍了拍。如此这般,可以起到巧妙而善意地提醒之功效。好在学生悟性高,微微一笑后,立马把二郎腿给收回去了,说明此学生知是非、辨美丑。翘二郎腿答题本身没错,毕竟这个姿势舒服一些或习惯了,但是把腿子伸到走道来了,就越界了,就不雅了。再如在家中抠脚丫没事,但在公共场合这么弄,就会遭致诟病。

学生尚且知晓对错,老师更应该如此,否则不配为人师。回首这两天监考心得体会,觉得有必要与教学笔记相混搭,也算有创意。平时深居简出,难得与学生和同事相遇,他们问我的日记为何没更新,我说太忙了,前面我说过我是一个“苦命人”。就拿写作来说,可写也可不写。如果不写的话,的确轻松。但是,因为生庚八子不对,命不好,只有“做事”的命,只好每天写作,只是苦于没时间修改和推送。实际上,日记不出一小时就可以搞定,关键是推送这一关要把握好;“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反复修改是必须的,为此要额外花几小时。时间于我而言,真是不堪重负。

写到这儿,就要与教学内容挂钩了。这个学期给学生讲“公安文学”这门选修课,不仅仅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更主要是立德树人。国家领导人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由于公安文学蕴含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讲授此门课正是在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笔者在讲授时,通过讲中国警察故事的方式来深入发掘公安文学文本中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此外,还开设了“寻找、复仇、忏悔”母题等专章。现以“忏悔”母题为例,说说大致的教学内容。

前苏联《负疚的心》主人公普里亚欣开车撞死一名女工,交警现场认定,他不用承担丁点法律责任,女工负全责,但是他觉得良心不安,遂担负起抚养死者孩子的责任。毋庸讳言,这位司机正是担负起了良知的责任。

再说,由须一瓜的长篇小说《太阳黑子》改编而成的电影《烈日灼心》,其中的的哥杨自道、协警辛小丰和鱼排工陈比觉共同抚养着弃婴尾巴。为了给尾巴治病,他们倾其所有。这三个犯罪嫌疑人之所以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做好事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罪孽,是因为他们杀过人,以此方式来赎罪。

“我们的文学普遍拒绝承担罪责,譬如,话本小说是讲罪在前世,谴责小说是讲罪在社会,革命小说讲罪在敌人,伤痕小说讲罪在时代,惟独缺少罪责在我。”(胡传言《论<传统与中国人>及<罪与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4期,第20页。)事实上,公安文学文本中还是有一些悔罪意识的,诸如孙明华的小说《人命关天》、孙方友的小说《奇案叙述》、于怀岸的小说《铁树要开花》和王仲刚的报告文学《时辰已到——襄阳铁警追凶大解密》(群众出版社,2021年3月)等文本中或多或少在存在着,这真是一大进步。“忏悔意识乃是文学获得人性深度的一种精神力量。”“公安文学”首先是“文学”,“公安”只是其外部特征,也是直击人的灵魂的。

笔者为何要讲“忏悔”这一母题,一是为了让同学们改变对“公安文学”的看法,“公安文学”并非故事汇编,也不是案例集萃,而是“人学”和“情学”;二是努力把同学教育成为一个“人”,因为只有人才晓得“忏悔”,非人是不会承认自己错误的。譬如有些犯罪分子,哪怕走上刑场了,也没有悔罪意识,压根人就不是人;再比如,有些官员明明做错了,却没有勇气认错,竟然虚张声势地叫嚣:“哪个敢与组织斗?哪个与组织斗赢了?”

黄宗羲说:“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孟子“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古往今来的事例和话语都证实了真人、大写的人、有大智慧的人都是知是非、辨美丑的,而只有知晓对错的人才会道歉,才会悔过。

王阳明的心学即“致良知”在国外也大有市场。那些能扪心自问的人都是有良知的。良知才是做人的根本,即“本心”,也就是“初心”。如今流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语不就是说做人的么?

于是,我说“不忘初心、恪守良知、砥砺前行、无悔人生”才是昨晚上课的“经典”之语,昨天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现在写出来,也算是对教学缺憾的弥补吧。谁说我的日记无用?我的日记也是课堂教学笔记哦!

•笑忆算命•

随着年龄增长,人都会越来越怀旧。现在我也是这样,不时回想起自己孩童时代、少年时代的过往。今天,就说说小时候算命的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住在偏远吉星的一个山村里。那时候生活艰苦,物质贫乏,精神生活也同样贫乏。我们老家是一个大院子,有十多户人家,都姓胡,人多自然也很闹热。我们家住在院子正中的堂屋,加之母亲待人平和热情,左邻右舍都喜欢到我们家堂屋聊天,堂屋里常有欢声笑语。到了寒冬腊月,昼短夜长,晚饭后大人们闲来无事,就常常来我家天南海北的聊天摆龙门阵,有时自然谈起各自的命来。也不知是谁从哪儿抄来的称命书,说是书也不是什么书,只是几张纸片,上面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从一两八到六两三的命相来。每个命相下面都有四句话,对此命做个预测概括,吉凶祸福都有。一般讲,两数越高命就越好。一个人到底是几两命,要根据每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和生辰八字来对照称重。记得那晚在我家堂屋昏黄的煤油灯下,大人们各自都算了命称了重。两数高的,命书上说得好的,自然心情好,裂开嘴笑笑,或是相互打趣取笑一番。记得也给我算了命,给我算下来是三两六,也有四句话,我只记得最后一句话中的四个字:衣禄无忧。大人们都说我的命好,虽然两数不高,但预测的好;我也半信半疑的有些高兴和自信起来。

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过去算命的事,那自然不过是过去农村人们闲时的一种消遣,大多也不会去当真。但我觉得给我算得命还是有六七分的准,我后来幸运地遇上了恢复高考,1980年考上了中师,成了当年全乡唯一考上中师中专的学生,人们都说是鲤鱼跳出了龙门。至此以后,我的人生命运发生改变。细细想来,自己人生虽平淡,也无大的作为,但托改革开放之福,“衣禄无忧”算是做到了。比起我的父母和哥哥姐姐来,我算是幸运也幸福的多了。

(作者:人和寨之子)

•笑忆算命•

随着年龄增长,人都会越来越怀旧。现在我也是这样,不时回想起自己孩童时代、少年时代的过往。今天,就说说小时候算命的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住在偏远吉星的一个山村里。那时候生活艰苦,物质贫乏,精神生活也同样贫乏。我们老家是一个大院子,有十多户人家,都姓胡,人多自然也很闹热。我们家住在院子正中的堂屋,加之母亲待人平和热情,左邻右舍都喜欢到我们家堂屋聊天,堂屋里常有欢声笑语。到了寒冬腊月,昼短夜长,晚饭后大人们闲来无事,就常常来我家天南海北的聊天摆龙门阵,有时自然谈起各自的命来。也不知是谁从哪儿抄来的称命书,说是书也不是什么书,只是几张纸片,上面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从一两八到六两三的命相来。每个命相下面都有四句话,对此命做个预测概括,吉凶祸福都有。一般讲,两数越高命就越好。一个人到底是几两命,要根据每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和生辰八字来对照称重。记得那晚在我家堂屋昏黄的煤油灯下,大人们各自都算了命称了重。两数高的,命书上说得好的,自然心情好,裂开嘴笑笑,或是相互打趣取笑一番。记得也给我算了命,给我算下来是三两六,也有四句话,我只记得最后一句话中的四个字:衣禄无忧。大人们都说我的命好,虽然两数不高,但预测的好;我也半信半疑的有些高兴和自信起来。

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过去算命的事,那自然不过是过去农村人们闲时的一种消遣,大多也不会去当真。但我觉得给我算得命还是有六七分的准,我后来幸运地遇上了恢复高考,1980年考上了中师,成了当年全乡唯一考上中师中专的学生,人们都说是鲤鱼跳出了龙门。至此以后,我的人生命运发生改变。细细想来,自己人生虽平淡,也无大的作为,但托改革开放之福,“衣禄无忧”算是做到了。比起我的父母和哥哥姐姐来,我算是幸运也幸福的多了。

(作者:人和寨之子)

赠书 | 荒诞外壳下的深邃思考,荒凉底色上的诗意王国

新 书 推 荐

本周给大家推荐一本非常文艺的小说

《多情及长生》

作者:陈四百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定价:39.00

★台积电文学赏评委团佳作奖。

★《故事照亮未来》作者杨照、《繁花》作者金宇澄联袂推荐。

★一个人的情感总量是一定的,它不会消失也不会减少,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一位诗人的毁灭,一个独立女性的长成。

★残酷的现实,迂回的意志,奢望诗意的城市。

作者简介:

陈四百,女,80后,天蝎座,湖南籍。中文专业毕业,导演专业结业。曾做过小学教师、图书编辑、广告文案、女裤售货员、英文小说翻译、剧组场记等职务,目前任专职编剧,业余小说创作,居北京。生于秋天,据《女五行称命书》推算,将卒于秋天。

内容简介:

第一部《多情即长生》获2015台积电文学赏评审团佳作,小说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是一个带有近未来感的成长故事,主人公小尔站在理智之年45岁的时候回望自己和另外两个主人公的一生,而实际上这个时候,她才30岁。故事里有一条明显的地理脉络,即山村—城镇—省城—京城,展开了一个全中国式的画卷。

第二部《离骚乐园》是第一部的姊妹篇,改用第三人称叙述。主要讲述了三位主人公在京城时各自的生活,用的是三条平行线叙事。他们在同一个城市,有过相遇,但却没有相认。

两部加起来,是三位主人公互文式的传记:一位从小立志做流浪诗人的少年,在考取了诗歌学博士学位后再也写不出诗来,各种情感尝试也无疾而终;一位仰慕诗人追随诗人旅程的少女,在目睹诗人各种怪状后,走向艰难的精神独立道路;一位仗剑走天涯的愤青,在遭遇各种现实痛击而落败变成loser后,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

编辑推荐:

我很好奇一件事,这篇是写精神失常的叙述,是这十二篇里面最混乱的叙述。写这种混乱、非理性的叙述是有一定难度的,这种叙述要怎么拿捏让人可以看得懂,又要让人知道她不是一个正常人用正常的叙述在跟读者说话。从文学的难度上来看,她比里面很多太过于熟练的(作者)都还要有野心。它所到达的核心的关系,有些地方一直让我感觉新奇,所以我觉得可以考虑这篇,因为跟大部分的作品都不一样。

——台积电文学赏决审评委主席

杨照(台湾作家,代表作《故事照亮未来》)

这篇我排在前五的位置。觉得作者很擅于讲故事,非常有个性,有荒诞感。

——台积电文学赏决审评委

金宇澄(大陆作家,代表作《繁花》)

目录

《多情即长生》目录

第一章 林哥哥死了

第二章 丈夫贾艺术

第三章 失眠症

第四章 我该进天堂吗

第五章 柳梢头

第六章 仙洞镇

第七章 白朵

第八章 省城

第九章 PS

第十章 京城

第十一章 鼓楼和梦

第十二章 疯癫

第十三章 长生

《离骚乐园》目录

第一章 鼓楼之歌

第二章 地坛深渊

第三章 方家胡同

第四章 PS日记1

第五章 西海夕阳

第六章 千年婵娟1

第七章 皇城遗址

第八章 PS日记2

第九章 德胜公园

第十章 千年婵娟2

第十一章 奥林匹克

第十二章 红螺别离

第十三章 回乡症

荒诞外壳下的深邃思考

荒凉底色上的诗意王国

——评陈四百小说《多情即长生》

作者:徽柔(诗歌学博士)

陈四百三四年前就说自己写了一部小说,叫做《多情即长生》。我当时听后心中一动,就把几个老友的微信群名改成了“长生殿”。彼时我并不知道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内容,只是觉得这个题目有点儿意思。我希望几个老友,也能一直长长久久,每天有事无事,上殿转一圈。所以当时随手一改,也未曾多问关于小说的事。现在她这篇小说要出版,让我给她写书评,我这才有机会好好琢磨一下她的《多情即长生》,到底是什么。

通读下来,第一感觉是这毫无疑问是一部杰作(作为老友有吹捧之嫌,但我会为自己的话负责,提出论证)。小说在荒诞和搞笑的外壳下,难掩深邃的思考,我也非常喜欢这部小说的诗性特点和对诗歌意义的探究。

简单说来,小说是讲一个女孩艰难的精神独立道路。在讲诗意部分之前,我想先讲一讲小说非常有特色的疯癫叙事风格。这是指小说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有非理性、荒诞性和超现实色彩。只是一开始读起来,这种色彩在似有似无之间,随着叙事渐进,我们才能感觉到疯狂与荒诞的元气,并在其中体会到深情之韵味与真谛。

具体说来,这种疯癫叙事风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有内容透露):

一、荒诞的情节和神怪叙事。比如人物将自己发配到疯人院、比如面试老师问我为什么读师范时我突然落下两滴泪来,最终也被录取。神怪叙事是说小说有一些怪力乱神的描写。比如奶奶是一个巫婆,比如为林哥哥招魂,而林哥哥主动求死等。

二、人物性格上的实验性。人物对各种情感类型的尝试,包括异性恋、同性恋、合同制婚姻、闪婚闪离等,这种极为开放的态度带来了人物性格上的实验性特征和小说描写上的超现实性、跳跃性、陌生化以及疯癫感。

三、两个代表性疯癫人物。两个男女主人公被设定成发疯和装疯。由此直接描写了很多疯癫感受,比如林哥哥说“要么跳下那口井,要么烧了三座山”。

四、结构组成上,非理性色彩的诗歌的大段出现。这部小说有明显的的诗性特质。体现在意象的描写、诗歌的引用、逻辑的跳跃、人物的诗性特点、人物非功利性的追求、意象的塑造等方面。从结构来看每一章都至少引用了一首诗,而且有些是作者自己创作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会出现诗歌,除非是特定专业特定人群;正常小说也很少出现过多的诗歌,哪怕是古典小说,诗歌出现的比例都相当小。但在这部小说中诗歌出现的频率却非常大(特别是下部《离骚乐园》),并且以诗歌构建了这部小说的一些核心的意蕴,串联了一些核心的情节,塑造了中心氛围。诗歌的频频出现也使得这部小说,带有某种程度的非现实感和超越性。

五、情节的大跨度和某种程度的随意性。比如极为暧昧的绿纱帐,让人以为林哥哥和小尔会发生什么,结果林哥哥是为了练字。又比如“我”的装疯卖傻,朱阳的突然死去,老大的矛头突然指向了小矮个,这些情节的反转非常快,落差非常大,有一种荒诞叙事的感觉。被小混混们胡搅蛮缠一通之后,林哥哥还能再度问出:“我能成为一个诗人吗?”这种跳跃叙事和巨大反转比比皆是。不过有些情节还是让人感觉有一些随意性。比如林哥哥忽然烧了三座山(到结尾才揭示因为他知道了父亲是村长),又写到林哥哥撞邪,忽然去了省城等。这些情节,从叙事来说过于随意,有些薄弱,显得思想的含量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值得商榷的。

六、叙事视角上,小说中人物忽然从第一人称跳到用第三人称讲述自己的故事,也是很荒诞的一个表现。当然,这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凸显小尔在林哥哥面前的状态,凸显小尔只爱林哥哥,其他人她只不过是实验或者例行公事。那就不能不佩服作者触觉的灵敏和方法的巧妙了。

七、哲理语句以搞笑或疯人疯语的形式出现。小尔一直在费力地进行哲学思考,有时披着疯子的外衣。近乎偏执的、全面的、周延的、在不可能处的思考,是一个哲学家的应有之义。不可否认,有的时候,这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这一线就是对自己思维的控制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篇小说某种程度上,给人以疯癫叙事之感,同时这也是作者着力追求的,她甚至为了使这一切披上一个合法合规则的外衣,让主人公进了疯人院。

小说难能可贵的是在荒诞的外壳下总是有非常深刻的含义。

比如小说里把毛主席的诗(《天生一个仙人洞》),交给政府部门的阴阳学家考证,从而确定为极品,这种表述非常荒诞。这首诗某种程度是极品,本身就由它的作者所决定了。有关部门有阴阳学家,仙洞镇的政府楼和医院楼反而很破旧,这些调侃背后的含义不言自明。

穿着打扮街和饮食男女街,则是作者赋予底层人民的幽默。中学建在人字形街道区的“裤裆”下面,这非常搞笑。因为这里有中学和裤裆的对比,有风水先生的故意打浑出场。在下文,更用了两个层次来加深这一句话的幽默感,使它更加登峰造极。一个是引用一句古话:“裤裆佬真英雄,衣锦还乡满江红。”二是,这么搞笑的一句话却激荡着少年们的心灵,他们虽然天天不务正业,偷鸡摸狗,但是却以为自己能从裤裆里飞出去并衣锦还乡。这些小混混,现实生活和将来想象的对比,只能是年轻而热血沸腾对现实一无所知的时候,才能有的一种想象。

在黑色幽默的背后,其实是作者深深的悲凉。底层民众生活在裤裆这种地方,用那种方式生活,他们也只能那样生活,他们还幻想着自己能够衣锦还乡。这种小混混的梦,听起来就是个笑话,所以在这种太平时期的日常语境里来读,就看起来很荒诞。这是一种讥讽,但是也许有一天这个梦想实现了呢?那得天下大乱,重新有一个刘邦这样的英雄的时候。甚至由于当地出了那位大人物,我们在想,荒诞的背后是不是历史的真谛呢?

除了疯癫与荒诞的叙事风格,这部小说的语言特色和叙事技巧也颇为可观,主要表现如下:

一、小说语言极为幽默。作者调侃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借柳梢头村名的由来影射了历史的荒诞性。文章里也经常出现经典(语句)的戏访和反转,比如磨刀霍霍·向朱洋;比如老大用斧头削指甲让人想到《庄子》里轮扁的故事;又比如说化用经典语句“你不来,我不敢老去”为“你不来,我便不会走”。这一句让人以为林哥哥对我告白,一反转,他身后却站着他的女朋友。等等。

二、小说的语言修辞水平较高。它的比喻非常的奇妙,比如林妈妈逃到山里超生,说初升的阳光像欣赏的目光鼓励林妈妈绽放。把阳光拟人化,把林妈妈拟物化。更重要的当然就是呈现出来的那种感觉。对照前面那一群人追逐她的人,也许只有自然,只有阳光,才能够给人一些温暖,给人生存的一线空间。

这个和小说一开始的晒太阳疗法是可以相互勾连的。所以这一个比喻,在三四个层面上都很妙。这几个层面包括具体形象层面、技法的层面、内容的层面、结构的层面。在审美上,在意蕴上,在文章结构上,都很值得琢磨,这个比喻的语言虽然非常的朴素,但是它里边蕴含的情感非常的动人。

我们生而为人,当社会不给予我们人应当有的某些权利的时候,我们可以退回到自然。在一个超越时代、超越社会的这样的一个空间里,一个似乎是绝境,被别人认为是疯了的选择里,享受着平静、温暖,重新绽放着新的可能、孕育新的生机。这样看起来是倒退,实际上是拥抱了更加博大的空间,天地的空间。

作为社会底层或普通民众,还有一个“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这样一个选择,其实是非常让人欣慰的。林哥哥的诞生,某种程度上是诗意的,但在秩序的生活里,诗意有时候是不被允许的。只有在秩序的缝隙里,诗意在野蛮生长。写诗、诗歌的生活,某种程度上,具有在更深层面上思考现实、超越现实、反抗现实,或赋予现实更深刻意义,赋予秩序更深刻更多样组合的性质。

这些细处见功力的地方让人对作者的小说生涯充满信心。

三、小说在荒诞的背后不但蕴藏了极深的哲理、诗情,还体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勾连情节,除了顺叙、倒叙、插叙这些经典叙事方式作为底色之外,大致还有这么几种:

1、用话题连接。比如对特立独行的探讨。认为特立独行的起因,可能是对世界的误解。也是世界对自己的误解,被特立独行了,由此串联了一系列情节。

2、用意象连接。比如第八章白茶花、白朵都具有叙事连接的功能。这一章看起来要讲白朵,一开始却是说林哥哥的烧山,烧山又是前面一开始提到过的。情节被延宕,然后不停地交叉。

这章描述了我和白朵的交往过程:最初是怎么认识的,最初相处的情况,后来重逢时候的情景;描述了疯女人白花花的胸脯,暗示了白茶花象征了白花花的胸脯和性感的力量。中间还拼接了我要去读大专,林哥哥教我歌,我去省城前晚上做的跟生命力有关的梦等等。这里有一点意识流小说的痕迹。意象转换、理念转换、情绪漂移其实都是意识流。

3、重复。比如重复核心理念,核心意象。能量守恒定律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我学会了物理上的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当时我在学初中物理。然后我又思考,能量守恒定律在情感上,有什么样的意蕴等,这是关于“多情即长生”的核心重复。

4、翻转。具体文例见上文。有些时候,作者在翻转的同时弥合了叙事裂痕。比如前述我和林哥哥探险而遇小混混这一部分,怀念朱洋的作用就是使巨大翻转成为可能。而没有弥合的那些裂痕通常有一些深长的韵味。比如林哥哥遇小混混之后又提到想作诗人,是情节上的突接,有裂痕,却能说明当时诗人离村夫一样的林哥哥,实在是太远了,离我们也太远了。

最后,聊一聊诗歌的部分。

小说探讨了诗歌在个体生命和群体生活中的作用。小尔和PS一度被诗歌塑造了言行方式,规范了情感表达,当然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分手之时小尔口中说着分手是一种成功,写出来的却是矫揉造作满纸愁云。这让分手的双方都感到了不可忍受的羞愧,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矫情。

其实我觉得这就是古人所说“由明而诚”成长方式的第一步:验证、自反。然而他们模仿和体悟的不是道理而是情感,他们发现自己不够诚实,由此充满羞愧。不过正是因此,他们获得了真诚并懂得了道理(“由明而诚”和“由诚而明”总是交错的)。

其实诗歌和文学是有力量的,但是它们更多的,有的时候是内在的,只通向精神的成长。在很多时候,如果使它真正发挥社会作用,充当用理智观察和揭露社会弊端的显微镜、匕首投枪,反而使人们自身遭受到利益的损失,比如林迁在《离骚乐园》里的诗歌实践:把这个城市涂满诗歌。就注定是徒劳无功的。比如PS意气风发要为学校做点什么,却惹来拿不到毕业证书的威胁,这使得他们都退缩了,从而走上了不同的命运道路。

终篇小说,诗歌除了安慰情感、揭示困境,似乎并无更积极的力量呈现,这是一个遗憾。

小说家的高度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小说对诗歌意义的探讨我认为还可以加深。很多年来我一直欣赏“诗言持”的力量。它是“诗言志”基础上的诗歌力量的升华。我们靠诗歌宣泄苦难,在宣泄或隐晦暗示中,我们的情感在破碎的同时被组装,在摇摇欲坠的同时被兜住,我们有了坚持的力量。诗歌的最后一句是怎样,核心意象是怎样,某种程度上暗示了诗人的命运。有的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冲口道出了诗谶;有的诗人肠千转百回却能作神完之语。

这部小说故事线索支离破碎并带有未来感,但现实痕迹也比比皆是。体现在作者会去提及个人成长中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经典事件、代表性事物。比如说在90年代最优秀的考生,反而去高中和大专的连读,这是作者的一个经历,也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记录。此外计划生育、青春期对生理变化的恐慌和羞涩、QQ的使用、果园经济、城乡的差别、卖盗版碟等都闪耀着时光的暗影。不过,占据作者心灵更多的是个体生命成长经历。虽然借助个体思考的深度可以抵达人类共同的命运,不过,从个体更多地到群体,仍然是作者可以生长的地方。

最后,奉送一首打油诗给小说中的柳小尔:

多情即长生,多思即疯人。

多愁必热血,多病可凉尘。

生活予我苦,痛时多吟哦。

昆仑两去住,灵山自峨峨。

2019年6月

于北京语言大学

我们 今天的话题是:

你最想结交什么样的知己?

赠 书 活 动

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我们就免费送你超级文艺的《多情及长生》

1.点击右下角“在看”,截图给我

2.转发到朋友圈,截图给我

3.在留言区讨论上面框线里的话题

之后我会在留言里抽3位宝宝赠书

留言走心者,中奖机率越大

本周五开奖哦

快快和大家一起讨论

你最想结交什么样的知己吧

另外,上周的中奖已经寄出去了

小伙伴们记得查收

有勇气的人都点了

公安文学言说者张友文打开水失手

笔者是一个“苦命人”,心目中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小时候经常翻看家中一本发黄的“称命书”,就是为了给自己算命——预测自己的现在与未来。那本“称命书”算命还蛮“准”,正如书中所言说我的“命不好”,现在果然应验了,套用家乡松滋话来说,就是“叫花子碗里只有三颗米,走到哪儿都不满升”——生劳苦、无暇享福。

实录这个伟大的时代已成为我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自然费脑费时。本来不准备将此文公开推送,同事L老师说想看我的日记,因为这则日记中有关于她的故事,于是推出,旨在满足其心愿。

早上我们一起在湖北警官院北院“搭班子”监考,她拿试卷到考场,我帮她打开水。结果我把她茶杯中的茶叶给倒出来了,还准备进一步帮她洗茶杯,就在倒出来的那一瞬间,我才知自己错了。倾倒茶叶的那一刻,我以为杯中是陈茶叶(隔夜茶),那种茶是不能喝的,我这么想才毫不犹豫地给倒掉。原来我是以自己的生活习惯来打量他人,便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我把茶杯递给她时,一个劲地跟她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当时大脑短路了,把您的好茶叶给倒掉了。她说没事没事。如果我不提前道歉也没事,等她问起茶叶到哪去了,我再道歉也不迟,但那不是公安文学言说者张友文为人处事风格。我主动地提前跟人家道歉,愧疚之心就少一点,L老师心里也舒服一点。

连续两天的监考,还是觉得有些东西值得记录。譬如昨天有学生在考场翘二郎腿,我把他的肩膀轻轻地拍了拍。如此这般,可以起到巧妙而善意地提醒之功效。好在学生悟性高,微微一笑后,立马把二郎腿给收回去了,说明此学生知是非、辨美丑。翘二郎腿答题本身没错,毕竟这个姿势舒服一些或习惯了,但是把腿子伸到走道来了,就越界了,就不雅了。再如在家中抠脚丫没事,但在公共场合这么弄,就会遭致诟病。

学生尚且知晓对错,老师更应该如此,否则不配为人师。回首这两天监考心得体会,觉得有必要与教学笔记相混搭,也算有创意。平时深居简出,难得与学生和同事相遇,他们问我的日记为何没更新,我说太忙了,前面我说过我是一个“苦命人”。就拿写作来说,可写也可不写。如果不写的话,的确轻松。但是,因为生庚八子不对,命不好,只有“做事”的命,只好每天写作,只是苦于没时间修改和推送。实际上,日记不出一小时就可以搞定,关键是推送这一关要把握好;“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反复修改是必须的,为此要额外花几小时。时间于我而言,真是不堪重负。

写到这儿,就要与教学内容挂钩了。这个学期给学生讲“公安文学”这门选修课,不仅仅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更主要是立德树人。国家领导人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由于公安文学蕴含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讲授此门课正是在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笔者在讲授时,通过讲中国警察故事的方式来深入发掘公安文学文本中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此外,还开设了“寻找、复仇、忏悔”母题等专章。现以“忏悔”母题为例,说说大致的教学内容。

前苏联《负疚的心》主人公普里亚欣开车撞死一名女工,交警现场认定,他不用承担丁点法律责任,女工负全责,但是他觉得良心不安,遂担负起抚养死者孩子的责任。毋庸讳言,这位司机正是担负起了良知的责任。

再说,由须一瓜的长篇小说《太阳黑子》改编而成的电影《烈日灼心》,其中的的哥杨自道、协警辛小丰和鱼排工陈比觉共同抚养着弃婴尾巴。为了给尾巴治病,他们倾其所有。这三个犯罪嫌疑人之所以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做好事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罪孽,是因为他们杀过人,以此方式来赎罪。

“我们的文学普遍拒绝承担罪责,譬如,话本小说是讲罪在前世,谴责小说是讲罪在社会,革命小说讲罪在敌人,伤痕小说讲罪在时代,惟独缺少罪责在我。”(胡传言《论<传统与中国人>及<罪与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4期,第20页。)事实上,公安文学文本中还是有一些悔罪意识的,诸如孙明华的小说《人命关天》、孙方友的小说《奇案叙述》、于怀岸的小说《铁树要开花》和王仲刚的报告文学《时辰已到——襄阳铁警追凶大解密》(群众出版社,2021年3月)等文本中或多或少在存在着,这真是一大进步。“忏悔意识乃是文学获得人性深度的一种精神力量。”“公安文学”首先是“文学”,“公安”只是其外部特征,也是直击人的灵魂的。

笔者为何要讲“忏悔”这一母题,一是为了让同学们改变对“公安文学”的看法,“公安文学”并非故事汇编,也不是案例集萃,而是“人学”和“情学”;二是努力把同学教育成为一个“人”,因为只有人才晓得“忏悔”,非人是不会承认自己错误的。譬如有些犯罪分子,哪怕走上刑场了,也没有悔罪意识,压根人就不是人;再比如,有些官员明明做错了,却没有勇气认错,竟然虚张声势地叫嚣:“哪个敢与组织斗?哪个与组织斗赢了?”

黄宗羲说:“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孟子“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古往今来的事例和话语都证实了真人、大写的人、有大智慧的人都是知是非、辨美丑的,而只有知晓对错的人才会道歉,才会悔过。

王阳明的心学即“致良知”在国外也大有市场。那些能扪心自问的人都是有良知的。良知才是做人的根本,即“本心”,也就是“初心”。如今流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语不就是说做人的么?

于是,我说“不忘初心、恪守良知、砥砺前行、无悔人生”才是昨晚上课的“经典”之语,昨天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现在写出来,也算是对教学缺憾的弥补吧。谁说我的日记无用?我的日记也是课堂教学笔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