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阴和阳已经是一个概念,而不是-和-。事实上,这已经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俗话说观变为阴阳,占卜,发挥在刚柔之中。
此外,《易传》通过对占卜形象的解释,最终得出了一阴一阳之道的观点,形成了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阴阳观。打开《易传》,我们看到了阴阳、刚柔、动静、盈亏、进退等相辅相成的概念。因此,《周易》对后来的儒道影响很大,而不是《易传》。
但话说回来,《易经》毕竟来自《易经》。没有《易经》,就没有《易经》,而《易经》则是用来算命占卜的。正因为如此,一些占卜和占卜的成分不可避免地流传下来,被一些八字先生和风水先生利用,成为他们的资本。事实上,古人对此有洞察力。
《五经注》这样批评《周易》:它也失去了,小偷。意思是,学《周易》演卦的人,如果不走正路,就会变成旁门邪道,小偷头脑,像小偷一样把别人手里的东西忽悠到口袋里。这种东西在古代被称为艺术。
易经风水准吗
这样,从《易经》到《易传》,《周易》逐渐分为学和艺术,最后甚至截然不同。学是指与天地生活有关的大道理;艺术是一种算卦的技巧。历代史书中学的作品被列为经学的子部,受到高度尊重;艺术的作品被列为艺术类,被鄙视。
因此,中国古代文人对待《周易》是叫它理,玩它占。读者学习《周易》,注重了解《周易》中经天纬地的大道理;至于占卜,就是读者业余时间玩的游戏,就像现在的麻将和扑克一样。推荐:周易入门:二进制与八卦的关系
现在我们可能明白,《周易》不是一些人眼中的封建迷信,而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伟大智慧,永远不能放弃。正如我一开始所说,它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结构和思维模式。
即使是《易经》中的占卜,也不能一概视为封建迷信。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对我们祖先的苛求。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只能借助一双肉眼来对这个世界进行解释和推测,而不象今天的我们有望远镜,有宇宙飞船。今天的我们似乎是封建迷信,当时的人们可能仍然认为这是真理!历史进步了,观念也在进步,信仰的东西当然也在改变。
你也可能喜欢:周易卦象: 为什么说钱卦六卦都吉周易八卦六十四卦乾卦代表什么风水必看经典:易经和周易的区别必须知道十大建筑风水禁忌
易经由于传统的卜筮功能和其广大精微的预测思想,让不知其详的人对其充满了神秘感。因为神秘,就有人借易经之名行迷信之事。这就更加剧了大众对易经的误解。有人甚至直接把易经与那些神神叨叨的迷信联系在一起,更有甚者甚至于认为易经就是迷信。
那么,易经与迷信之间究竟有哪些区别呢?易经与迷信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把其区别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易经与迷信的内容不同
易经是以阴阳二元论和五行生克为基础描述、总结、论证、应用事物运行规律的学术,具有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易经的阴阳二元理论已经得到世界科学界的普遍认可,现代诸多哲学思想都源于此;而迷信则是宣扬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证实、无凭无据的鬼神及前生后世等,凡事在宣扬鬼神之说,妖鬼邪灵之类的,那一定不是易经。
二、易经与迷信的理论支撑点不同
易经有较为完备、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事历三古,人历三圣,形成了以伏羲八卦、周易、易传等典籍为主的知识体系;而迷信完全可以说没有任何理论支撑点,其支撑仅仅凭借的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神化、传说、故事等。
三、易经只有学才能会,而迷信不学就会
伏羲创八卦,就是“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从环境实践中做出的经验总结,创八卦的目的也是为了服务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而易经的学习也只能从学习和实践中来,没有人天生就懂易经、会易经预测;而迷信呢?根本不需要系统的学习活动,通常的形式就是患一场大病或出现一次大的意外,然后鬼神附体即获得了预知未来的特异功能。
四、易经预测与迷信测事方法不同
易经预测按照其严格的理论体系进行严密的逻辑运算,而迷信测事凭借的只是臆断;易经预测可以对人和事物的前前后后作出较为全面、完整、准确的预测,而迷信测事通常是采用对人心理的揣摩,试探的方法,以模棱两可、只言片语的语言欺骗人。如果说的准,就继续恫吓讹诈,如果说的不准则以天机不可泄来蒙混搪塞别人。
五、易经化解和迷信解灾不同
易经化解一般采用的是阴阳平衡原理和五行生克的原理进行相关的化解调理;而迷信解灾使用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焚香烧纸、祭拜鬼神或者那些自诩为神灵附体具有特意功能的人施法,念咒语等方式。这些年来,利用迷信骗人钱财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们在日常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加以防范。
小结:
天使与魔鬼有时候就在一念之差,易经与迷信的区别也很微妙,有人在扛着易经的大旗行迷信之实,也有人不加分别地把易经划入迷信之列,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传统文化遗产,扬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易经这一文化瑰宝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实践,促进社会和谐,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阴一阳之谓道”,换个视角看问题,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道友们,你们对于易经和迷信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
/完/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