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指法律行业的工作人员,并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虽然律师有两种工作性质,一种是全职律师,另一种是兼职律师,但它们将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全国律师咨询日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律师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全国律师咨询日的历史起源
1980年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通过。本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关于律师制度的法律,标志着我国律师制度的恢复和重建。各行各业都有不同性质的律师,他们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的方式,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律师协会成立于1986年7月,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设立为全国律师咨询日。
律师在线咨询免费
设立全国律师咨询日的意义
全国律师咨询日的成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律师制度的知识,呼吁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合法渠道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律师的服务对象不具体,律师规定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或者dp任何干预。同时全国律师咨询日的设立,为人民对于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学会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律师行业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律师制度的历史起源
现在律师制度始于古罗马或古希腊。古罗马人首先发展了复杂的成文法典和舒霜制度,包括辩护律师制度。与此同时,这一制度也被现代西方法学体系所继承。律师始于古罗马。在当事人的诉讼中,需要熟悉法律的人来帮助,所以辩护律师应运而生。尽管在中国解放前提到了律师和律师制度,但立法和司法并没有普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取缔了旧中国的律师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人民律师制度。律师协会初步成立,律师工作初步开展,取得一定经验,必须逐步恢复律师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律师,这几天我有个闹心事,得咨询一下,就是疫情期间工资如何支付和劳动合同能否解除的问题……”3月19日,身在吉林省长春市的张先生拨通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
原来,张先生是一家省外企业派驻长春从事食品原料采购的工作人员。这轮疫情暴发后,他所居住的小区封闭,相关工作无常开展。其公司得知情况后称,隔离期间耽误工作工资不能照常支付。
12348法律服务热线律师在了解到张先生的情况后,为他详细讲解了劳动合同法、民法典等有关规定,并明确表示,像这种被隔离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正常发放工资,不能因被隔离影响工作解除与其的劳动关系,如果单位存在不支付或少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单方辞退行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几次沟通下来,张先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近期,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吉林省紧急按下了“暂停键”。吉林省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坚决履行“全天不下线服务不间断”的承诺。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长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3月11日发布《关于做好全市三轮核酸检测工作有关事项的通告》后,全市停工、停产、停业、停课。吉林省司法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对服务资源、人员调配、技术难度、咨询体验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采取“居家办公+远程接听”的方式,确保疫情期间热线咨询不停摆。
同时,迅速整合所有平台资源部署7×24小时“在岗”运作模式,解决一线话务坐席远程号码绑定、坐席人员手机接线操作培训、需求分派、队列等待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经过奋战,完成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全坐席呼叫转移的无缝对接,确保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及时高效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
“我有个事必须咨询一下,不说我心里不痛快!”3月14日,舒兰市司法局法律服务热线值班人员接到一个特殊的求助电话。
邹先生称,他租赁的房屋于3月16日到期,此前已和房东约定不再续租。可疫情来袭,邹先生便向房东提出,按之前年租的优惠价格续交每月的房租,直至疫情结束,但房东对此不认可。
接到电话后,值班人员立即联系律师为邹先生解答了相关法律问题,又为邹先生找到舒兰市人民调解中心负责人,希望通过线上调解的方式帮邹先生解决难题。
“没想到我的一个求助电话,司法局的工作人员不仅给免费找律师,还给我调解闹心事儿。”感动之余,邹先生道出了实情。原来,邹先生2月底提出要退房时,房东就说,出租房阳台的大理石有损坏,需要从租房押金里抵扣部分费用,所以自己才不愿退房。
听到这里,调解员明确告知邹先生,在合同解除期如遇不可抗力因素,需要双方承担公平责任,如果邹先生执意不退房,在疫情结束后,他本来占理也会变得没理,建议邹先生在疫情结束后与房东到人民调解中心依法调解。对于阳台大理石的损坏赔偿,需要双方拿出证据。
最终,邹先生打开了心结,主动提出按期给房东腾出房屋。就这样,一起疫情期间因房屋租赁合同引发的纠纷得到化解。
据了解,舒兰市司法局开通“24小时法律服务热线”以来,已累计解答各类法律咨询41件,化解合同纠纷争议2件、邻里纠纷1件。
为满足群众疫情期间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吉林市司法局组织动员26名律师和62名公共法律服务人员,并向社会公布法律服务人员的联系方式。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提供24小时法律咨询服务。截至3月22日,吉林市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累计接待法律咨询189人次,解答法律问题200余个。
桦甸市司法局组建由16名社会执业律师、2名法律援助律师、21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3名公证员、4名司法鉴定人员组成的“桦甸市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引导群众通过电话预约、微信咨询等方式,办理公共法律服务业务。同时,安排专人依托“桦甸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公众号,为群众提供24小时线上解答、线上受理、线上办理,切实满足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永吉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疫情期间,群众可通过12348法律咨询电话及线上办理方式,获得请律师、办公证、找法援、解纠纷等服务。
如今,全省各地法律热线咨询不断,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一线话务坐席全部畅通。截至3月22日19时,全省共接听群众咨询来电4252次,其中民商类2253次、刑事类172次、疫情类155次、其他法律相关类1672次,为全省人民群众提供了“全业务、全时空”法律服务。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中全
来源|法治日报
来源: 法治日报
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在我们生活中,其实有着24小时“在居民身边”的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普法,让市民们咨询法律问题更方便,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付越是一位从业多年的职业律师,家住樊城毛纺小区,这段时间他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也会借助社区微信群为居民们解答法律方面的疑问,比如租赁合同、网络等问题,他都会通过线上服务,一对一为居民解答,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
付越说,他平时有空也会登录12348中国法网,在上面回答网友的法律咨询,平均每天能回复二十多个问题,大家关注的方面包括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离婚财产分割等。据介绍,12348中国法网、12348湖北法律服务网以及本市已经开通的12348热线,都成为了居民身边的法律服务圈。
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张绪金介绍,目前襄阳组建了有5名律师的热线法律咨询服务团队,每个工作日安排2名律师在线接听解答,如果同时在线咨询人数超出2名或者非工作时间咨询,由省厅的律师服务团队兜底解答。
法律援助中心也提醒市民,遇到合同纠纷、劳动纠纷、侵权纠纷等法律问题,需要寻求法律援助或者做出重大决策之前,都可以借助这些途径进行咨询。
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张绪金表示,热线解答一般情况都是实时解答,特殊情况如咨询人说方言而接听律师听不懂,无法交流等原因造成不能实时解答,会安排律师在48小时内进行回访解答。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汪优游
编辑:易安然 | 校对:刘斌贝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