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广东十大风水名墓排名(广东十大墓地风水宝地)

发布时间:2023-05-12 20:02:42作者:龙行天下来源:网友上传

广东十大墓地风水宝地(广东十大墓地风水宝地排名)

广东十大墓地风水宝地

       归根结底,每个人都像一片叶子,最终都会回归自然。但人们通常会在死前计划他们的死亡。现在它们都埋在城市的墓地里,墓地的选择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墓地的质量会影响后代的风水。所以,来墓地风水看看广东墓地风水宝藏的图片。


还想知道墓地风水图解实例

也许你也喜欢:
武汉有哪些陵园?与墓地风水最好的陵园相比
福州有哪些陵园?风水最好的陵园是什么?
墓地风水解说:长沙哪些墓地风水好?
旺夫相和克夫相的简述

广东十大墓地风水宝地排名

广东十大风水名墓排名

广东十大名坟墓


早几日,有网友圈我,让我看几张航拍“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照片。看上去碑体上的刻字已经褪色,坑坑洼洼像块结痂伤疤。

粤军第一师墓园,并不著闻,别说外省人不甚了解,即使广东人知道也少。说起来也是一叹,每一处历史遗址,都是地方人文精神的养成来源。如此重要革命遗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祖坟之一,竟然遭此冷遇,着实不太妥当。


粤军第一师源头与余脉

清末民初,革命与复辟互相拉锯,战乱乃频。一支部队根据时局,无论是易帜,改名、整编、缩编、扩编、变换番号、撤换主官、招揽军官、补充士兵,都是是常态。即便是战斗中大规模伤亡,只要军旗不倒,或人数上保留一定比例官兵,那么这支部队就可以说没有消亡。

对一支部队的历史,用一锅卤水来比喻,更为形象。

说起来,部队也真像一锅老卤。日常往锅里放鸡鸭牛肉,可视作部队新兵入营,小火慢浸是部队在驻训休整,猛火烧开是部队在作战……到点捞出卤肉,是士兵阵亡或退役离营……在总结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同样,卤味也能形容铁打的卤锅,流水的肉。

卤水,味道好坏关键在药包;部队,战斗力强弱看校尉级军官;师、团级主官是负责看火、斩料的伙计。

部队长嘛,毫无疑问,那是执掌卤锅的油鸡大佬。

有时候政治主张不同导致部队,也可以看成祖传卤味店两兄弟分家,卤水一人分半锅端走,各自开档,只要锅里有原卤汁延续,不论充水添药,都可视为继承有序,薪火相传。


广东省政协前副主席李洁之出身粤军第一师,八十年代渠写《粤军史实纪要》时,将粤军第一师历史溯源至清末广东新军、绿营、巡防营……此说基本上是另起源头,李副主席玩得这么尽兴,不如索性加把劲,再往前推推,将绿营、巡防营一直溯源到尚可喜、吴六奇的汉奸部队,如何?

我明白李副主席想淡化粤军一师与陈炯明关系,但事实就是史实,不能这样搞,解放军可是认北伐四军为祖宗的,按他老人家所述,岂不是说解放军源自清末广东新军、巡防营。若解放军战史也如此认可,我没意见……李副主席写的史料,总是让我摇头苦笑。

辛亥年北伐,广东代表队是由前清新军、巡防营组建,这点没错,但该部队因军纪恶劣,成立后从南京乘船回广州,到黄埔还没下码头就被陈炯明派兵包围缴械遣散。

二次革命,胡汉民与陈炯明玩内讧,胡宁可把广东送给袁世凯也要搞垮陈。最后不但把留守广东粤军钟鼎基、苏慎初、张我权两师一旅玩成渣渣,党人同志也没落好,被龙济光杀的杀,关的关,余者逃亡海外,彻底玩舒坦。

胡展堂这个扑街心胸狭窄,本事不大,野心不小。屡次政争搞不过人辄引外援入局。一九三一年被蒋扣押汤山,秘密联络犬养毅在东北搞事情,最后局面失控,演变为“九 · 一八事变”,害惨国家民族。时人说中山党徒只顾党争,不恤国难,说的就是他。哪位老兄若有机会穿越回辛亥年,拜托第一要务便是诛杀此獠。

后来由朱庆澜省长亲军二十营改编的援闽粤军,前身就是陈炯明组织的讨袁共和军,怎么能接驳以上已经烟消云散好几年的粤军各部,硬说承其沿革。这相当于卤锅被砸,卤水淌了一地,重新再起锅,却对外宣称还是原来那锅老卤。

援闽粤军回师广东

你以为援闽粤军是什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我们粤军,没穿拖鞋上阵打仗算是给对手面子,从来就没有威武文明过,一直都和乞丐差不多。所以头条号自我介绍签名是:粤军坐馆,广东乞丐


粤军第一师源头,没什么好争议的,就是陈炯明1917年组建的援闽粤军。

1920年,援闽粤军回师广东,将广西佬赶回广西后,全军扩充至五六万人。只是官兵成分复杂,既有土匪山贼,又有流氓地痞,这些人作战不见得勇敢,滋扰地方倒是在行。陈炯明有鉴于此,即令邓铿从粤军各部中,挑选几支部队素质较好部队,拼凑合编为一师,使之成为模范,取得经验后逐步改造其他部队。

后来广为人知的粤军将领李济深、陈济棠、陈铭枢、蒋光鼐、余汉谋等人,全是此时入列粤军第一师。

一九二一年四月,在桂林成立大本营,准备借道湖南北伐,问一师要个步兵团组建大本营警卫团随其北伐。第一师几个伙计商议,觉得拆散建制会削弱战斗力,干脆将师部直属部队薛岳机关枪营、李章达工兵营调出,编为警卫团一、二营,由薛岳、叶挺任营长。

前文李副主席,此时是叶营二连的小排长。李小排长将警卫团第三营张发奎部来源记错,说是北江游击司令部李安邦所辖游击第二十七营编成。这事不确,张发奎回忆说,他任该营营长数月,有感官兵土匪习性不堪改造,便请示邓铿,以发饷换装名义将该营官兵从南雄骗下广州,然后勒令他们交枪领钱回家,谁知土匪兵们远远看见他带着部队接近,钱都不要立即翻围墙一哄而散。得,这下连遣散费都省了,刚好用于招新兵组建第三营。

大本营警卫团,可视为粤军第一师第一次开枝散叶。


粤军第一师第一任油鸡大佬邓铿


铿哥是广东青年军官的大佬,我还是那句话,他若没死,北伐总司令,怎么都轮不到蒋先生。

可惜,一九二二年初,铿哥被刺杀于大沙头广九火车站。跟随而来孙陈中,粤军第一师内有人拥陈,有人拥孙。此时,一师人事编制动荡不安,如徐汉臣团调出扩编为独立旅,赣军卓仁机支队、郭学云独立营,张发奎辎重营(数月宁匪不降的警卫团三营降后改编)填编为第二团。补满编制后,一师拉到西江防桂。

其后经邓演达串联,粤军第一师部分军官密谋投孙,在孙指示下,他们与滇桂联军秘密联络,实行倒陈之策。李排长写文史资料,说粤军总指挥叶举曾质问邓:“择生,外间传说你近来很活跃,拉拢第一师和其他部队,参加滇、桂军方面来反对我们,这样引狼入室,对得起陈总司令,对得起广东人民吗?” 邓情急之下口不择言,马上起立对叶宣誓说:“我邓某人如有对不起广东人民地方,天诛地灭。”

……好好的,乱发誓做什么。不知道发誓这玩意,一般都是“好的不灵,毒的灵”么。以其后滇、桂军在广东为祸之烈而论,邓择生对得起革命,对不起广东人。毒誓应棍,算是求仁得仁……我在择生坟前,就此事与他聊过,他也说这事确实丢那妈,自己对滇桂军军纪之恶劣始料未及,对不起广东人民了。

滇桂军入粤后,陈炯明部让出广州膏脂之地,撤往东江以东。粤军第一师的革命军官还没来得及弹冠相庆,便被桂系沈鸿英赶出广州去四邑吃泥沙。只是此时后悔也没用,唯有加紧训练部队,以待来日。

一九二一年,粤军第一师军官摄于广州培苑公园餐厅。左起:齐公恪、张发奎、粱鸿楷、王超、叶挺、罗子良……图片来自《张发奎回忆录》。除梁鸿楷我觉得无误外,王超更像李济深,其余人不能确定。


其后两年,粤军第一师在统一广东过程中,东征西讨。不管友军、敌军,全部干一遍,算是一雪前耻,先后对陈德春、沈鸿英、黄振邦、林虎、杨希闵、刘震寰、邓本殷……逐一荡平,为国民政府在广州开山立柜立下头功。

这两年里,粤军第一师番号一变再变,先后扩编改番号为“中央直辖广东讨贼军第四军第一师”(1923年4月)、建国粤军第一军第一师(1924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925年8月)……

由此,后来从粤军第一师衍生的著名部队有:张发奎北伐铁军系(现台军陆战99旅)、朱德红四军系(现解放军127师)、陈铭枢十九路军系、陈济棠第一集团军系……


粤军第一师墓园

粤军第一师坟场,肯定不是现在“诸先烈纪念碑”上刻写民二八年肇建。民二八年即一九三九年,时广州日据,你认为日军或者伪汪方面会建碑?我觉得二八年二字,是一之误会。一九二九年建立落成,时间与时局,都合适。

我没看过坟场开始建造时间资料,但按形势判断,应该是统一广东诸役阵亡官兵陆续开始集中葬入,时间点判断在1924年秋,不会更早。其后,部分援闽粤军回粤驱桂、赣南北伐诸役阵亡官兵亦迁坟于此埋堆。无他,广东人说的,有阵……不要奇怪,民人风俗习惯,一经同袍,便是兄弟。此时,粤军第一师舞狮头是李济深。

粤军第一师第三任油鸡大佬李济深


“诸先烈纪念碑”落成时间我也不知道,按其款式和越秀山纪念碑差不多,估计建成时间随其尾后,如此不但经费上可搭孙碑之顺风车,连同纪念碑设计图纸也可找设计师搭单一起画。



这是当年坟场原样,后来坟墓全部被铲平。不用问,我知道墓碑石棺拿去修水利,遗骸要么集中挖坑深埋,要么其他方式处置。九十年代我采访过附近居住老人,听说锤成骨粉当肥田粉撒田里了……我这人豁达,看得开。对遗骸处理方式没什么意见,肥田不肥田,也是迟早事情。墓碑能找到的话最好还回来,留个名字。


遗址考据方面我不在行,没什么资料。但陈济棠自己一师出身,坟场里葬有他同僚部下,在他主粤八年期间,想必坟场管理与建设都极力完善。

以下一事虽然荒唐,也可见粤军一师坟场在陈济棠心目中地位。

一九三一年,胡汉民被蒋扣押在南京汤山,全国反蒋三十六路烟尘齐聚广东准备搞事情。时势使然,军事方面自然由地主陈济棠主导,但其资历与军事指挥能力很勉强,表面强撑局面,私下里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期间为巩固人心,陈济棠想了个馊主意,借助黄花岗、粤军一师坟场的历史地位,着令部下文武官员分头分批到坟前宣誓“统一意志,忠于团体”。这事本也没什么,但这黏线佬宣誓仪式不是白天搞,而是安排在半夜三更。

据广州市政协委员秦均、还有前广东军事政治学校教官任子仁回忆,誓场内点一汽灯,将现场照得一片惨白雪亮,中央置一长供桌,桌上有酒壶,酒杯,鸡血酒、誓词一份,刺刀一把,桌子边上草人三个,上面写着:帝国主义、、……桌后点盏油灯,意为长明。有时一阵风刮过,灯光摇曳不定,忽明忽暗。军官历经战场,见惯死人,还好。行政人员胆小者进场,被吓得头皮发麻,毛管直竖。

宣誓者由汽车接送,进场后排成横列,先向烈士墓行礼,然后以手巾蒙眼,行前数步站定,取下手巾,意思是从黑暗到光明。然后高举右手,宣读誓词,读完拿刺刀向三个草人各捅三下,捅完九刀之后,喝鸡血酒……是不是很搞笑,还有更搞笑的,看看当年陈济棠第一集团军反蒋口号:

蒋先生算不算冤枉?


所以呢,不用太在乎历史上什么革命与之类身份标识。时期,谁都觉得自己是手握真理的革命派,对头是。最后,谁打赢谁革命。


墓园其他

看过简略资料,一师墓园里还有四军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墓。抗战胜利后,张发奎任广州行营主任,墓园里再增建第七战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照片没见过,但蒋光鼐手撰碑文我有影像。


蒋光鼐篆额之“第七战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他日若有机缘恢复此碑,我献出扫描版,以便拓字。



碑刻正文由余汉谋撰写,此时距铿哥被刺,二十有四年,粤军仍言必称邓铿。可见粤军一师在广东军人心目中的地位。


张发奎也是一师老资格,但不是最资深。1917年援闽粤军开拔时,他舍不得海珠水泥厂(大元帅府)高薪没参加,后来觉得上班无聊,还不如辞职过福建打仗刺激。赶到漳州要求入伙时一看,邓演达、薛岳等兄弟已经是连排长,自己只能从士官开始干。张不禁后悔来晚,特别是薛岳喜欢在他面前故意摆长官资格,一见面就要他斟茶倒水服侍自己,这让他深受刺激,为追齐薛岳这个扑街军衔,免于受辱,他干活勤勉,作战勇敢,以期早日得到提拔。粤军回师广东在汕头作战,张主动加入敢死队,揸碌棍就往前冲,缴了一杆枪回来,于是被邓铿提拔到师部任中尉副官。从此,他在军中晋升顺利,将各位同学兄弟远远抛在后面。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四日,摄于共乐会。中间三条友是穿西装扮斯文的黄琪翔、张发奎、薛岳。上排右一:朱晖日。下排中:陈可钰。


1940年第一次粤北会战后,在韶关举行庆功宴,陈诚到场慰劳,喝多几杯后,陈长官酒劲上头,高呼“粤军第一师万岁!”在座军官多一师出身,自然附和跟着喊万岁。然后陈再次高呼“第三团万岁(他任邓演达第三团炮兵连长)”,张发奎站起来不满地说:“陈矮子你什么意思,难道我的一团,就比飞机达三团差吗?你怎么不喊第一团也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