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里,学生聚会最期待的应该是艺术节,因为你可以暂时放下沉重的学习来放松,有很多有趣的游戏可以加入,所以你会积极注册。如何规划相关的主题已经成为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以下是一些例子,你可以参考它。
文化节能举办什么活动?
①社区评价活动:综合高校各社区的表现,表彰平时表现优异的群体,鼓励学生积极创造更好的成绩。
②校园歌手大赛:以唱歌、舞蹈等形式,对优秀选手进行奖励,丰富课外文化生活。
③论坛演讲:可以围绕某一文化主题展开,从其起源、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④书法展:是传播文化的好方法。邀请一些著名的书法家贡献墨宝,让人们欣赏作品,体验节日气氛。
⑤娱乐表演:音乐剧、戏曲、舞台剧等都是很不错的形式,可以促进相关文化的传播。
2021年农历过节时间
这应该根据各国对文化节的具体规定来确定,因为时间不一样,甚至每个省或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所以我们应该查看最新的通知。以日本为例,每年11月3日,对文化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将被授予文化勋章。今年相应的农历时间为9月29日,应埋葬、破土、祈祷、祭祀、钻、捕捉、除衣、种植、避免搬家、装修、开业、结婚、房屋、许可证、施工、门、床等,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行程。
有什么意义
首先,增加对中国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建立人们的道德自我意识。事实上,它是为了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使每个人都能相互理解,有利于和平共存。它还可以推动工业文化的快速发展,减少区域经济差异,对商业和旅游业有很好的效果。
8月18日下午,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北京地区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第十九届群星奖优秀节目展演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剧场举行。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支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市文化馆承办,各区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馆及相关单位协办。
活动选取 “第十九届群星奖”北京地区入围作品和2021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中优秀作品进行演出,分别在大兴影剧院举办3场巡演、在通州区文化馆剧场举办3场巡演、在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剧场举办4场巡演,共计10场巡演。巡演的节目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体现了“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的群众文化特色。作品突出小故事,大情怀,小切口,大社会,抒发百姓心声,呈现出群众文化群星璀璨的繁荣局面,展现出首都文化发展成就,综合整个巡演筹备过程,呈现出几大亮点:
《两室一厅》
《一起向未来》
一是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彰显深厚文化底蕴。本次巡演作品题材广泛,充分体现北京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的创作规划,创作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涵盖三个文化带建设、冬奥、中轴线申遗、京津冀协同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例如围绕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火》、围绕大运河文化带的《水稳号儿不急》、关于冬奥题材的作品《一起向未来》、《情系冰丝带》。其中舞蹈《畅想二魁》以二魁师傅与年轻徒弟的传承故事为核心,将传统“二魁”的激烈摔跤动作在新老艺人的手中发展为和谐共舞的“机器人”舞蹈形象。将国标、爵士等现代舞融合在传统道具表演形式中,创造的道具舞形象展现着民间艺人们的创新。
《火》
《情系冰丝带》
二是形式新颖,立足基层,弘扬社会正能量。戏剧作品《春天网约车》展现了新时代下北京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们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通过父女两辈人对于“孝顺”与“幸福”的不同理解,引发了人们对于尊重传统与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思考。曲艺作品《幸福的记忆》为京津冀三地联合打造,表演上采用三地最有代表性的曲艺形式北京琴书、天津时调、河北西河大鼓组合呈现。作品反映了在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京津冀28个区县的20万劳动大军发扬艰苦奋斗、勤劳奉献的精神,修建享誉全国的密云水库的艰辛过程,也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创造了经典的先例。
《春天网约车》
《水稳号儿不急》
三是制作精良,寓意深刻,体现新时代内涵。巡演作品选自群星奖入围的优秀作品,得到专家和群众评委的一致认可。如音乐类作品《火》为阿卡贝拉表演唱,创作表演难度极大,是北京市群众文化节目的首次尝试。体现新时代人们对生命之火、信仰之火、创新之火、复兴之火的赓续与传承。舞蹈作品《两室一厅》借用空间的概念构建起了关于“家”的故事,通过每一次全家福照片的变化,描述着这个家庭在岁月中留下的印记。音乐作品《水稳号儿不急》北曲南腔,生动鲜活,同时运用了一些通州方言,彰显了地区特色。
第十三届国家艺术节期间,北京市市、区、街乡、社村四级联动,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共2833场,其中线上活动1045场、线下活动1788场。以十三艺节为引领,发挥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的带动作用,组织北京市文化馆开展全市艺术普及活动,提升全市群众文艺创作水平。为艺术节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郁文化氛围。(王经 摄影:马毅行)
来源: 光明网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墨西哥城10月23日电 (记者彭敏)10月23日,由墨西哥城孔子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汉语推广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22年秋季中国文化节在墨西哥城圆满落幕。此次文化节恰逢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墨建交五十周年。作为疫情之后的首场大型线下文化活动,墨城孔院师生以歌曲、民族舞蹈、太极表演、传统舞龙舞狮等多种方式共同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中国的祝福。
文化节上,舞蹈《开门红》《雨巷》《茉莉花》等经典节目赢得阵阵掌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演唱也深得观众喜爱。孔院教师用古筝和柔美的民族舞让墨西哥民众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韵味。传统舞龙舞狮表演将现场氛围带入高潮,让在座上百名墨西哥观众深切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图为中国文化节上的舞龙舞狮表演。 墨西哥城孔子学院供图
在中国文化节的活动中,除了可以欣赏文艺表演之外,墨西哥民众还可以近距离了解并参与到传统剪纸、中国结制作、京剧脸谱绘制、书法、茶艺、太极武术等实际体验中。罗伯特告诉记者,自己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在脸书上看到活动消息后非常激动,特意坐了一个半小时的车前来观赏,果然不虚此行。他的妹妹朱莉站在茶艺演示的展位前,听着孔院老师讲述中国茶文化知识,“我觉得中国茶艺很独特,我很喜欢喝中国的茶。”在生肖签名展示台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埃里克斯向记者展示刚刚拿到的中文签名,“中文真的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语言,我要把我的这个中文名字好好保存起来,仔细欣赏。”
图为中国文化节中的太极武术表演。 墨西哥城孔子学院供图
墨西哥城孔子学院院长周玲燕介绍说,秋季中国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十三届了,墨西哥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如今墨西哥观众都自发前来观赏与体验。她说,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身体力行比口头表达更能让当地民众接受,所以孔院的老师们都学习各种中国传统文化技能并向学生传授。文化节就是非常的一种方式为当地民众深入了解中国提供了好机会。
图为中国文化节上进行京剧脸谱绘制的观众。墨西哥城孔子学院供图
中墨两国自建交50年来,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果。近些年在教育合作领域也有了新的发展与展望。墨西哥城孔子学院系拉美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2021年,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授权江西师范大学与墨西哥华夏文化学院合作共建墨西哥城孔子学院。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墨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会书写新的篇章。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