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源远流长,传承了几千年。自古以来,就有许多风水大师,为风水提供了学术研究成果。
在风水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时代都有风水大师。你知道古代风水大师是谁吗?
本期风水大师带你去了解。
中国最好的风水大师——最好的风水大师
据说九天玄女是从天女娲衍生而来的。她原本懂风水。有一天,她发现了一条黑龙,想抓住它,但它引入了一个洞穴。九天玄女在洞穴里发现了九天的秘密,洞察了天地人的秘密。从那以后,九天玄女被学习风水的后代称为风水圣姑。
盘庚,中国顶级风水大师
盘庚,甲骨文,名旬,商代第20位国王。《尚书?盘庚》上说盘庚五迁,将治毫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记载:盘庚迁于殷。
刘公,中国最著名的风水大师
《诗地》
伍子胥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水大师
春秋末期,名相伍子胥提出了象天法地的理论。他在指导吴王建设合鹿城(即今苏州)时,建造了八座陆门,以相天之风;八个水门,法地八卦。
也许你也喜欢: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反映了哪些方面?
风水大师李居明
袁天刚男女称骨算命:三两九钱命运详解
不得不知道十大建筑风水禁忌
文|史作咏者
编辑|史作咏者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神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排不进前五,"捭阖第一"鬼谷子也只能排第二,其中还有一位预测了千年国运。
那么他们都有谁?在他们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第一位 姜子牙姜子牙,吕氏,名尚,周朝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
他半生寒微,怀才不遇。直到72岁,在渭水之滨垂钓时,遇到求贤若渴的周文王,深受礼待 官拜太师,成为大周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后助武王伐纣,推翻商朝统治,建立大周王朝。而当论功行赏时,姜子牙拒绝了丰饶的中原地区,把自己的封地安排在当时的边疆齐国,开创了齐国文化。
后协助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创立了成康之治。可以说姜子牙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极高,是古代最著名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不论哪朝哪代,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被尊称为武成王,和孔子一文一武并列。
第二位 鬼谷子鬼谷子,姓王名诩,别名禅,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纵横家,教育家。兵法集大成者 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堪称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家也将其尊为兵圣。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又因其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他还创建了鬼谷门派,而他精通百家学问,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因此从他门下走出的无不是经天纬地之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壮志凌云之士,先后出山,搅动天下风云,推动着历史的走向。
而鬼谷子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重要作品,都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历代列为禁书。
第三位 李淳风李淳风,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学家。
他从小就聪慧好学,博览群书,特别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9岁时,远赴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
17岁时,经好友推荐成为秦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后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太宗采纳其中7条。因而,被提拔为将仕郎。
入太史局供职,鞠躬尽瘁40年,成功著写了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乙巳占》,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
不仅如此,在数学方面上他更是一绝,他编定和注释了十部算经,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馆的数学教材。
而在天文方面同样也有建树,他编撰的《麟德历》为完成中国历史上采用定朔这一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李淳风还与袁天罡被传说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的作者。
第四位 袁天罡袁天罡,又名袁天纲,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家。
年少时孤苦贫寒,喜欢修炼长生之术,精于相术。据新旧唐书《袁天纲传》记载,在隋朝时曾为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
在唐代又为岑文本,张行成,马周等看过相,无不应验。甚至还有他为武则天看相,预言其为天子的说法,当然这些记载自然不完全属实。
不过,袁天罡与一般的江湖术士确有不同。他在相术方面特别善于论理,把细致的观察与精致的推理相结合,元代学者戴良把袁天罡视为荀子以后善于相术的第一人。
后来唐太宗听闻其名声,征召入朝,并将他与西汉学者严君平相提并论。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袁天罡与李淳风编写了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能够预测出唐代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
第五位 张良张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 ,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先辈连任韩国五朝宰相。随着韩国被秦国所灭,张良一家也失去以往的荣耀,而张良也就此立志于反秦的道路上。机遇巧合下,张良遇到了刘邦,两人一见如故。
来自电视剧《楚汉传奇》
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向刘邦进言,而刘邦也屡屡采纳张良的谋略,张良感觉找到了明主。于是他从此跟随刘邦,刘邦也十分器重和信赖张良,而张良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发挥。
来自电视剧《楚汉传奇》
当刘邦攻占咸阳看到秦宫有点走不动道时,张良当即力劝刘邦不要乐不思蜀。将秦宫一切保护好,并退回霸上整治军队,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
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安民政策,都被刘邦一一采纳。不仅避免了一场死局出现,而且帮助刘邦争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来自电视剧《楚汉传奇》
在项羽设下鸿门宴时,他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与此同时,张良疏通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
之后凭借着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朝,而他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
第六位 郭璞郭璞,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
他从小博学多识,好古文,奇子,精天文,历算,卜筮。还曾跟随河东郭公学习卜筮(bǔ shì),因而他还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
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士,他最厉害的是不仅能算他人的祸福,而且还能算出自己的死期。郭璞任职于荆州将军王敦时,王敦想要谋反时,便命郭璞卜筮吉凶。
郭璞算出:王敦不久便会身死,而自己当日便会死,结果,果然应验。郭璞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可以算出自己什么时候死的人了。
另外,他还是堪称风水学鼻祖的存在,他著写的《葬经》。不仅,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还介绍相地的具体方法,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同时,他还擅长赋文,曾注释《周易》 《山海经》等古籍,今人所著《辞海》,《辞源》上均可见郭璞的注释。
而他一生的诗文著作多达百卷以上,其中以《游仙诗》为主要代表,还被誉为游仙诗祖师,他的词赋也被称为“中兴之冠”。
第七位 诸葛亮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其在科学文化上成就很高,在科学上,他发明了木流牛马,孔明灯和诸葛连弩。在文化上,他更是写出了《出师表》,《诫子书》等优秀文章,甚至《隆中对》成为刘备和蜀汉数十年的基本国策。
而在军事上,出山后便帮助刘备联合东吴,大败曹军于赤壁之战,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并趁机争得荆州,使得刘备有了立锥之地。后辅佐刘备图益州,夺汉中,成功缔造蜀汉。
当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殚精竭虑辅佐后主刘禅,稳定蜀汉,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为实现汉室兴复鞠躬尽瘁,直至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不过,最令人称奇的还是他的神机妙算。他在出征时曾写出了一部预言书《马前课》,其中一共十四课,每一课都预言一个朝代。而《马前课》的前十课已经发生,并且上面的预言与历史事实惊人的吻合。
第八位 刘伯温刘伯温,本名为刘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的开国元勋。
他通晓经史,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而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完成霸业。他针对当前的形势提出避免两钱作战,各个击破策略,先灭陈友谅,后歼张士诚。计划立定,人莫能测,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朱元璋多次称其为“吾之子房”。
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第九位 姚广孝姚广孝,法号道衍,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他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后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了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
在建文帝削藩之策时,密劝朱棣起兵,并向其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得朱棣逐渐下定决心,一手策划了靖难之变的爆发。
在朱棣前方拼杀,姚广孝驻守后方大本营,解决了朱棣的后顾之忧。并在关键时刻,多次献策,让燕军顺利攻战京师,使得朱棣成功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
而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同时又担任了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并负责迁都事宜,还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又负责编撰了《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同时在明朝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他又担起护卫佛教之责 ,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 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第十位 李靖李靖,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他从小就有“文武才略” ,又颇有进取之心。他的舅父韩擒虎每每跟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赞誉道:“可与之讨论孙吴之术,只有你啊”。
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先是跟随秦王李世民击灭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随后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萧铣和辅公袥,并招抚岭南诸部。
后领命驻守北疆,抵御厥入侵,更是领军北伐 ,一举灭亡了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斥大漠。
后来又统军西破吐谷(yù)浑,被封为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之后,还成为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而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
晚唐以后李靖逐渐被神化,在明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李靖被称为托塔李天王,明代许仲琳所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陈塘关总兵亦为李靖。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上十位被民间神化的“神人”,每个人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我国历史长河增添了丰富的一笔!
#头条群星8月榜#
导读:这是北京的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然而他背后所隐藏的风水玄机,却远比你看到的场面还要宏大。
它的龙气据说发端于昆仑祖山,经北干分枝进入燕山山脉,最后气脉至万寿山前结穴。而一条京杭大运河更是贯穿南北,将整个华夏的三条龙脉汇聚在一起,涌入故宫风水局中。除此之外整个故宫的布局也是多有讲究,每一处宫殿都分别与易经八卦和五行天象相互对应。
而这些理念,其实都是受到了1000多年前一位奇人的影响。这个人就是华夏风水堪舆学的鼻祖。
郭璞是西晋时期的人物,一生苦研玄学,尤其擅长风水和气运。不过和其他风水师不同的是,别人都是观测山川河流,以数里或者数十里为局,若能达到百里以上,便已是惊为天人。
但郭璞却是以整个天下为局,观测历史兴衰的气运,而且还成功预言了未来数百年的形势变化。然而与此同时,他似乎也是携带着某种使命而来,生的时候应劫而生,去的时候也是应劫而去。
郭璞的传奇人生西晋末年的一个秋天,年仅19岁的郭璞背着一个竹筐,来到河东地区的一座深山中采药。途中看见一个老人,蹲在地上画着一些奇怪的图形,看上去像是山川河流的走势。
而且老人一边画图,还一边在某些特殊的地方,标注下一个又一个奇怪的符号,郭璞只是看了一眼就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因为他非常清楚,老人所画的正是脚下这座山脉周围的风水布局。
老人见他看的入神,也不由得感到惊奇,眼下这个青年居然能够看懂自己所画的图形。细问之下老人才知道,原来郭璞自幼便喜欢攻读玄学,对于山、巫、命、医、卜都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
或许是出于惜才之意,这位名叫郭公的老人,将自己毕生珍藏的一本奇书传给了他。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青囊中书》,是汉代奇人黄石公的传世之作。
这位老人告诉郭璞,自己穷极一生,只是参透了此书的1/10,如今遇到他恐怕也是天意,希望他能够将书中内容尽述参悟,以应对即将发生的一场浩劫。
而此时的郭璞,虽然并不知道老人所说的浩劫究竟所指何意?但他依然非常郑重的收起了这本《青囊中书》。
回到家里之后,郭璞终日研究书中的奥秘。而随着对这本书的感悟越来越深刻,他逐渐从中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概念。
他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天地间的阴阳二气所生。因此每一种事物,都携带着一种天然的气场,而当一些微小的事物聚集在一起,他们的气场就会相互交织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气场。
而且不同属性的事物,他们之间的气场也会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同时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不断发生变化。
而这种气场的变化和运动,其实就是人们所说的气运。
所以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变化规律,然后再根据特定的方式,去塑造外在的环境,就可以反过来影响气运。
也正是根据这种理念,郭璞后来写成了《葬经》一书,从而奠定了古代风水学的基本框架,影响了后世1000多年。
比如王祎就在《青岩丛录》提到:
“择地以葬,其术本于晋郭璞。”
不过所谓的丧葬之术,也只是郭普整个理论体系当中的一个分支。按照晋书中的记载来看,郭璞此时的境界,已然达到了一个玄学上的巅峰。
博学有高才,妙于阴阳历算,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
这段内容就是史书上对于他的评价。然而就在他学术有成之际,西晋河东境内却忽然传来了兵变的消息。
当时人们都以为凭借晋朝的国力,很快就能平息这场。
但是郭璞经过一番测算之后,却皱着眉头仰天长叹道:
天下祸乱将至,不久之后,中原大地将被异族肆意蹂躏,百姓也难逃战火之苦。
与此同时,他还说出了那句非常著名的预言,江东分王三百年,复与中国合。
此时的郭璞,已经成功预测出了将会发生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并且知道西晋灭亡之后,会有人在江东地区建立东晋王朝,以及东晋王朝存在的时间和寿命。
不过在天下兴衰的大势所趋之中,他似乎也看到了自己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使命。于是便带领整个家族从当时的河东地区,一路南迁来到了江东。
在他来到江东不久之后,战乱果然爆发,整个北方大地到处都是烽火连天,随着匈奴铁骑踏破都城长安,曾经的西晋王朝一夕之间宣告覆灭。只剩下江东一代的残余势力,也是终日处在惶惶不安之中。
正是在这样一种处境之下,琅琊王氏的头号人物,日后的一代权臣王导,听说自己的地盘上来了这么一位奇人,便请他为自己测算未来的命运。
郭璞经过一番推演,非常郑重地告诉他,不久之后将有雷劫之祸,王导问他如何破解?
郭璞则说:
你现在向西走数十里,找一棵柏树,截取和身子一般长的一段,放置到睡觉的地方,其灾祸可以消除。
几天后果然如他所言,当天夜里,一道闪电击中了王导的卧房,柏树被震得粉碎。而王导则因为得到了他的指点,得以逃过一劫。
经此一事,郭璞的大名迅速传遍江东,人们都认为他有沟通神灵的能力。就连唯一幸存的晋朝嫡系血脉琅琊王司马睿,也主动请他预测未来的国运。
郭璞经过一番卜算,对晋元帝说:
东北方向的郡县名称中有带‘武’字的,会出铎,以示受王命之瑞符。西南方郡县有以“阳”为名的,水井会沸腾。
此外会稽郡还会出现一口古钟,钟有勒铭文字,应是在人家井泥中得到。
这些都是天降祥瑞的征兆,预示着您可以成就帝业,保住剩余的疆土。后来没过多久,郭璞的这些预言,果然都一一应验。
而晋元帝也因此对郭璞的话深信不疑,正式即位称帝,建立起了东晋王朝,从而保全了华夏民族最后的血脉。
从此之后,郭璞开始以朝廷重臣的身份,出现在东晋的朝堂之上,晋元帝对他也是颇为器重。但是反观此时的郭璞,却变得非常贪财好色,终日沉迷在酒色财气之中。身边的朋友劝说收敛一些,免得惹祸上身。
然而他却一脸自信地说,自己的命数自有天定,眼前的酒色财气,不过都是浮云,真正能够要他性命的,是一个叫山宗的人。
朋友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放任他我行我素。五六年之后,即位不久的晋元帝忽然病逝,而与此同时,郭璞的母亲也因病辞世。
在朝廷和家庭的双重变故之下,他干脆辞去了官职,回到家里为母亲守孝。然而此时的他虽然远离了朝廷,但却终究也没能躲开世俗纷争的漩涡。
因为早在此之前,东晋的皇帝与琅琊王氏之间,就已经积累下了不可调节的矛盾。随着新皇帝的上台,两者之间的明争暗斗终于再也隐藏不住。面对佣兵自重,随时都有可能起兵造反的王敦。
晋明帝却始终犹豫不决,于是便派人前来询问郭璞,请他预测未来吉凶如何。对此郭璞非常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此乃大吉之兆。
然而皇帝派来的使臣刚走不久,另一边的王敦也听从部下的建议,派人来请郭璞配合自己制造声势。
到达军营之后,让郭璞占卜,郭璞回答:“不会成功。”
王敦听闻之后依旧不死心又说:你再为我占一卦,看我寿命长短。
郭璞回答:根据刚才的卦,你若是起兵,不久就有大祸,若是安分守己,寿长不可限量。
王敦大怒道:“你的寿命你知道吗?”
郭璞说:“我就会死在今天中午。”
王敦眼见郭璞不肯配合,于是一怒之下就把他抓起来,命人将其押到南冈处死。
而他自己则于不久之后起兵,但结果也正如郭璞所料,起兵造反不到两个月,就病死在途中。
这场叛乱也很快就被东晋王朝的大军所平定。这样算起来的话,郭璞也的确算得上是应劫而死。不过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当初劝说王敦去请他的这个人正好姓崇,这一点也恰好应验了郭璞之前所提到的山宗。
但是与此同时,关于郭璞的死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传说他并未真正死去,而恰恰是借助这件事情遁出世俗之外。
因为据说在当年从河东迁往江东的途中,他曾经遇到过一个人,并且还给了对方一件衣服,说是日后自会有缘相见。
而这个人正是后来负责给他的行刑刽子手,而且晋明帝平叛成功之后,也曾经派人寻找过郭璞的尸体,但最终却只找到这件衣服。无奈之下,只好立了一座衣冠冢。
郭璞人生总结其实说到这里,郭璞给人留下的印象,似乎与我们之前讲过的邵雍有几分相似。他们同样都看透了这个世界的变化,并且掌握了其中的规律。
然而不同的是,邵雍选择置身事外,安然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而郭璞却作为历史的执行者,最终成为了历史进程当中的一部分。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一样,他的一生仿佛就是带着某种使命而来。
而当自己的使命完成之后,他的人生旅程也随之结束。来的时候应劫而生,去的时候了无牵挂,是如此的洒脱而又干脆。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