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曾仕强易经告诉我们什么(曾仕强对易经的理解对吗)

发布时间:2023-11-25 04:00:01作者:相见陌路来源:网络

曾仕强对易经的理解对吗(曾仕强对易经的解读好吗)

曾仕强对易经的理解对吗

曾仕强对易经的理解

《易经》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人类、道德和政治运作规律的文化经典。曾世强是易学研究和应用学习的重要思想家,也是易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对《易经》的理解以“天堂健康,绅士自我完善”为核心思想,认为《易经》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发展规律,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佳状态。

曾世强认为,《易经》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秩序,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从而在适应性方面取得成功。他还认为,《易学法》中包含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宇宙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复杂宇宙环境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转化为一种清晰的模式,以指导我们的个人行为。

曾仕强周易讲的怎么样

曾世强认为,《易经》的真相是非常深刻的,可以用来解释宇宙现象和人类存在的各个方面。他以“一切都是均匀的”为基础,认为宇宙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易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现象,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一切都是合理的。正如曾世强所说,“看《易经》就是看宇宙的本质;看宇宙就是看《易经》。”

此外,曾世强还认为,易学真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未来的方向,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获得最佳的结果。他认为,只有当人们真正解释易学的“先天真理”时,他们才能获得优秀的收入,成为独特的优秀人才。

曾世强的思想对今天的易学研究者也非常重要。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易学理解的想法,这给了当今易学研究者极大的灵感和帮助。作为易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的重要思想得到了更多的传播,使易学更受欢迎。

曾仕强对易经的解读好吗


|全文共2300字,深度阅读需5分钟,受益终生|

《易经》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被誉为“群经之始,大道之源”。


《易经》推天道以明人事,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


曾仕强教授集毕生精力潜心研易,并易解百家。


他从各个方面将《易经》的实用性,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引领芸芸众生的我们开启智慧的大门,走向光明的人生。


时值曾教授仙逝2周年纪念之时,今天我们分享教授讲解《易经》的11句智慧隽语,是致敬,更是感恩!


1


《易经》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的世界天天有灾难,时时有意想不到的变化,还是好的吗?答案是还是好的。


我们讲错了一句话,说现在频繁的灾难是大自然的反扑。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大自然没有必要向人类反扑。大自然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易经》里面所讲的生生不息。生生不息是大自然唯一的功能。


太多的科学案例提醒我们,人类已经非常危险了,而这些危险都是过度发展科技造成的。我们需要科技,但是科技一定要被导正,那就非要靠《易经》不可。


2


中华儿女是《易经》的民族。


长期以来《易经》已经在我们的血液里面,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没有宗教,因为有了《易经》,我们根本不需要宗教。弄不懂《易经》的人去信宗教,我不反对,我们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但是懂得易理的人会知道,


《易经》的道理是超越宗教的。易理从哪里来?从自然来,叫做道法自然。大家慢慢会发现,今后全世界都要来学我们。


3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是宇宙的总密码。


《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要用《易经》解开宇宙的奥秘,“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总密码。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是从这句话衍生出来的。



4


《易经》六十四卦是把所有我们可能碰到的情境归纳起来,不外乎六十四种。


《易经》有六十四卦,是我们把宇宙所有的事情进行归纳概括,最后演变成了六十四种代表情境。


我们之所以把《易经》当做人生的宝典,就是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可以从中寻求对应的情境,一查就明白:在这个处境里面,要把握这几个基本原则,要这么去应对,这样就可以趋吉避凶。


那么,为什么是六十四呢?因为有一个八十二十法则,人要掌握到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而且成本太高,也没有必要。


所以只要掌握到百分之八十就可以了,而百分之八十里面的百分之八十正好是六十四。


5


《易经》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


所谓国学,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问。那学问怎么有特色?我们从实际上来了解,就是每个民族对同一件事情看法不一样,它的关键就在思维。


既然学问的特色在思维,那我们就非读《易经》不可,因为我们东方的东西就是一本《易经》而已。易经的思维是生生世世不会变的,那就叫智慧。


《易经》,你看它东西很少,它可以变很多;你看它很简单,它可以变得很复杂;你看它只有一,它可以变出千千万万种不同的花样。


任何东西都可以安放在我们的《易经》里面,一直到永远,这才是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关键。


6


《易经》占卜的结果不重要,要紧的是怎样因应。


我要郑重说明,《易经》就是被卜卦给害了,这句话讲得是蛮严重的。因为大家学会卜卦以后,就把所有的易理都丢掉了,拼命去钻研术数方面的东西,这是很糟糕的。


如果我们一有事情,就靠占卜来决定的话,这对人类是一种讽刺。占卜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


占卜如果只重视吉凶的结果,那就是消极的听天由命,占卜的目的是整理我们的思路,而不是听它做决定。这才是正确的观念。



7


读《易经》最要紧是明白这两句话:明象位,立德业。


一切都是象位的变化,象是形象,位就是定位。


一个人的立场以及所处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位置要表现出不同的形象。可是这些象位的东西都只是客观的变化,真正主观的变化是立德业。


因为《易经》带给我们最大的功效就是两个字——心易,用心来改变一切。只要我们改变自己的心,就能改变自己的相貌,因为相随心转。


8


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易经》是替君子做事情的,小人再怎么精,到最后都是一败涂地。


有人说《易经》很灵,其实是自身品德好造成的;觉得《易经》不灵,那也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能怪别人。


这也就是《易经》所讲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靠自己,不要寄希望于人家的帮助。


9


《易经》就讲三个字:上、止、正。


第一是“上”。“上”,加一个竖,叫作“止”,适可而止。


任何事情在求上进的过程中,都要适可而止。这个止非常重要,因为止不住冲过头,那就完了。


止中有上,上中有止,然后终结就是一个“正”字。这个正就叫道。


10


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在证明到底有什么命。


《易经》最重要是时的变动,“时也,命也”。时一变,你的命运就跟着变


所以一件事情,一定要当时就要做,时间一拖过去,你就完了。明明好事情,被你一拖拖垮了,时间没有成熟,你做也垮了,所以中国人叫“时守待命”。


人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不努力,你就不知道你的命是什么;你努力了半天,也不过是知道你的命是什么而已。


11


《易经》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就三个字:尽责任。


中华文化从来不谈权利和义务。但现在人受西方的影响,满脑子都是权利义务,其实一个有权利义务观念的人,是一辈子不会幸福的。


做什么都觉得自己是在尽责任,这种人是最愉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是推不掉的,完全是自作自受。


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好自为之,自求多福。

本文内容:曾教授箴言汇编

曾仕强易经告诉我们什么


对小人不要嫉恶如仇,更不要赶尽杀绝,唯有如此,才是大人的大肚量。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1500字,深度阅读需5分钟,受益终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欺骗”的情况。

人生路上,谁不期盼一片坦途?

谁不希望光明大道?

然而,有光明就有黑暗。

如果遭人攻击,被人抹黑,难免痛苦不堪。

历史上,遭人迫害,无路可走,甚至于自杀的忠臣也不乏其人。


那么,面临黑暗环境,遭遇负面打击,

难道只有痛苦不堪的份儿?难道非要走向极端才能解决?

如果对手为了争夺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攻击,甚至是抹黑。

我们应以何种心态面对?



1

黑暗至极,遭遇抹黑怎么办?



如果发生日食,阳光受到阻挡,本应大放光明却没有;

如果白天连北斗星都能看得清楚;

可见,黑暗到了极点。

那么,在黑暗至极的情况下,

被攻击被抹黑,遭遇冤枉受到委屈;

只能自认倒霉?甚至走向极端吗?

当然不是。

《易经》一定会给我们解药。


丰卦说:有孚发若,吉。

在黑暗至极的状况下,

不要去申辩,不要去抗争,为什么?

只要坚守诚信,就有可能使得真相大白;

只要坚守诚信,就能令抹黑之辞不攻自破。


丰卦下卦都是明中有暗的,这是我们一定要面对的。

要知道:

最黑暗的时候,就是光明的前夕;

最光明的时候,黑暗就快到来了;

历史就是这样的。


2

为什么光明之后会变成黑暗?



如果一个人很偏激、很有偏见会怎样?

他会制造内乱。

为什么要制造内乱?

为了找借口、排除异己。


如果一个人只能以利服人,而不能以德服人,

最后,会怎么样?

一定会导致内乱。


如果坚持制造正当理由来排除异己、制造内乱,

那么,结果会怎样?

路一定是越走越窄,直到最后无路可走。

这就是晋卦的极端,晋道已然无路可走。


如果顺着走,就是道已光也,

还能放心地无为。

如果逆着走,就是道未光也,

还要制造出内乱。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一次大放光明之后,

就会变成黑暗。



3

为什么不要害怕黑暗?



光明真的会不见了吗?

当然不会。

当太阳受到伤害,就会暗无天日;

当感觉到黑暗,其实光明已经出来了。

这就是明夷卦。


不要害怕明夷,为什么?

《易经》不会告诉我们无路可走。

所以,要学会等待,不要绝望而走向极端。

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当黑暗时刻,无法实现理想,怎么办?

只要坚持原则,坚信光明,适应环境;

而不要做无谓的牺牲,选择明哲保身,

这一直是中国人千年来不变的处事之道。


4

遭遇打击人生难关如何破局?



我们看历代的忠臣,每一个都痛苦不堪,

不是受老板的怀疑,就是受同仁的打击。

但是,每次都打不败,

最后,取得伟大的成果,


那么,是谁在成全君子?

是小人。

这就是既济卦。


当阴爻在阳爻之上,

本来是小人欺负君子的意思,

但是,如果这样就不可能既济了。


所以,转换角度,我们可以看到:

一个好好的人之所以会成为小人,

就是老天要成全另一个人为君子,


俗话说,大人不记小人过。

难道做大人的永远要吃亏?

其实不是。


对小人不要嫉恶如仇,更不要赶尽杀绝,

唯有如此,才是大人的大肚量。

这个道理,在《易经》里面有很深层的涵义。


有志之士,往往是遭受重大打击,

才知道更加奋发向上的。

因为没有小人的激发,君子就无法成为大人。

其实,人生之中,最难过的一关,

就叫做忍辱关。


人生就是水深火热。

当处在水深之中,会羡慕火热;

当投入火热之中,会羡慕水深;因为水深凉快,就后悔火烤。

然后,水深火热,水深火热,至死方休,没完没了。

如此看来,人生不是很痛苦吗?


易经说,

读懂既济卦

修好忍辱关,大人大肚量,

才能不惧怀疑,不怕打击。


易经说,

读懂丰卦

保持好心态,

坚守诚信,坚信光明,

才能令抹黑之辞不攻自破。


易经说,

读懂晋卦

要以德服人,不能以利服人,

晋道才能避免走向极端,无路可走。


其实,

读懂明夷,方知:

《易经》不会告诉我们无路可走,

《易经》只是告诉我们忧患人生。


正是因为人生拥有这些,

起起落落,反反复复,

我们才有机会真正地成长。

难道不是吗?

深以为然......

本文策划:若卿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曾仕强的易经讲得怎么样

用现代的话来说,用“0”(阴)和“1”(阳)两个数字,在电脑上玩排列组合的游戏,相当于伏羲氏当年,用“--”(阴)、“-”(阳)两种符号,玩排列组合的游戏。每卦由三个符号组成,每一个符号都有“--”和“-”两种可能,于是出现八种不同的组合,那就是“三”、“非”、“三”、“三、、“王”、“王”、“王”,即为“八卦”。一个不能多,也一个不能少。伏羲氏是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一群人的代表,我们不必管它,留给考古学家去伤脑筋。甚至于根本没有这个人,或者那时候的人类还没有取名字的习惯,也不干我们的事。我们只知道,伏羲氏画卦,目的或许是为了造字。透过占卜的符号游戏,来推行识字教育,没有把“神”搬出来,说“神”是一切的主宰,使我们得以进入“人本位”的大门,却没有“神本位”的想法-中华民族有信仰而没有宗教,和《易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对于“神”的认识,相对也很单纯,觉得神奇、神妙、神灵、神明,并没有太大的威势,只要敬而远之,便可以相安无事。我们把“道”看得比“神”更重要。《易经》指出:道有“天道”、“人道”、“地道”。人居天地之中,必须顶天立地,上半身依“天道”,下半身重“地道”-下学地道的种种知识,以求活命;上达天道的精神修养,来提升人生的价值。“道”至少有三种层次:最高是“不可说的”,其次是“很难说的”,还有“可以说的”。可以说的部分,我们把它称为“秩序”、“规矩”、“制度”、“法则”。在伏羲氏的时代里,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中,伏羲氏借由观察大自然种种景象,采用一阴(--)一阳(一)两个符号,将人类比较熟悉、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八种景象,以八卦来表示,告诉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与必须保持的秩序。从共同认可的法则中,建立起若干制度,实在有很了不起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