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自动风水罗盘手机版(自动风水罗盘手机下载到手机)

发布时间:2023-12-05 03:07:36作者:孤单的城来源:网络

自动风水罗盘手机下载到手机(自动风水罗盘手机下载到手机官方)

自动风水罗盘手机下载到手机

做风水开罗盘,开罗盘有很多禁忌,有时意外犯禁忌,所以开罗盘要小心。在风水中,有一个密集的公式,可以确保安全,本期的风水罗盘为您介绍,让我们看看!

开罗盘前念颂这个咒语,不怕罗绮、杀手、禁忌,不怕一切凶神恶灵。这个咒语可以用在一切会带来不安的场合,起到护身、防身、安神、定心、挡邪、避邪的作用。有点像姜太公在这里,没有禁忌!平时要多念颂,努力修炼。开罗盘前,心里燃起三支心香,念三次咒就可以放心开了!咒语如下:

嗡嗡作响!阿嘎那,阿巴那,打那,嘿!打那耶,梭哈!开罗盘前念颂这个咒语,不怕罗绮、杀手、禁忌,不怕一切凶神恶煞。来之不易,请珍惜。

判断阴宅吉凶,仍以二十四山四山砂水公式的方法来判断。不同的是,阳宅可以断父母的好坏,而阴宅则不管父母的好坏。此外,还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断坟方法:

一、坟墓本身的断法1.坟墓被践踏——如果位于公共墓地的坟墓因为经常常走路而成为一种新的方式,就会被破坏,导致亡灵无法安宁,屈服于卑微,感觉子孙后代在社会上很难脱颖而出,经常被欺负和遗憾,身份卑微,被驱使,一辈子都很难有所作为。

2.有骨头,没有坟墓——因为逃跑,困难的草埋,错树,烟,没有人识别崇拜者,死者流浪,后代也必须住在没有固定的地方,流浪,事业不好,起起落落,中途挫折。

3.墓顶被柱子插入——一些建墓工人为了搭帐篷遮阳遮雨,将竹木柱子插入别人的坟墓。被柱子插入墓顶的亡灵,就像被心杀一样,感觉到子孙后代意外伤亡或被杀。建墓工人千万不要试图暂时方便,伤害别人,自种恶因。

4、坟墓洪水——部分坟墓位于低洼地区,雨后积水浸泡棺材;或者因为附近的坟墓储存在墓地里;或者因为坟墓靠近湖泽、水田,一场雨灾难,淹没了墓地。这些情况会使死者感冒,影响后代的虚弱和寒冷,患有风湿病、痰哮喘和感冒。严重的病例甚至会醉死或溺水。

专业风水罗盘官方免费下载到手机

5.坟墓被挤压——大多数早期的坟墓没有建造外环围墙和坟墓池。由于周围建造了新的坟墓,它们形成了被迫,或者墓被占用,死者无法呼吸,感觉到子孙后代的不安,并因房地产而提起诉讼。

6.如果旁边有旧墓(捡骨)、重建、翻新,墓上被压棺木板、砖块——公共墓地的坟墓相邻。如果被遗弃的棺材板、砖、石头和水泥块压在坟墓上,死者将受到伤害,影响子孙后代的中风,或者成年植物人无法长期躺下;如果墓前堆放,会影响子孙后代的中风和手脚残留;堆放后,会影响子孙后代的头部受伤和疯狂;堆放在坟墓墙上,死者哀悼痛苦,子孙后代身体酸痛。

7.被盗的坟墓——一个富裕的家庭,金银丰富的殉葬器物,导致盗棺、尸骨暴露、野狗啃咬、亡灵残骸破碎,影响子孙路上的尸体和祖先。

8.骨头散落——荒野墓地有一个新埋葬的墓地,很快就被野狗扒开了,破棺露尸。野狗把尸体拖到其他墓地吃,剩下的骨头散落在墓地上,影响了亡灵与其他亡灵的生命和关系。他的后代事业不顺利,是非蜂起,被歹徒陷害。

9.墓前坠落——墓有土崩,墓倾斜过大;或者墓建在山顶,风吹得很强,让人感到站不住脚,摇摇欲坠。这是前无栏护,亡灵前倾不安,导致子孙坠楼、失足或车祸。

10.墓前堆积砂石——一些建筑工人经常在别人的墓前堆积砂石和水泥,这让墓的死者感到悲伤。他们的后代容易患肠胃病和结石病。

11.入白蚁、蛇鼠穿墓——风吹水劫的地方,枯木形成洞穴墓,吸引白蚁入坟食骨,或者蛇鼠穿人,破坏骨骼,造成亡灵恐慌,影响子孙后代成为流氓地痞,打杀斗狠,伤入狱。

12.坟墓上加了坟墓——古墓。纪念碑是用三块石头完成的,或者用砖雕刻,封土为墓。随着时间的推移,墓地土壤流失,砖石被淹没,形成了一个平夷之地。由于墓地拥挤,难以区分,新墓建在旧墓上。所以一上一下,亡灵不安。在下一个坟墓里,他的后代一生都很低,永远生活在下一个人身上。在上一个坟墓里,他的后代不顺利,经常担心。

13、树根穿棺·藤蔓缠绕纪念碑——如果坟墓靠近枫树、松树、杉树、柏树、榕树和其他根,根很容易穿透棺材(或根进入瓮);或藤蔓植物纠缠在墓碑上,死亡难以伸展,其后代患有胃出血、胸痛、智力障碍、痴呆、犯罪。

自动风水罗盘手机下载到手机官方

自动风水罗盘手机版


罗盘,机器人

什么是ChatGPT?

Chat:闲聊,闲谈、聊天(指在网上聊天室、非正式的)

GPT:全称为GUID Unique Identifier Partition Table,也叫GUID分区表,缩写为GPT,指全局唯一标示磁盘分区表格式,是一种利用Transformer(电压互感器,指编码矩阵驱动)作为特征抽取器,基于语言模型(计算某个词句出现的概率)进行训练的预训练语言模型。

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公司新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款聊天机器人,它可以模拟对话,回答问题可以写作业、写剧本、敲代码、和你谈心。

GPT-3是一种具有1,750亿个参数的自然语言深度学习模型,比以前的版本GPT-2高100倍。不仅可以更好地答题、翻译、写文章,还带有一些数学计算的能力。

ChatGPT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欲望有灵魂的高级动物,它只是一台机器。却可以和你深度交流、沟通,可以温情脉脉,可以冷若冰霜,可以知音共赏,可以代替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简直太可怕了。

化万势于无形,存无穷于一脉。

好玩吗?好玩!真的好玩吗?不好玩!

这让我想起了网络上的娇滴女生背后却是一个抠脚大汉,好在抠脚大汉还是一个人,这只是一台机器。


什么是罗盘?

罗盘,又叫罗经、罗庚等,是现代指南针的前身,按照易经以及河洛的原理,参照日月五星七曜以及天象星宿运行的原则,观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的形态,加以修正改良制造而成,用于测定方位和勘察地形。

传统罗盘,由天池、内盘和外盘三部分组成。天池,也叫海底,就是指南针。内盘,就是紧邻指南针外面那个可以转动的圆盘。外盘为正方形,是内盘的托盘,用于读取内盘盘面上的内容。罗盘中的一系列同心圆圈,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

风水罗盘,分为天盘、地盘和人盘。天盘为圆形,象征着天圆。地盘为方形,象征着地方。相传创自轩辕黄帝时期,经汉代发展,至唐代杨筠松,宋代赖布衣,经过历代先贤的实践与创新,将罗盘统一成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样子。在唐代杨筠松之前没有完整的二十四山盘,只有八卦盘和十二地支盘。汉代的罗盘虽然也有八卦、地支和天干的标记,但不是均分度数,而是将天干、八卦和十二地支分成三层,所占度数不一致。杨筠松通过长期的堪舆实践,通过反复研究,将其重新安排,把八卦、五行、天干、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面方位上。宋代赖布衣引进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设了人盘。

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他们凭着经验把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罗盘上。


人工智能再智能,也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它只是在模仿,模仿成为一个人,一个综合性的人。你跟它闲聊可能也会上头,更可能会上瘾,但我们曾经的年代却再也回不去了。

ChatGPT的到来,是时代的进步,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罗盘,却不能这样理解。虽然它的出现也跟社会实践、时代发展有关联,但几千年来,它究竟从何处来,是谁创造发明的却说不清楚。在时代变迁中,在社会实践里,它在融合、完善中成熟。它虽然也是一个器具,但它所包含的内容与物理却并非ChatGPT所能比拟。

我们在学习人工智能并运用chatGPT时,也要研习罗盘其中的奥妙,参透事物的真相,使社会进步,人民发展,个体强盛,使国家风生水起,富繁流远。


备注:奈何本人水准较低,资历尚浅,不足之处敬请谅解。图片多来自网络,感谢!

全自动风水罗盘下载到手机安装

7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独树一帜”新版录取通知书正式发布。据新京报《中国人民大学新版录取通知书今日亮相,首批106份已寄出》一文报道,新版录取通知书采用函匣立体式设计,分上下两层。其中,录取通知书函匣上层主体为校史罗盘,罗盘分三层以校徽为中心对称展开。随着录取通知书徐徐打开,从1937年到2022年,罗盘上手绘的四幕校史插画随之转动。这一罗盘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本科生录取通知书函匣上层主体为校史罗盘。图/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文化史学者潘天波在《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中,讲述了中华工匠技术史上扇子、磨子、罗盘、鼓风炉、耕犁、轮子、马镫、火器、烟具、漆器等十大具有代表性的技术物,它们在各自独特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全球传播、交往与互鉴的曲折历史。其中,潘天波指出,在自然文明史上,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定位空间与方向仪象的时空技术,而这正是“自然罗盘技术”。

潘天波说,自然罗盘技术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天才发现,考古发掘的空间方向性的图案是史前工匠的智慧表达。 在之后的人类历史发展中,风水罗盘,指南鱼、司南等科学罗盘的先后发明,标志着罗盘技术最终被科学意义所取代,进而被用于发现与探测自然的空间方位。而先进的航海磁石司南装置是宋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性仪器,也是宋代航海技术发达及其远洋能力强大的象征。

以下内容节选自《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潘天波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2年6月版。

物质、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探寻宇宙的三大永恒变量,也是自然宇宙体的三大紧密相联的构成要素。人类对自我生存空间中的时间和物质探寻一直没有停止,并将自然物质赋予特有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属性,进而建立属于人类的时空逻辑体系。罗盘测向技术的诞生就是人类探寻宇宙物质、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之一,即在特定的自然物质身上发现其空间指极性和时间永恒性,这确乎是一项全球性的伟大发现与科学发明。

自然罗盘技术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天才发现

在自然文明史上,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定位空间与方向仪象的时空技术,通常是利用自然界的动物(鳗鲡、鸽子、燕子、蜜蜂等)迁徙、天体星象(日光、北极星等)、河流水势(高低走向)、树木风向(季风规律)等途径辨析方向,进而为人类自己的行为活动确立坐标。在跨湖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带光芒的太阳纹彩陶、火焰纹彩陶和刻划、镂孔、彩绘三者组合的太阳纹图案”。毋庸置疑的是,史前人类刻画的太阳纹图案极具时空性特征,显示出原始人类对时间性方向与空间性方位的认知与渴望,并付诸经验性知识叙事——时间性图案绘画,这些图画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即作为早期人类学习的教科书。

同样,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上带有明显的方向性刻符,说明半坡古人已经萌生了描绘空间的方位思想或方向意识,具有了一定的判断空间位置和测定方向的能力。诸如此类的考古发掘资料是很多的,再譬如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曾出土6000年前的骨制北斗星形状的斗柄,山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朱绘岩画所刻画的女巫头顶或为北斗七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腹部的猪图像正中一颗星也是天极星。这些出土的太阳纹、鱼纹、北斗星等原始的时空性特征明显的图案表明,早期人类对自我的空间位置、空间方向以及空间时间的意识,已具备了原始认知与经验描述的能力。

这里姑且可以把早期人类利用自然现象确定方向的技术称为“自然罗盘技术”,只不过这种技术属于经验性技术范畴,或者是环境适应性技术,还不是生产习得性技术。自然罗盘技术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天才发现,考古发掘的空间方向性的图案是史前工匠的智慧表达。或者说,早期工匠为探寻空间方向利用了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树木等物象,已具备了初步的感知方位的能力,这些能力为后来的罗盘定向和定位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必要基础。原始自然罗盘技术的书写与叙事意味着一个显而易见的教育学问题,即自然现象作为被刻画的图案,既是日常经验性教育与传承的教材,也是后期人类发现和发明新技术的必要教材。

明清时期,风水罗盘已经成为风水命理测算的必备工具

在史前,工匠一般是由巫工组成的群体,并具有较高的地位与身份。《说文解字》曰:“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这段话里有三个关键词:巧饰、规矩和巫。这三个关键词关联到“工”的三个基本内涵规定:技术、工具和身份。从神话学意义上来看,早期的“工”是非常神圣的,具有一定的神性或宗教性。因此“工”之定名至少表现有三个方面的想象社会学内涵:技术神圣、工具神圣和身份神圣,尤其是巫的身份职业决定了工匠生产的神圣性或巫术性特征。因此,人类早期的技术发明通常具有玄幻的神话色彩。

在自然罗盘技术的参照上,中国古代先民发明的风水罗盘是用来祭祀、礼仪和占卜的一种工具,尤其是用于建筑风水占卜、军事占卜,也有其他重要活动的占卜。譬如早在殷商时期,“卜工制度”就是一种重要的占卜活动,因为工匠在殷商社会中的地位是很显赫的。于是,殷商时期的王依龟甲灼兆而卜,宗教官负责占卜刻辞,记录占卜诸事,并由王册封为工。因此,“卜工制度”,即王占卜工匠之祸乱与逃亡,并册封为工的制度,或为“册工制度”。譬如甲骨卜辞。甲寅(卜),史贞:多工亡尤(《合集》19433);己酉卜,水工方(《合集》20615);丙申卜,鼎(貞):既入商工(《合集》21607)。

上述“三卜”工匠之事,卜问百工是否有祸起,或是否逃亡,或是否有入商工等,可见商王对百工之关注。占卜之目的或不是为了手工之事,意在防止出现不利于官府统治之事;或是否进入工匠行列,即问卜(考察)能否册封为工。不过,殷商时期的占卜工具还没有证据显示是风水罗盘。大约在汉代,被用于占卜的栻盘开始出现,譬如安徽阜阳双古堆、甘肃威武等地曾出土用于占卜的栻盘。至唐代,“掌灵台地理事”的地理堪舆师杨筠松善于制造用于建筑占卜的风水罗盘。至明清时期,风水罗盘已经成为风水命理测算的必备工具。

风水罗盘的出现,显示出人类从早期自然罗盘的空间意义向宗教意义过渡。这体现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罗盘技术使用的一次转移,实现了自然罗盘功能的一次技术升级,已然表现出一种生产习得性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尽管风水罗盘带有明显的宗教意义,但是反映出人类征服自然的一次宗教化思想进步,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宗教化教育学意义,即规约、调整与引导人类的空间行为选择与方向。

“指南鱼”的出现标志着罗盘从早期的玄幻罗盘开始走向科学罗盘

所谓“科学罗盘”,即用于测定方向的磁石罗盘。用于测定方向的磁石罗盘技术的发明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渐变转换的过程,即从自然罗盘向科学罗盘或磁石罗盘的逐渐转换。大约在3世纪,中国人就发现了磁石取针。《鬼谷子全书》云:“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这里的“磁石之取针”,即为磨石成针的实践,或为“司南”之用。《鬼谷子》又云:“故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伴随人们对磁石物理功能的发现与使用,磁石罗盘方位指向的宗教意义逐渐被数字方向的科学意义所取代。直至宋代“指南鱼”的出现,罗盘从早期的玄幻罗盘开始走向科学罗盘,从早期的占卜巫师手中的道具转型为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中确定方向的工具。

就罗盘技术发生史意义而言,它从早期的自然意义逐渐向宗教意义转型,并最终被科学意义所取代,进而被用于发现与探测自然的空间方位。由此,罗盘技术的行为意义也发生多次转型,即从早期经验性的自然罗盘的发现并用于辨别方向,到后来的磁石罗盘技术的发现并被用于风水占卜,发展至后来它被用航行,并在全球发挥引领和规约人们空间行为的教育功能,这显示出罗盘技术知识与自然经验、人类行为之间存在某种伦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的复杂关系。换句话说,罗盘技术的伦理性、教育性和经验性为它的全球传播提供可靠的必要基础。

战国时代已经发明了用于判断方位的“司南”

海洋是全球交往的通道,是罗盘技术首先打通了海洋通道,为人类交往指明了航向与位置,并规约与引导人类的空间导向行为。从早期的自然罗盘和风水罗盘,到宋代的旱式罗盘,再到后来的水式罗盘,中国罗盘技术从陆地走向海洋。由此,中国罗盘技术成为走向海洋空间的重要利器。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之间,中国已经开始发现磁石现象,并发现其指南的物理性质。《韩非子·有度》记载了“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即先王用“司南”(天然磁石罗盘)测定方向,它具有明显的教育学意味。这里的“以端朝夕”原理,即《考工记·匠人》所记的“以正朝夕”原理。磁石罗盘是中国古代工匠在劳动中发现和发明的一种指向仪器,它源于春秋时期工匠的采矿冶炼技术或方家的磁石磨针实践,至战国时代已经发明了用于判断方位的“司南”。很明显,司南技术在哲学意义上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工具性表征,还具备一定的物质性和工具性特质。

在欧洲,古罗马时期的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博物志》中曾论及磁石现象,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哲学家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约前99—约前55)在《物性论》中也描述过“磁石现象”,卢克莱修的有关磁石的论述后来被16世纪英国的物理学家威廉·吉尔比特援引《论磁石》。

电影《黄金罗盘》(2007)剧照。

但欧洲首次提到磁罗盘技术还是在1190年,当时亚历山大·内克姆(1157—1217)在他的《来自大自然》一书中写道:“水手们在海上航行时,在不能利用阳光的阴天或夜幕将世界裹得一团漆黑,而且他们已不知道他们的船正驶向罗盘的哪个方位时,他们就用一根针去触那块磁石。针就会旋转起来,当针停止运动后,针尖就指向北方。”显然,欧洲论及磁石指南的物理属性较晚,内克姆的《来自大自然》提及的天然磁石罗盘比公元前4世纪的《韩非子》中提及的天然磁石罗盘要晚1500多年。

磁石罗盘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造船技术趋向发达

在早期,海洋导航系统主要依赖星象以别四方。《汉书·艺文志》曾记载中国早期占星导航书籍《海中星占验》《海中五星顺逆》《海中二十八宿国分》《海中日月慧虹杂占》等,这里的“海中”或为汉代方士研究的海洋空间。《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汉代导航书籍(或手册)表明汉代人利用自然星象导航的事实。《太平御览》卷十五引东晋虞喜《志林》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这里的“斗机”,抑或为北斗的天机星;“指南车”,或为根据斗机而设计的指向仪。占星导航技术是根据自然现象变化的偶然性习得,也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的经验性知识总结。

汉代中国使用磁石导航测向技术已初具雏形,并已懂得磁石指极的物理属性。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乱龙篇》中云:“顿牟掇芥,磁石引针。”可见,人工磁化现象已经被汉代人认识与利用。刘安等在《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若以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又曰:“慈石能引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这说明,汉代已经懂得磁石引铁而不吸其他物质的物理属性。

英国的罗伯特·K.G.坦普尔在《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中曾转引了中国一幅大约114年的汉画像,画像中刻画的是一位汉代巫师正在俯视勺形指南针。在武威,曾出土过汉代用于定位的栻盘,即堪舆家所使用的定位罗盘。王充在《论衡》中云:“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里的“司南之杓”,即天然磁石指极杓,“投之于地”之“地”或为栻卜用的地盘。

汉代巫师俯视勺形指南针的画像。图/《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

磁石罗盘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造船技术趋向发达,也为海上丝路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1974年,考古人员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秦汉时期的“造船遗址”,其中1号船台滑板长达188米以上,中宽1.8米,由此可推断造船载重在25~30吨左右,这明显表明秦汉时期广州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同时,航海技术也表现在航海测绘以及海上导航知识上。到唐代,《海岛算经》一书表明中国古代已经初步掌握了海洋基本测绘方法。晚唐时堪舆家卜应天的《雪心赋》有“子午针正”的记载,可见磁石指南针的发明不晚于8世纪。

先进的航海磁石司南装置是宋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性仪器

直至北宋年间,人工发明与制造的天然磁石才广泛运用于航海活动。北宋初年的燕肃(961—1040)在《海潮论》中记载,在宋代不仅有陆上“指南车”,还有海航“指南针”。《梦粱录》曰:“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这里的“针盘”,即磁石罗盘针。沈括(1036—1095)在《梦溪笔谈》中也提及用磁针罗盘定方位的方法,如“缕悬法”“水浮法”“指甲法”“碗唇法”等。1044年曾公亮编撰《武经总要》记载了用以辨别方向的“指南车”或“指南鱼”。

电影《黄金罗盘》(2007)剧照。

1116年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记载有“针横灯心”的水罗盘。北宋时期,《萍洲可谈》(1119)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说明中国在12世纪初已经开始懂得海洋测绘以及学会运用天体和指南针在海上导航的技术。在宋代,我国已经开始学会制造磁体进行导航测向。

到了元符年间(1098—1100),中国海船已普遍安装磁体司南装置,即罗盘指南针。宋人将磁针与司南装置组成一个罗盘指南仪器,它不仅为磁石指南针本身的应用发展提供了基础,更揭开了我国乃至世界远洋航海事业的新篇章。这种磁石指南仪器在古代的称谓很多,有地罗经盘、子午盘、定盘针、针盘等。宋代的磁石罗盘针用于远洋航海导航,为航海测定方位提供可靠的技术工具,也为海上丝路贸易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宋末元初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记载:“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蒲,乃其境也。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这里的“行丁未针”或“行坤申针”也是指宋元时期航海磁石罗盘,也说明宋代的罗盘与指南针走向合一。

先进的航海磁石司南装置是宋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性仪器,也是宋代航海技术发达及其远洋能力强大的象征。在宋代以后,《海道指南图》(元代)、《郑和航海图》(明代)均显示中国古代航海测绘技术先进,英国李约瑟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详细记载了明代(或日本)漆木水罗盘,这既反映了明代航海技术的发达水平,又能体现罗盘技术对地图科学、航海测绘科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概言之,中国罗盘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了三大关键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汉代时期和宋代时期。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时期,是中国对内陆空间的迅速扩张期,进而使得早期的风水罗盘快速转型为方位罗盘,而宋代是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时期。由此,航海罗盘的诞生不仅适应宋代国家发展的海洋战略,还为全球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原文作者/潘天波

摘编/何也

编辑/申璐

导语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