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2020年1月14号特吉生肖(2020年1月14日属相运势)

发布时间:2023-09-10 21:33:22作者:旧事重提来源:网络

2020年1月14日属相运势(2020年1月14日生肖运势)

2020年1月14日属相运势

       2020年1月14日十二生肖日运程分析:属鼠
       今天,老鼠人的整体生肖运势正在上升,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今天,爱情运势正在上升,他们可以主动攻击自己喜欢的人。今天,我的工作运势正在上升,我有机会参与更多的项目。今天,我的财富一般。不要在投资上过于咄咄逼人。今天,健康运势正在上升,我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我喜欢的事情。

       属牛
       今天牛人的整体运势一般,对身边的人总是很苛刻。今天的爱情运势一般,不要把爱人的情绪放在心上。今天工作运势下降,很容易开小差完成事情。今天运势上升,赚钱可以得到朋友的帮助。今天健康运势下降,不要养成暴饮暴食的习惯。

       属虎
       今天,老虎人的整体运气正在上升,他们将更有动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今天的爱情运气的上升,可以给他们的伴侣带来很多惊喜。今天的工作运气一般,总是失去四分之一,容易犯错误。今天的财富正在上升,可以抓住投资机会。今天的健康运气正在上升,一整天都不会感到累。

       属兔
       今天,兔子人的整体运气下降了。他们非常关心别人的观点,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今天的爱情运气一般,总是很容易对自己的关系过于紧张。今天的工作运气下降了,不要面对面地反驳你的顶级老板。今天的财富是一般的,很容易花太多的钱玩乐。今天的健康运气下降了,不要总是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属龙
       今天,龙人的整体运气一般。如果他们对自己太自信,他们很容易盲目傲慢。今天的爱情运气一般。不要总是怀疑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今天,工作运气的上升可以迅速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今天,财富下降,在股市上损失惨重。今天,健康运气下降了。天气冷的时候,我们应该多穿衣服。

       属蛇
       今天,蛇人的整体运都在上升,出门会遇到别人的帮助。今天爱情运势上升,可以等着喜欢别人的表白。今天工作运势不错,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并得到帮助。今天,随着财富的增加,你将获得意想不到的奖金。今天健康运势下降,记得少吃辛辣食物。

       属马
       今天,马人的整体运势正在上升,他们与家人的关系也变得非常和谐。今天的爱情运势一般。不要总是干涉另一半的决定。今天,随着工作运势的上升,公司将专注于培育。今天,随着财富的增加,将有机会加薪。今天,我有很好的健康运气。多喝开水,少喝饮料。

       属羊
       今天,羊人的整体运气下降了,一切都变得不那么容易了。今天的爱情运气下降了,对异性的态度总是太强烈,很容易引起厌恶。今天的工作运气一般,很少帮助周围的人完成工作。今天的财富下降了,不要总是盲目地相信各种投资和财务管理。今天的健康运气一般,吃得不太快。

       属猴
       今天猴人的整体运势下降,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随便生气。如今,爱情运势下降,与另一半的冲突加剧。今天的工作运势一般,对客户的态度也没那么友好。如今,财富下降,投资收入也不是特别理想。今天健康运势下降,多注意走路。

       属鸡
       今天鸡人的整体运势一般。不要为一点成就感到骄傲和自满。今天,爱情运势上升,与爱人相处融洽。今天的工作运势下降了。不要总是懒惰地做你自己的事。今天的财富一般,没有多少野心赚钱。今天,健康运势下降。注意均衡饮食。不要总是挑食。

       属狗
       今天,狗人的整体财富正在上升,这可以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今天的爱情财富正在上升,你可以诚实地对待你的爱人。今天的工作运气很好,认真和勤奋的态度将得到上级的认可。今天的财富是一般的,不要总是想走捷径。今天的健康财富正在上升,根据你的能力,不应该过度锻炼。

       属猪
       今天猪人的整体运势一般,不要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花太多心思。今天爱情运势下降,总是过于限制另一半的自由。今天工作运势上升,灵感很大,对自己的事业帮助很大。今天财运上升,偏财运变得很好。今天健康运势下降,不要折腾身体。(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转载第一星座网原创文章,否则视为侵权。

2020年1月14日生肖运势

2020年1月14号特吉生肖


孝行天下

“天地君亲师”信仰体系的核心是“亲”,即祖先崇拜。百善孝为先,如果中华文化用一个字代表,那就是孝。孝行天下,举孝廉,自西汉开始就成为入仕为官的重要途径。以一句气吞山河“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名垂千古的西汉大将陈汤,曾因父亡未回家守孝被人揭罪入狱。一个人如果背上了不孝的名声,在道德上基本就被判了死刑,按现在网上的流行语就是“社死”。

以上五位一体的信仰体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有主有次,有远有近,有虚有实。在出现矛盾时逻辑关系明确,亚圣所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忠孝不能两全时,精忠报国是为大孝;唐朝诗人戴叔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后;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无时不在忧国忧民;唐人张载总结中国读书人信仰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个人与天下、圣人、百姓、社稷紧紧联系在一个信仰体系中。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念,体现出浸润了传统儒家思想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前有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后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他们心里,信仰比自己的仕途甚至生命更重要。

“天下”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理念之一。“天下百姓”、“天下苍生”是一个超越“社稷”和“君”之上的政治概念。社稷往往和江山连用,“江山社稷”更多指具体的“君”所代表的具体朝代,而“天下”则是永恒的。当一个具体朝代的“江山社稷”无法代表“天下苍生”之时,也就是到了改朝换代之日。中国历代无数先贤的信仰,无不体现出个人与天下、社稷、君、亲、师之间有序统一的整体信仰。这种信仰体系既神圣、又现实、又包容。其中天与人,虚幻与现实,社稷与宗亲,大与小,先与后的关系是如此有机和谐融为一体,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和逻辑瑕疵,经得起推敲,经得起辩论,也从不受朝代更替的影响和冲击,奠定了中国传统信仰几千年得以传承不断的文化基础。朝代可以更替,信仰却从未动摇。用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比喻,好比墙倒屋不塌。父以子荣是为大孝,这种观念自然体现出鼓励后人上进的信仰力量。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事迹,很好演绎了现代版本中国人的信仰观念。

为保密需要,黄老三十年未能回家看望父母,在父母膝下尽孝,遗憾错过父亲、二哥病危过世,可谓“不孝不悌”。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首次公开讲述了黄老的人生经历。黄旭华把文章寄给当时依然健在的老母亲。文章中只提到“黄总设计师”,但文中“他的妻子李世英”这句话,让母亲坚信这个“黄总设计师”就是她的三儿子。那段时间,母亲含泪一遍遍地阅读这篇文章,她没有想到被家里兄弟姐妹们埋怨“忘记父母的不孝儿子”,原来事出有因,一直在为国家尽忠。

她把儿孙们召集到一起,只说了一句:“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都要理解,都要谅解”。老母亲的话简单质朴,却难掩发自内心以子为荣的自豪之情,死而无憾。多年以后,当妹妹把这一场景向他转述时,黄旭华听后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后来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两全,你是怎样理解的?他答道:“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注1)。黄旭华老先生的话里,蕴含着中华文化五千年延绵不亡的神秘力量,历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所形成的中国脊梁,代表的是中国人真正的信仰!


集体主义

“天地君亲师”信仰体系造就了集体主义观念。集体主义中包含对利己的制约,以及对利他意识的鼓励。这种利他文化正是文明有别于野蛮的关键点。集体主义即是信仰体系,又是政治体系的一部分,信仰与政治、理想与现实完美相结合。根据陈忠实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白鹿原》,真实反映了中国传统乡村由集体意识规范下宗族治理模式的基层社会结构。

乡土宗法社会治理体系下,绝大多数个人问题可以通过家族、宗族内部解决,而不需要动用国家行政资源,更不靠宗教鬼神的介入,这与西方传统宗教裁判的社会政治模式大相径庭。为此个人必须让度部分私密权利,形成一种直接的道德权威来规范和引导个人的言行,无形中鼓励个人在家族、宗族中的利他动机。同时,在社会治理体系中,信仰与道德的约束与引导,较之国家法律的限制,也是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治理手段。这一点对于中国这样的超级地域及人口原住民大国尤显重要。

对比西方教信徒完全私密的忏悔模式,忏悔者竟然与代表上帝的牧师互不见面,忏悔室的私密性设计很好地保证了这一点。相对于中国宗法社会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西方那种人神纵向沟通渠道,更加强调个人的隐私,无形中削弱了人际社会直接横向的世俗联系。忏悔只起到倾诉作用,牧师并不主持横向人际矛盾协调,并不能达到直接解决问题的结果。相对教信仰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利己底色,中国传统信仰中所反映的集体主义利他精神,才正真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文化属性

与欧洲教神权文化相对应,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世俗文化。中国传统天人哲学使传统宗教走向世俗性。本土的道教和被中国文化改造过的佛教,在任何时候都只是世俗皇权政治的附属体系。人们的最高信仰在于“天”,皇帝以“天子”的身份代行“天职”,世人对一切神界的敬畏与信仰自然转移到具体的人身上,使中国成为了偶像崇拜的民族。除了天子之外,圣人崇拜、祖先崇拜牢牢占据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孔子的文庙,关羽的武庙,岳飞庙,司马祠等等。甚至对佛、道教义的信仰也走向拟人化、世俗化。

“临时抱佛脚”,形象反映出人们有需求时信一信,平时该干嘛干嘛的世俗生存状态。人们到庙、观求仙拜神,并非出于纯粹的信仰,大多带有世俗的目的。求子、求学、求官、求医、求平安、求发财、求慰藉等等。说到底,中国文化的基本面属于世俗文化。不论是本土的释、道,还是新来的教,他们的“出世”性质对于中国人的影响程度,始终难以和儒家的“入世”哲学相提并论。和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从来没有类似教那样完全控制人们意识形态的一神教“上帝”出现过,人们与鬼神之间平行共存、若即若离。“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以及“子不语怪力乱神”等,即体现出中国传统主流社会对宗教鬼神迷信所持的否定和批判态度。

西方从孩童出生接受牧师的洗礼,成人婚礼,到死亡后的葬礼,都离不开上帝的“关怀”在教堂里举行。有特别成就的名人、国王等死后安葬在教堂内或前面广场的墓地里。在欧洲参观许多教堂,犹如进入了墓地一样。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能在死后与上帝同居一室,等同于拿到了进入天堂大门的钥匙。西方对待教堂墓地的态度,和中国人对待墓地的态度迥然不同。前者坦然接受习以为常,人神互通;后者阴阳两界、红白分明。中国人出生、婚礼、寿宴等阳间喜庆的场合决不允许出现任何与阴间丧葬墓地等有关的元素,形象反映出中国人骨子里远离宗教、远离鬼神的世俗文化精神。


信仰逻辑

二战中被美国人揍怕了的德国人,对中国战胜“联合国”军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百思不得其解,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总结出中国人的八个“不可思议”。其中之一是:为何许多原来不堪一击的士兵,一旦成为志愿军战士,竟会一反常态变得不怕牺牲勇敢异常?他们之所以会“不可思议”,是因为“认死理”的德国人想当然用西方的思维去理解东方中国的结果。假如他们能够从中国文化角度看问题的话就不会有什么“不可思议”,决定这一切的奥秘正是由先进的主义理想加持中国传统信仰的力量,使得同一个人前后显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激发出巨大的内生力量。不理解中国人的信仰构成,德国人从自己的文化认知体系提出对中国的八个“不可思议”,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不可思议”的位置。这就好比英国人用英里去丈量中国的长城,永远得不出“万里长城”同一个道理。

不要以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个简单的度量衡转换问题嘛!1999年9月23日美国耗费巨资发射的火星大气探测飞船在最后即将抵达目的地时神秘坠毁,正是由于公制和英制度量混用的结果。要知道这可是在能够精确计量换算的理工科学范畴出现的逻辑错误,在思想及人文社科领域里,恐怕根本不存在能够“换算”两种不同文化的“法器公式”可供使用。同样的道理,中国人若不懂西方的教一神“宗教信仰”文化,也就不能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逻辑。用自己的文化及思维体系去度量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及行为,结果必然走样或“不可思议”。任何分析和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时,只有采用对方民族文化与事实可以相互自洽的同一逻辑体系,才有可能触及问题的实质,道理就这么简单。

例如对于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逻辑和行为,一味用东方的含蓄批驳和隐忍做法,只会让美国人认为软弱可欺而变本加厉。因此,在对待美国的三霸行为时必须用他们习惯和听得懂的语言予以及时果断的回应,才能达到双方“有效”交流的目的。重商传统和教一神文化塑造了美国人注重实力和利益算计的民族性格,道义和正义在西方文化中并非主流。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前脚访台,中国后脚越过“海峡中线”进行封锁台湾的军事演习及出台包括制裁美国相关政客在内的八项反制措施。这下美国人终于懂了,拜登终于懂了,后任的议长麦卡锡也懂了,在中国面前任性耍横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尽管后任议长麦卡锡上台后依旧口出狂言,但在是否要继续赴台问题上显然已经变得谨慎许多。

这才是中美之间“有效”交流的逻辑语言,通过挤破一个个小“脓包”,双方才不至于累积成更大的战略误判,才有可能正真维持持久的和平。反面的例子是,在北约一次次东扩试探进逼之下,由于俄罗斯三十年来一味隐忍退让,最后触到底线退无可退之时,这才终于导致俄乌斯拉夫民族兄弟之间兵戎相见的悲剧,最后酿成美国一家独赢,俄罗斯、乌克兰、欧洲三败俱伤的结果。


正本清源

国内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是西方有意给中国人布下的话语陷阱,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还真是误解和冤枉了西方。大部分西方民众之所以这样想、这样说,是基于西方社会的内生文化基因使然。西方传统社会人人信教,只有信上帝和信“异教”的区别。一个人如果不信教,简直就是怪物,比信异教还可怕。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没有任何神祇信仰的人是不可理喻的,哪怕异教徒也好过没有任何神祇信仰的“野蛮人”。他们固执地认为只要是人就应该有宗教,就应该将自己的灵魂交由神祇来管理。

西方历史上徒为了自己的信仰不惜与异教徒拼命,欧洲中世纪持续二百年的东征,正是教会利用普通信众对于教的狂热,煽动起对于异教徒的恐惧与仇恨情绪,一次次组织对于东方后起的穆斯林所进行的与劫掠。到后期,教会竟毫无人性地鼓动和组织年龄在11、12岁左右的孩子,利用孩童的热情与天真,分两批组织了约5万多儿童,可怜的孩子们除了一大半病死、淹死,以及少部分逃回去的之外,余下的连东方的影子都还没见着,剩下的大多落得个被奴隶贩子贩卖为奴的悲惨结局(注2)。

西方这种一神论的宗教文化传统,导致了西方民众的思想意识里,自然将宗教与信仰两个根本不同的事物,理所当然固化为同一个理念,谈信仰即为宗教信仰,即为教信仰。在他们的认知里,宗教和信仰的确是一回事。不错,思想产生灵魂,灵魂需要安放,宗教的确起到很好安放灵魂的作用。但问题是,不论教堂、佛堂、道观,都并非安放灵魂的唯一场所。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依靠“天地君亲师”信仰体系,同样完整满足了人们寄托灵魂的心理需求。可以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但不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宗教信仰”在西方被成功地塑造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概念。这种概念也随西方强大的物质科技进步优势所构建形成的话语体系,使得当今许多中国民众的思想无形中被而不自知。西方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基本出于两个因素:一是上述西方社会狂热虔诚的宗教信仰使然,他们不允许没有上帝的世界存在,只要中国人不信神,不信上帝,就是缺乏信仰,就是无知,就有接受传教的必要。其逻辑如同当年对于穆斯林所进行的东征毫无二致;另一个则是阴谋,属于西方对中国发动的新冷战组成部分。

该阴谋的话语逻辑是:中国人没有信仰,所以没有约束,所以容易被邪恶诱导,所以善恶不分。要想弃恶从善死后上天堂,就应该信仰上帝,接受文化的洗礼,承认自己有罪,继而接受美国正统徒制定的现有“国际规则和秩序”以赎罪,放弃对美国造成“威胁”的一带一路理念,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做提供劳动力、原材料、市场,以及初级产品的三类国家、三级公民。美国这种对待中国人的真实态度,与近代西方持续四百年之久惨无人道、臭名昭著的非洲奴隶贸易中对待黑人的逻辑如出一辙:黑人、印第安人成就了美国人通过买卖升值及掠夺的原始积累,中国人则是他们一路爬向金字塔富裕顶端的阶梯。

“诚实”的奥巴马在2010年4月16日出访澳大利亚前夕,在白宫接受澳大利亚电视台专访时表示:“如果超过十亿的中国人现在立刻享用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一样的生活方式,那我们所有人都将陷入悲惨的境遇中”(注3)。其逻辑是,在全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人类共同富裕。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富裕之路(注4),必然冲击美国人既有的幸福,表现出裸的“国际阶级论”思想。可恨是可恨,倒也说出了美国人心中的大实话。因此,如果能让中国人接受上帝的洗礼信仰教,也就自然顺应了现有的金字塔“国际秩序”。理所当然任何想要超越上帝“亲儿子”的举动都属于扰乱“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为教一神文化控制下的西方话语所绝对禁止。

按西方教义的理念,中国人试图超越美国的举动当属在原罪基础上再增添新罪,“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人类平等发展、富裕理念,显然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以教义为理论基础而产生的“国际阶级论”本质,理所当然招致美国的极度恐慌与攻击。话说至此,若还有人坚持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应该接纳美国文化皈依教才算有信仰的观点,就不能再用“无知”予以解释了,这种出于“价值判断”的认知逻辑已超出了本文探讨的范围。(全文完)

(注1)2020年1月14日澎湃新闻客户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痴心不改,此生无悔》。

(注2)陈必祥、段万翰:《世界五千年》第253页。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出版。

(注3)2020年12月16日网尽热点汇:《奥巴马:如果中国人过上美澳的好日子,将成为全世界的灾难……》

(注4)2017年中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

2020年1月14日属什么生肖


孝行天下

“天地君亲师”信仰体系的核心是“亲”,即祖先崇拜。百善孝为先,如果中华文化用一个字代表,那就是孝。孝行天下,举孝廉,自西汉开始就成为入仕为官的重要途径。以一句气吞山河“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名垂千古的西汉大将陈汤,曾因父亡未回家守孝被人揭罪入狱。一个人如果背上了不孝的名声,在道德上基本就被判了死刑,按现在网上的流行语就是“社死”。

以上五位一体的信仰体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有主有次,有远有近,有虚有实。在出现矛盾时逻辑关系明确,亚圣所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忠孝不能两全时,精忠报国是为大孝;唐朝诗人戴叔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后;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无时不在忧国忧民;唐人张载总结中国读书人信仰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个人与天下、圣人、百姓、社稷紧紧联系在一个信仰体系中。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念,体现出浸润了传统儒家思想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前有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后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他们心里,信仰比自己的仕途甚至生命更重要。

“天下”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理念之一。“天下百姓”、“天下苍生”是一个超越“社稷”和“君”之上的政治概念。社稷往往和江山连用,“江山社稷”更多指具体的“君”所代表的具体朝代,而“天下”则是永恒的。当一个具体朝代的“江山社稷”无法代表“天下苍生”之时,也就是到了改朝换代之日。中国历代无数先贤的信仰,无不体现出个人与天下、社稷、君、亲、师之间有序统一的整体信仰。这种信仰体系既神圣、又现实、又包容。其中天与人,虚幻与现实,社稷与宗亲,大与小,先与后的关系是如此有机和谐融为一体,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和逻辑瑕疵,经得起推敲,经得起辩论,也从不受朝代更替的影响和冲击,奠定了中国传统信仰几千年得以传承不断的文化基础。朝代可以更替,信仰却从未动摇。用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比喻,好比墙倒屋不塌。父以子荣是为大孝,这种观念自然体现出鼓励后人上进的信仰力量。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事迹,很好演绎了现代版本中国人的信仰观念。

为保密需要,黄老三十年未能回家看望父母,在父母膝下尽孝,遗憾错过父亲、二哥病危过世,可谓“不孝不悌”。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首次公开讲述了黄老的人生经历。黄旭华把文章寄给当时依然健在的老母亲。文章中只提到“黄总设计师”,但文中“他的妻子李世英”这句话,让母亲坚信这个“黄总设计师”就是她的三儿子。那段时间,母亲含泪一遍遍地阅读这篇文章,她没有想到被家里兄弟姐妹们埋怨“忘记父母的不孝儿子”,原来事出有因,一直在为国家尽忠。

她把儿孙们召集到一起,只说了一句:“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都要理解,都要谅解”。老母亲的话简单质朴,却难掩发自内心以子为荣的自豪之情,死而无憾。多年以后,当妹妹把这一场景向他转述时,黄旭华听后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后来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两全,你是怎样理解的?他答道:“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注1)。黄旭华老先生的话里,蕴含着中华文化五千年延绵不亡的神秘力量,历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所形成的中国脊梁,代表的是中国人真正的信仰!


集体主义

“天地君亲师”信仰体系造就了集体主义观念。集体主义中包含对利己的制约,以及对利他意识的鼓励。这种利他文化正是文明有别于野蛮的关键点。集体主义即是信仰体系,又是政治体系的一部分,信仰与政治、理想与现实完美相结合。根据陈忠实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白鹿原》,真实反映了中国传统乡村由集体意识规范下宗族治理模式的基层社会结构。

乡土宗法社会治理体系下,绝大多数个人问题可以通过家族、宗族内部解决,而不需要动用国家行政资源,更不靠宗教鬼神的介入,这与西方传统宗教裁判的社会政治模式大相径庭。为此个人必须让度部分私密权利,形成一种直接的道德权威来规范和引导个人的言行,无形中鼓励个人在家族、宗族中的利他动机。同时,在社会治理体系中,信仰与道德的约束与引导,较之国家法律的限制,也是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治理手段。这一点对于中国这样的超级地域及人口原住民大国尤显重要。

对比西方教信徒完全私密的忏悔模式,忏悔者竟然与代表上帝的牧师互不见面,忏悔室的私密性设计很好地保证了这一点。相对于中国宗法社会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西方那种人神纵向沟通渠道,更加强调个人的隐私,无形中削弱了人际社会直接横向的世俗联系。忏悔只起到倾诉作用,牧师并不主持横向人际矛盾协调,并不能达到直接解决问题的结果。相对教信仰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利己底色,中国传统信仰中所反映的集体主义利他精神,才正真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文化属性

与欧洲教神权文化相对应,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世俗文化。中国传统天人哲学使传统宗教走向世俗性。本土的道教和被中国文化改造过的佛教,在任何时候都只是世俗皇权政治的附属体系。人们的最高信仰在于“天”,皇帝以“天子”的身份代行“天职”,世人对一切神界的敬畏与信仰自然转移到具体的人身上,使中国成为了偶像崇拜的民族。除了天子之外,圣人崇拜、祖先崇拜牢牢占据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孔子的文庙,关羽的武庙,岳飞庙,司马祠等等。甚至对佛、道教义的信仰也走向拟人化、世俗化。

“临时抱佛脚”,形象反映出人们有需求时信一信,平时该干嘛干嘛的世俗生存状态。人们到庙、观求仙拜神,并非出于纯粹的信仰,大多带有世俗的目的。求子、求学、求官、求医、求平安、求发财、求慰藉等等。说到底,中国文化的基本面属于世俗文化。不论是本土的释、道,还是新来的教,他们的“出世”性质对于中国人的影响程度,始终难以和儒家的“入世”哲学相提并论。和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从来没有类似教那样完全控制人们意识形态的一神教“上帝”出现过,人们与鬼神之间平行共存、若即若离。“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以及“子不语怪力乱神”等,即体现出中国传统主流社会对宗教鬼神迷信所持的否定和批判态度。

西方从孩童出生接受牧师的洗礼,成人婚礼,到死亡后的葬礼,都离不开上帝的“关怀”在教堂里举行。有特别成就的名人、国王等死后安葬在教堂内或前面广场的墓地里。在欧洲参观许多教堂,犹如进入了墓地一样。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能在死后与上帝同居一室,等同于拿到了进入天堂大门的钥匙。西方对待教堂墓地的态度,和中国人对待墓地的态度迥然不同。前者坦然接受习以为常,人神互通;后者阴阳两界、红白分明。中国人出生、婚礼、寿宴等阳间喜庆的场合决不允许出现任何与阴间丧葬墓地等有关的元素,形象反映出中国人骨子里远离宗教、远离鬼神的世俗文化精神。


信仰逻辑

二战中被美国人揍怕了的德国人,对中国战胜“联合国”军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百思不得其解,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总结出中国人的八个“不可思议”。其中之一是:为何许多原来不堪一击的士兵,一旦成为志愿军战士,竟会一反常态变得不怕牺牲勇敢异常?他们之所以会“不可思议”,是因为“认死理”的德国人想当然用西方的思维去理解东方中国的结果。假如他们能够从中国文化角度看问题的话就不会有什么“不可思议”,决定这一切的奥秘正是由先进的主义理想加持中国传统信仰的力量,使得同一个人前后显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激发出巨大的内生力量。不理解中国人的信仰构成,德国人从自己的文化认知体系提出对中国的八个“不可思议”,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不可思议”的位置。这就好比英国人用英里去丈量中国的长城,永远得不出“万里长城”同一个道理。

不要以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个简单的度量衡转换问题嘛!1999年9月23日美国耗费巨资发射的火星大气探测飞船在最后即将抵达目的地时神秘坠毁,正是由于公制和英制度量混用的结果。要知道这可是在能够精确计量换算的理工科学范畴出现的逻辑错误,在思想及人文社科领域里,恐怕根本不存在能够“换算”两种不同文化的“法器公式”可供使用。同样的道理,中国人若不懂西方的教一神“宗教信仰”文化,也就不能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逻辑。用自己的文化及思维体系去度量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及行为,结果必然走样或“不可思议”。任何分析和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时,只有采用对方民族文化与事实可以相互自洽的同一逻辑体系,才有可能触及问题的实质,道理就这么简单。

例如对于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逻辑和行为,一味用东方的含蓄批驳和隐忍做法,只会让美国人认为软弱可欺而变本加厉。因此,在对待美国的三霸行为时必须用他们习惯和听得懂的语言予以及时果断的回应,才能达到双方“有效”交流的目的。重商传统和教一神文化塑造了美国人注重实力和利益算计的民族性格,道义和正义在西方文化中并非主流。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前脚访台,中国后脚越过“海峡中线”进行封锁台湾的军事演习及出台包括制裁美国相关政客在内的八项反制措施。这下美国人终于懂了,拜登终于懂了,后任的议长麦卡锡也懂了,在中国面前任性耍横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尽管后任议长麦卡锡上台后依旧口出狂言,但在是否要继续赴台问题上显然已经变得谨慎许多。

这才是中美之间“有效”交流的逻辑语言,通过挤破一个个小“脓包”,双方才不至于累积成更大的战略误判,才有可能正真维持持久的和平。反面的例子是,在北约一次次东扩试探进逼之下,由于俄罗斯三十年来一味隐忍退让,最后触到底线退无可退之时,这才终于导致俄乌斯拉夫民族兄弟之间兵戎相见的悲剧,最后酿成美国一家独赢,俄罗斯、乌克兰、欧洲三败俱伤的结果。


正本清源

国内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是西方有意给中国人布下的话语陷阱,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还真是误解和冤枉了西方。大部分西方民众之所以这样想、这样说,是基于西方社会的内生文化基因使然。西方传统社会人人信教,只有信上帝和信“异教”的区别。一个人如果不信教,简直就是怪物,比信异教还可怕。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没有任何神祇信仰的人是不可理喻的,哪怕异教徒也好过没有任何神祇信仰的“野蛮人”。他们固执地认为只要是人就应该有宗教,就应该将自己的灵魂交由神祇来管理。

西方历史上徒为了自己的信仰不惜与异教徒拼命,欧洲中世纪持续二百年的东征,正是教会利用普通信众对于教的狂热,煽动起对于异教徒的恐惧与仇恨情绪,一次次组织对于东方后起的穆斯林所进行的与劫掠。到后期,教会竟毫无人性地鼓动和组织年龄在11、12岁左右的孩子,利用孩童的热情与天真,分两批组织了约5万多儿童,可怜的孩子们除了一大半病死、淹死,以及少部分逃回去的之外,余下的连东方的影子都还没见着,剩下的大多落得个被奴隶贩子贩卖为奴的悲惨结局(注2)。

西方这种一神论的宗教文化传统,导致了西方民众的思想意识里,自然将宗教与信仰两个根本不同的事物,理所当然固化为同一个理念,谈信仰即为宗教信仰,即为教信仰。在他们的认知里,宗教和信仰的确是一回事。不错,思想产生灵魂,灵魂需要安放,宗教的确起到很好安放灵魂的作用。但问题是,不论教堂、佛堂、道观,都并非安放灵魂的唯一场所。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依靠“天地君亲师”信仰体系,同样完整满足了人们寄托灵魂的心理需求。可以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但不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宗教信仰”在西方被成功地塑造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概念。这种概念也随西方强大的物质科技进步优势所构建形成的话语体系,使得当今许多中国民众的思想无形中被而不自知。西方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基本出于两个因素:一是上述西方社会狂热虔诚的宗教信仰使然,他们不允许没有上帝的世界存在,只要中国人不信神,不信上帝,就是缺乏信仰,就是无知,就有接受传教的必要。其逻辑如同当年对于穆斯林所进行的东征毫无二致;另一个则是阴谋,属于西方对中国发动的新冷战组成部分。

该阴谋的话语逻辑是:中国人没有信仰,所以没有约束,所以容易被邪恶诱导,所以善恶不分。要想弃恶从善死后上天堂,就应该信仰上帝,接受文化的洗礼,承认自己有罪,继而接受美国正统徒制定的现有“国际规则和秩序”以赎罪,放弃对美国造成“威胁”的一带一路理念,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做提供劳动力、原材料、市场,以及初级产品的三类国家、三级公民。美国这种对待中国人的真实态度,与近代西方持续四百年之久惨无人道、臭名昭著的非洲奴隶贸易中对待黑人的逻辑如出一辙:黑人、印第安人成就了美国人通过买卖升值及掠夺的原始积累,中国人则是他们一路爬向金字塔富裕顶端的阶梯。

“诚实”的奥巴马在2010年4月16日出访澳大利亚前夕,在白宫接受澳大利亚电视台专访时表示:“如果超过十亿的中国人现在立刻享用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一样的生活方式,那我们所有人都将陷入悲惨的境遇中”(注3)。其逻辑是,在全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人类共同富裕。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富裕之路(注4),必然冲击美国人既有的幸福,表现出裸的“国际阶级论”思想。可恨是可恨,倒也说出了美国人心中的大实话。因此,如果能让中国人接受上帝的洗礼信仰教,也就自然顺应了现有的金字塔“国际秩序”。理所当然任何想要超越上帝“亲儿子”的举动都属于扰乱“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为教一神文化控制下的西方话语所绝对禁止。

按西方教义的理念,中国人试图超越美国的举动当属在原罪基础上再增添新罪,“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人类平等发展、富裕理念,显然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以教义为理论基础而产生的“国际阶级论”本质,理所当然招致美国的极度恐慌与攻击。话说至此,若还有人坚持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应该接纳美国文化皈依教才算有信仰的观点,就不能再用“无知”予以解释了,这种出于“价值判断”的认知逻辑已超出了本文探讨的范围。(全文完)

(注1)2020年1月14日澎湃新闻客户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痴心不改,此生无悔》。

(注2)陈必祥、段万翰:《世界五千年》第253页。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出版。

(注3)2020年12月16日网尽热点汇:《奥巴马:如果中国人过上美澳的好日子,将成为全世界的灾难……》

(注4)2017年中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