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时空风水全部(风水命理时空一体)

发布时间:2023-08-24 08:49:15作者:牛奶煮萝莉来源:互联网

风水命理时空一体(风水命理时空一体什么意思)

风水命理时空一体

事实上,一个人的财富与他的家庭、住宅和行为直接相关。如果你发现你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少,你应该注意。在这个时候,你的光环和风水可能降。你需要改善你的风水。那么如何改进呢?让我们八卦命运。

知命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命运,就是知道自己命运的发展趋势,在好运的时候努力进取,在坏运的时候保守管理,这就是趋利避害。好运的时候进步可以收获更多,坏运的时候可以减少损失,避免更大的不顺。

时空弯曲

喜用神需要找到自己的八字喜神,可以去喜神的方向工作发展,也可以问风水大师,让风水大师帮助自己找到喜神,这样少走弯路,多用吉祥的颜色,从事喜神行业,可以增强自己的财富。

夫妻择偶时要注意对方的命运格局。有些人会因为妻子或丈夫而招福,有些人会因为妻子或丈夫而招祸。这在现实生活中太常见了。无论社会因素如何,从命理学上讲,最接近人的光环对自己起着最明显的作用。如果是对自己有利的五行,那就有利了,否则就会受到对方的影响。

要有好的环境和住宅为什么我们的想法不能成为现实,想法很好,现实很残酷,这是因为我们的磁场很难打破环境磁场,环境磁场会改变同化磁场,磁场会吸引相同频率的物质,这是环境可以改变人的原则。因此,我们居住地的磁场非常重要。我们居住地的磁场决定了我们的运气。从住宅磁场的质量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住在里面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因此,生活环境的风水非常重要,应仔细调节。

风水命理时空一体什么意思

趣谈易经之十:易经的时空一体化思维


| 盛德轩风水|


时间因其具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的特点,所以时间与空间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没有时空就没有物质,这就是易经的时空一体化思维。

时空一体论,中国的先贤很早就开始运用,“上下左右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说明中国古代一开始就将“时间”与“空间”联系在一起,用十分简明的时空观念定义了“宇宙”!

易经的“时空一体化思维”,利用“太阳、月亮、木星”等天体运行规律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用三元九运、干支、节气等方法进行了严谨的科学表述。

“三元九运”中的“元、运”既代表时间场,又代表能量场;“干支体系”的“干、支”既代表时间概念,又代表空间概念。节气体系的“节、气”既代表时间节点,又代表空间节点。

网络时代,一个身处欧洲与一个身处亚洲的人,两个人虽处于不同的地理的空间,完全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在一个时间与空间内的2信息交流,这就是时空一体化的“现在时”。对于时空一体化的“过去时”和“未来时”,以目前的科学手段难以实现。

易经系统化的实现了时空一体化的"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

举个例子,把时间抽象为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用这个点表示现在,点的一边是过去,另一边是未来。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代表的这个点,储存了当时时空的多维信息。这个信息,易经用特定的符号去记录,把这些符号所代表的含义翻译出来,那个时间节点的多维信息全景图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佛说:“一粒微尘藏三千大千世界”,也是这个道理。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唱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果他洞悉了易经的预测模型,破译了易经的宇宙密码,想来不必如此悲观了吧。

西方文化中认为时空是各自独立的。在牛顿时代,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分离的,在空间的背景下产生了西方的几何学体系,而对时间与空间一体化的认识,几乎等于零。

爱因斯坦先生认为时空必须一体考虑,“时间就是空间”、“空间就是时间”的时空论,以及他一直想创立的“宇宙统一场”理论,我们的先贤智者,已经在几千年前,用易经的智慧,科学、严谨而简单的实现了。




时空风水全部

时空一体论

宇宙本原和宇宙无限性问题

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殷周时期的阴阳和五行学说,仍然是这一时期关于宇宙万物本原的重要学说。


五行、八卦都是抽象规律,借以如泽火雷风水山、金木水火土来表示而已,所以,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


有一种说法是五行学说是从西周的‘五材’演变而来的汉初伏胜所着的《尚书大传》记载,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士卒欢乐歌舞以待旦,歌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九年(西元前773年)太史伯回答郑桓公之问时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个回答表明,当时认为土与金木水火是“以成百物”的基本物质。


《左传》中记载的关于柳下惠(展禽,生活于西元前7世纪后半期)的一段话中有:“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这是最早出现的“五行”二字。


《国语·周语下》记载西元前572年的一段话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六”指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地五”即指五行,这里认为五行是五种的自然规律(“数之常也”)。到春秋末,五行即被推广到各个方面(“五味”、“五色”、“五声”等),并被看作是“礼”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之一。


最早提出“五行”观念的是在《尚书·洪范》说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的“五行”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抽象规律,并对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作了总结概括。


“五行”观念还有更复杂深刻的内涵,其关键就在一个“行”字,“行”有运行的意思,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即变动运转的观念。


除了自商周以来就已提出的阴阳、五行说仍在流行外,这时人们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管子·水地》认为:“故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万物莫不以生”,即把水视为万物的本源,诸生物的相关联的中介。巧的是,据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也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的说法。


上海博物馆整理出版的《战国楚竹书》中,有一篇非常重要的哲学文献——《恒先》篇。该篇的作者将“恒先”看作哲学的宇宙论概念,提出了“恒先无有”的命题。

除此之外,郭店出土的楚简中,有一篇《太一生水》也是现今发现的制作时代最早的宇宙生成论文献,它与传世文献中论述宇宙生成的《列子》、《礼记》、《荀子·礼论》、《吕氏春秋》、《鶡冠子》、《淮南子》等一样视“太一”为宇宙发生的源头。


“本原”之“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的记载为:“有道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两者意思是一致的。


“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齐物论》说:“道通为一。”


“道”与“太一”、“一”等联系了起来,而有时候又称为“太极”“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天地或阴阳),两仪生四象(四季或日月星辰),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天地万物未产生之前的“原始状态”。


我们可以看到“太一生水”的说法,和管子把水视作万物的本源说法有一定的联系,却有着不同之处。


老子用“水”比喻道,但老子从来没有说过水就是道。《淮南子》承袭了老子的水喻,同样没有把道等同于水。


这么一来和管子的观念相近的说法,却是“古希腊”泰勒斯,管子说的是:“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管子·水地》)。


《知北游》还说:“通天下一气耳。”


西周末年,还产生了“气”的说法,用阳气和阴气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天地分离、四季变化、万物盛衰等各种自然现象。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天气为阳,是上升的;地气为阴,是沉滞的。两种气的协调交感作用,生成万物和天地的秩序;二气不和,就会引起自然界的灾异变化。


周幽王二年(西元前780年)西周三川(今陕西中部)皆震,周大夫伯阳父说这是因为“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升)”,于是便发生地震。(《国语·周语·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除此之外,阴、阳二气的概念在《国语》中的其他地方也多次出现过,如《国语·周语上》:“古者,太史顺时覛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


到了战国时期,《老子》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阴阳蕴涵于万事万物之内,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统一。《荀子·天论》称:“四时代御,阴阳大化”;并用“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来解释星坠之类的自然现象。


战国时期,从不同角度反映自然界面貌的阴阳说与五行说开始被结合起来,形成了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和元气论的结合,又构成了我国古代元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战国中期的宋钘和尹文也提出了“气”是宇宙本原的学说巧合的是据说“古希腊”阿那克西米尼又和中国一样说“气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的这些思想从何而来呢?

战国中期的宋钘、尹文指出:“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


“气”是古人用来表示世界万物构成基础的概念。“气”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特有范畴。


“气”是一种以比较抽象的形态,如《庄子·太和》“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列子》);“其细无内,其大无外”(《管子·内业》),即它可以小到无穷小,大到无限大,充斥于混沌空间,化生万物。因其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又称“元气”


这一学说还表述了物质的无限可分性和宇宙空间无限性的思想。后世的元气学说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东汉王充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混沌”的概念,一是“化生”的概念,这是中国先哲对“元气”特点的概括。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气”、“元气”包含有“空气”、“气体”的意思,却又不等同于是现代汉语中的“空气”或“气体”。


因此,中国的“气”是可以用来解释天气、气候中的风雨云气雷电等变化的生成产生原理,如东晋郭璞《葬经》又名《葬书》“夫阳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所以,中国的“气”的理论其实是非常先进有道理的。


除了上面所说“元气说”,还有《管子·水地》的“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的“水一行说”《庄子·在宥》篇假借黄帝时代的广成子之口说:“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返于土。”“土一行说”


所以,我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元气说、水一行说、土一行说等都有出现,也出现互相结合的现象。


诸如,“风水”这个概念由晋朝文学家、训诂学家、道学术数大师郭璞首先提出的。郭璞在《葬经》里写道:“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段文字里提出了风水的关键在于寻找和把握“生气”。不过,如何寻找“水”也是一个极为困难且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古代“风水”堪舆家所必须要会要懂的事情之一。


“生气”就是能滋润万物的阴阳之气。正如郭璞在《葬经》中所说:“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经曰:土形气行,物因以生。夫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关于宇宙尸佼(约前四世纪)曾下过这样的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指出了十分简明的时空观念,说明中国古代一开始就将“时间”“空间”联系在一起,定义了“宇宙”


如果说尸佼的定义并未回答时空是否存在界限、开端或终点的问题,那么,墨翟(约前478—前392年)的见解则相当明确,他认为“宇”包括所有不同的场所,“宙”包括所有不同的时间,包含了无限时空的初步认识。


墨翟还曾把空间位置的变迁同时间的流逝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考察物体的运动,即把时空统一于物质的运动之中。这些也都是很宝贵的思想。


关于天地关系与结构

邓析(前545—前501年)提出了“天地比”的命题,认为天与地并不存在高卑之分。其后,惠施(约前370—前310年)则进一步提出“天与地卑”的观念,即以为星宿所附丽的天空,每天东升于地平线之前和西落于地平线之后都低于地,亦即天可以转到地下面去,比地低。这实际上就是后世得到充分发展的“浑天说”的重要论点之一。


与惠施差不多同时的慎到(前395—前315年)更明确提出了“天体如弹丸,其势斜倚”的观点,他认为天是浑圆的,并且天有南、北二极,且绕极旋转地体倾斜,这些也是“浑天说”的重要论点。惠施和慎到都是在观测事实并应用合理推理的基础上建立各自的新观念的,它们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于天地不坠不陷的原因


天地为什么不坠不陷?是什么机制维系着天地的相对平衡和稳定?这也是这时人们普遍注意的又一问题。


《管子·侈靡篇》指出:“天地不可留,故动,化故从新,是故得天者,高而不崩”,认为天地处于不停顿的运动中,这种运动本身就形成了维系天地不坠不陷的力量。正因为这种无休止的运动,促成了宇宙万物的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管子·地数篇》说道,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


这是说:地是一个“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厚一万六千里的有限实体。由于“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载水而浮,于是得以平衡,不致塌陷。


类似的还有:


《山海经·山经》:“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


《吕氏春秋·有始览》:“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


《淮南子·卷四·坠形训》:“阖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通谷其名川六百”


朱彝尊撰《经义考》卷二百六十四也说:“《河图括地象》其言虽夸,然大抵本邹衍大九州之说,”并节録其文亦有:


“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还有“气举说”。


《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记载了所传黄帝与歧伯的一场对话:“帝曰:地之为下,否乎?歧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歧伯曰:大气举之。”


这是说:“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并有“大气举之”,即以为地乃悬浮于天空中的物体,依靠大气的举力而不致坠陷,而天乃是太虚,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坠陷的问题。


它们都是汉代浑天说宣夜说的思想胚芽。


--------------------------------------


论天三家

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是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三个主要流派,合称论天三家。它们都在汉代形成了成熟的学说。


西汉中期成书的《周髀算经》盖天说的代表作,它把先秦时期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早期盖天说加以改造,提出了“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等新的学说。


其要点是:天和地均为拱形,天在上,地在下,天比地高出八万里。日月星辰均附着在天上,绕北天极平转,不会转到地下面去。太阳的出没与离人的远近相关,太阳离人远时,人的目力不及,表现为日没;近时,为人所见,表现为日出。太阳位置的四季变化,则是由于太阳运行的轨道四季不同而造成的,等等。


图 《周髀算经》盖天说七衡六间示意图

《周髀算经》在论述这些问题时,应用了勾股定理和相当复杂的数学运算,赋予盖天说以数学化的形式,成为当时有影响的一个学派。但由于这一学说与一系列天文现象之间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东汉以后日趋衰微。


【是啊!勾股定理是这么来的!结果现在却变成了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就这样变成西方“发现”的了,改了个名字就成西方的了!然后,就这样大肆写入中国的教科书,把这些西方伪造是垃圾历史教给中国小学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进而影响了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历史科学技术观念!


西方伪史伤害的是整个世界的科学、历史、文化等进程,使得人们在伪史里打转,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基于西方伪史而建立的,而不是基于真实的历史而建立,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大家有想过吗?!


现在的进步是来自于中国几千年科技文化的积累,而大量的伪史科学研究,使得全世界几百年来其实没有什么进步,都不过是中国明代以后的遗泽!


西方不能研究真实的历史,这样就会把各种科学、历史、文化研究最终带向“神学”!


因为找不到原因,真实的科学起源于中国,却不能言明,说成是西方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创造的科学技术文化,但是那些伪史里的各种不符合常理、常识的事情,却使得西方伪史变成了“外星人”带来的技术文化教给地球人!


这样的结论,这样的研究最终变成了“耶经考古学”,引申到了“耶经”上面,还能得到什么结论?!还能进行世俗化的科学技术文化研究吗?!


浑天说经由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和扬雄等人的努力,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到张衡推出《浑天仪注》一文,成为浑天说的经典著作。

该学说的要点为:天和地都是圆球形的,天在外,地在内,天比地大得多,天包裹着地,犹如鸡蛋壳包裹着蛋黄一般。日月星辰附丽于天球之上,天球以南北极为轴,每天自东向西绕轴旋转一周,天可以绕到地下面去,北极出地平的高度为36度。太阳沿黄道运行,黄道与天球赤道交成24度角,等等。这些论述能较好地解释许多天文现象,日渐得到广泛的传播。


图 众星绕北极星旋转的星轨动态图

但是,张衡为了解决天地不坠不陷和稳定性问题,引进了天球表里有水,地载水而浮等观念,遂使浑天说在解释太阳绕地而行等问题时遇到理论上的困难。虽然如此,浑天说还是我国古代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对宣夜说进行系统总结和表述的是郄萌,他是与张衡同一时代的天文学家。宣夜说以为,天是无形无体、无色无质、无边无际的广袤空间,人目所见的浑圆的蓝天,仅是视觉上的错觉造成的,这如同“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谷而窈黑”是一个道理,实际上“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


宣夜说还认为,日月五星的运动“迟疾任性”,“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即以为天体在广阔无垠的空间中的分布与运动是随其自然的,并不受想象中的天壳的约束,它们各具特性,并在气的作用下悬浮不动或运动不息。


这样,宣夜说既否定了天壳的存在,又描绘了一幅天体在物质的无限空间自然分布与运动的图景。可是,该学说没有提供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进一步说明,只是停留在思辨性论述的水平上,而对日月五星的运动“迟疾任性”不符合天文观测到日月五星运行规律,所以,自然其影响远不及浑天说了。


“浑天说”则符合在地球上进行的天文实际观测到的天象,所以,才会成为中国天文理论的主流

--------------------------------------


秦汉魏晋唐时期天文历法体系的成熟


这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极重要时期。在先秦已经奠基的天文历法系统的基础上,这时在历法编制、仪器制造、宇宙理论及星图编制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和成熟的天文历法体系。


发射星云,正好相反,是恒星正在形成的星云气体


战国时期,医学著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在应用当时的天文学成果论述医学问题的时候,曾经提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的思想,并应用到天地生成说中。


西汉早期《淮南子天文训》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它明确地指出天地生成过程中,元气中的“清阳者”上升形成为天,“重浊者”向下凝聚为地。它又认为“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而“积阳之热气久者为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久者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气精者为星辰。”


唐代柳宗元在这几方面都有精湛的论述。他在《天对》中指出:


“庞昧革化,惟元气存”:在初始的浑沌状态中,只有元气在运动着、发展变化着;


“合焉者三,一以统同”:阴、阳和天都是由元气派生出来的;


“呼炎吹冷,交错而功”:由于阴阳二气运动速度和温度的不同,两者既相互对立,又彼此渗透,从而生成了天地。


这里,柳宗元不但申明了中国古代的天体演化思想,而且注意到阴阳二气运动的不同速度和温度对天地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说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吁炎吹冷,交错而动”是说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变动引起事物的变动。


“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浮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为我谋?”其意是,山和川是存在于天地间的自然物,阴和阳是流动于天地间的元气。【它们自己运行、休止、凝结、流动】,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就是说,阴、阳、天统一而为元气。炎冷的交替,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斗争的结果。


图 行星爆炸,行星状星云-动态图

柳宗元《非国语·三川震》中还进一步指出:“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洞平其中,成会成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


也就是说,在无限的宇宙中,矛盾变化是无穷的。阴阳二气时而会合,时而分离;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就象旋转着的车轮或机械,时刻不停。这就把会合和分离、吸引和排斥这些两极对立统一的概念引入天地生成的动因中去了。


唐代的《无能子》一书明确指出,“天地未生,混沌一气,一气充溢,分为两仪(指阴、阳引者),有清浊焉,有轻重焉,轻清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


明代王廷相也在《雅述上篇》里指出:“天地未形,唯有太空,空即太虚,冲然元气。”



宇宙理论的深化

宋元时期,宇宙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关于宇宙演化的思想和宇宙无限性的论述尤为精彩。


北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即空间和物质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气在太虚中“升降飞扬,未尝止息”,即物质总是在运动着,物质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入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这就是说,气乃是生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和初始物质,气象万千的世界万物只是气聚集的不同形态,它们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存在着最终离散还原成气的铁的必然性,进而,又孕育着新的聚集,如此往复无穷,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描绘了宇宙在时间上的无限性和气生万物,万物归气的生生不息的演化图景。


稍后,宋代的朱熹,在描述以地球为中心的天地生成过程的时候指出: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二气。这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朱子全书》卷四十九)


这里,朱熹把气如何聚集成天地的机制具体化了,其中,他强调了摩擦、碰撞和离心力的作用。在朱熹看来,地由此自然悬浮于空中,天乃由气组成自然运转在外,天和地都不必借助于水的承托,这是朱熹对传统的浑天说的理解。


元代邓牧在其《伯牙琴·超然观记》中指出:“天地大也,其在虚空中不过一粟耳。虚空,木也,天地犹果也;虚空,国也,天地犹人也。一木所生,必非一果;一国所生,必非一人。谓天地之外无复天地,岂通论耶?”


元代的另一著作《琅环记》也认为:“人物无穷,天地亦无穷也。譬如蛔居人腹,不知是人之外更有人也;人在天地腹,不知天地之外更有天地也。”他们都以通俗的比喻,阐明了同一个深邃的思想:天地之外复有天地,天地虽大,它却如一粟、一果、一人或一虫那样,是有限的,而整个宇宙却是无穷的有限空间的总和。


在这种无穷的天体系统的思想基础上,明代《豢龙子》一书更指出:“或问天地有始乎?曰:无始也。天地无始乎,曰:有始也。未达。曰:自一元而言,有始也;自元元而言,无始也”,即认为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天体系统来说,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的,但是就由无穷的天体系统来说,那便是无始无终的了。这是关于宇宙在时间上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的精辟论述。


这是明代对时间和空间一体的宇宙所作的理解和解释,远比今天西方的“大爆炸理论”更合理,也更符合天文观测到的现象。


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表现在宇宙中,就是“时间尺度上的有限可以确定,空间位置的无限不可确知”,在地球上进行天文观测需要将两者结合,才能确定人类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这是中国真正的经过长期天文观测实践才能获知的“时空一体观”!


西方一开始知道的却是“空间理论”,而不是理应同步发展的“时空一体”,而据称牛顿力学的也只是“绝对时空观”,而非“相对的时空一体观”,怎么能够说西方天文学在明代就比中国“先进”呢?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一开始西方就从未观测过天文,它们从一开始获得的就是书籍上面的天文理论知识,所以,才会有这种错误百出不符合实际天象观测的理论出现,既然西方不可能有过天文实测,也就不可能给中国送“先进的天文历法”了!


所以,上面众多的“古希腊”和中国相似的“水一行说”、“气是万物本原”的说法,以及西方的天文学理论知识只能来自于中国。这就是真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