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2022年冬至是农历哪一天(今年冬至是农历哪一天)

发布时间:2023-05-11 16:07:53作者:相见陌路来源:互联网

今年冬至是农历哪一天(今年冬至是农历哪一天哪个时间点)

今年冬至是农历哪一天

       今年的冬至是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天气晴朗。很多时候,人们只会根据自己的记忆记住大部分需要记住的东西,但有时候会有一些小细节。就像冬至一样,每年的时间可能不一样,但会在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间。

       介绍冬至
       2020年冬至是农历十一月初七,这一天是星期一。
       冬至(Winter Solstice),每年公历12月21-23日左右,太阳运行到黄经270°是冬至节气。冬至,又称一阳生,是中国农历的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可以用土圭观测太阳来确定冬至的时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节气之一。
       冬至时,太阳直射地面,达到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也称为冬至线)。此时,太阳是北半球最倾斜的地方。因此,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球白天越短。

       对于北半球各地来说,冬至也是全年中午阳光最低的一天。冬至那天,北半球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50%左右。
       冬至过去后,夜空星象完全被冬天的星空所取代,从今天开始进入九时期。南半球是最热的夏天。
   而且每年冬至的时间不一定是同一天。冬至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值得注意的是,冬至前后,地球靠近最近的点,速度稍快,导致南半球的太阳直接照射比北半球的太阳快8天左右。所以北半球的冬天比夏天短。
       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相当于回归年,长度是365.2422小数的积累和闰年的设置会使冬至的日期略有变化。

       为什么每年的12月22日被定为冬至?
       冬至的到达可以理解为最或极的含义。冬至,太阳达到黄经270度。在北半球,中国白天最短,晚上最长,阴影最长,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从这一天开始,到夏至,中国的白天会越来越长,夜晚会慢慢变短。
       正是由于每年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所以在天文历法先进的古代中国,古人们会根据这一个天文现象来判断冬至日的到来。

今年冬至是农历哪一天哪个时间点

 冬至通常是几月几号?2021冬至的日期是?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1日23时59分将迎来“冬至”节气。也就是说,在12月21日便是冬至日。去年冬至也是12月21日,连续两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这种历法现象非常罕见。据统计,这种稀奇的历法现象,上一次出现在1896年和1897年,距今已有124年。

  2021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1日,和2020年一样,而2019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2022年的冬至日期则是12月22日,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说到传统节日,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查阅农历,不过你有发现每年的冬至日期通常都在国历12月21日或22日吗?其实,不只冬至,所有二十四节气都是以「阳历」来订,因为古人也是根据中午太阳的位置,观察仰角高定不同来订定节气,而由于地轴倾斜关系,所以阳历的节气日期会有1至2天的变动。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和今年的冬至日期有所不同了,不只是一天的差异,有时冬至的日期还可能晚至国历的12月23日;因为没有固定在哪一天是冬至,所以如同清明节一样被称为「活节」。

 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以上便是冬至是几月几号2021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具体时间 冬至是什么意思的相关信息介绍。

2022年冬至是农历哪一天

今年冬至是农历哪一天几月几日

人们常说“冬至大如年”,那么冬至夜是哪一天呢?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今年的冬至夜是哪一日晚上呢?

2021冬至夜是哪天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亦是中国民间节日流行于中国各地。时间是公历12月22日。此日白昼最短,而后昼长夜短,因此有冬至阳生之说。

冬至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

关于冬至夜,好像各个地方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

说法一:冬至当天的晚上,因为冬至是有时晨的(一般在下午2点左右),那么冬至夜理所当然是冬至这一天的晚上。那么冬至夜就是12月21日晚上。

说法二:冬至夜是冬至的前一天晚上,就跟过圣诞节,圣诞夜是24日晚一样。而且有很多老人都说他们一直过的都是冬至前一晚。则今年冬至夜就是12月20日晚上。

小编所在的福建,一般认定冬至前一天晚上为冬至夜,也就是今年的12月20日晚。

2021冬至夜吃什么?

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景仲冬至舍药留下的。

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吃糯米饭

在江南和广东一带,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和糯米饭的习俗,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食物

吃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以上便是2021冬至夜是哪天以及冬至夜吃什么的相关信息介绍。

来源:闽南网